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填房日常 >

第22章

穿越之填房日常-第22章

小说: 穿越之填房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没换人也会让人盯紧了她,多半会换的,因为将来两个孩子还得在继室手底下讨生活呢,冒不起这个险。
  刘玉真给自己倒了杯温茶喝着,苦笑道:“周氏觉得,我们大房孤儿寡母的,能得这样一门好亲事是她老人家在积善行德了。”
  “二姐姐嘛,她虽然不知道,但她的生母对我做出了这样的事,我们两个的姐妹情分自那日起便断了,日后就是面子情罢了。”
  姐妹情谊终究是没有办法回到从前了,若二姐姐遇到了难处,她抬手能帮的也就帮了,但若想她尽心尽力却是不成了,毕竟心里面的坎过不去。
  “恐怕三婶还有别的缘由,”刘玉蓉看着她,犹豫着说道。
  “还能有什么缘由?”刘玉真今天说了许多话,口干得不行,又倒了一杯茶。
  “你知不知道,”刘玉蓉欲言又止,“之前周家二老爷和咱们家提起,想聘了你做儿媳妇?”
  “咳咳咳……”措手不及的刘玉真被呛得不行,眼泪都出来了,“你,你说什么?!”
  刘玉蓉说完还有些后悔,但看她这模样顿时挺直了腰杆,解释道:“我说的可是真话!是周二老爷亲自与我爹说的!”
  “大概是一年前吧,那一天天气晴朗,我悄悄的去了外院书房想让爹爹带我出去玩,然后就听到了此事,周二老爷欲聘你做儿媳妇。”
  “唔,”刘玉蓉仔细想着,“好像是瞧上了你外祖家,你外祖不是考中了进士嘛,咱们这里近百年没有人考中进士了,所以,总之就是想着将来去京城拜名师进国子监!”
  “真的!”刘玉蓉强调道:“不过被拒绝了,爹爹说你的婚事已定,不会嫁在此地。”
  “后来我回来告诉了姨娘,姨娘说这事我不用管,闭紧了嘴巴。若是周家有意自会想了法儿再提,若是无意告诉了你反而徒增烦恼,若是你因此对周家表哥起了心思,那我就万死不能赎了。”
  “现在想着,没准当时三婶选了你,还有这里头的缘故。反正不管有没有吧,你如今知道了这事总是好的。”
  刘玉真的咳嗽声渐渐止住,又给自己倒了两杯茶喝下才缓过神来,苦笑道:“这都是什么事啊,周家表哥,我虽喊一声周家表哥可都是跟着二姐姐喊的,我们就没见过几面。”
  这世人极重姻亲,亲戚之间都是跟着姐妹叫表哥表姐的,所以周家二郎虽然和大房、二房没有亲戚关系,但他是刘玉媛的表哥,那就也是刘玉蓉、刘玉真的表哥。
  “可不是,”刘玉蓉心有戚戚,“三婶的心也太小了,怪不得二姐姐的心眼儿也小,听说她嫁到周家以后威风得紧,把夫婿身边的通房们都打发了干净。”
  “上个月还让人打了一个侍候二姐夫长大的大丫鬟,如今周二太太很不待见她,天天给她脸色看,还派了心腹跟着她。诺,就是今天她身后那粉色衣裳的,气派得很。”
  “求仁得仁罢了。”路是她自己选的,怪不了谁,刘玉真不想再说她了。转而和刘玉蓉又商量起开铺子的事情。
  除了回去后就打发人给她送图样之外,两人还约定了隔一两月对一次账,分一次银子。刘玉真不能自己去府城,但是刘玉蓉可以回刘府来,她虽然嫁到了府城,但不是长子媳妇不需要跟着婆婆管家,所以每年年节、父母寿辰等都可以回到县里来。
  一年约有四五次,如此也够了。


第26章 祭拜、家事、疑问
  回门的这一日,刘玉真没有单独见刘玉媛,一来她不想见她,二来待四姐姐被喊来后来通知开席的丫鬟们也到了,大太太领着姐妹几个去了老太太的院子,这一路上自然不好说什么事的。
  待新婚夫妇二人吃过席面,又被安排着在刘玉真的闺房里歇响,启程回家时已经是下响午了。
  大太太给准备了一车的好东西,吃的用的应有尽有,骡车里塞不下另派了两辆车跟在后头,所以相比来之前车上的拥挤,如今刘玉真手里只抱了两个匣子。
  “这是什么?”自从上了车后就一直嘴角弯起的陈世文问她。
  刘玉真道:“是母亲亲手做的鸡蛋糕,让我带回家里吃。”
  陈世文博回忆着那个慈眉善目的妇人,感叹道:“岳母很疼爱你。”疼爱到今日一改此前的精明模样,在他面前近乎讨好,送人出门的时候眼眶都是红的。
  刘玉真搂着小箱子,恹恹道:“自幼我便与母亲相依为命。”
  一个“相依为命”无需多言,陈世文便了然了,过了一会儿问道:“岳父去了有十多年了吧?”
