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填房日常 >

第139章

穿越之填房日常-第139章

小说: 穿越之填房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了,娘。”刘玉真凑近了她,小声道:“这次回来我就只带了几个人,那些到了年纪的要么配了人,要么放出去了。”
  “虽然陈世文没有那心思,但保不住日子久了那几个起了心思,我干脆就都处置了,各赏了一副嫁妆。”
  “阿弥陀佛,你总算是开窍了!”曾氏轻点她额头,“想当年你浑不在意的,还跑到我这儿来躲呢。”
  “娘——”刘玉真摇晃着她的手臂。
  “好好好,知道你脸皮薄,娘就不说了,”曾氏笑道:“这男女之间啊,也要讲究有来有往,娘有时候就担心你倔得太过伤了女婿的心,原本的恩爱夫妻反而被旁人钻了空子。”
  她语气严肃,“这人的心一伤啊,再想好可就难了。”
  刘玉真靠着她的手臂,笑得有些甜蜜,“女儿知道的,娘您就放心吧。”
  “对了,娘,”刘玉真坐直了看向曾氏,“刘府现在如何了?我今日去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她老人家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愁眉苦脸的,自然是吃了苦头呗。”提到刘府,曾氏哈哈笑:“那刘二是个付不起的阿斗,前几年跟着王家的人出门,花了大把银钱结果买了艘破船回来。”
  “结果去年第一次出海,走到半途给沉了,还好遇上了邹家的船队,船上的人是没事都被救了上来,但满船的货却是没了。”
  “真是老天开眼!”
  “你去年没回来,不然倒是可以看看他们那如同死了亲爹一般的哭丧脸,饭都能多吃两碗!”
  这件事情刘玉真知道,并且还是在她的授意下做的,如今被母亲这么一说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娘,这事是我做的。”
  “啊?!”曾氏大吃一惊,激动道:“你,是你安排的?你是怎么做到的?哎呦这么大的事你怎么都不说一声!”
  “这也是赶巧了,”刘玉真简单地说了,“之前帮了邹家一个忙,我便托了邹大奶奶这件事,打算给那刘二老爷一个教训。”
  “他不是看中刘家的家业嘛,我便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至于为什么没有告诉您,”刘玉真道:“这信上说到底多有不便,万一走漏了风声这事办不成不说,还会连累了你我二人,所以……”
  曾氏奇异地看着她,动了动嘴唇一时没有说话。
  见状刘玉真略有些紧张道,“娘,我不是特意瞒着您的。我那还有邹大奶奶送来的十万两银子,这回我都带了来。”
  “我……”
  “娘要你的银子做什么,娘这有呢,”曾氏抬手阻止了刘玉真的话,她转身回到了内室捧出了一个匣子在刘玉真面前打开,略有些得意道:“你瞧,六万两!”
  这回轮到刘玉真惊讶了,不明白曾氏怎么突然有了这许多银子。
  她在心里头略算了一番,疑问道:“娘,您这些银子是从哪里来的?”
  “我虽然托了您帮忙打理我那些庄子、铺子,但是您也跟我说了出息都用来买田买地的,如今我的田地多了许多。”
  “可见银子是花出去了的,您怎么有这许多银子?”刘玉真的手在匣子里仔细翻阅,见里面都是一张张的银票,有零有整,估算一下的确是有五六万两,顿时就更觉得奇怪了。
  “这个啊……”曾氏的手拍了拍那一叠银票,略有些神秘道:“你二舅临走前给我留下了几个人,如今我们的刘二老爷,可是一个无赌不欢的玩意儿,这些,都是他孝敬的。”
  刘玉真:“啊?”
  这的确是她从未想到的一件事情,母亲竟然暗地里让人勾了刘二老爷去赌。要知道祖父在时这是明令禁止的一件事情,谁若是犯了,要被押送到祠堂打断腿的。
  “你这么惊讶做什么?”曾氏神情平静,“他这样的人,连你爹的的头发丝都比不上,也就在旁门左道上有些出息了。”
  “比如瞒着老太太卖了一个庄子什么的,去年就卖了,老太太今年还没发现。”
  “她也老了……”曾氏感叹一声,“越老越糊涂。”
  “我只是想到了祖父,不知他知道了会作何感想,”刘玉真合上匣子,“不过母亲,我是站在您这头的。”
  她的神情同样平静得很,“您就放开手去做吧,只是小心莫要被发现了,不然您的处境不好。”
  她想了想,“我回头把陈世文的帖子给您,回来的路上知府和知县都很是和气,有了他的帖子您若是遇上事也有个门路。”
  曾氏欣慰地笑着,抚摸着她白皙的脸颊,“好孩子,你就放心吧。”


