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

第184章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第184章

小说: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不够优秀,为什么又做这部动画片?”
  宋清华这下子是真的不理解了,按理说,京美不是没有优秀剧本的,而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如果是他的话,片子不够优秀是绝对不可能立项的。
  苏锦绣站起来,捶捶腰:“这部片子和前面的几部都不同。”
  “这部片子的所有故事都是来自于民间,京美对剧本唯一做的事情也就是改编而已,之所以做这部片子,也是想让百姓和咱们京美贴近一点,心连心。”
  没见每一集开头的编剧连胡同村子都给标清楚了。
  这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观众有归属感么?
  如今虽说在动画业,国内的竞争力并不强,可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
  她可没忘记,海美在九几年是想过要转型的,那时候还出了一部《我为歌狂》的动画,结果就因为高中生不务正业玩乐队和恋爱,让学生家长给投诉了,苏锦绣还记得那时候自己还小,电视上只有点播台能看这部片子,她打了半个月电话,最后去交电话费的时候交了一千多。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洗脑。
  得让那些家长习惯跟着孩子一起看动画片,也要让家长们潜意识里面认为,京美的动画片不仅仅是制作给孩子看的。
  所以这部并不优秀的《淘小子林小虎》其实还是一部洗脑神片。
  因为采取了边制作边播的方式,苏锦绣会贴合时事,紧紧的贴合人民群众,也为后来想要做的片子争取时间。
  不过,现在这些先不想了,最重要的是她要去羊城啦!
  放暑假的第二天,江珊带着圆圆准备去滇省找宋清衍,因为害怕圆圆和江珊处不来,沈燕也跟着一块儿去,卧铺票,四个大人一个孩子,正好一个包间,一家人在里面也安逸。
  等他们的火车出发了,苏锦绣和宋清华也带着双胞胎上了去羊城的火车。
  双胞胎头一回坐火车,相当的兴奋。
  宋清华和苏锦绣两个人都在下铺,上铺空着,帘子一放,也清净的很。
  “就把老爷子一个人扔家里了。”
  宋清华翻出书戴上眼镜开始看书:“有小周照顾着,没什么可担心的。”
  “别在车上看书,不晕么?而且对眼睛也不好。”
  苏锦绣伸手把宋清华的书拿了过来,宋清华手指捏紧,无奈的笑笑:“你看看是啥书?”
  苏锦绣探头过去看了一眼。
  “绘本?”
  “可不是,江河那小子平日里画来哄几个孩子玩的,我瞧着好,就想着带去羊城,看能不能翻译成外文的,走禾青的路子到国外去出版去。”
  苏锦绣眼睛发亮:“可以可以,绘本我也会画,等到了羊城我也画一套出来,外国人喜欢给孩子读绘本。”
  其实几十年后华国家长也喜欢给孩子读绘本,只是现在华国的国情不允许啊。
  忙都忙死了,哪有时间给孩子读这玩意儿。
  “你准备画什么题材的?”宋清华歪了歪身子,背靠在车厢上面,看向苏锦绣。
  苏锦绣仰头思索了一会儿,脑子里尽是上辈子给小侄子侄女儿们读的绘本。
  “额……好习惯养成之类的。”
  苏锦绣想了想:“我得取个外国笔名才行了。”
  “为啥?”
