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妇?别人不得说儿子没本事,连娘和媳妇都养不活,还得靠外家接济?这莫非是什么好名声不成?”
“若真娘觉得儿子这么无用,儿子也没什么说的!总归是做儿子的窝囊没本事,不能让娘过好日子!那还娶什么媳妇?岂不是祸害人家的姑娘?将来更不用说生孩子了,连自家老娘和媳妇都养不起的男人,哪里养的活孩子?我也就绝了这心思,只守着娘就这么过吧!”
“你……你胡说什么?娘多早嫌弃你了?我木头这么能干!谁敢说我木头没本事?”王永珍急眼了。
如今在她眼里心里,自己儿子就是最好的!谁要说他半个不字,她都能去拼命!
木头只蹲在地上,低着头不吭声。
王永珍这后半辈子的指望就是木头,见木头这样,还能如何?
沉默了片刻,才道:“娘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如今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主意了!你是男人,这个家还得靠你撑着,娘都听你的!”
到底心里还有几分不甘:“只是这是你选的路,将来吃了苦,日子过不下去,可别后悔!”
说完,起身去了里屋,上炕朝里面躺着了。
木头得了王永珍的话,忍不住终于露出轻松之色来。
他在外头,不知道听了多少闲话,都说他们娘母子厚脸皮。
说王家这外家厚道,知道嫁出去的闺女受欺负了,给接了回来,又借给屋子住,又白给田种,还帮忙找师傅学手艺,比亲娘老子都强些。
这眼看着要成家了,有骨气又良心的,不说回报这娘舅家什么,好歹也该搬出去了吧?没得孙家人成亲了还住在王家的宅子里吧?
莫非是要赖上王家一辈子不成?
更有那嘴巴坏的,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当着木头的面就说,木头虽然没了亲爹,可那三个舅舅和一个小姨就顶亲爹娘了。
还有人笑他,既然这般受了王家的恩惠,还姓啥孙,改姓王好了!正好住在王家宅子里,都不用还了。
木头也是男人,哪里不要面子?
听了这些话,心里能好受?他每每回家要提搬出去,可王永珍却坚决不允许,总是各种借口。
后来,木头其实也看出来了,他娘未必就没有人家说的那个心思,想把现在住的王家老宅子给占了。
木头比王永珍脑子可清楚多了,先不论这样做,实在是太忘恩负义了!
真做了,先不说能不能得逞,名声都要坏了!以后在这村里,只怕头都抬不起来了。
更糟糕的是,惹急了王家娘舅,只怕他们这最后的容身之处都要没了。
木头好不容易过上这样安稳的日子,他已经满足了。
他也知道自己的本事,做不成生意,也不聪明。老老实实的种地,打点零工,闲时跟着去山上,寻摸点山货。
一年下来,只要省吃俭用,也能存些银子。
将来娶上媳妇,身上几个胖小子,这日子也就知足了,这村里谁家不都是这样的?
因此,在王永珠她们回来后,木头感觉到了自己娘的一些异常,就先做了准备。
他早就看好了那破屋,虽然看着破,可四面墙还是结实的,买下来后,就是修个屋顶就能住人了。
也在里正那边得了准信,六两银子就能买下来。
这自然还是看了王家的面子。
本来打算这几日木头就把这事给定了,偏他的师傅最近接了个活计,把他叫去帮忙,也给工钱。
他想着等忙完回来,就把这房子给买下来,到时候王永珍再多想法也没用了。
没想到,等他结了工钱回家,发现家里没人。
对门的林氏幸灾乐祸的说王永珍去王家了,木头一听就知道坏了,连忙赶过去,没想到还是迟了。
还好,等他表态后,小姨总算没跟他们一般计较,他才松了一口气。
如今又听到王永珍吐了口,木头那一直提着的心,终于彻底的落回了肚子里。
环顾了一下这屋子,木头露出一个笑容来,等搬出去后,真正属于他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看到救星
果然过了没两日,王永珠就听说了,木头已经花了银子,找里正,将那村头的两间破屋给买了下来。
里正看在王家他们的面子上,收了六两银子。
木头在这村里人缘还不错,他人老实,肯干活。
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忙的,他都乐意搭把手,又不吝啬力气,都是当自己的事情做。
再加上,不看僧面看佛面,木头请人帮忙修屋子,一时村里也不少汉子去帮忙。
不过两三日,就将屋子给修得很像样了。
木头还特意买了一小挂鞭炮放了。
又选了个日子将家尽数给搬了过去。
将王家老屋子打扫干净了,屋子尽数都锁了,才带了四份谢礼上了王家来道谢。
虽然王家人不图他这个谢礼,可心里还是高兴的,谁都不想自己的好心,被人看作理所应当不是?