  刘玉真有些不解他怎么问起这个了,但还是提起了几分精神答道:“嗯,父亲去了有十年了。”
  陈世文半搂着她,道:“那他的忌日是何时?今日我只在他的灵位前叩拜,身为半子很该去坟前上柱香才是。”
  刘玉真有些感动,刘大老爷是英年早逝,而且老太太还在呢,都是初一十五上柱香,不大祭的。陈世文能想着到他坟前祭拜,也算是有心了。
  “父亲的忌日是在二月十六。”
  陈世文想了想,笑道:“今年的二月十六我赶不及,那便定下是明年吧,没准到时还能给岳父带去好消息。”
  这好消息自然是榜上有名了,刘玉真也笑盈盈地看着他,道:“夫君你就这么有信心?”
  陈世文自信一笑,“你就等着别人称你为‘夫人’吧!”
  时人称正房为“太太”,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稍小一些的就是大奶奶、二奶奶,只有诰命才能被尊称一声“夫人”。但朝廷只封五品以上官员的祖母、母、正妻为诰命,五品以下则为赦命。
  老太太、周大太太只是赦命,所以都不能被人尊称为“夫人”,这就和男子非宰相不能被人尊称为“相公”一样。
  可以把“夫人”称为“太太”,但不能把“太太”称为“夫人”。
  那可是要命的事。
  陈世文居然让她等着,可真有信心。
  刘玉真不知不觉地笑了起来。
  ******
  夫妇二人到家之后天色已晚,但正房里里灯火通明,一大家子都等着他们用膳。
  陈世文有些歉疚,道:“祖父、爹、娘、二婶你们不用等我们的,可别饿坏了身子骨。”
  “我们都不饿,刚才那顾厨娘端了些糕来垫了垫,快过来吃吧,有你爱吃的豆子汤。”张氏笑呵呵地招呼着,“你们再不回来啊,孩子们都要哭鼻子了。”
  “不哭!”在张氏怀里埋头吃糕的康哥儿大声道。
  “好好好不哭,祖母的乖孙最乖了。”张氏忙安慰着,康哥儿听罢又低头吃起糕点来,糖糕渣子掉落在衣服上,被张氏珍惜地捡起来放嘴里。
  站在旁边的慧姐儿看看祖母,又看看刚回来的两人,小声喊道:“父亲。”
  陈世文的脸色有些不好看,道:“喊过你母亲了吗?”
  慧姐儿于是又喊了蚊蝇般的一声:“母亲。”
  陈世文还是有些不满,但刘玉真对这个进度还是满意的,弯腰道:“慧姐儿真乖,母亲给你带了曾外祖母和外祖母给你的礼物,等会用完膳就去房里拿可好?还有好吃的鸡蛋糕。”
  “康哥儿也要吃!”一听到吃,胖嘟嘟的康哥儿就坐不住了,手里抓着糖糕跳下张氏的膝盖,咚咚咚跑过来扑过来在刘玉真的新衣裳上印了两个脏手印:“快去拿!”
  没等刘玉真反应过来,陈世文略有些发冷的声音就响起,“康哥儿,为父教过你的这是你的母亲见面要行礼,还有要吃晚膳了,点心明日再吃。”
  康哥儿撇撇嘴,张嘴欲哭但看到陈世文的脸色之后又机智地停住了,咚咚咚又跑回去窝在张氏的怀里埋着头不理人。
  “康哥儿——”
  陈世文一发怒所有人都愣住了,他这几日积攒的不悦眼见着就要爆发,张氏急忙道:“诶呦你凶孩子干嘛呢,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过些日子就好了。三儿媳妇你还没吃饭吧,快吃饭,啊,吃饭。”
  刘玉真暗暗扯了扯陈世文的袖子,柔声劝道:“夫君孩子还小呢,慢慢教就是了,今日天也晚了,这一大家子都在等我们用膳呢。”
  陈世文皱着眉,深吸了一口气,没再说什么。
  一家人安安静静地用完了晚膳。
  ******
  饭毕,一家四口回房说话,此时康哥儿已从刚才的害怕中回转过来了,任由陈世文牵着走,见状刘玉真也牵起了慧姐儿,两人跟在后头缓步入门。
  屋子里,桂枝已经把刘府送的回礼堆放在桌面上,大房准备了一份,二房准备了一份,所以桌子上满满当当的。
  大房和二房都是给康哥儿准备了不会出错的笔墨纸砚,给慧姐儿准备了小姑娘喜欢的鲜亮衣裳首饰和金项圈,铺开了在桌子上件件光彩夺目。
  慧姐儿的小手缓缓拂过一个白中带绿的蜻蜓簪子,那是大太太准备的,那蜻蜓趴伏在精致的绒花边上,其下坠着长长的流苏珠子,很适合扎着包包头的小女孩儿。
  “这个是芙蓉蜻蜓簪,这是雕刻的蜻蜓,这些绒花是按照芙蓉花的样式制的,很适合小女孩儿带,我小时候也有一套。你这一套是蜻蜓的,我那一套是蝴蝶的,这是我的母亲,你外祖母给你准备的,慧姐儿喜欢吗?”
