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东宫女官-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歆对着他的背影,问道:“小公子不告知我,你是哪家的吗?”
“我傻吗?我才不告诉你!”他头也不回地喊了一声,迅速逃远。
容歆拿着手串回马车,问侍卫:“知道刚才那位,是哪家的公子吗?”
“隐约瞧着眼熟,似是安和亲王的十七子,经希。”侍卫又补充道,“与他哥哥马尔珲有几分像。”
安和亲王岳乐的儿子,容歆没记错的话,他的继福晋是索尼的女儿,噶布喇和索额图的妹妹。
好吧,大概能猜到源头了,就是这孩子看起来着实有些缺心眼儿。
“走吧,去赫舍里家,太子殿下差不多该回宫了。”
“是。”
容歆到赫舍里家之后,得知太子还未出来,并未进赫舍里家,而是等在门外。
一刻钟左右,太子在赫舍里家众人的恭送下,带着齐嬷嬷和侍卫等人出现在容歆的视线内。
容歆随着太子上了他的马车,将自己买的拨浪鼓和风筝给他看,“我回来时特意绕了路,原来卖拨浪鼓的摊贩换成了他的儿子,摊子也主卖风筝了。”
胤礽对风筝没有兴趣,只接过她手中的拨浪鼓,“原来是这般赤红的颜色。”
容歆笑着点头,“是,几乎相差无几。”
“姑姑回家中,可有见到您的双亲?”
“并未,他们带着我侄子去城外了。”容歆神情中没有遗憾,相反,平淡道,“我这些年虽未侍奉于左右,但也算尽了为人子女的孝心,他们过得好,想必也不会埋怨我。”
“我还以为,姑姑见到家人会喜不自胜……”胤礽面上稍显沮丧。
“我心中自然是极欢喜的。”容歆温声道,“您的好意,我心领。”
胤礽自赫舍里家出来便沉郁的脸上,此时绽开细微的笑容,追问道:“姑姑与我说说你家中场景吧?”
“就是一个小两进的院子,还不如惇本殿前那一方空地大,我到时,弟妹叶氏在晾衣服……”
容歆只简单与太子说了说容盛家中的情况便话锋一转,道:“我在买这些小玩意儿时,碰到了一位年轻的小公子,甚是有趣。”
“哦?”
“那小公子不知是从哪儿听来的戏码,竟是教随从扮作恶霸来戏弄我,然后他再装作见义勇为救我于水火。”
胤礽听后并不觉有趣,“姑姑可有被冒犯?”
容歆解释道:“没有,我身边还跟着人呢,殿下莫要担心。”
“便是如此,也太没分寸了些。”胤礽问她,“可打听是谁家的了?”
“不过是顽皮些,秉性很好,您如此,我可不敢告诉您了。”
胤礽敛了面上的怒色,无奈道:“我是担心姑姑,您告诉我便是,我不想从旁人那里问得。”
“侍卫说像是安和亲王的儿子,经希。”容歆不认识,怕他也不了解,便又道,“安和亲王的继福晋便是姓赫舍里。”
胤礽听到“赫舍里”三字,沉默下来。
容歆见状,便知道在赫舍里家果然是发生了什么,只是此时不便说什么,便只拍了拍他的手臂安抚,也跟着沉静下来。
两人回到毓庆宫,容歆一路亲自提着两只风筝进去。
雪青待太子进了书房,问道:“您怎地买了这东西?宫中不是有吗?”
“那如何能相同。”宫中做得是精致,只是比之“宫外来的”,到底少了几分趣味。
容歆将风筝暂时放在惇本殿里间,“我明日将风筝带给大格格和二格格,教宫女们仔细些,别碰到。”
“好。”
容歆又从袖中拿出一个帕子,打开,展露在雪青面前,“我在街上买得手串,不值钱,你们几个拿着玩。”
雪青欣喜地接过来,仔细打量几眼,问道:“女官,这是什么?”
“红豆。”
“生于南国,寄托相思?”
她挤眉弄眼的,容歆嗔了雪青一眼,道:“若是不要便退还回来,莫要做那怪相。”
“哪有送出来的东西再收回去的道理?”雪青捧着亮红的手串,边远离她边道,“我这便去与她们分了。”
容歆这才转身,去取了粥,来到太子书房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道:“殿下,我进来了?”
“姑姑进来便是。”
容歆踏入,将托盘放在圆桌上,示意小棠子守在门外,然后道:“您用些粥,奔波半日,想必饿了吧?”
胤礽乖顺地走过来坐下,一勺一勺慢慢喝完粥,放下勺子后,道:“今日在赫舍里家,索额图与我说了会儿话。”
容歆并不意外,索额图一向是想做什么便做什么的,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认为,承恩公噶布喇重病的正是时宜。
而胤礽也不需得人问,自顾自便道:“与我说了些利害关系,他如今势衰,而明珠势盛,又与惠嫔同族,原就借着与大哥的关系行事,日后他们走得更近,于我不利。”
“所以呢?他想如何?”