因此都痛快的收了谢礼,又都有回礼。
知道他刚搬家,屋里肯定缺不少东西。
王家三兄弟,都分别送了一些家常要用的物件,也算是解了木头他们的燃眉之急。
王永珠见木头办事居然如此果断,不仅迅速的搬出去了,还管住了王永珍。
听说那几天帮忙的饭,都是王永珍一个人操持的,也能支应过去了。
因此她再收到木头的谢礼,虽然是不值钱的糕点,可也看得出木头的一份心意了。
当下也就大方的很,当初给那二十来个亲兵准备铺盖的时候有多的,给了木头两套,见他穿得衣裳还是补丁摞着补丁,又给了两匹靛蓝的布。
最后还塞给他一个荷包,里面是两个银锭子。
木头还不敢收。
王永珠只道:“你收下吧!估摸着你成亲的时候,我在外头送礼回来恐怕赶不及,不如先给你!”
“这银子你自己收着,别让你娘知道。将来找个合心意的姑娘,跟人家好好的过日子,好生对待人家,知道吗?”
木头眼圈一红,点点头。
捏着荷包,给王永珠砰砰磕了三个头:“小姨的恩情,木头一辈子都不敢忘!”
那边张婆子见了,哼了一声,也摸出一个银镯子来,递给了木头:“拿着吧,别让你娘看到了。将来等你娶媳妇了,这个给你媳妇,也让你媳妇高兴高兴!”
木头又给张婆子磕了头,才收着东西,回去了,一边走一边抹着眼泪。
至于回去后,跟王永珍再如何交代,就不用王永珠他们操心了。
反正看木头如今已经能当起家来,等以后再娶妻生子,成了一家之主,以王永珍的性子,只怕就能消停些了。
且不说这个,只说宋重锦出这一趟门,两三天后才回来。
回来后将王永贵和江氏都给叫了过来。
王永贵和江氏一脸的惶恐的过来,尤其是江氏,这么多天都在屋里躲羞,轻易不出来。
再见到宋重锦和王永珠,那头恨不得低到地上去。
宋重锦也不废话,直接说明白了对江家最后的处置。
江家兄弟将骗来的银子花去了不少,那些苦主自然不干,要江家赔偿。
定下的铺面退了,好歹退了一点租金回来,又变卖了江家的宅子和值钱的东西,勉强算是把这些苦主的银子给还了。
可江家也是精穷了,啥都没有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江家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就只得在镇上租了两间破屋子容身。
两个媳妇天天闹着要合离回娘家去,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
江家兄弟被关了一段时间,那地方本就是镇上关那些犯事的人的地方。
他们两兄弟在外就怂,没少被人欺负,只觉得度日如年,肠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会有这样的下场,动这个歪心思做啥?以前日子虽然苦些,好歹是自己家,有饭吃,有衣穿,还有媳妇伺候着。
是多想不开才把自己折腾到这个田地?
本就不是什么有胆子的人,这么一折腾,那胆子越发小了。
江秀才要了一辈子的面子,老了被揭了面皮,又急又气,天天在家打这个骂那个,一家人都避之不及。
如今镇上说到江家,谁不背后笑话他们?
这次宋重锦去,看江家兄弟的确是吓破了胆,也就让镇长,将人给放了出来。
这次变卖江家的产业,除了给他们留了一间原先江家老家的破屋子,还有两亩瘦田。
总算还有个容身之处。
江家那些被发卖的屋子和值钱的东西,基本都是江氏的娘亲,当年置办下来的。
可以说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就回到了从前。
江家人再不甘愿,如今已经一贫如洗,也翻不得身了。
江氏听说江家两兄弟性命无碍,也不用坐大牢,顿时松了一口气。
又听说都将他们一家子送回老家,估计以后都要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脑子里只留下一句话:报应!
