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填房日常 >

第129章

穿越之填房日常-第129章

小说: 穿越之填房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
  真是好不习惯,刘玉真吃着厨房端上来,用春天那会儿烘干的荠菜做成的荠菜馄饨的时候,没忍住抬头看了陈世文好几遍,险些连馄饨都忘记吃了。
  陈世文无奈,“你真的不喜欢吗?”
  刘玉真诚实地摇头,“我不喜欢,一点也不喜欢。”尤其是他现在这样,只在上嘴唇留了,这让刘玉真更是看不惯。
  “你呀,”陈世文摇头失笑,“既然如此,那我剃了吧。”
  “这,不要紧吗?”刘玉真迟疑着问道。
  “你更要紧。”陈世文肯定地回答。


第144章 
  刘玉真的心里; 顿时就跟吃了蜜一样,一阵一阵的甜。
  她的脸上露出了这段日子少有的笑容,还伸出手去摸他的脸; 摸着他唇上短短的,略有些刺手的胡茬笑道:“那就这样说好了,其实你还是没有胡须好看。”
  陈世文伸手按住了她乱动的手; 眼中带笑地问她,“高兴了?”
  刘玉真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我不高兴啊?”
  陈世文目光柔和地看着她; “你刚刚醒来的时候便不太高兴; 我想应该是家里的事让你烦心了。你这次在家里多待了些日子; 可是因为郭姨娘的事情处置得不顺利?”
  他们之前分开的时候; 便是因为刘玉真发现了郭姨娘的事,思考良久后她决定留下来陪着母亲一起处理; 免得她孤立无援受了委屈。
  陈世文没有留下一来是假期已至,必须得返京销假; 处置岳父的姨娘这种事肯定是不能作为他再度请假的理由的; 所以他得启程上京。
  二来就是觉得这件事并不大; 刘玉真和岳母也都是聪明人,能够处理; 即使不能他也留了帖子; 并且亲自去请托了县令关照一二,最后也还有曾二舅压阵,他们两个也商议过此事,曾二舅定是会站在大房这一头的。
  但是看着刘玉真听到他的话后沉默着; 瓷勺一下一下地戳着碗底; 发出清脆的当当声; 陈世文心下一沉,忙问道:“怎么了?”
  “莫非刘家有人拦着你?”
  “莫怕,”陈世文抓着她的手,柔声道:“你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想办法,定要为岳父岳母讨回公道。”
  刘玉真摇了摇头,“不是,郭姨娘已经处置了,是另外一件事。”
  “什么事?”
  “你知道和郭姨娘私通的那人是府里的二老爷了吧,”刘玉真抬头看他,“这两个人都处置了,郭姨娘死了,她的女儿也被送到庄子上,将来会嫁得远远的。二老爷也名声扫地,按照族规行刑的时候他还被母亲安排的人打得重伤不起,我启程的时候还没能直起身来。”
  “但是,”刘玉真的眼中泛起了泪珠,“他害死了哥哥,因为只得郭姨娘这一个证人,所以不能让他偿命,我心里头很难过……”
  陈世文非常的震惊。
  他问道:“你的意思是,你哥哥当年的死,与二老爷有关?”
  这真的是非常的出乎陈世文的意料,与郭姨娘在一块的是二老爷,这个他其实不太惊讶,因为刘府只有那么几个男子,略一推算便能知晓。
  但是害死了大房长子,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他师从刘老太爷,对大房长子钧少爷也是熟悉的,两人还一起上过课。
  更因为他与刘老太爷的特殊关系,钧少爷死时岳母也就是刘大太太闹出那般大的动静,他也是有所耳闻的。
  更是知道最后连官府的衙役都来了,但是什么都没有查出来。
  刘老太爷死了最有出息的长子,还死了聪慧的孙子,一夜之间多了许多白发,后来更是大病了一场,经此一事整个人都苍老了许多。
  但是如今真儿却说,是二老爷害死的。
  陈世文并没有怀疑刘玉真的意思,他知道她并不是一个信口雌黄的人,更知道如果不是有确凿的证据,她连提都不会提。
  如今既然说了,那就是□□不离十了。
  果然,只听得她道:“这件事,还得从郭姨娘说起,那一日我们派人跟着她,然后……”
  “……事情就是这样,”她扯动了嘴角,却没有露出笑容,“由于证据不足,老太太也站在他的那一边,所以族老们都半信半疑,最后也没送到官府去,只依着前一件事行了族规。”
  “母亲惦记着此事,留在了家里。”
  “让我先回来了。”
  陈世文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到了刘玉真身边,伸手搂住了她,“那,你们想要怎么做?”
