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清穿]东宫女官 >

第79章

[清穿]东宫女官-第79章

小说: [清穿]东宫女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皇太后透过镜子笑看着她,玩笑道:“她这手艺是好,倘若是你为我梳妆,恐怕会老上一两岁还不止。”
  容歆顿时极不服气道:“这术业有专攻,奴才若是能为您梳妆,定然是要好生联系,决不能教这些小姑娘们比过去的!”
  “你当我不知道你?当初敏儿可是与我说了,你啊,哪哪儿都好,就是这手不灵巧,梳头、女红皆平平。”
  太皇太后提起讷敏的语气,完全没有讷敏刚去世时,因康熙过于悲痛而生出的隔阂。
  如今对容歆也是,常常慈祥的像是个普通的老人,全不似那年教她跪在地上许久的威赫。
  这一切,皆因太子。
  容歆心知肚明,思绪一闪而过,面上则是羞窘道:“娘娘先前从未当着奴才面说过这些,奴才还以为自己很是不错。此时一自省,果然奴才能有今时今日,全是主子们仁善。”
  太皇太后妆发妥当,起身。
  容歆想有眼色时是半分不落人后的,立即便扶住她右手臂,一个人便能稳稳地托住太皇太后。
  而太皇太后直接便握住她的手腕,大半个人皆靠容歆支撑,普通人不良于行恐怕难免影响性情,太皇太后却是从始至终皆未表现出多少黯然之色。
  容歆是真的极佩服这个女人,觉得她了不起并不是因为尊贵和成就,而是心性实在非常人可比。
  一众人出了内室,康熙也来到慈宁宫,立即便走过来扶住太皇太后另一边手臂,直至太皇太后坐下,这才松开。
  太皇太后等苏麻喇姑为她整理了仪容,这才无视屋内许多人,率先冲着容歆调侃道:“你倒也并非一无是处,这力气极大也是个优点。”
  容歆本欲回到太子身边,此时却不得不止住脚步,一脸不好意思的笑道:“奴才本该谦虚些,可要是谦虚了,还真就找不出什么好处了,便舔着脸应下您的夸赞了。”
  太皇太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手指轻颤地虚点着容歆,“你这张嘴啊……”
  康熙晲了容歆一眼,笑着对太皇太后道:“虽然是个不甚讨喜的人,不过能哄得您开心,也是大功一件。”
  这么多人皆瞧着她,容歆颇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如芒在背,便趁着两人心情皆好,状似羞愧般,一福身,匆匆“躲”回到太子身后。
  她那般窘态,又引得太皇太后一阵笑。
  太皇太后是老祖宗,她心情好,旁人自然也要跟着笑,只是有多人是真心实意地笑,便不得而知了。
  但容歆确定,惠妃面上带笑,眼中却有几分不虞,只不教太皇太后和皇上瞧见。
  大阿哥携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向太皇太后、皇太后行跪礼,然后正式介绍大福晋给后宫诸妃以及皇子们认识。
  伊尔根觉罗氏教人一看,便清楚是个温柔的性子,对长辈们恭敬,对皇子们也和善。
  然大阿哥是个不甚懂得怜香惜玉的性子,步子大又急,介绍一个,还未等大福晋好生问好便指向下一个人。
  伊尔根觉罗氏初嫁过来,难免生涩,如此不免便有些慌忙,看向大阿哥的眼神,便不知不觉带上祈求。
  大阿哥先前没注意,及至转到皇子们这里,才发现伊尔根觉罗氏的窘态,皱了皱眉,一副“女人皆是麻烦”的神态,放慢了速度。
  所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便是如此。
  容歆看着两个年轻人的状态,心里是祝愿他们夫妻能够和乐的,毕竟已有了成为彼此最亲密人的缘分。
  太子既是弟弟,也是储君,自然优先于诸阿哥。
  大阿哥引着伊尔根觉罗氏与太子互相问好之后,却并未立即转向三阿哥,反而顿了顿,又指着容歆向伊尔根觉罗氏介绍道:“这是容女官,我幼时养在宫外,便是她常来看我。我视她如长辈,和众阿哥格格们皆尊称一声‘姑姑’。”
  容歆望向大阿哥,见他并不看她,便笑着推辞道:“不敢当,该向大福晋请安才是。”
  虽说满人贵族家庭有这样的习惯,有地位的老仆连少爷小姐们也得敬着,但皇家不可同语,且大阿哥还是这般明明白白地说拿容歆当长辈看。
  容歆,包括在场许多知道些内因的人皆清楚,大阿哥恐怕是为了表明态度。
