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带着御膳房穿六零 >

第134章

带着御膳房穿六零-第134章

小说: 带着御膳房穿六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副团,怎么了,有什么事吗?”周天成有点奇怪的问道。
  “哥,你能不能帮我们去和李副团说一声,我们也想加入救灾的行列。
  反正一时半会儿也走不了,我们在这待着你们还得派出专门的人手照顾我们。现在团里这么忙,我们都是团里的一分子,这是我们该做的。”
  她想了想,又继续说道:“我和大宝,二妞一直给专家组做饭,这团里领导应该都是知道的,我想着我们去炊事班帮忙应该没问题吧?
  包括李芳,她在岛上的时候也是炊事班的,我觉得她也能行。
  你刚才说现在炊事班的人都在忙着给赈灾的战士们准备干粮。烙饼,蒸馒头这些我们都能干。
  再不济择菜,洗菜这些也需要人吧?”
  周天成怎么也没有想到,聊天最后居然聊出了这样一个结果。他这次来真的就是想来看看表妹一家子,并没有其他任何想法。
  可他能够理解尹小满的想法,现在,有谁不想为赈灾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呢?
  既然说到这儿,他们两口子也没有多留,吕丽回去干活,而周天成则直接去了团部。
  而尹小满也没有闲着,她去了旁边的屋子,找了李芳还有其他几个同行的家属一起开了个小会。
  这次跟过来的都是部队家属,年龄都相差不大。
  在尹小满转述了周天成的话,说了灾情之后,所有人都和她之前一样的震惊和难受。
  还有两个年轻点的小媳妇,当场就哭了。
  所以在尹小满提出要去团里干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恨不得现在立刻就行动起来。
  还是她和李芳一起将这几个人给按住,大家讨论了一下分工。
  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拖家带口出来的,大人们去干活,一群小家伙们也得有人带。
  最后他们决定留下一个还在哺乳期的小媳妇,让她待在招待所看好孩子和行李,其他人则和尹小满一起去了团部。
  因为周天成已经提前去打了招呼,听说她们过来,李副团长亲自跑出来迎接。
  并且按照她们的个人情况,将她们分别安排到了炊事班和缝纫组去工作。
  毕竟除了准备干粮,团里还接了为灾区人民缝制冬装和冬被的任务。
  周天成说,她们有可能会在团里滞留十天半个月。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留差不多两个月就过去了。
  当李副团亲自来通知她们说,后天团里有一批物资要运往灾区,让她们准备准备跟着车走的时候,这些家属们恍惚了半天才意识到——
  原来,她们只是临时在这里驻留,还是要离开的。
  这一下,所有人都急了。
  因为当初她们下岛的时候是七月份,虽然知道京城那边和这里气候不同,可都是夏天,大家也没想着要去准备什么厚衣服。
  可现在都九月底了连在宁城早晚都要穿上长袖衣服了,那到了京城岂不是要穿夹衣,甚至薄棉袄?
  可这些人,谁家里也没准备啊!
