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填房日常 >

第106章

穿越之填房日常-第106章

小说: 穿越之填房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在路上跟你们说过的,可还记得?”
  瑾哥儿紧紧抓住爹爹的袖子,擦擦泪珠抬头望着这几个殷切地看着他们兄弟俩的大人们,见他们都是一副和善模样,好歹是不哭了。
  瑜哥儿看哥哥不哭了,声音也跟着变小,不再一个劲地喊爹娘了。只是还是躲在陈世文身后,一时间不敢走出来。
  “哎呀,大嫂,你瞧瞧这两个孩子,胆子真大!”戚氏感叹道:“长得还一模一样,就是穿的衣裳颜色不同,但就跟那菩萨座下的小金童一般!”
  戚氏说得没错,瑾哥儿和瑜哥儿这对双胞胎的确是唇红齿白,和他们村里这些黑头黑脸的有很大区别。
  张氏也是越看越喜欢,只觉得不愧是在皇城根下长大的娃娃,她伸出略有些粗糙的手想去摸他们的脸,“好孩子,过来让祖母好好瞧瞧。”
  曾老太爷也是激动得很,弯下腰和蔼地道:“你们叫什么名儿啊?哪个是瑾哥儿,哪个是瑜哥儿?”
  陈礼忠也好奇得很,跟在后头搓手,想要上前但又挤不进去,只要殷切地看着他们,急道:“瑾哥儿、瑜哥儿,我是祖父,我是你们的祖父啊!”
  两个孩子有些不太敢说话,陈世文见状推了推他们哥俩,“这是曾祖父、祖父和祖母,告诉曾祖父你们叫什么?今年几岁了?”
  受到爹爹的鼓励,瑾哥儿挺起胸膛,用带着哭腔的语气说道:“我,我是瑾哥儿,弟弟是瑜哥儿,就要三岁了。”
  “这名儿好,这名儿好啊!”虽然这名字是他自己起的,但曾老太爷还是一叠声地称赞,显然高兴得有些语无伦次了。
  刘玉真和慧姐儿也下了车,走过来朝几位长辈行礼问安。
  一家人在门口热闹了好一阵子,直到周围邻居渐渐围了上来才移步屋内。而由于长辈们从未见过两个小的,所以这一路上都争先恐后地抱着他们,乐呵呵的逗他们说话。
  张氏还不忘喊厨房端奶豆腐来。
  慧姐儿和康哥儿刚刚在外头的时候表现的很沉稳,跟长辈们请过安后就站在一边听他们说话了,如今到了屋内也是如此。
  刘玉真推了推他们两个,柔声道:“过去和长辈们说说话吧,你们也两年多没见了,你们曾祖父、祖父、祖母们每回来信都念着你们呢,时时不忘求祖宗保佑你们平安康健。”
  两个大的是一时拘谨,被刘玉真这么一劝说顿时就凑上前去,康哥儿还朝着张氏道:“祖母,我刚刚在村门口看见了曾三伯祖父,他们家做的酸菜酸笋最好吃了,家里可有?”
  “有有有!”张氏嘴都合不拢了,“我这就打发人去买去,还有你们小时候喜欢吃的饴糖、鸡腿、油条、焖肉等等,祖母都备着呢!”
  “快,快端上来!”
  ……
  这一场热闹直至天黑,除了陈家这些人外半途村长、族长和一些德高望重的族老们也都来了,若不是这些老人家熬不住,堂屋的灯火恐怕会彻夜不熄。
  刘玉真指挥着人将屋内的被褥、帐子等统统都换了,然后赶着大的两个去隔壁屋子睡,再把闹着要和娘亲睡的两个小的剥得光溜溜的清洗一通,换上干净的寝衣塞到被窝里。
  “娘,”瑾哥儿的眼睛大大的,明亮得很,“祖父们和祖母们,给了礼物,我和弟弟也有!”
