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填房日常 >

第88章

穿越之填房日常-第88章

小说: 穿越之填房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哭多了伤身。”
  其他人也是一起劝,曾淑在众人的帮助下将这两人扶了起来,而后望着旁边的刘玉真道:“这位就是真表妹了吧,我们小时候见过的,我是你淑表姐,可记得不记得?”
  “自是记得的,”刘玉真望着眼前这张有几分陌生但又有几分熟悉的脸,笑道:“小的时候表姐你比我高一些,如今却是一般高了。”
  “是呢,小时候你比你表姐矮,”曾氏这会儿扶住老太太的另一边,闻言笑道:“那时候啊家里的孩子就你最矮,还躲在被窝里哭呢。”
  “娘,您说些什么呢,”刘玉真脸色微红,“哪有这样的事!”
  “有,我还记得呢,”老太太邹氏慈爱地看着她,“真姐儿长高了,长大了!”
  “外祖母——”刘玉真恭敬地朝她老人家行了一礼,笑道:“真儿给您请安了。”
  “好,好!”邹氏握住她的手,左看右看,“长得正好,快,咱们到屋里去,瞧瞧你都热出汗来了。”
  还没等她们移步呢,身后就传来几声呼喊,“娘,娘亲——”
  转头一看,却是陈世文刚从车厢里抱出了康哥儿,正朝着她伸手,“娘——”
  “呦,这就是陈举人那两孩子了吧,”田氏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开口道:“这都有五六岁了吧,长得可真壮实。”
  曾淑真是无奈了,又扯了扯她的袖子,低声道:“娘,您就不要说话了!”
  刘玉真笑容不变,“大舅母您说得不错,康哥儿今年是五岁了。”
  邹氏严厉地瞪了田氏一眼,看得她低下了头,而后才冲着管家吩咐道:“快请外孙女婿和表少爷、表姑娘一块进来吧。”
  “外孙女婿上回来京城赶考的时候还来过家里呢,没想到竟一举考中了贡生!”
  “真是蓬荜生辉!”
  “真姐儿啊,这回外孙女婿进京,可是要参加后年的殿试?”
  “他下科若是去了,就是板上钉钉的进士了!可不是那些连举人都考不中的人家可比的,多少人求都求不得的福气!”
  娘家只有秀才,从未出过举人的田氏不敢再说话了。
  就这几句话的功夫,陈世文一手抱着康哥儿,一手牵着慧姐儿走了过来。康哥儿刚刚睡醒,伸手要刘玉真抱,“娘亲,抱……”
  刘玉真抱住他,放到了地上指着邹氏道:“康哥儿,这是我和你说过的曾外祖母,你要说什么?”
  康哥儿学着陈世文拱手作揖,“康哥儿给曾外祖母请安……”
  “慧姐儿给曾外祖母请安……”
  “学生给外祖母请安,上回一别,您老可好?”
  “好好好,”邹氏绷不住脸上的笑意,“都是好孩子,都快请进吧,老身已打发人去喊你大舅舅和几位表哥了。”
  “他们一会儿就回来,让他们好好陪你喝两杯。”
  邹氏在曾家住的地方名为‘福寿堂’,也是个吉祥名儿。刘玉真几人在这里正式地再度见过曾家几位女眷,慧姐儿和康哥儿还收到了许多见面礼。
  在这屋子的人有老太太邹氏、大太太田氏、大奶奶童氏、二奶奶傅氏、大姑娘同时也是广宁侯夫人曾淑、以及待字闺中的二姑娘曾湉。
  除此之外,老太太还代在外为官的老太爷、二老爷一家给了见面礼。
  她对着曾氏道:“你二哥在江南那边做官呢,我打发人送了信去,原本是想着让你二婶回来的,但她恰巧怀了身孕,不便动身。”
  “就让他们家老二带了礼回来,那两个心大的,我孙儿才十四岁呢,就让他带着几个大箱子大老远地回来,哎呦我收到信可是担心坏了,等他过年回来我非得狠狠地训他一顿不可!”
  “二哥从小就是这样,三天两头上房掀瓦的。”曾氏露出几分怀念之色。
  “快别说这些了,”邹氏一直拉着她的手,眼睛都不眨地看着她,有条不紊地吩咐道:“你们赶了许久路,想必累坏了吧,你还在家里时候住的那院子娘给你留着呢,你就住那里头。”
  “至于真姐儿和外孙女婿,接到你们的信啊,我就让人把那宅子收了回来,也修缮了一番。离这近得很,走两步就到了。”
  “你们先让人把行礼送去,你们几个先在家里头的客房歇息一晚上,养养精神,晚上还要开宴呢,吃了酒可不好醉醺醺的回去。”
  “多谢外祖母,还是您想得周到。”刘玉真感激道。
  ……
  田氏愤愤地回到了屋内,拍着桌子道:“瞧见没,瞧见没!亏我还让人收拾出来两间客房,可是人家都瞧不上,不住呢!
