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511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511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年春闱,更是天下举子都要赶赴京城,有那偏远的,自然要早早的就上路才是。
  条件好的会一起约好,干脆包上一条客船,住得也安心些。
  条件不允许的举子,只能搭顺风船,条件简陋,住在舱底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宋重锦他们如今手头宽裕,本来是打算和荆县其他一起进京赶考的举人包一艘客船的。
  杜太医却在接了京城一封信以后,直接告诉他们,刚好有一队官船,要赶在年底进京,船上还有几个空位,杜太医直接就给他们定了下来。
  这官船自然好过民船,不仅大,吃水深,行驶平稳不说,最主要是安全。
  这千里迢迢去京城,总有些滩多水急的地方,也自然少不了一些靠着打劫过往船只为生的水匪。
  这些水匪也知道柿子挑软的捏,官船或者大支的船队是不可能碰上去的,那些落单的民船自然就是他们的首选。
  每年都少不了,有点船只被打劫,甚至整条船都被凿沉的消息。
  所以一般民船都会在大型码头停靠,然后约好一起走,互相有个照应。
  宋重锦和王永珠他们本来打算包的民船,是颇为有名的镖局下的船队,他们行走这条水路多年,自然有自己的一套躲避水匪的方法。
  不过官船自然是最保险的,如今天下太平,若是这些人敢对官船动手,恐怕不日就要被全部剿灭了。
  宋重锦和王永珠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这能上官船,用的还是杜太医的面子。
  在杜太医的安排下,官船经过荆县的时候,也稍作停留,宋重锦、王永珠带着张婆子、杨宗保还有两个婆子一个丫头,悄悄的上了船队的最后一艘船。
  宋重锦和王永珠上船后,就看到船老大站在甲板上,看到他们上来,只略微点点头,然后冲着码头上的杜太医抱拳行了个礼。
  回头就吩咐人让将宋重锦他们一家子带到船舱里去,自己掉头就走了。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敬畏
  宋重锦看出那船老大压根不想跟自己打招呼,自然也不会自找没趣。
  跟在那带路的人后面,没走几步,就是舱房。
  这船老大虽然人不搭理他们,给他们安排的舱房却是极好的,在甲板上,给安排了三间房间,虽然不大,可床榻,桌椅一色都是齐全的,打扫的也干净。
  这就是极为难得的了。
  带路的那个人,自我介绍叫小七,也是个极为伶俐的,三言两语就将船上的规矩说明白了。
  就是白日里尽量少出舱房,晚上倒是随意,吃食每天会有人送过来,当然,要是自己乐意做饭,也能到厨房去分个小灶给他们,烧水什么的都要自己来。
  到了大码头停靠的时候,会告诉他们启程的时间,他们也可以自行下船补充自己的需要的物品,当然,要是错过了时间,船是不会等他们的。
  这一路到京城花费的时间约一个月,宋重锦他们七个人,一共一百两银子。
  宋重锦等人都点头表示知道了。
  小七也就表示,人带到了,他也就告辞。
  杨宗保送他出来,顺手就塞了一块碎银子,然后又打听了几句船上的忌讳,又拿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交住宿费。
  小七捏了捏手心的银锭子,又看杨宗保一百两银子眼睛都不眨的拿出来,自然知道这一家子,看着不起眼,倒是有钱的。
  那态度也就和缓了下来,倒是又额外叮嘱了几句,才被杨宗保给送走了。
  杨宗保这才回到舱房,将小七叮嘱的忌讳什么的说了,又让吴婆子和丁婆子她们去打水来,把屋子再擦一遍。
  等吴婆子她们出去了,杨宗保才道:“我上船的时候看了,这船只怕是货船,看着这架势,说不定是押送什么。咱们也别打听,只做什么都不知道。住宿银子我已经都给了,这两日咱们且别出去晃去,等我跟他们混熟些了再说。”
  杨宗保当年为了报仇,流落江湖的时候,那也曾经当过船夫,自然知道很多忌讳,尤其这是官船,自然更要小心行事为上。
  大家自然没意见,这一家子里,除了宋重锦,也就杨宗保最有这种经验了,听他的没错。
  一般来说,这从来没做过船的都会晕车,可有杜太医在,晕船药就准备了两大瓶,足够他们嗑到京城去,也就不怕了。
  没一会,吴婆子她们就打了水来,将三间屋子都简单收拾了一下,铺上自己带的铺盖行囊。
  吴婆子嘴巴本来就巧,先是跟一个船夫搭话,找到了厨房,厨房里就两个船夫在做饭,看那架势,也就是能弄熟,至于好吃不好吃,这一船的大老爷们,不饿死就不错了,谁那么娇气不成?