  “为啥,当然是为了赚钱了。”
  她不仅要取英文笔名,还要取日文笔名,她倒要看看,等日后那群人扒出笔名后面居然是个华国人时,脸色有多好看。
  一提到赚钱,宋清华可就来了精神了。
  他自从从军工单位调到计划组后,就好似那鱼儿入了大海,鸟儿飞向天空,只感觉连心灵都自由了,要说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宋征军对他颇有意见,毕竟在宋征军心目中,还是觉得宋清华在研究所里好。
  “海燕这边一直都没有什么业务,禾青那边倒是发展的不错,最近也收了好几个写脚本的师傅,而且港城那边艺术氛围要比国内强些,招收画师比较容易。”
  苏锦绣想想现在的国情,忍不住的叹了口气:“要是可以,我还真挺想亲自去禾青看一看呢。”
  宋清华:“……”
  “你的身份,暂时不适合。”
  苏锦绣也能理解,所以耸耸肩:“我知道。”
  她摸摸下巴:“不过以后肯定是有机会的。”
  毕竟是要干电影的,日后搞个文化交流也不算难的,现在改革开放,开放的不仅仅是经济环境,还有人们的思想,如今都是港城的歌曲电视剧涌入国内,有来有往,他们也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才行呢。
  想明白这一点,苏锦绣也不拦着宋清华看绘本了。
  宋清华也不是单纯的看,他把双胞胎揽进怀里,一左一右的靠在自己肩膀上,给他们讲绘本。
  双胞胎听的入神,很快就安静了下来,爷三一安静,苏锦绣这里也有些无聊了。
  实在没事做的她干脆拿出本子开始构思新故事。
  说实话,《淘小子林小虎》这个本子她是不太满意的,但目前的情况,出这样的本子才是最好的,却不能直接将京美钉死在家庭剧上面,还是得有个能拿的出手的长篇动画才行。
  前世她算是九零后生人,记忆中最深刻的动画,基本都是樱花国那边的,但是也不能说国内就没有精品,首先《蓝猫淘气三千问》和《海尔兄弟》都是很有意义的科普类动画,后面还有《马丁的早晨》之类的合资奇幻片,当然,海美那边出的都是精品,就是比较爱抠风格。
  苏锦绣身子后仰,靠在枕头上。
  按理说,这些好的点子现在她也能拿出来用,只是把,总觉得这样就把后来人的功劳给抢了似的。
  不过……
  科普教育片还是要做的。
  她得好好想想,当初制作那两部科普动漫的编剧都有哪些人,如果可以的话,她想提前把这些人才给挖到京美来。
  火车‘哐哧哐哧’的启动了。
  他们这个房间一直都没有人来,苏锦绣还以为这趟火车就这样了,没想到到了下一站,他们这房间里进来一对夫妻,他们背着大包小包的,一进来房间里就显得拥挤无比。
  “抱歉,咱们马上就好。”文质彬彬的男人擦了擦额头的汗。
  “没事儿。”
  苏锦绣笑了笑。
  男人先扶着妻子上了上铺,然后开始收拾包袱,将包袱堆到床下去,最后才自己爬上去。
  多了两个陌生人,车厢里一下子不自在了许多。
  宋清华依旧小声的给孩子们读绘本,苏锦绣则是将本子收起来,虽然她也没写什么东西,但是这本子前面都是她的工作笔记,以防万一,还是收起来比较好。
  上面一直没什么动静,一直过了半个小时,才听见翻身的声音。
  紧接着,就听见男人开口:“文玉,你渴不?”
  “嗯。”
  女人应了一声。
  男人从上铺下来,拿着茶缸子出了包厢去倒开水了。
  火车晃悠的难受,李文玉也不想睡觉,从刚刚起,她就凝神听下面男人的声音,这会儿也来了兴趣,探出头去:“你们好,刚刚听你们给孩子读书,觉得故事挺新鲜,都是没听过的,还挺有道理。”
  这话一出,就知道这人是个文化人。
  苏锦绣和宋清华对视一眼,立刻笑道:“躺在上面难受不,要不下来坐会儿?”
  “那感情好。”
  李文玉一听立刻从上铺下来了。
  她坐在苏锦绣身边,手里用的是一把布做的折扇,正呼啦啦的扇着风:“平日里忙的时候,就想找张床躺着,如今让我躺着,又觉得不舒服了。”
  “那是因为床小的缘故。”
  苏锦绣看着李文玉手里的扇子,有些羡慕:“这扇子您从哪儿买的?早知道我也带一把了。”
  “这是我家老方自个儿做的,他这人就爱做这些小玩意儿,不过也多亏了他,生活确实方便不少。”李文玉说话的时候,眼里的得意是掩饰不住的。
  苏锦绣看着扇子,是真的喜欢:“能给我看看么?”
  “行。”
  李文玉将扇子一合,交给苏锦绣。
  苏锦绣对扇子没什么研究,宋清华却是看过不少好东西的:“这扇骨,做工真好。”
  “穷做手艺的,没啥本事。”
  “这可说错了,这些老手艺啊,都是咱们华国文化的瑰宝,以后可是要一代代传承才行啊。”
  “传承啥呀,别说小的了,就我儿子闺女都不乐意学这玩意儿。”
  李文玉接过苏锦绣递回来的扇子:“你们是去哪儿啊?”