  “她这不说我还险些忘了,他们要去住的地方,这条巷子前面再前面然后右拐再左拐那个三进院子,当年是给你姑母的陪嫁!”
  “比我们家这还大呢!”
  “啊!”
  “你祖母这个偏心的,给她儿子买宅置地,给她女儿买地置宅,就连我们住的这间宅子也是她拿着屋契,她把我们这一房忘到脚后跟了!”
  “乖女儿啊!我们就要没法活了!”
  “哪就到了这样田地,”曾淑哭笑不得,“不是您跟我说的嘛,当年舅舅家老是来家里借银子,祖父的俸禄还没焐热呢就被借走了。”
  “攒不了银子就买不了房,这宅子是用祖母的嫁妆银子买的,自然就是祖母的。”
  “如今也是这般,舅舅家今天娶媳妇明天嫁女儿,我们家里紧紧巴巴的买不起宅子,二叔那处也是祖母用嫁妆银子买的,不算二叔的,是祖母的。”
  “至于她老人家将来想要分给谁,随她高兴便是。”
  “您和父亲有我们几兄妹孝敬呢。”曾淑安慰地握着她的手,“您就放心吧,不用操心银子的事。”
  田氏,田氏气得说不出话来了,“我怎么有你这么一个笨女儿!”
  “真是不开窍!你娘我都穷得掀不开锅了,也不给我想想法子!”
  “挣些银子来!”
  曾淑无奈,“我上次拿回来的银子您又不要。”
  “这怎么能一样呢?”田氏左右看了看,小声道:“你拿回来的那是侯爷给的银子,要是让侯府知道你拿银子回娘家,她们指不定怎么折腾你呢!”
  “娘要的是正经的银子!”
  “给你爹买些书、给你大哥和二哥买几身好料子的衣裳、给你大侄子二侄子请个好先生,还有过年过节的时候给你回些好东西,哪一样不要钱?”
  “家里又没有别的进项。”
  “侯爷不在意这些的,”曾淑解释,看到母亲瞪圆了眼睛无奈举手道:“好好好,我想办法,女儿给你想办法!”
  ……
  刘玉真几个陪着老太太用过午膳,然后就到客房歇响,醒来时疲倦已消失了些许。
  康哥儿兴致勃勃地围着陈世文,“爹爹,你上次来京城,就是住在这里吗?”
  陈世文摇头,“上回我和几位好友住驿站了,只来拜访过几回。”
  康哥儿哦了一声,过一会儿又问道:“那,那我们也要住驿站吗?”
  “不是,你娘在京城有宅子,我们去那宅子里住。”陈世文答道:“你问这个作甚?我们在路上的时候住过驿站了,你还嫌弃屋子里有味呢。”
  “不住驿站,”康哥儿仰起头,“曾外祖母家里的奶酥包真好吃!我们能多住一阵子吗?”
  陈世文哈哈笑,“这奶酥包京城里到处都有,你想吃便让你娘打发人去买。”
  “娘……”康哥儿立马跑到刘玉真身边,“娘,我想吃奶酥包……”
  旁边听着的刘玉真笑道:“明天就让人去买,今日就先吃曾外祖母家里的吧,好了,你们今日的功课还没做,快随着姐姐去做功课去吧。”
  康哥儿乖巧地点头。


第93章 
  晚间; 上衙的和去学堂的都回来了; 又是好一番热闹。
  刘玉真也把下午从箱子里取出来的见面礼送了出去; 都是在南边采买的料子、首饰、文房四宝及摆设等。
  礼物不是很贵重,但胜在风格不同,北方的物件大气端庄; 南方的则是小巧玲珑; 别有意趣。
  众人都高兴地收下了。
  饭后; 邹氏喊了她们去说话。
  “真姐儿; 快来让外祖母好好瞧瞧。”邹氏眼眶微红,拉着她不放手,“下响午的时候我问了你娘; 好孩子,苦了你了!”
