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填房日常 >

第146章

穿越之填房日常-第146章

小说: 穿越之填房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老爷!”一直注意着的钱贵一杨鞭子,啪地击在半空中发出清脆的响声,训练有素的马扬蹄而起,很快就拉着车跑远了。
  正琢磨着还要如何劝说的王三老爷傻眼了,跟在马车后面紧跑了几步,焦急地喊道:“哎,喂!外甥女婿,外甥女婿!”
  “陈大人!”
  “陈文博?!”
  “陈世文,陈老三——”
  王三老爷气急败坏,到最后气喘吁吁的把他们私底下给陈世文取的名字都喊出来了。
  这时候后面车厢下来了一个师爷打扮的中年男子,他望着前面远去的那辆马车,神色凝重,“三老爷,这陈大人是不愿意帮忙啊。”
  “这还用得着说?!”王三老爷恼怒地在原地转了两圈,“这陈老三娶了填房就忘了原配,如今都不把我们王家放在眼里了!”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埋怨道:“姑母也是的,明明知道他大有前程,也不花心思笼络,不但把大房得罪了,还把他也得罪了,哎……”
  ……
  陈世文端坐在车厢上,思考了一阵后他屈指敲了敲车厢,然后对外头的钱贵道:“让马跑快些,家里定等着我用膳呢。”
  坐在马车前凌空虚挥着马鞭的钱贵应了一声,下一击就落在了马上,“驾——”
  马车急速行驶,一刻钟后就来到了新宅子的大门外面。守门的人看到老爷回来了,连忙卸下门槛让马车驶入,一直来到了垂花门前。
  “老爷,到了!”
  陈世文从沉思中回神,跳下马车整了整衣裳,他先去了一趟书房,出来后一边往内院走去,一边对紧跟着的钱贵道:“你让人,不,你亲自去把这封信送给钱大人,并将今日的事情向他禀告。”
  钱贵严肃地答道:“是,老爷。”
  “再有,”他顿住了,因为前方一个小男孩焦急地向他跑来,边跑还边喊着:“爹,爹你终于回来了!”
  看着这个男孩,陈世文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他挥退跟着瑜哥儿的丫鬟小厮,然后弯腰将迎面跑过来的他抱起,用袖子给他擦汗并柔声问道:“怎么从屋子里出来了,热不热?爹这次回来给你们带了礼物,就在后头你看看喜不喜欢。”
  “爹大事不好了!”瑜哥儿没在意礼物,在他的怀里挣扎着,用手指着前方道:“您快去看看,哥哥被娘罚了,让他站在墙跟上,还说要把他的那些山景儿都扔掉!”
  瑜哥儿的小手不住地推着陈世文,催促他快点走,“爹你快去!”
  陈世文回头吩咐了钱贵几句,钱贵默默记下,转身的时候听到身后老爷的脚步声响起,并伴随着他轻柔的语气询问发生了什么事,然后三少爷的声音隐隐约约地传来“……哥哥……功课……娘生气……”
  听得他有些惊讶地抬头看了眼天色,太太居然生气了,可真是少见啊。
  陈世文抱着瑜哥儿往内院走去,这宅子比城里的大,但他走得有些急所以半盏茶功夫也到了。这一路上经过他的询问,瑜哥儿一五一十地都说了,完了还沮丧道:“都是我不好,如果不是我告诉了娘哥哥就不会受罚了。”
  “这事瑜哥儿做得好,”陈世文揉了揉他的脑袋,肯定道:“瑾哥儿做错了事,你们身为兄弟就应该提出来,让他加以改进。”
  “若是瞒着不说,爹娘不知道便不能让他悔改,长此以往岂不是越错越多?”
  看着瑜哥儿还有些沮丧,陈世文又板起脸道:“不过遇到了此事,瑜哥儿你未先劝诫哥哥的确不妥,爹要罚你和瑾哥儿一起站在墙根上,你可认罚?”
  “嗯!”瑜哥儿稍微提起精神,重重点头道:“我会看好哥哥,让他做完功课的!”
  “好,”陈世文笑道:“这才是爹娘的好孩子,待会儿你还要和哥哥赔不是,莫要因此事影响了你们兄弟之间的感情。”
  瑜哥儿:“知道了,爹。”
  父子二人走进了屋内,屋檐下果然站着垂头丧气的瑾哥儿。不过出乎两人意料的是,康哥儿也端端正正地站着,兄弟两个一模一样的无精打采。
  陈世文将瑜哥儿放下让他过去和两人站在一处,然后问道:“这是怎么了?”