  李副团听说了这个情况,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先不说这群家属们这两个月任劳任怨的在团里做了多少工作,就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也没有让大家在路上挨冻的道理。
  于是他亲自跑了一趟纺织厂,和那里的领导协商之后,特批一些布匹和棉花,并且安排了两个缝纫组的职工和他们一起加班加点,这才在临出发前将所有人的棉衣赶制了出来。
  再次坐上了汽车,离开了营地。大家这才意识到,虽然他们在警备团住了整整两个月,却连部队大门一步都没有出。
  宁城到底长个什么样,依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得出。
  虽然地震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可是现在的交通依然拥堵严重。越靠近京城的地方越堵。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往灾区送温暖。
  而灾区和京城是同一条路。
  在路上的时候,尹小满已经和其他的家属们陆续分开了,后来连李芳一家子也在头一天和他们告了别,去了他们所要去的新部队。
  最后,车上除了押送物资的军人外,就只剩下了尹小满一家。
  到这个时候,其实尹小满已经知道他们要去的地方也不是京城了。
  他们要去的是距离京城大概一百多公里距离的锦城。
  沈青耘已经接到调令,接任了锦城军分区副师长的位置,此时正带着他的部队在E市救灾。
  好在单位知道他们要来,特意派了人提前等候在路口,将他们接了过去。
  …
  “嫂子,宿舍到了。你们先进去歇歇,我去饭堂帮你们打点饭。”
  接他们回来的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小年轻,黑黑的,瘦瘦的,自称姓刘,是师里的干事。
  将他们送回家之后,小伙子体贴的说道。
  “别忙活了,我们带的干粮还有,随便吃一点就行。大晚上的别折腾了,明天再说。”尹小满连忙拒绝。
  她看着这个刘干事,不知道怎么的,总能想起她家大米。
  说起来,他比大米也大不了两岁,看着这小伙子因为忙碌和睡眠不足明显带出了青黑的眼圈,她的心里就说不出的难受。
  要说离开中山岛尹小满心里最放不下的是谁,那肯定是大米。
  身为警备营一员,大米是第一批前往灾区救援的军人。所以直到走,尹小满他们都没有机会和大米告个别。
  一想到等那小子忙完了,回到团里才发现,自己的家没有了……尹小满的心里就不安极了,忍不住的想掉眼泪。
  大米将家看得有多重,她心里是明白的。
  虽然那小子从来都说他不是沈家人,可在大家伙的心里,他就是家里的一分子,是不能或缺的一分子。


第112章 
  可大米现在已经是一个军人了。不管尹小满心里多难受; 多不想留下他一个人在警备团,也知道不可能把他也给带过来。
  所以只能想起来的时候暗自神伤一下,毫无办法。
  不管刘干事怎么说; 尹小满还是没有让他去食堂打饭。此时已经差不多晚上八点了,没有必要再去给别人添麻烦。
  拿出带的干粮; 一家子胡乱吃了一点; 就洗漱睡觉了。
  坐了几天几夜的汽车; 终于能够躺在床上,即便是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可几个人也睡得踏实极了。
  中间都不带醒的,一觉睡到了大天光。
  尹小满是被冻醒的。
  虽然盖着被子,可她觉得自己的脸就像是两个冰坨; 冻得有点麻木。
  她睁开眼睛,想看一眼窗外; 却发现窗户上的玻璃全被雾气遮挡住了。
  这还不到十月,已经这么冷了吗?
  在闷热的中山岛待了十年,尹小满觉得自己都要忘了寒冷是什么滋味了。
  她下了半天决心; 才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 以最快的速度穿好了衣服。
  去几个孩子的卧室看了一下; 发现果然——全都缩成了一小团,蜷在被子里。
  知华和时言两个甚至连头都埋在被窝里,从外面看只有小小的一团。
  知道这几天长途跋涉; 几个孩子都太累了; 尹小满给他们重新盖了盖被子; 却并没有叫他们起床。
  她自己在这个新家里转了一圈。
  因为沈青耘的级别上去了; 所以这次师里给他们分的房子是一个小独栋。
  这个独栋在家属院比较靠里的位置; 环境很是安静。
  外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 院子的一侧还有两棵看上去年岁不小的桂树。
  此刻正是开花的季节,树上全都是金黄色的小花,整个院子都飘着那种桂花专属的甜香气。
  让尹小满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甚至已经开始琢磨着要找一个晴朗的天气,把这些金桂收集起来。
  做点心,做香包,泡酒,无论做什么,这都是极好的东西。
  这个房子一共有三层,二楼,三楼各有三个卧室,一楼是公共区域。
  也就是说,四个孩子终于可以摆脱同住一个房间,中间要靠拉围帘的尴尬日子,全都可以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了。
  而大米回家探亲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屋子。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尹小满直接去了厨房。这里可是她的主场,无论住哪里,都是她最关注的地方。
  结果一进去,她更加的满意了。
  这套房子的厨房终于不在外面了,而是就在一楼客厅进去后,靠近楼梯的位置。
  厨房很大,而且是分为两部分,外面用红砖水泥砌出了灶台,还有放置案板和餐具的台面。
  而里面那间则是一个储藏室,应该是阳台改造的,有差不多一整面墙的玻璃窗,还有一个通往后院的小门。
  在靠墙的地方竖着一个木柜,分上下两层,下面是分两层,用厚木板隔开,而上面那层的柜门上还覆着纱窗。
  很明显,上层是用来放置熟食,而下层则是用来放置粮食的。
  这样的布置,实在是让尹小满太满意了。
  这边天气冷,不像是中山岛,什么东西都得现做。有这个柜子的话,她蒸馒头,烙饼子就可以一次性多做一些。
  每餐都要用的常备小菜也可以放在里面,还不会招虫子。甚至可以提前把菜择好洗好放在里面。
  这样每天做饭就不用那么赶,还能减少很大的劳动量了。
  想到这儿的时候,尹小满愣了一下。
  抬眼望了下四周,她这才意识到自己此时已经不在岛上,不用再管专家组成员们的一日三餐了。
  所以也没什么机会去做大量的馒头和饼子。
  毕竟只有自己家这几个人吃饭……再赶又能赶到哪儿去呢?
