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种田文那些年(快穿) >

第138章

穿越种田文那些年(快穿)-第138章

小说: 穿越种田文那些年(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岙村不小,一共百来户人家,同住一个村子的人葛石燕也不见得都认全了,更别提韩奎这个住在山腰,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下山一趟的人了。
  她只是看到了韩奎那一堆猎物里显得特别小巧的肉鸽,想给儿子煲一盅鸽子汤好好补补。
  韩奎停下脚步,朝葛石燕看去,当他看到葛石燕身后的姑娘时,眼神中顿时多了点什么。
  他认出了林余,对方可能不知道,其实他在她六七岁那年就已经见过她了,对她的印象还尤为深刻。
  那段时间他爹因为养伤住在山下的木屋里头,他被他爹纸指派出来在山脚处布置几个捉拿小猎物的陷阱,正巧见到一群孩子为了争抢野果子打架。
  林余打地特狠,就像是小野兽一样。
  韩奎长这么大,第一见到这么凶狠的女孩,于是他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韩奎本身就准备将这些猎物卖掉,卖给谁都是卖,他出的价格很公道,三只小肉鸽,葛石燕又多要了一只山鸡,一共花了七百文。
  交谈的时候,葛石燕知道他就是住在山腰处韩家的儿子,她不知道韩奎的长相,却知道村里有这么一户人家,韩奎也知道这娘仨家在村口,姓葛。
  银货两讫后,两方擦肩而过。
  “小表姐,那人长得好高啊?”
  走了一段距离后,宝宝凑到林余耳边小声地感叹道。
  这个朝代的人普遍不高,例如小时年就是标准的文弱书生,也就一米七左右的样子,他在书塾里身高中上,还有很多比他更矮的青年。
  而刚刚走过的那个青年强壮地像一头黑熊,又高又壮,宝宝只是用眼神目测了一下,小表姐的个头只在那个青年的腋窝处,对方起码有一米九。
  也不知道这个青年脾气好不好,他要是有家暴倾向,岂不是一拳一个小媳妇……
  “嗯。”
  见到韩奎,林余的心思有些飘远了。
  说起来,上一世她和这个青年也有些渊源,当初她开始说亲后,舅舅曾打听了几个人选,韩奎就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傅时春两口子并不喜欢这个孔武有力的男人,怕很难从这个男人手里占到便宜,于是他们选择一次性卖断,用她换一笔高额的彩礼钱。
  他们在舅舅面前将那户人家夸地天花乱坠,又向舅舅细数嫁给猎户的缺点,那时候舅舅身子骨也已经很不好了,可依旧强撑着去打听了一番,因为有人刻意隐瞒的缘故,真的以为那户人家是值得托付的人选,高高兴兴地将她许了出去。
  这一嫁过去,就入了地狱,对方直接凶狠地说她没爹没娘,舅舅家也不算是娘家,三朝回门都没让她回家,或许就是那个时候,舅舅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身子骨越发败坏。
  林余并不怨恨舅舅,对方愿意收留她,已经对她有恩了,他只是不够细心,不够了解自己的儿子儿媳,可恩就是恩,不会因为恩多恩寡而改变。
  没有舅舅的收留,生活在继兄继嫂的身边,她的下场可能还要不堪。
  林余从来没有忘记过报答舅舅,可说实话,比起舅舅,她更敬爱这一世才有了交集的舅娘。
  这一世的她太过幸福了,导致她越来越少回想起上一世的苦难和不堪。
  说起来林余的年纪也已经不小了,村里几乎没有十七岁还没有定亲的姑娘,因为这件事,葛石燕这两年也被不少人诟病,说她这个舅娘当当不够尽心。
  只有林余知道,正是因为尽心了,舅娘才没有草率定下她的婚事。
  林余爹娘死的太早,这在古代是犯忌讳的,大家都怕丧父丧母的姑娘八字太硬,到时候妨碍夫家,而且林余她娘生了四五个孩子,生养一个,死一个,最后只活下来林余这么个丫头,也叫人怀疑她这个女儿的生养能力。
  娶个媳妇不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要是连孩子都生养不了,那娶媳妇回家干啥呢?