  但容歆不能直接应了,她的身份,不足以教大福晋以晚辈的身份问候。
  然大福晋确实是个好脾气的,见容歆婉拒之后,大阿哥却依然未动,便冲她微微欠身,尊敬道:“容姑姑好,日后若是有不足之处,还请您多指教。”
  容歆看了一眼大阿哥,随后摆手道:“大福晋言过了,倘若您日后有什么不清楚地,尽管教人来问便是。”
  大福晋乖巧地点头。
  而大阿哥这才毫不犹豫地转向三阿哥等人,大福晋立即便跟随,并且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也一一送了出去。
  及至众人差不多都与大福晋互相认识了,太皇太后也有些倦了,便命大阿哥带着大福晋随惠妃回去。
  众人纷纷告退,太皇太后却又叫住容歆,道:“你再留一会儿,陪我说说话。”
  容歆自然不敢推辞,立即上前扶住太皇太后的手臂,而康熙也极自然地扶住太皇太后,显然也暂时不准备离开。
  今日的主角,本该是大皇子夫妇,也可包括惠妃呐喇氏,然却是容歆抢足了风头。
  淑贵妃和钮祜禄贵妃走得快,位低些的后妃私底下眼神交换,然荣妃宜妃等高位妃子却没那么多的顾忌,一出了慈宁宫门,便有人戳惠妃的痛处。
  荣妃马佳氏故意道:“早年啊,咱们这些老人还是庶妃时,都要敬容女官三分。有些人以为仁孝皇后去了,便可不将容女官当回事儿了,却不想,不知太皇太后和皇上看中她,连皇子们也是敬重有加……”
  德妃乌雅氏没见过多少仁孝皇后在时的光景,倒见过容歆代掌凤印那几年的风光,但她封妃晚,当然不敢响应荣妃得罪惠妃,便慢慢走得稍远些,好不教她们带及她。
  而宜妃郭络罗氏这几年受宠比不得德妃,却比惠妃和荣妃强上许多,自然不怕得罪惠妃。
  因此,荣妃话音一落,她便也跟着感叹道:“也是容女官人品德行好,否则哪会得阿哥们真心敬重呢?惠妃姐姐说是也不是?”
  惠妃瞥了几人一眼,倒未失了仪态,勾唇讽道:“你们倒是总记着伏低做小时的模样,难免教人以为,是天生小家子气。”
  荣妃家世属实一般,然宜妃郭络罗氏却向来认为,惠妃若是没有纳兰明珠,家世并不比她高多少。
  所以听得惠妃此言,当即便不乐道:“向仁孝皇后伏低做小,我向来并不觉着羞于启齿,而听惠妃姐姐之意,难道还心存怨愤了?”
  惠妃自然是不会对仁孝皇后心存怨愤,朱唇轻启又合上,到底未再出言借已逝的仁孝皇后来与她们争锋。
  遂惠妃不再搭理她们,一面叫儿媳妇伊尔根觉罗氏到身边来,一面打发大阿哥离开,“刚在慈宁宫,你媳妇已拜见过我,你不必再去延禧宫了。爷们儿有爷们儿的事儿,我和你媳妇也有体己话要说。”
  大阿哥连犹豫也没有,当即便答应下来,向诸位妃母告辞后直接离开。
  而惠妃领着儿媳妇与她们分道扬镳,面色淡淡道:“你也听到我和你其他妃母的话了,就像大阿哥一般,长辈们的事与你们无关,不必掺和,也莫瞎琢磨。”
  伊尔根觉罗氏闻言,听话的应下。
  另一边儿,慈宁宫中,太皇太后也与容歆说起惠妃。
  容歆再被抬举,说到底身份也是奴才,自然不可能道惠妃的不是,也不诉委屈。
  太皇太后和皇上显见是不可能为了她处罚惠妃的,更重要地是,若是真的处罚或者斥责,大阿哥在其中,恐怕尤为难做。
  康熙也闲聊似的说,需得将大阿哥的事压下去,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才好。
  容歆只点头附和表示赞同。
  而后,康熙又道:“你也是受了无妄之灾,若是有何想要的尽可张口,朕赏给你。”
  容歆哪敢真的狮子大张口?但她确实有希望达成之事。
  是以,她推辞了几句,便又意有所指道:“奴才只想着,太子殿下早些娶太子妃,到时奴才将毓庆宫交到太子妃手中,便能常来慈宁宫陪着太皇太后。若是皇上应允奴才去景陵为仁孝皇后守两年灵,奴才便感激涕零了。”
  容歆此番提及,是真的想待时机合适便出宫一段时间。
  如今大阿哥这一出事,她着实太显眼了些,恐怕长此以往会招了人眼,于太子不利。
  但若是能借她暂时隐退而换些好处,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而康熙,听她一言,眼神停在容歆身上许久,方才道:“守灵之事,朕准了,预备何时出发,直接报上来便是。”
  容歆立即叩谢皇恩。
  这时,太皇太后叫道:“皇上。”
  “皇祖母,您有何吩咐?”