  瑾哥儿看着父亲回来了,顿时眼泪汪汪,难过道:“我没有做完功课,惹娘生气了。”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娘很生气!她要把我的山景儿都扔掉,爹你快劝劝娘,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不敢了!”
  这件事陈世文已经知道了,他转头看向旁边的康哥儿,康哥儿也难过道:“娘知道我把月钱给了弟弟买船景儿,让我也一起站着。”
  “爹,娘好生气啊!”康哥儿强调道:“爹您快去看看吧,我们知道错了以后定会好好改的,让娘别生气了。”
  “嗯嗯,爹……”瑾哥儿和瑜哥儿也期盼地看着陈世文。
  陈世文微侧着身子,往屋里头望了望,然后提高了声量严肃道,“你们几个,好好在这里站着反省!”
  ……
  屋内,桂枝正小声劝说着刘玉真,“太太,屋外头热得很,暑气又重,要不要让人搬个冰鉴出去?”
  刘玉真板着脸,“有了冰鉴还受什么罚?就让他们这么站着,不够一个时辰不许回来!”
  “下次若是再犯,就去祠堂跪着!”
  桂枝不敢再劝,段嬷嬷瞪了她一眼,走上前道:“太太,门房那边来报老爷已经回来了,不过中途有事去了书房一趟。”
  “厨房那边来问这晚膳要摆在何处?”她老人家笑着建议,“这夏日炎热,屋子里头闷得很,不如就摆在院子里?今日夜色也好,正是合宜呢。”
  刘玉真有几分意动,但一想到摆在院子里不就看到他们几个在罚站了?到时候还能忍心?
  “不了,就摆在屋子里吧,外头虫子也多。”她停顿了半响,“今日可熏过虫子了?老爷不喜欢这些烦人的东西,让人再去熏一遍,那些屋角廊下,花丛,草丛里,都熏一熏。”
  “哎!”段嬷嬷也没回已经熏过与否,高兴地出去吩咐了。
  慧姐儿对她投以敬佩的目光,母亲这是有所松动了,想来几个弟弟很近就能进屋了,说实话她刚刚发脾气可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她和桂枝,夏竹几个都劝过,但没有奏效,康哥儿还把自己也弄到屋外头罚站去了,还是嬷嬷有办法。
  正在此时,外头传来了断断续续的说话声,慧姐儿扭头外一看,高兴地道:“娘,爹回来了!”
  “……知道错了……”
  ……
  “……好好反省!”
  不一会儿,陈世文走了进来,迎着慧姐儿期待的目光他笑道:“慧姐儿,我带了些礼物回来,你去让人拿进来吧。”
  “我这就去,爹。”慧姐儿高兴地领着人出去了。很快屋子里伺候的都机灵地退了出去,不但人退了出去他们还把门带上了,屋子里只剩下刘玉真个陈世文两个人。
  刘玉真也略微放松了下来,神情有些郁闷。
  “你回来了,都知道了吧?”
  陈世文走到她身侧坐下,望着她笑道:“嗯,我回来了,都知道了。”
  他没有再说话,刘玉真没忍住就回头去看,结果看到他满脸笑意的模样顿时更气了,怒道:“你还笑得出来?!”
  “瑾哥儿这几日竟然痴迷做木屋子,把功课给忘了!而康哥儿竟然私底下给瑾哥儿月钱让他买那些山景儿什么的,这两个,这两个……”
  “两个都是好孩子,不过犯了错误,”陈世文道:“我仔细问过了,瑾哥儿的确是错了,他不该忘记做功课,也不该看着我就要回来了想着赶紧做完好交差,有糊弄之嫌。”
  “而康哥儿也不该瞒着你我给他月钱,虽说他们兄弟情深但此举毕竟不妥,好在自从京城那次后再也没有过了,不然我定要狠狠罚他。”
  刘玉真神色缓和下来,和瑜哥儿有些相似的脸上带了几分沮丧之色。“我一直想着,人生在世得有自己的爱好,像我每次看到新的游记就会很开心,偶尔还会揣测着上头的文字将景色画出来。”
  “所以不管是康哥儿喜欢收集字帖,瑾哥儿喜欢那些山景儿,还是瑜哥儿喜欢各种不同的书我都是支持的。我不想他们将来大了之后,回想起过去的十几年,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就没有别的事情了。”
  “就像我哥的那个嗣子,瑞哥儿你可还记得?今年回去我就发现母亲对他的功课抓得很紧,小小年纪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
  “我不想他们也变成那样,读书把整个人都读傻了。”
  “可是……”她犹豫道:“我今天考了他们几个,发现瑾哥儿的功课比不上瑜哥儿,这里头肯定是因为他的心思没有全部放在上头,分心了的缘故。”
  “而瑜哥儿读书就是读书,他花在读书上头的心思比瑾哥儿更多,所以他才把哥哥甩在后头。”她往后靠在陈世文的怀中,“你说要怎么办?”