  刘玉真望着他,问道:“无论我想要做什么,你都没有意见吗?”她的心里的确是有了一个想法,并且在这次上京的路上已经成型,但还没有付诸行动。他这样一问,她便也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陈世文神情严肃,“他既然犯下了此等大错,就应该有所惩戒。”
  “那我想要他后半辈子过得凄苦无比。”
  ……
  夜里,许是因为和陈世文说开的时候又重新回忆了一遍糟心事,刘玉真睡得并不安稳,她梦到了哥哥还在世时的日子。
  一个个的场景朦胧而又清晰,她的心里沉甸甸的。她的思绪漂浮在半空之中,一会儿是当年那个每天期待着哥哥和她讲述外界事情的小女孩,一会儿又是如今这个刘玉真。
  最后哥哥转身离去的时候,两个她都没忍住哭出声来。
  “真儿,真儿你醒醒……”一道略微沙哑的男声在耳畔响起,随着身体的一阵摇晃刘玉真迷迷糊糊地睁开酸涩的眼睛。
  陈世文搂着她,担忧地以手抚摸着她的脸颊,顺道用袖子擦拭着她脸上的汗珠,柔声道:“你刚刚做噩梦了,嘴里喊着哥哥不要走。”
  他顿了顿,叹息道:“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我至此至终都在你身后。”
  刘玉真一下子清醒了些,环抱着他的腰,将脸埋在他的胸口。
  第二天醒来,刘玉真用过早膳后便去了一趟曾府,将从南边带来的礼物一一送了出去,也拜见了十多年没有见过的外祖父。
  曾老太爷是一个神情严肃的老者,头发斑白,身着一件青色衣袍,与外祖母一左一右坐在上首,接受子孙们的问安。
  其下便是曾家大房、二房等人。
  他见到刘玉真,只略点头,没问她的事情也没问刘玉真母亲曾氏的情况,反倒问起了刘玉真已逝的祖父刘老太爷和父亲刘大老爷,还细问了瑞哥儿的功课,最后二老爷也被他问了一嘴。
  前面倒还好,刘玉真都答了,但是最后这一句没等她想好怎么回答外祖母就开口阻止了,她老人家不客气道:“好了,一个劲地问这些作甚,亲家老爷和女婿都过身多少年了,真儿怎么还记得?”
  “还有那什么刘二,呵,”应该是二舅回来后告诉了外祖母,所以她如今是满脸嘲讽,“那样一个伪君子、真畜生,说出来也不怕脏了耳朵,你的耳朵不想要了,我的还想要呢。”
  “你就消停些吧,没看见真儿累了吗?精神头都不太好,还说这些烂谷子的事扰她。”
  训了曾老太爷一通,让他语塞地闭嘴,沉默喝茶之后外祖母又朝刘玉真招手,柔声道:“真儿,到外祖母这边来。”
  她抚摸着刘玉真的脸颊,心疼道:“这一路上辛苦了吧,瞧这小脸都瘦了。我原本想着你会和外孙女婿一起回来的,没想到却落了单。”
  “可请了大夫来瞧过?外祖母这里有你表姐送来的人参,都是上好的,你带些回去炖汤喝吧,好生补一补。”
  “这奔波劳累可轻忽不得。”
  “外祖母,您就放心吧,”刘玉真道:“今日一大早夫君便派了人去请大夫来把平安脉,这会儿应该也到了。”
  “好好好,外孙女婿是个靠谱的,”外祖母邹氏开心地点头,“那就更要带着药材回去了,外头的哪有家里的好,若有需要调理身子还是家里的药材好,不用替外祖母省着。你表姐每次送节礼来都捎带了好些,我这儿多着呢。”
  下手的大舅母听罢正要说些什么,但看了看公公和婆婆,但又生生忍住了。
  于是刘玉真送了外祖父和外祖母人参以及老人家得用的其他药材,转身又从外祖母处领了些新的人参回去。
  表姐曾淑打发人送来的这些人参,虽然没有刘玉真特地采买的大,但也都是上好的,用来日常吃用和配些温补的药很是合宜。
  所以便没有再客气。
  回到家后,大夫果然已经来了,刘玉真安排他先给两个小的把脉,得到了瑾哥儿只是疲惫,瑜哥儿却是病后虚弱,需要好生休养。
  但都没有大碍。
  至于刘玉珠,那大夫道:“太太这段时日心思重重,思虑过甚,还累狠了,老朽这就开几剂药,您好生休养一番。”
  “切记莫要再忧心了。”他仔细叮嘱道。
  刘玉真吓了一跳,不但是她惊讶万分,身旁侍候的桂枝、春杏、冬葵甚至是跟来看的段嬷嬷和慧姐儿都震惊了。
  慧姐儿担忧道:“大夫,母亲严不严重,吃了药就能好了吗?那您快些开方子吧,需要什么药材家里没有的您告知一声,我们这就去让人买来。”
  “是啊,大夫,”段嬷嬷紧接着说道:“太太可是家里的主心骨,可不能倒下啊。”
  在众人的关切中,大夫写好了方子递了过来,刘玉真只是觉得自己有点累,休息一两日便能好了,没到喝药的程度。
  但是她拗不过众人,加上下衙回来的陈世文也紧张万分,只好苦着脸喝了半碗。
  夜里,便发起热来。