  太皇太后瞧了一眼她不自觉细微颤抖的手,抬头后对孙子道:“既然早晚都是太子妃,有何争论的必要,便定下吧,我想早些见着太子大婚。”


第101章 
  康熙亲下圣旨; 太子胤礽大婚之期定于今年的农历十月初十。
  距离婚期只有不足五月; 是有些赶; 然康熙孝顺,在太皇太后身体日渐虚弱; 并且明确表示想早一些见到太子妃嫁入皇家之时,自然是要尽可能的满足。
  如此可苦了各部的大臣,最难的便是要保证太子和太子妃的大婚符合仪制。
  因大清典制不够完善; 太子又是大清的第一位储君; 礼部官员翻遍往前数朝数代相关典籍; 每日都吵成一团; 实在争论不休的; 便上报给康熙,由康熙定夺。
  如今这时节; 康熙是真的半分不得闲; 准噶尔部越发的张狂; 密探来报; 直说准噶尔部竟是背地里和沙俄勾连;而大清和沙俄的议和,几乎进入了停滞期; 毫无进展。
  且入梅之后,直隶地区连绵阴雨,洪水泛滥,直隶巡抚兼太子少保于成龙等官员治河不善; 以致百姓受灾; 朝廷损失惨重。
  另有各地各部送来的折子; 净记着些杂七杂八鸡毛蒜皮的事,康熙不耐烦也要一一批阅。
  便是大阿哥成婚时,康熙也未曾耽误政事,如今为了太子,他每每都要抽出些时间来敲定太子大婚诸事。
  太子眼见皇阿玛鸡鸣前已起床,深夜方才睡下,心疼不已,明知不妥,还是开口主动提出:“儿臣愿为皇阿玛分忧些许杂事。”
  索性康熙并未因此便认为太子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入朝,还真的十分痛快地命人搬了一部分奏折给到毓庆宫,教太子代为批阅。
  容歆在一旁为太子磨墨,眼睛扫到奏折上的内容,嘴角不受控制地抽搐。
  没一个正经的!
  左都御史是个强迫症,给康熙送书,上卷送了,一定要找到下卷再送过来,全卷皆献上,还要送抄本;
  闽浙总督热衷于送当地土特产,今天茄子西瓜,明天芒果,大后天送到京中已经烂了;
  直隶巡抚是个天气预报员,今日有雨,明日有雨,后日有雨,日日有雨;
  福建总督大事小事皆要报喜,男子仗义疏财,妇人拾金不昧,恨不得牛下了几个犊子都要写在折子上;
  还有不厌其烦请安地,花样百出溜须拍马地,更有甚者字迹潦草几乎看不出形状,太子也要反复辨认方可知其内容无聊无意义。
  “这些大臣,或是巡抚或是总督,一个个都是封疆大吏朝廷要员,折子里竟是半分正事也无!真是……真是……”
  太子几乎气得语无伦次。
  容歆瞧着他头一遭批阅奏折便被打击得够呛,忍不住笑着说:“您才批这几日便如此,皇上可是日日对着这些呢。”
  可见是好涵养,容歆觉着她找到源头了,不然康熙为何能对她忍耐地下来?
  太子深呼吸,抬笔给左都御史列了个书单,命闽浙总督试验移栽之术,教直隶巡抚关注河堤,而福建总督等人,字迹工整地写了个大大的“已阅”二字。
  容歆磨完墨,等奏折上的墨迹干了便收起来放到旁边,效率尚可。
  “咚咚咚。”
  小棠子的声音在书房外响起,“太子殿下,索相等几位大人到了,正候在惇本殿。”
  太子笔墨未停,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声,“请他们过来吧。”
  容歆一听,开门吩咐了小棠子一声,又回身对太子道:“殿下,我去准备茶水。”
  太子颔首。
  容歆不乐意见着索额图,遂出了太子的书房,便交代绿沈进去奉茶。
  而绿沈带着小宫女送了茶水进书房,没多久,连同绿沈也从书房出来,对容歆道:“索大人说有要事与太子殿下商讨,太子便命我等离开了。”
  容歆点点头,教她们忙去,并不去猜想书房中商谈的内容。
  晚间,太子对容歆道:“姑姑,想必用不了多久,明珠便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