  “读书是他们自己的事,”他的语气略带感慨,“瑜哥儿喜欢读书,所以他一天到晚抱着书都不厌倦,但瑾哥儿却跳脱些,我们让他读书,他才读书。”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他道:“家里送我们三兄弟去读书,大哥没那个心思,二哥没那个天分,只有我最合适,也不怕吃苦。”
  “小的时候但凡我们书读得好些,祖母便会给我们煮鸡蛋,做米糕吃。”他呵呵笑道:“我小的时候嘴馋得很,为了那一块米糕别人在读书的时候我在读书,别人在玩的时候我也在读书。”
  “后来年纪大些了,知道了读书科举的好处,还幸运的遇上了你的父亲。他说我若是坚持下去,考个秀才不成问题。”
  “秀才啊,”他感慨道:“我们那地方出过一位秀才老爷,还是祖父年轻时候的事情。那个时候整个乡里都热闹得很,还摆了流水席,祖父他们几个堂兄弟走得鞋子都破了也要赶去吃,吃了一块大肥肉回来念叨了好几天。”
  “所以他老人家一听说我将来能考中秀才,就高兴得很。”
  “现在想来,他们几个是没吃过苦,所以读书的时候就不太尽心。这也是官宦子弟常有的毛病,治一治就好了。”他搂着刘玉真,安慰道:“你别担心,这件事情就交与我,正好接下来钱大人那边要乱上些日子,我称呼病躲一躲。”
  “让他们吃些苦头,有了上进心比旁的都强些。”
  刘玉真望着窗外那几个高低不一,时而凑近时而远离,偶尔还有摇晃的影子,略有些紧张道:“你,你要如何啊?要不还是等天气凉快些吧,如今正热着呢。”
  陈世文失笑,“你就放心吧。”


第171章 
  陈世文打着包票让她放心; 说要让他们吃些苦头,懂得读书的来之不易之后他们自会用心苦读。
  刘玉真虽然有些心疼倒也知道这是对的,于是便问他具体是个什么章程。刚开始陈世文还不想说; 但经不住她的逼问还是透露他要带着他们几个到外头去体察民情; 做一做普通百姓。
  于是他向衙门告了几日假,然后每天早早的带着他们几个出门; 有时候响午就回来了; 有时候要黑了天才见着影子。
  “你今天带着他们去做什么了?我怎么看着他们累得很; 脸也晒得通红,刚刚用膳的时候头都一点一点的了; 险些要栽在汤盆里头。”刘玉真没忍住问道。
  陈世文坐在榻上,刚洗完未久的长发披散在背后把单薄的寝衣都打湿了; 但他浑然未觉,手里拿着前天给刘玉真买的游记缓慢翻看。
  “这人写得不对; ”他抖了抖手上那本不到一个手指头厚的书册,摇头道:“我在翰林院的时候看到过一本类似的,写书的那位大人是鸿胪寺的早些年还跟着大船出过海,是以写出来的书册字字珠玑,并无虚言。”
  “可是你看,前天买的这本居然写着大食国的人茹毛饮血; 非人也。”
  “荒谬之极。”
  “外番虽不及我朝百姓富庶; 但也不是那茹毛饮血,未开化之地。邹兄曾去过大食国,他说那里的人……”
  刘玉真:“……”这是故意的吧!
  她伸手去拿那本书,“说这本书做什么?这些书都是那些无聊的老书生写的,通篇都是臆想。你若是看到后面就会发现写书的人不但说了大食国,他还说了别的国呢。譬如那个什么黄金国就遍地黄金; 那里的国王还把公主许配给了他。”
  “你这回买回来的游记好几本都是这样的,通篇瞎想,不过想得也有些意趣,无聊时可供一笑罢了。”
  “是嘛,遍地黄金的地方那我倒要看看。”陈世文往后快速地翻页。
  刘玉真皱眉,凑前去推了推他,“你等会再看,我跟你说正经事呢!你今日带着他们做了什么?”
  陈世文被她推得身子后仰,顺势伸手半搂住了她的腰,笑道:“我刚刚说的也是正经事。”见她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