  刘玉真把枕头拍松软,纠正道:“不是祖父们和祖母们,是曾祖父和祖父,祖母和二祖母,莫要喊错了。”
  “曾祖父、祖父、”瑾哥儿掰着手指,“祖母、二祖母……”
  “外祖母!”瑜哥儿突然开口。
  “对,还有外祖母,”刘玉真给他们哥俩盖好被子,柔声道:“这些都是你们的长辈,很疼爱你们的,你们今日收了好多压岁钱呢,快些睡吧,好孩子要早些睡觉才长得高。”
  “爹爹呢?爹爹还没有回来。”瑾哥儿抱着被子帐外张望,瑜哥儿也跟着哥哥的动作,往外头探头探脑。
  “你爹要晚些时候才能回来,和族长们吃酒呢。”刘玉真把将人再塞了回去,哄劝了几句困倦了的兄弟俩就头挨着头,很快睡着了。
  刘玉真再在床沿坐了一会儿,见他们两个睡得安稳,便吹熄蜡烛回到了外间。
  这西厢房除了旧些以外,与两年多前相比一般无二,刘玉真在她喜欢的窗边坐了下来,伸了个懒腰,“冬葵,给我锤一锤,这些日子舟车劳顿,累得慌。”
  冬葵很快走了过来,不轻不重地给她锤着肩膀,“太太,可要提热水来泡一泡?往里头放些花水,最是解乏不过了。”
  刘玉真动了动脖子,点点头,“去吧,让厨房那钱妈妈多烧些热水,待会儿老爷也是要用的。”
  冬葵脆生应着,但很快就回来了,神情略有不忿地说道:“太太,我刚去给您提热水,谁知碰上了一个脸生的妈妈,把我舀好的水都提走了!”
  把舀好的水都提走了?!
  刘玉真以为自己听错了,确认般问了一遍,“你是说家里有个下人,把你桶里的热水都提走了?”
  “就是,”冬葵抱怨道:“我都说了是给三太太用的,但是她非要舀,还说什么三少爷等得急,让我们再煮一锅,然后就把水都给提走了!”
  “您说气人不气人!”
  刘玉真:“……”
  这可是有些奇怪了,听冬葵这样描述,那人是在对面东厢房侍候的,他们刚刚回来就来这么一出,微妙得很。
  她下意识地望向对面,那边有两间屋子亮着灯,印象当中上头那一间就是陈世诚和小张氏住着的。
  ……
  东厢房里,小张氏和郑寡妇正在给佑哥儿洗澡,郑寡妇如今已不叫郑寡妇了,她再嫁了陈家后来买的那汉子,人称李家的。
  李家的小声和小张氏说话:“太太,我刚才去厨房提热水,瞧见了三太太身边的那丫鬟,哎呀神气得很呢。”
  “不过被我扑头盖脸地一顿说,先把水给提走了。”
  小张氏给沉默地玩着木头鸭子的佑哥儿擦身子,问道:“你提了她的水,她就没说什么?”
  “气得很!”李家的嘻嘻笑,“不过那又如何,家里的少爷们才最要紧呢,我一说是给咱三少爷用的,她就不敢说话了。”
  “所以啊,太太,”李家的给她递棉帕子,凑近了神秘地说道:“您得拿出长房长嫂的气派来啊!”
  “尤其是这一回,三老爷回乡那定是要摆流水席,收礼的,您是家里头管家的,这事得靠您张罗啊!”
  “可不能让三太太抢了去!”
  小张氏有些迟疑,“可是这摆席面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前两年三弟妹都要忙得团团转呢,我……”
  “哎呀太太!”李家的再度劝道:“这世上的事情都是一回生二回熟,学一学就会了,有我们帮衬着您呢,哪有办不妥的!”
  “要紧的是要把这管家权拿过来啊!要让人知道您才是家里主事的,”见她还在犹豫,李家的下重锤,“太太,不为您,也得为了咱们三少爷啊!”
  “您瞧瞧今日,曾老太爷、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心思都在三房那儿,没来看过咱们三少爷呢!”


第114章 
  这话让小张氏就是一个激灵; 是啊,自己的佑哥儿是这般模样; 若又不得长辈亲近,往后还有什么前程可言?
  自己少不得要像李家的说的那样; 为他积攒些家底; 也立起大房的气派来,以后再给佑哥儿娶个贤惠女子……
  她一边思量着一边给佑哥儿穿上衣裳,又把他哄睡了; 然后呆呆地坐在床沿,想着明日要怎么和姑母说。
  她如今虽然帮着姑母管家; 但是钱财是没经过手的。家里头只有每年分的几十两银子; 但佑哥儿时常生病要吃药; 药钱家里出了但每回去县城拿药不也要买点别的?
  还得去仙婆那儿求些符来给他镇魂; 这银子渐渐地就花没了。
  第二日,等她想了半宿; 熬得眼眶发黑地走到姑母跟前的时候; 突然就听到三弟妹和姑母及二婶说; 要建个大宅子!