  慧姐儿沉默着不说话,但是她那眼睛、小手不舍得离开的模样真真是让人爱怜。
  刘玉真继续柔声说道:“那明天给你扎两个包包头,我们明天就带这一套首饰好不好?穿上新衣裳带上新首饰,让祖母和爹爹他们看看,可好?”
  慧姐儿迟疑了一下,点点头。
  康哥儿扒着桌沿望着上面的五彩缤纷,不满道:“康哥儿也要!”
  “康哥儿也有,”刘玉真打开一个盒子,取出了一副长命锁,道:“这也是外祖母给的,在佛前供过了,能保佑你平安康泰。”
  康哥儿看着自己也有,于是就高兴了,然后目光放在了另一侧的笔墨纸砚上,问道:“这是什么?”
  陈世文在一旁答道:“这是笔墨纸砚。”
  笔墨纸砚,康哥儿念了一遍但很明显他并不明白是什么,见状刘玉真解释道 :“这是读书习字用的,康哥儿喜欢读书习字吗?像爹爹一样读书考状元。”
  “喜欢!”康哥儿的双眼顿时就亮晶晶的,不管是曾祖父、祖父母还是周围的长辈,都和他灌输着父亲读书好、考状元之类的话语。
  这让小小年纪的康哥儿极为崇拜父亲,喜欢和父亲有关的一切,也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
  陈世文摸摸他的头,不再说话。
  给孩子们分完礼物,将人抱回去安睡,夫妇俩便洗漱准备歇息了。刘玉真一边伺候着他褪去外袍,一边和他小声说话。
  “夫君,我今日听二婶说府里已经给远哥儿开蒙了,老太太让我问夫君你是怎么想的。”
  陈世文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淡淡道:“老太太怎么说?”
  刘玉真照着话说了,“老太太说府里请了位西席,这人早些年也教导过夫君,是个秀才呢。不如就把两个孩子送去刘府和几个孩子一并读书,夫君意下如何?”
  陈世文由着她褪去外袍,撩起铜盆上的水洗了手,点头道:“孙秀才这人我知道,康哥儿顽劣并不适合,晚两年再说吧。”
  晚两年不管是他高中还是落榜,都能给康哥儿更好的,所以他对刘家的这个提议拒绝得毫不犹豫。
  刘玉真看他这么平静,又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顿时便心中有数了,觉得母亲说的有道理,多和他商量家里头的事。
  “那,二婶婶说的要把两孩子接过去教养一事?还说要配几个懂事的丫鬟和小厮,夫君你是怎么想的呢?”
  “推了吧。”没等听完陈世文就断然拒绝。
  刘玉真不解,追问道:“两个孩子是陈家人,长辈俱在夫君不愿让刘家抚养这情有可原,不过妾身不明白为何夫君把孩子们身边的人都打发了呢?”
  “妾身打小身边便有教养嬷嬷、奶嬷嬷、两个大丫鬟两个小丫鬟,这些都是近身伺候的,慧姐儿小时候也有我也见过,怎么都不见了呢?”
  这是她很奇怪的一件事情,乘着这个机会不断地追问。
  陈世文手一顿,水珠从指间滑过滴在光滑的水面上,让那平静的面孔呈现出扭曲变形的模样。下一个瞬间,视线中出现了一方柔软的棉巾,他伸手接过略擦了擦扔到了铜盆里,溅出一片水花。
  随后动了动肩膀,伸长了手在颈后按了两下略扭了扭头,走到桌前给自己倒了杯茶。
  ……居然还使性子不说话了,刘玉真执拗起来紧跟在他身后柔声埋怨道:“夫君,你还没回我呢,莫不成,莫不成我还不能知道了?这大户人家的姑娘谁不是从小一脚抬八脚迈的。”
  “难道你要让我以后都不给孩子们配丫鬟小厮不成?那可是不行的,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