第145章 
  这平常不生病的人; 一但生病往往来势汹汹,就好像是要把前些年欠下的一次性补齐一样。
  刘玉真这次便是如此。
  许是到了家里后她心情放松了,所以病魔趁虚而入,睡前喝下的那半碗药只让她好受了些许; 但睡到半夜她还是发起热来。
  陈世文夜里搂着她的时候; 只觉得她浑身滚烫; 吓得从睡梦中惊醒过来,焦急地推了推她; “真儿?真儿你快醒醒。”
  她迷迷糊糊地半睁开眼睛,只觉得头疼、没有精神; 身上也难受得很,在他担忧的目光注视下她靠了过去; “难受……”
  陈世文搂着她; 略有些急切地问道:“哪里难受?”
  “哪里都难受……”
  陈世文急急忙忙地用被子将她包裹住; 免得再受了寒; 然后下床打发人去请大夫。但如今已是深夜; 宵禁之下除非有五城兵马司的手令,不然谁也不许走动,急得陈世文额头冒汗。
  无奈之下只好让人把之前大夫开的药再熬了一剂; 回来搂着她,哄劝了好一阵才让人喝下。
  ……
  慧姐儿如今有自己的一个院子; 是一进样式的,这院子靠近了花园; 安静得很。所以昨夜正院的动静她都不知道; 今早醒来听到丫鬟们的复述; 顿时吓了一跳。
  “母亲生病了?”
  “严不严重?”
  “大夫怎么说?”
  她快速地穿好衣裳; 急急忙忙地往外走; “我要去看看……”
  “哎呀姑娘,”梅香拦住她,“您还没有梳洗,好歹也得梳洗过后才去啊,如今正院里有老爷呢。听钱家的说昨夜再吃了一碗药后,太太好一些了,您别担心。”
  慧姐儿一边快速地洗漱打理自身,一边忧心忡忡地说道,“母亲这些年身子一直都很好,家里爹生过病、我和康哥儿也得过病、两个弟弟偶尔也会有不舒服的时候,但是母亲一直都是康健的,怎么突然就病了呢。”
  “许是太太累了呢,”梅香一边侍候她梳洗,一边安慰道:“昨日大夫不是说了吗,太太这是据车劳顿,有些累了,才会病倒的。”
  慧姐儿将口中的水吐到痰盂中,抬起头道:“大夫还说母亲思虑过重,梅香,家里平安得很,你知道母亲为什么会思虑过重吗?”
  梅香诚实地摇头,“姑娘您这么聪明都不知道,婢子哪能知道呢。”
  慧姐儿在铜盆里洗过手,然后取过盘子里的干毛巾擦拭,待手上的水珠擦干净后随手扔回了盘子里,转身抬步往外走去,“你回头去问问段嬷嬷,既然不是京城这边惹了母亲不高兴,那想必是家里那头,问问她嬷嬷,看她知道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梅香快速扯过一件斗篷,快步跟上。
  主仆两人来到正房的时候,正好看到陈世文送大夫出门,慧姐儿给爹爹行了礼,侧着身子目送他们远去,然后转身走上台阶进入了正房。
  正房里安静得很,几个来去的丫鬟都小心翼翼的,不敢弄出太大的动静,显然是有人吩咐了她们,不要吵着生病的太太。
  慧姐儿喊住一个问道:“冬葵姐姐,母亲现今如何了,可醒过来了?”
  “回姑娘的话,”冬葵道:“太太之前醒来了一会儿,和老爷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又睡过去了。您别担心,刚刚大夫已给太太瞧过了,也调整了药方,等桂枝姐姐熬好了药,太太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