  这一刻,她不由得又有了那么一点怅然若失。
  等安置好了,一定想办法去一趟京城,得去看看华老和宁工。
  也不知道他们的身体现在怎么样了?
  当初离开的时候,宁工给尹小满留了地址,说他们回去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都会住在总设计院的宿舍。
  让她到京城后就去设计院找他们。
  还说,即便不住在那里,也总归是设计院的老人,到时候总是能联系上的。
  从岛上下来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也没有和他们联系,老人们肯定会为他们担心的。
  尹小满决定待会儿等刘干事来了就问问,看他们现在这种情况能不能往外写信?再问问他们什么时候能算脱密,可以离开营区?
  她脑子里想着这些,手里却没闲着,已经开始熟练的准备起了早饭。
  昨天刘干事就跟尹小满说过,师里已经将他们家这个月的供应粮提前领了,就放在厨房的粮食柜里。
  煤,油已经一些耐放的副食也提前领了回来,不然怕他们来的时候副食店早就断了货。
  尹小满也就是在那时候才彻底有了他们真正离开中山岛的意识,知道以后再也没有补给船会给他们送生活用品了。
  因为这会儿已经八点多了,看小家伙们的架势还要继续睡,尹小满也懒得叫他们,所以决定直接做午饭。
  用配给的锅先把米饭蒸上,她趁这会没人从空间里拿出了一包卤水煮的花生米,还有一些炸好的豆腐丝。
  这些都是从团里离开前,周天成夫妻俩给他们准备的,说这些东西耐烦,让他们带着路上吃。
  初来乍到,也不知道能去哪里买菜,只能先拿它们出来对付一下。
  厨房的位置比较靠里,尹小满在里面忙活着,外面的声音就一点没听着。
  一直到二妞忽然闯了进来,冲着她激动的大喊:“娘,娘,我华爷爷还有宁爷爷来看咱们了!”
  她都没有反应过来。
  “你说什么?”
  “华爷爷和宁爷爷来了!”二妞说着,过来将尹小满手里拿着的菜往案板上一丢,拽着她就出了厨房。
  两个人一出门,就看到了站在客厅正笑吟吟的四处里打量的两个老人。
  “华老,宁工,你们怎么来了?”尹小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二老不是在京城吗?她刚才还想着写信的事儿呢,这怎么一转眼,他们居然会出现在这里?
  看出了她的惊诧,宁工笑着打趣道:“怎么,不欢迎我们来?”
  “哪儿能啊,宁爷爷。我娘这是高兴傻了!”二妞笑着推了推尹小满,替她解释道。
  “真是,我都高兴傻了。”尹小满连忙接话。
  说完,又推了闺女一把:“二妞,你快出去打听打听,看哪儿有买菜的,去买点菜回来,中午咱们一家子好好的吃顿饭!”
  听她将自己也列入到了一家子人里面,宁工高兴的眼睛都要笑弯了。
  他连忙摆了摆手拦住了二妞,冲尹小满说:“别买别买,我们带菜了。你要是不累就给我们吵两个小菜吃吃。哎,吃习惯了你做的饭,回来后,再吃别的,怎么吃都不够香。”
  随着他的话语,刘干事从门口走了进来。一看就是走了不短的路,身上还带着寒气。
  他一进屋,尹小满就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