第161章 
  “娘; 娘,起来了娘——”一大早,瑾哥儿和瑜哥儿就醒了; 他们从自己那暖融融的被窝里爬起来,跑到刘玉真的床上一边喊着娘一边去推她; 瑾哥儿还跃跃欲试地想从被子上爬过去。
  被这般大的动静吵醒的刘玉真睁开双眼; 困倦地眨了好几下; “什么时辰了?”
  她掀开床幔往外望了望,见时辰还早便顺手将瑾哥儿抱到内侧,再把床下的瑜哥儿也抱了起来,脱去他的鞋子用被子将他们兄弟两个裹紧; “还早着呢; 你们再睡一会儿。”
  瑾哥儿裹在被窝里冲着刘玉真笑,“娘,下雪了; 我要出去和瑞表哥一起玩儿。”
  瑜哥儿跟着点头,“娘; 这里的雪小,没有京城的大; 不过瑞表哥说他知道哪里有何京城那么大的雪。”
  “要带我们去看; 娘你也去吧!”
  刘玉真无奈,“我就不去了,你们几个去吧,外头冷得很我去给你们拿厚些的衣裳。”
  穿好厚实衣裳的兄弟俩跑去和瑞表哥玩了,刘玉真也在丫鬟的侍候下换好衣裳; 头上斜插着两支钗去给母亲请安。
  曾氏上了年纪起得早; 刘玉真过去的时候她已经起来了; 正吩咐人安排早膳。
  见到她来曾氏笑着招呼道:“今年中秋的时候青庄送来了好些蟹,肥得很,可家里就我和瑞哥儿两个人哪里吃得了那许多。”
  “于是就往四处都散了些,省下的都做了蟹黄膏,我念着你爱吃特地留着了好些,今日正好取了做几个包子给你作早膳。”
  “等你回去的时候带两坛子走,想吃就让人做。”想了想她又不放心地叮嘱道:“不过你也莫要多吃,这东西寒得很呢,对女子无益。”
  “知道了,娘,家里还有嬷嬷在呢,不会多吃的。”刘玉真高兴地回答:“陈世文也喜欢吃这个包子,到时候我让他多吃一些。”
  “你呀……”曾氏笑着摇头,然后似乎地拉扯到了什么地方,小声地‘嘶’了一声。
  刘玉真吓了一跳,站起来紧张地问道:“娘您哪里疼?哪儿不舒服?”
  曾氏伸手拍了拍肩膀,“没什么大事,就是那瓷枕咯得慌。”
  刘玉真微微放心,走过去给曾氏揉着肩膀,劝道:“那您还是像我一样换成软的吧,软的枕头枕着舒服。”
  曾氏道:“娘这都睡了几十年,习惯了,换了软的反而睡不踏实。”
  “开始几天不踏实,过一阵子就好了,”刘玉真再劝,“你女婿陈世文不也是如此,刚开始那会儿他也是睡不惯软枕头,如今给他硬的枕头他还不愿意呢。”
  “若您真的不喜欢,换成藤条编的藤条枕也行啊,村子里就有人有这手艺,比瓷枕软多了。”
  “再说吧。”曾氏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她享受了一会儿女儿的服侍然后笑盈盈地阻止了刘玉真的继续动作。
  “好了,娘知道你的孝心,快坐下吧,别累着了。咦?你脸色不大好,”曾氏有些紧张,伸手去触碰刘玉真的眼眶,“我瞧瞧,这眼底怎么都泛青了,这是怎么了?”
  刘玉真迟疑着摸了一把自己的脸,她昨晚辗转发侧好一阵子才睡着,今天起来的时候是有些累,但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眼眶乌青,“真的吗?应该是昨夜没有睡好的缘故。”
  “在自己家里怎么没睡好呢,”曾氏心疼道:“这被褥都是依着你的喜好做的,屋里熏的也是今年新做的梅香,还特地让人夜里不要靠近免得吵到你们。”
  “怎么还是睡不好?”
  曾氏问道:“可是孩子们吵着你了?既然这样那今晚就不要让他们睡在你屋里了,让他们和瑞哥儿一起睡吧,也有伴。”
  刘玉真想了想,答应了,“这样也好,在路上的时候每天住的地方都不一样,怕他们害怕也怕他们生病,我们都是带着睡的。”
  “也就在陈家的时候才分开了。”
  “你们两个啊,也太宠着孩子了。”曾氏笑着摇了摇头,“女婿也是好性子,由着你。”
  “他在功课上还是很抓紧的,若是功课没有做完,就要打手心,我瞧着都心疼得很。”刘玉真解释道:“也就是在外头怕他们生病才如此,在家里的时候他们都是一人一间屋子的。”
  “我们商量着等到了越城,就让他们哥俩搬到外院去,各领一个院子。”
  曾氏没再深究,转而说起了别的话题,“真儿,瑾哥儿和瑜哥儿也有这般大了,这五六年你这肚子怎么就再没了动静?”
  端着茶正要喝的刘玉真愣住了,“我没想过这个,有他们两个就够了。”这是她的真实想法,有两个孩子就够了,不想再生第三个。
  一来这个世道女子生育毕竟有风险,一尸两命的她这些年也见过,又不是没有孩子她不想再冒险了。二来便是因为养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需要花费的精力很多,与其多生几个还不如养好这两个。
  而且她也还有自己的事要做。
  陈世文刚开始的时候虽然不太理解,但后来还是被她说服了,所以这几年她都没有再怀孕。
  “这如何能够呢?”曾氏有些不解道:“不说要多子多福生七八个的,但你再生一个也好啊,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看女婿也只有高兴的。”
  “你那些姐妹这几年也都生了孩子,你周姐姐、三姐和四姐如今也是儿女双全。”曾氏拍拍刘玉真的手,“若有一个像你的女孩那就最好不过了,女儿贴心呢。”
  “几位姐姐现今如何了?”刘玉真岔开话题,“我这次回来也待不了几日,不知道能不能和几位姐姐都见上一面。”
  “这事简单,”曾氏道:“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回娘家来,你那个时候就能见到了。”
  刘玉真期待道:“那感情好,我和几位姐姐也有许多年未见了,不知道她们现在如何。”
  曾氏道:“有过得好的,有过得不好的,你见着就知道了。”