  因此这两年上家里来说亲的大多数都是自身存在缺陷的男子,要么是上了年纪的鳏夫,一过门就当现成的娘;要么就是残废傻子或是打跑过好几个媳妇的癞子……
  拒绝了几个提亲的人后,葛石燕曾找到林余认认真真聊过一次。
  她问她,那样的婆家她愿意接受不?一旦想好要接受,就得准备走一条艰难的,很难看到希望的路。
  其实林余也是有后盾的,那就是她和宝宝以及傅时年从小一块长大的情谊,即便她一辈子不嫁人,帮他俩操持家务,两人一定愿意奉养这个表妹/表姐一辈子。
  她并不是一定要嫁人的!
  葛石燕想要好名声,完全可以将她嫁给一个外界看来和她般配的男人,可她没有,因为她觉得,真要是草率嫁了,还不如一辈子当大姑娘来的幸福。
  那一次谈话后,林余对于舅娘越发敬重了,她真心觉得,重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收获了这样好的舅娘,和相亲相爱的一双弟妹。
  林余不自觉地想到了刚刚有过一面之缘的韩奎,或许再见到这个青年的意义就是让她明白,现在的一切到底有多美好。
  她握紧宝宝的手,对于这一切都毫不知情的宝宝啥都不知道,下意识地回了小表姐一个糖度加倍地微笑。
  ******
  在傅时年考试前三天,葛石燕带着俩丫头一块去了县城。
  县试的地点就在县考院里,说来也巧,正好离宝宝的院子三条街。
  上一任租户搬走了,还没找到下一任租户,这段时间有不少考生短期租住考院边上的房子,葛石燕将其中一半的屋子租出去,然后自家人住着后院的几间房间。
  白天傅时年温书的时候,宝宝带着三花出去了一趟,然后带了个青铜铸作的灯盏回来。
  葛石燕一看宝宝的表情就知道一定是三花又“找”到好东西了,高兴地她捧着三花好生亲近了一番,然后又兴致高昂地带着这个大功臣去灶房开小灶去了。
  “小哥你看。”
  宝宝偷偷摸摸将傅时年的书房推开一条小缝的时候,傅时年正好在休息,闭眼用温热的毛巾湿敷,让自己的眼睛得到适当放松。
  听到吱呀地开门声,傅时年放下毛巾,睁开眼看向宝宝。
  “什么东西?”
  说话的时候,傅时年已经看到了宝宝手里捧着的灯盏。
  意识到自己没打扰傅时年用功,宝宝高兴地推开门走了进去,向他显摆自己今天的发现。
  “这难道是神话故事里的神灯?”
  傅时年忽然起了童心,在接过灯盏后,用衣袖在上面擦了几下。
  宝宝总有一些奇思妙想,小的时候,给他讲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有关于一个神灯,据说发现神灯的人只要在上面擦三下就能召唤出一个拥有强大法力的神,他能满足对方的三个愿望。
  “神灯啊神灯,请满足我的三个愿望吧。”
  傅时年闭上眼睛,装模作样地说道。
  “咳咳!”
  宝宝不乐意了,怎么可以有人比她还会演戏呢。
  “不好意思,这是一盏邪恶的神灯,你必须满足邪神三个愿望才能离开。”
  圆润Q弹的小脸板地死死的,这一刻,她阿拉丁。宝宝邪神附体了。
  傅时年愣住了,他完全跟不上宝宝小脑筋转动的速度啊。
  满足宝宝的三个愿望吗……
  傅时年的眸色加深……
  他不是早早说过他愿意了吗,哎,可见宝宝真的是很喜欢他了,找着机会就要提醒他一下!
  “我真的愿意的。”
  傅时年认真地说道,然后站起身,绕过书桌,用公主抱将宝宝抱了起来,走到门口,将她放下,然后将房门关紧。
  他要努力!他要冲刺!珍惜考前的每一分每一秒。
  宝宝:……
  QAQ他到底愿意什么了!