  “娘,二婶,夫君如今大小也是个从六品的官了; 比知县还要高上一级; 但家里的长辈们却还住着这么个小院子; 连个散步的花园都没有; 委实有些不像。”
  刘玉真穿了一身桃红色上绣荷花的襦裙; 端坐在椅子上缓缓说道:“我便和夫君商议了,不如起一座大宅,如此方显气派。”
  见她们有些迟疑,刘玉真继续说道:“再说了,眼见着宇哥儿、康哥儿几个渐渐地大了,没两年便要娶妻生子,给您二老生小曾孙了。若是娶妻之后还住爹娘隔壁,一家人只那两间屋子,也不体面不是。”
  “如今正好夫君回来了,让他给画个样子,找齐了人风风火火地建起来。往后一个孙儿一座跨院,岂不是很好。”
  张氏是不愿一家人住得太远的,但说到了娶孙媳妇她便有些意动,看向了另一侧坐着的二弟妹戚氏。
  “哎呀,大嫂,这个好啊!”戚氏拍掌,“状元公亲自建的宅子,得多体面啊!”
  “十里八乡的独一份!”
  “正好这次的大喜事家里不办流水席,不如就像三侄媳妇说的这样起个大宅子,大祭祖宗,感谢祖宗庇佑呢!”
  “什么?家里不办流水席了?”小张氏惊呼。
  “是啊,”张氏遗憾道:“老三说京城里头上一科状元被人一状告到皇帝老爷跟前,说他收礼,还有什么,什么……”
  刘玉真补充道:“还有纵容家人强占乡邻田地,这是今年的事,被御史弹劾后证据确凿,已经被贬至琼州,大好前程就此断送。”
  “对对对,”张氏也想了起来,“所以啊,这回家里就商量着不办流水席,过几日请几个亲戚过来贺一贺就完了。至于乡亲们,待祭祖的时候咱们家多出两头猪,从去年养到今年的鱼也捞一捞,添两个肉菜尽一尽心。”
  “不办了啊。”小张氏难掩失落,她都想了一宿都想好了要怎样说服姑母,让她自己独挑大梁那是不行的,但可以让姑母出头,这样她再跑得勤快些,里里外外都忙活起来,总能沾点好处。
  谁曾想,竟是不办了。
  不但不办了,三房还要建大宅子搬出去住,什么一个孙子一座院子,还不是他们占得多些,毕竟有三个儿子呢。
  小张氏傻愣愣地在屋子里站着,思绪翻滚。
  但纵使她千般不甘,万般不愿,这事还是往刘玉真希望的那个方向发展。陈家需要起一座大宅子,一来的确是人越来越多,陈世文这一辈是三个儿子,但再往下就是五个。
  男孩将来分家,总得一人一座院子吧?难道还像以前一样只分三间房?
  这二来便是如今家里也比以往富裕,近两年鱼价虽然跌了,但陈家又买了许多地,一年下来也有大几百两。
  如今陈世文科举考完,也授了官每年都有俸禄,这供养他的银子就省下来了,所以几个长辈都同意在老屋那地上新建一座宅子。
  图纸上只画了三进并一排后罩房,但含了七八个小跨院,足够一人一个了。
  “这里要建座园子,”刘玉真指着一处院子的旁边空地道:“你喜欢竹,那这里就种一处竹林。”
  “再种些梅树。”陈世文点头,在纸上勾勒出崎岖的假山、嶙峋的梅枝、再在旁边添了几棵细竹。
  “要种桃子!”瑾哥儿扒着桌角说道:“爹,种桃子,桃子好吃!”
  于是陈世文又在画纸上画了几株桃树、接着是枣树、石榴树、荔枝树……
  到最后就成为了一处果园,但不管是刘玉真还是几个孩子都高兴得很,陈世文也就只有照办了。
  ……
  在悠闲地画图纸中,陈氏一族开了祠堂祭祖,并把瑾哥儿和瑜哥儿两个人的大名陈泽瑾、陈泽瑜计入族谱。
  那一天陈世文穿着他的官袍走在最前方,其后才是族长、族老、曾老太爷等人。
  张氏和刘玉真因为是朝廷册封的赦命,于是也参加了此番祭祖,张氏从头一天晚上就摸着她那身衣裳激动万分,祭祖那天一整天都红光满面的,到了晚间才显露出疲惫来。
  而刘玉真因为见过更宏大的场面便平静得很,响午的时候还歇了半个时辰,一整天都精神奕奕。
  让族里的好些妇人都惊讶,私下里说她有官家太太的气派。
  祭祖之后便是宴请,张家、戚家、吴家、刘家、何家、杨家等等亲戚全都来了。就连陈荷花未来的公婆谭地主夫妇都提着礼上门,人人都摆着一张笑脸,热情得很。
  没有了人来人往、多是不识字村民的流水席,又不需要到处采买鸡鸭鱼肉,小张氏之前的想头便落了空。
  而来的人里头许多都是小张氏说不上话的,即使她说得上话的,也都是和她闲话两句便围着张氏和刘玉真奉承,她这个陈家长媳在她们的眼中没什么太大的分量。
  更不用说两人嫁妆、气度、手段、衣裳首饰、侍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