第162章 
  年初二; 陈世文和刘玉真一大早就带着几个孩子乘车去给曾氏拜年,临近中午的时候曾氏才带着他们去往刘府,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比年前那次见面又疲惫了些; 满头白发被整齐地梳往脑后; 精神不太好,似乎被什么烦恼的事情困扰着; 见到大房一家子联袂前来只淡淡地露了个笑。
  没说什么寒暄的话然后就叫人看座。
  倒是在这几年里同样苍老了好些的二太太冷嘲热讽了几句; 被曾氏毫不犹豫地呛回去了。屋子里的其他人见怪不怪,刘府大房和二房不和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说亲近的人家,整个县城都知道了。
  一屋子的人要么相看两相厌,要么没地位、没心情开口,所以只得大奶奶颜氏和二奶奶罗氏因是小辈不断地说着暖场的讨巧话; 偶尔能得到一两句简短的回应,场面尴尬得不行。
  就连几个孩子们也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劲,各自安分地在位置上坐着; 只时不时地朝父母望去。
  刘玉真年前回来的时候没有见着几位姐姐,所以这会儿也打量了几眼。
  坐在她上首的是四姐姐,几年没见她老了些; 身上穿着一件由普通的绸缎料子制成,款式略显老气的袍子。
  眉目间温婉依旧但也带了几分果敢; 脸蛋圆了些,身子胖了些。再往上看,发髻上的足金头面程亮; 但刘玉真曾在她的嫁妆里看过; 显然是年前拿去新炸过的。
  看来钱家如今的状况不怎么样; 这念头在刘玉真脑海里一闪而过。
  “五妹妹; ”刘玉娴朝她笑着,声音略小地说道:“还不曾多谢你们从京城寄回来的科考文章,夫君说得用得很,观之受益匪浅。”
  她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拘谨,“夫君说下科再考,他更有把握了,若能得中你们两个就是我们的贵人。”
  刘玉娴说的是之前陈世文从京城寄回来的会试文章,科举的乡试和会试模式是一样的,考的类型也是一样,只不过一个简单些,一个艰难些,一个题少些一个题多些的区别。
  所以去年新一次会试,陈世文看到京城出的会试文集便让人买了几本,和着一些京城的科考书籍寄回来,其中一套就给了乡试再次落榜的连襟钱秀才。
  这于陈世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钱秀才和刘玉娴来说却是雪中送炭,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