第124章 农家童养媳26
  科考如约而至; 傅广元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信心满满地看向监考官员,傅时年进考场的时间比他晚一些; 从他身边经过时; 还被他丢了一个鄙夷不屑的白眼球。
  只不过他的得意自信并没有维持多久,等到考卷分发到每一个考生手里; 他快速地浏览了考题; 握着考卷的手指不断收紧; 整个人都开始颤抖起来。
  不可能,不可能的……
  明明外面还是寒风瑟瑟,可这会儿傅广元的背后已经被吓出了一层湿汗,家里为了他……已经把家底都掏地差不多了……
  豆大的汗水从鬓角滑落,傅广元有些眩晕; 其实考题中有几道他勉强能够解答; 可这会儿他的脑袋混乱; 早已经无从下笔了。
  ******
  县试作为所有科考中最简单的一场考试,时间很短; 当天晚上; 考生就被陆续放出考场,当天地方学政就会批阅完所有的答卷; 第二天在县公榜处公布结果。
  通过县试者可在三天后参加下一场府试。
  第二天放榜时; 傅时年不出意料以县试第二的成绩通过了考试,而名榜上; 根本就找不到傅广元的名字。
  傅时春和马梅芳挤在人群的最前面; 将所有上榜的人名仔仔细细翻阅了无数遍,依旧找不到自己儿子的名字。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我儿子怎么可能没上榜呢。”
  傅时春好像疯了一样,位于榜单最上首那段位置的傅时年的名字落入他眼里,简直将他的眼睛都要刺瞎了。
  “这肯定是弄错了,我儿子那么聪明,他怎么可能没上榜呢。”
  马梅芳也跟着大吼大叫,她儿子可是……怎么可能没考中呢!
  夫妻俩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得了吧,你们说你们儿子聪明,他就一定能考中?我还觉得我自己很聪明呢,不也考了好几次都没有考过!”
  “就是,既然看完了就让一让,我们还没看呢。”
  站在后面的人嫌弃他俩碍事,想要把人赶走,可这会儿傅时春和马梅芳都接受不了这个打击,那肯轻易离开,在被大伙儿起哄推搡后,干脆冲向了公榜边上的差吏,拉着他们的衣襟衣袖就要把他们往公榜处扯。
  “官爷,这上面怎么没有我儿子的名字,是不是学政大人漏写了一个,您帮我们去问问吧。”
  “是啊,官爷,我儿子名叫傅广元,和第二的那个傅时年同村同姓,是不是把他俩的名字给弄混了。”
  傅时春和马梅芳紧张地问道。
  在听到妻子的那段话时,傅时春眼前一亮,没错,极有可能是他儿子和那个崽种的名字被弄混了,第二应该是他儿子才是啊。
  “干什么干什么!”
  被拽住的差吏拍开他们的手,边上的其他差吏见状也围了过来。
  “想闹事是不是?”
  七八个高高大大的差爷,手里还拿着兵器,看上去凶神恶煞,傅时春两口子就好像被迎头泼了一盆凉水,一下子清醒了。
  他们不敢再叫嚷,带着满肚子的委屈和疑惑被人挤了出来。
  这个时候他们忽然间意识到,儿子傅广元好像不见了。
  ******
  一家欢喜一家愁,在通过第一场县试后,傅时年分别以府试第四,院试第六的成绩考中了秀才。
  别看这个排名好像并不是很靠前,可这还得结合傅时年的年纪来看,他今年也才十七岁,能在这样的岁数考中秀才,已经十分出色了。
  而且按照今年参考的人数,第六正好是禀生,都说富举人,穷秀才,但禀生绝对不会太穷。
  首先,成为禀生,可享受朝廷按月发放的粮食,虽然不多,可也能供两三人的口粮,而且禀生可以替考生作保,每一年参与县试的学生都需要找五位考生和一名禀生作保,按惯例,需要给禀生一笔作保的担保费,县试三年两次,每隔一年半,就能有一笔不菲的进项,别的不说,养活自己已经绰绰有余了。
  看到成绩,傅时年顿时轻松了许多,他不负宝宝的厚爱,终于考中秀才了。
  不过这一次考试傅时年也看到了自己身上众多不足之处,他学识的积累还不够深厚,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单单在这个府院之内都有那么多比他优秀的考生,更别提乡试时,他会遇到的其他来自别的府院同样优秀的学子。
  乡试的时候,不仅有许多同届的考生,还有许许多多经历了数届乡试,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老秀才们。
  傅时年总算明白了夫子之前的教诲,对方让他无论成绩好坏都要潜心学习三年,等待下一届乡试,恐怕按照他现在的能力,注定是要落榜的。
  好在傅时年的心态很稳,并不觉得遗憾。
  现在他一心一意只想完成自己对宝宝的承诺呢。
  ******
  葛石燕带着儿子和俩姑娘从府州回来,不出意料收获了村里人的夹道欢迎。
  大岙村好些年没有出过秀才郎了,就算沾不到秀才的光,可也要沾沾秀才的喜气啊,早在葛石燕他们回来之前,村里就又翻出了当年傅家分家的旧事,许多人嘲笑傅时春两口子短视,要是当初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