  “那王氏,整天摆着一副贤惠模样,其实啊,就是个黑心肝的,打量着你们是晚辈不知道呢。”
  “你莫要理会她。”
  “如今来了京城,有外祖母给你做主呢。”
  “多谢外祖母。”刘玉真冲着她笑,外祖母邹氏和母亲长得很像,她看看她,再看看对面坐着的母亲,有一种看到了二十年后的母亲的感觉。
  略神奇。
  老太太看看她; 又看看曾淑; 叹道:“如今看到你们两个啊; 我就想起了你们小时候。“
  “那时候家里就两个女娃娃,你们两个感情好夜里也要睡一个被窝,说一宿的话都不累,性子也像,都是那胆大包天的。”
  “都是一家子姐妹,如今也要亲近起来才好。”
  “真姐儿你若有什么事啊就找你表姐,”邹氏指了指另一侧坐着的曾淑道:“不要把她当外人,我们家里头啊,就数她最机灵了。”
  “你们年轻人喜欢什么啊,我这种老太婆子是不知道咯。”
  “都是祖母教得好,”曾淑亲热地揽着邹氏的胳膊,对着刘玉真道:“真表妹,我这几日都住在家里呢,你有什么事就来找我,这京城我熟得很,哪儿的东西好吃,哪里的地方好玩,我都知道呢。”
  “还有哪家银楼的料子、首饰最时兴,也都逃不过我的法眼。”
  曾淑这样一说,刘玉真也渐渐找回了小时候喊她淑姐姐时候的感觉,笑道:“那就先多谢淑姐姐了。”
  “莫要跟我客气,”曾淑道:“侯爷不在家,如今我就是闲人一个,什么时候都是有空的。”
  ……
  京城的这座三进院子有些老旧,前些年都是租出去的,无论是曾氏还是刘玉真都没指望能收多少租子,只是为了给房子增增人气,免得衰败了。
  曾氏跟着他们一起过来,望着内院正房那新刷的漆感叹道:“这是母亲当年花了五百两银子买的,本来是想着让我们一家在京城有个落脚的地。”
  “却没曾想,这么多年了我从未住进来过,如今再来,你都要到生儿育女的时候了。”
  “娘,”刘玉真在一旁扶着她,劝道:“您的好日子在后头呢,还要抱曾孙的。”
  “真是不害臊。”瞧了瞧左右,曾氏低声道:“昨日你外祖母问我你成亲这都快两年了,怎么还没怀上。”
  “训了我一通。”
  “你那药丸子是真没吃了?可要找太医来瞧瞧?”
  “不用,”刘玉真轻抚着肚子,也跟着小声道:“我没事,您不用担心。”
  曾氏正要说什么,却被跑过来的康哥儿打断了,他兴冲冲地说:“娘亲,娘亲,花,院子里好多花!”
  “红的、黄的、还有蓝的!”
  刘玉真冲着康哥儿点点头,然后目光越过他看向了其身后快步跑来的一对上了年纪,有几分眼熟的夫妇,疑问道:“你们是?”
  那对老夫妻跑过来,激动地冲着两人磕头,“小的见过太太,见过姑娘,我们是春杏她爹娘啊!”
  “日盼夜盼,总算是盼着太太和姑娘了!”
  “老太太让人跟小的们说您二位就要到京城了,让修缮这宅子,小的丝毫不敢怠慢,如今这大门、窗户、桌椅等都换了新的,老太太也让人送了些摆设来。”
  “还栽种了太太和姑娘您喜欢的花木,养了这些个月,总算是等到太太和姑娘了!”
  “是翠娘啊,你们也这么老了,”曾氏感慨地看着他们,“这些年辛苦你们了。”
  春杏爹娘被这么一夸顿时大喜,被伤感和激动交杂的情绪感染得眼眶都红了,“不辛苦不辛苦,能侍候太太是我们几辈子的福气呢!”
  刘玉真身后的春杏也是激动万分,紧紧地望着多年未见的父母亲,险些落下泪来。
  和春杏爹娘说了几句话,问过宅子里的一些事后,几日才知道这宅子去年就收了回来,然后便是修缮、拆建,和之前有了些许不同。
  春杏爹娘因为是曾氏留在京城的人,所以这修缮事宜是他们在老太太的指示下跑的,好了后便在这里管着事,打扫屋子、打理花木等等。
  除了他们两个以及他们大儿子外,这里还有两个下人,一个是厨房的、一个是做粗活的。
  而屋子里的摆设是近些日子老太太收到信后才让人添置的。
  曾氏身侧,一个老太太派来的管事媳妇总算找到了话头,插嘴道:“老太太心里念着太太和姑娘呢,这宅子每天都要问三回。”
  “小到这一砖一瓦,大到这院子里的石榴树都是新换的,好意头。”
  “姑太太、表姑娘、表姑爷,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