当初他们靠着自己的娘亲,过上了好日子,却没有一个人记得她的好。
如今,一切都被收回,这就是报应啊!
等江氏回过神来,二话不说,冲着宋重锦和王永珠郑重地行了个礼:“谢过妹夫和小妹了!”
是她误了!想起前几日,心里还抱怨宋重锦和王永珠不近人情,此刻江氏羞愧得不得了。
宋重锦和王永珠哪里在乎这个?
只交代完,宋重锦就去梳洗去了。
王永贵和江氏知道宋重锦只怕是累了,也十分有眼色的就回去了。
宋重锦梳洗完出来,看着王永珠正在收拾他的行李,心中柔软。
喝了一口茶,一边看着王永珠收拾,一边才说起,这次为何去了这几天。
原来到了镇上,江家的事情,哪里用得着宋重锦出马?
吴长寿早就被安排得妥妥当当了。
他和吴长寿直接就去了吴中宝家。
吴中宝当初和他们一起去了荆县,本该一起参加科举的,后来不知道怎么的,说是家中有急事,留下个口信就匆匆回了镇上。
再后来,宋重锦中举,回石桥镇的时候,也曾问过,偏巧吴中宝又不在,两人倒是一直无缘见面。
这次再见面,吓了宋重锦一跳,不过一两年功夫,吴中宝却仿佛老了十岁,早就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
整个人显得又疲惫,又苦闷。
直到看到宋重锦,眼中才露出一点光亮来,如同看到救星一般。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吴家的变故
宋重锦看吴中宝这架势,心里就先咯噔了一下。
还好吴中宝还有分寸,先彼此见过,又谢过了吴长寿,口称二叔。
宋重锦才知道,这吴长寿乃是吴中宝的亲戚。
吴长寿摆摆手:“宋大人我给你请过来了,你有什么事跟他说,我去看看你爹去!”
说着就告退了。
吴中宝这才将宋重锦请到了他的院子里。
这院子,以前宋重锦来过,跟以往看起来,似乎衰败了很多,院子里都长了草,看起来很长时间没有打理了。
宋重锦心中一动,再细看吴中宝,身上的衣裳,都是一色半新不旧的。
心中正奇怪,就看到吴中宝脸色惭愧的道:“本不该惊动你,只是我实在是没法子了,才厚颜请二叔去将你请来——”
宋重锦摆摆手:“你我之间,何必如此客气?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吴中宝这才缓缓道来。
那一年,他本是和宋重锦一起去荆县,也是预备要参加秋试的。
结果呢,刚到了荆县没多久,就收到了家里来信,说是吴老倌突然病倒了。
身为吴老倌唯一的儿子,亲爹病了,那自然要赶回去侍疾不是?
他也就匆匆让人带了个口信,说家中有急事,就回了石桥镇。
回家才知道,吴老倌这病起得蹊跷,不知道怎么的,就突然病倒了。
一时高烧不退,一时又上吐下泻,两三天功夫,就将本来精明强干的一个人,折腾得只有进气没出气了。
不然吴中宝的娘,那也是颇见过世面的,怎么会因为小病而急忙将要参加秋试的儿子给召回来呢?
就是看着这架势不对,竟然是要去了的样子。
等吴中宝到家后,看到亲爹这模样,心如刀绞。
天天就吃住在吴老倌的屋里,喂药,擦身子,换衣服,都不假手于人。
也不知道是郎中大夫摸准了脉,开对了药,还是别的原因,吴中宝回家后,吴老倌的病居然就慢慢稳住了。
就是不能下床,天天人参玉桂的吊着命。
吴老倌虽然算是石桥镇的第一人,家境富有,可也架不住这么折腾,每天都药钱,花得海了去了。
吴中宝和他娘亲,还到处寻访名医。
皆束手无策。
平安堂他们也去过,秦老爷子年岁已大,除了在自家药堂接诊,几乎已经不出诊了。
他手下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