  因为车子中途要转站,所以李文玉也吃不准他们的去向。
  “羊城。”
  “哎哟,这可不就巧了嘛,我和老方也去羊城,我大儿子在那儿,儿媳妇肚子大了,让我俩过去帮着带孩子,你们说说,我和老方这才刚退了休,还没松快两天呢,就得去带孩子了,咱们这一辈儿啊,可真是够忙的。”李文玉巴拉巴拉的,话多的很:“你们家两个孩子看着差不多大,不会是双胞胎吧。”
  “是双胞胎。”
  “那可真是好福气啊。”
  老方端着搪瓷杯回来,就看见李文玉和下铺的夫妻俩聊开了。
  不由得有些无语:“你刚刚不是说身体不舒服的么?”
  “我这会儿好多了。”
  李文玉瞥了他一眼,然后伸手接过老方递过来的搪瓷杯,高兴的说道:“老方,这两口子也是去羊城的。”
  “哦?这么巧?”
  老方穿着白衬衫,戴着眼镜,看着很有书卷气,他在宋清华那边屁股尖儿坐了点地方:“你们是去羊城探亲还是……”
  “去采风。”
  苏锦绣笑笑:“顺便带孩子去看看咱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采风?”老方的笑容顿时真诚许多:“搞创作的是该多走走才对。”
  “我听大姐说,这扇子是您自己做的?”
  “是啊,这扇子可废了不少功夫,上面的扇面可是我自己染的。”
  “是蜡染么?”
  “您还知道蜡染,不错,就是蜡染。”
  老方拿过扇子,展开,指着扇面:“这圆圈代表太阳,里面的鸟是重明鸟,两侧则是两只蝴蝶。”
  “真好看。”
  苏锦绣抬眼看了老方一眼:“也不知道您还有没有多余的,我可以花钱买。”
  “有倒是有,不过还是布,没做成扇子。”老方有些惊讶。
  苏锦绣顿时有点失望。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迫切的想要一个东西呢。
  宋清华看在眼里,等苏锦绣带着两个孩子午睡了,他才又找了老方,两个人交流了一会儿,不多时,他回来拿着本子写了一串地址递给老方,老方收起来拍拍他的肩膀,感叹:“现在像你这么疼媳妇儿的人可不多了。”
  “她难得喜欢一个东西。”
  宋清华叹了口气:“她这个人,就喜欢这些老手艺,生怕这些老手艺失了传承。”
  老方闻言,一瞬间动容:“是啊,现在谁还愿意学这些东西啊,就我这蜡染,也不是家传的,还是跟一个外地来的老师傅学了两手,我们家家传的手艺是做扇子,从团扇到折扇,鼎盛的时候,还选过扇面美人,谁能想到现在都没落咯。”
  说着,还十分不舍的摸了摸自己手里的扇子。
  宋清华见他这样,心里不由一动:“那要是我和你定扇子,你做么?”
  “你定?定多少?”
  “先做个两千把。”
  老方眉头一蹙:“你要这么多扇子做什么?到时候卖不掉……”
  “我自有我的用处。”
  “那扇子的材料……还有扇面……”老方一说到自己的家传本事,就来了精神,立刻拉着宋清华聊了起来。
  “扇骨用乌木或者鸡翅木,扇面用真丝或者绫罗都可以。”
  “其实扇骨用金丝楠木,扇面用缂丝做出来的扇子最富贵,不过缂丝现存的手艺人不多了……”
  “用不了那么好的……”
  苏锦绣迷迷糊糊间就听见宋清华和老方说话的声音。
  “关于扇面的画,等到了羊城再给你,对了你是准备长居在羊城么?”
  “最近一两年肯定是回不去了。”
  “那好,这是我们羊城的地址,到时候你直接过来找咱们就行。”
  “那我也给你留我儿子的电话号码。”
  许是接了个大生意的缘故,老方对他们说话语气跟和煦了,还从包里翻出来一把团扇递给苏锦绣:“这是文玉做着玩的,有些瑕疵,但不妨碍使用,就送给你们了。”
  团扇扇面上的画是刺绣的,苏锦绣很是喜欢。
  等到了中转站,才发现他们买的票不是同一趟车,只好遗憾分开。
  重新上了车的夫妻俩看着手里的团扇,忍不住的叹了口气,苏锦绣手指轻轻的点在自己的太阳穴,第二天一早,突然宣布:“我要用蜡染风格做个动画。”
  苏锦绣眼中满是兴奋:“你觉得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