  丁婆子看得眉心直跳,忙自告奋勇地上前说要搭把手。
  这船上都是轮流做饭,那两个船夫一听有人要帮忙,乐得撒手,还格外大方的让出一个小灶来,让吴婆子烧开水去泡茶。
  有丁婆子出手,等吴婆子和谷雨收拾好房间,也来帮忙,很快就将中午的伙食给做好了。
  倒是简单,因着才在荆县停靠采购了食材的,倒是有肉有菜的。
  丁婆子手艺本来就不差,这香味被风吹到了甲板上,顿时不少船夫闻着味道就出来了。
  “今儿个是谁做饭?艹,怎么怎么香?”
  “什么时候二狗子居然有这手艺了?”
  “娘的,这一路上天天吃这些猪食,老子都快成猪了!”
  ……
  等到本该今日做饭的两个船夫将饭菜用木桶给盛上来,船夫们顾不得许多,都一拥而上,哄抢起来。
  “这才是人吃的饭啊——”
  “哎呦我去,你们是不是人啊?给劳资留一点!”
  “滚开,这块肉是劳资的!”
  ……
  几乎没打起来。
  船老大是船夫单独给送过去的,闻到香味,一贯没有表情的脸上都露出疑问之色来。
  “老大,这是那举人家的婆子做的,闻着怪香的,你尝尝。”
  船老大看了那船夫一眼:“这入口的东西,还是小心些,别让人在里面动了手脚!”
  船夫陪笑:“哪能呢?咱们兄弟眼都没错的盯着呢,出不了事。再说了,这都是一锅盛出来的,他们自己也吃这个。”
  船老大这才低头,拿着筷子吃了一口,停顿了一下后,那吃饭的速度也忍不住加快了。
  船夫见船老大再没话说了,正要退出去,那船老大才漫不经心的道:“跟那举人说说,让他们家婆子以后负责咱们兄弟的伙食,可以给他们少一半住宿银子。”
  船夫眉开眼笑的答应了,就知道船老大也受不了这天天吃猪食的日子了。
  他们这一趟只要能赶在年底回京,赏银不少,这半路搭顺风船的住宿银子虽然不少,大家伙分,分到每个人头上也没多少,可要是能免了这一路吃猪食的命运,想必大家都是乐意的。
  有了船老大这话,加上这第一顿,就被丁婆子的手艺给收服了胃,船上的船夫的态度也就好起来。
  不仅每日热水供应充足,也不再说什么白天不准到甲板上的话了。
  加上杨宗保能说话后,又是个极为会看眼色,知进退的人物,没两日,就跟船夫们打成一团,称兄道弟起来。
  宋重锦因着是举人,大家都觉得他虽然看起来不像读书人,可到底是举人老爷,大家初开始还有些敬而远之,后来见宋重锦每日除了读书,就是在甲板上钓鱼,虽然黑着脸,可说话也和气,天天相处,也就没那么生疏了。
  后来一日,突然狂风骤雨,本来要放下船帆的,不知道怎么的,船帆被风吹得死死的缠住了,那风吹着船帆,收不住速度,眼看就要往那岸上撞去。
  船老大要控制船舵,愣是无人能将船帆解开,正是危机之时,还是宋重锦蹂身而上,几下就跃上了桅杆,将船帆那缠住的绳子给割断,将船帆给放了下来。
  算是救了一船人的命。
  自那以后,船夫们看宋重锦的眼神都充满了敬畏。
  船老大的态度也好了几分,亲自给宋重锦道谢,将那住宿银子份尽数给退回了不说,还主动报了自己的姓名,原来他姓段,叫段传州。
  知道宋重锦是去京城赶考,只拍着胸脯说,到了京城,别的不说,若是想找个落脚的地方,包在他身上。
  从那船帆事情过后,这官船上的船夫本都是没什么心机的汉子,只不拿宋家人当外人。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进城
  宋重锦和杨宗保更不用说,那住宿银子被段传州拼死给退回了,他们也不占人便宜,每到一处停靠点,就下去采购一堆吃的上来,给大家加餐。
  张婆子也没事就到甲板上坐坐,看着船夫们的衣服破了也就那么穿着,风一吹,那棉袄里的棉絮就被吹走了,看着不成个样子。
  干脆就开口,让他们衣服破了拿过来让吴婆子和谷雨一起给缝补。
  吴婆子和谷雨虽然手艺一般,可缝补衣服还是拿得出手的,最起码这船上的汉子再不用穿破棉袄了不是。
  这些汉子越发觉得这次搭上这举人一家,真是赚了。
  谁都不傻,这宋举人每次靠岸,都买上一大堆东西来,平日里吃的也比往日强太多,有人给他们做饭,有人给他们缝补衣裳。
  有些单身的汉子,居然是在船上感受了家的温暖,看到张婆子都不喊老太太,以婶子称呼,看到宋重锦也不喊举人老爷,都是称呼宋兄弟,连王永珠都成了弟妹,亲热的不行。
  这一路慢慢北上,说来也是辛苦的,这一船的人,居然还都养胖了些也都是后话不提。
  只说那杨宗保如今能说话,那自然是杜太医的功劳,他当日就说一个月就能有效,果不其然。
  针灸加药汤双管齐下,一个月过去后,就能说些简短的句子了。
  又调养了大半个月,如今只要不费力嘶吼,长时间说话,跟常人也就差不多了。
  杜太医还给炮制了一堆药丸子,让他每日不断的吃着,吃到年底也就差不多能痊愈了。
  杨宗保多年的沉疴被治好,整个人都如同新生了一般。
  用张婆子的话说,杨宗保当时看杜太医那眼神,若杜太医是个女人,只怕杨宗保要以身相许了都。
  杜太医倒是没当回事,毕竟他这辈子救人无数,杨宗保这样的,他肯伸手,一是看在王永珠和宋重锦的面子,二来,自然是杨宗保的这病对他来说还算有些挑战罢了。
  杨宗保能说话后,宋重锦对外的交际和应酬大部分就可以交给他了,也算轻松了不少。
  最起码,张婆子的整寿就几乎是他一手操办下来的,几乎没出一点纰漏。
  就连杜太医都高看了杨宗保一眼,以前还觉得宋重锦他们去京城带着杨宗保恐怕帮不了什么忙,还想着写信给自己的儿子,让借个管事给宋重锦他们使使,如今也打消了这个心思。
  张婆子的寿辰也没大办,只请了邻居街坊,还有杜太医和几个同窗。
  也没去酒楼,就在自家院子里,直接将酒楼的后厨全部给雇来,从买菜到上菜,到最后收拾干净,都没用人操心。
  王永富他们几兄弟,秋收后,生意又热闹起来,倒是他们惦记着去城里给张婆子过寿,也就提前给乡亲们打好招呼,说出门几天,过几日再回来开张。
  先托人送信去县城,然后一家子就收拾了行李,也在镇上雇了马车,就往县城来了。
  到了县城,那真是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好奇。
  幸好那长风镖局跟王永珠和宋重锦是老相识,见他们这般,索性做个顺手的人情,直接将人给送到了宋家小院。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两进院子挤得满满当当的。
  宋重锦每日要出去见师长和同窗,也就王永珠和张婆子带着他们到街上逛去。
  逛了两日,张婆子和王永珠累得不行,县城说实话也就那么大,能逛的也就那么几个地方,两天也足够逛完了。
  可王家人怎么都看不够,没办法,王永珠只得雇了两辆马车,让吴婆子带着,拖着他们在城里,想去哪里去哪里,反正晚上回家就行。
  住了这么七八日,就到了张婆子的寿辰的前一天晚上,,一家子吃晚饭,王永珠问杨宗保寿宴准备的如何了,逛县城逛得差点忘记自己是来干什么的王家人才反应过来。
  面面相觑了半天,才红着脸问,他们能做些啥。
  乡下做寿也简单,这席面好安排,家里这几个女人都是会做饭的,只要赶早将菜买回来也还来得及。
  张婆子冷哼一声:“行了,你们来了就好好玩几天,这些事自然会有你们妹子和舅舅安排,不用你们瞎操心。”
  几兄弟都十分惭愧,还是王永珠安慰他们,城里比乡下的好处就是只要拿着银子,就好办事。
  保管明日亲娘的寿辰热热闹闹的就行,让他们安心就是。
  果然第二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