“并未直言。”胤礽神情莫辨,“但左不过就是想起复。”
容歆看着他,并未出言。
然而胤礽却抬头望向她,问道:“姑姑以为,我该当如何?”
“索大人是您母族,但犯错在先,无论您为他说话还是落井下石皆不妥。”
胤礽点头,犹豫道:“遂,我想直接与皇阿玛坦诚我的不知所措,只是不知合适与否。”
“皇上如今爱您之心与普通父子无异,您若是有为难,自可与他诉说。”容歆稍顿,问道,“您如何看待大阿哥在其中的影响?”
“我与大哥尚且年幼,如何能够影响朝堂?不该被裹挟着满足他们的私利?”
“若是大阿哥并不与您相同想法呢?”
胤礽默然,须臾之后,道:“我心中,大哥便是与我不和,也是大清未来的巴图鲁。”
容歆欣慰地看着胤礽,这个孩子,若是将来能够成为帝王,必定是个有容人之量的君主。
第二日,容歆毫无忧虑地带着那两只风筝去了后宫,和两个格格放了半个时辰的风筝,分开前,大格格收着蝴蝶风筝,而二格格抱着那只老鹰的风筝。
太子如何与康熙说得,容歆不知道,只是索额图并未起复,与此同时,康熙某一日在南书房斥责了明珠,命他收敛自身。
及至年底,康熙于腊月十二大封后宫。
赐贵妃佟佳氏封号“淑”,未晋位分;
贵妃钮祜禄氏有赏,未晋位分;
册惠嫔呐喇氏为惠妃,册宜嫔郭络罗氏为宜妃,册荣嫔马佳氏为荣妃;
同时,康熙册封去年大选刚进后宫的博尔济吉特氏为宣嫔,入主景阳宫;
博尔济吉特氏为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世祖悼妃的侄女。
如今准噶尔内乱,后宫中未有蒙古高位嫔妃,因此即便她这么短的时间便登上嫔位,后宫上下稍明白些的,倒也未曾嫉妒。
另,册德贵人乌雅氏为德嫔,入主永和宫。
第60章
后宫妃嫔们位分的变动; 自然重新划分了后宫的等级; 得意者越加得意; 不甚得意的人,便是心中愤懑也不敢张扬出来。
皇子女们或许能感受到变化,然他们到底年幼; 还无法完全明白这其中所谓权势带来的优待厚遇。
更主要的原因是; 如今的皇子们,不是高位嫔妃所生便是养在高位嫔位那里,自然没人敢怠慢。
三阿哥和四阿哥住在阿哥所,宫人便是有懈怠之心; 惧着容女官; 也不敢做出欺主之事。
而即便如此,大阿哥还是不止一次因为三阿哥和四阿哥呵斥阿哥所的宫人们。他明面上对弟弟们似乎皆有些不耐烦,但他对他们确实多有回护。
两位小阿哥都看在眼里; 往常相处时会故意言行作对,心底对这个大哥却是尊敬的。
太子如今已经知道了一些朝堂上的派系党争; 然他与大阿哥如何; 也并不笼络几个年幼的弟弟与大阿哥对立。
似是无言地默契,大阿哥便是不与他交心,亦是如此。
遂; 不懂朝堂的小阿哥们在三阿哥不厌其烦地普及两位兄长幼时争端后,皆以为太子和大阿哥历来便如此相处; 无甚需要大惊小怪的。
这是个颇为美妙的误会; 容歆发现后; 点了点三阿哥的光脑门儿,“鬼灵精怪。”
胤祉冲着她笑得一脸灿烂,“事实便是如此,本阿哥抱诚守真,并无虚话。”
“你太子哥哥和大哥不与你计较,也别惹到他们跟前去。”容歆蹲在他面前,一副说悄悄话的模样,小声道,“他们恼羞成怒,吃亏的便是你了。”
“我既然不傻,自是有所准备。”
“……”一直站在两人身边仿若空气的四阿哥:“胤禛在。”
胤祉不在意的摆摆手,“别插话,三哥在跟姑姑说正事呢。”
容歆塞了一个苹果给四阿哥,极力控制着嘴角的笑意,嘱咐道:“四阿哥,乖,吃苹果。”
胤禛抱着苹果,见两人又旁若无人起来,眨了眨眼睛,咬了一口。
“我是三哥,私下里叮嘱过,弟弟们岂敢违背?”胤祉小手拍着胸脯,道,“姑姑放心,太子哥哥和大哥不会知道的。”
太子和大阿哥怎会不知?只是两人自诩年长,谦让罢了。
容歆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赞许道:“三阿哥深思远虑。”
胤祉得意,“书读得多,自然便聪明些。”
容歆颔首,继续称赞道:“三阿哥所言极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日后也要多加努力才是。”
“当然。”胤祉看了一眼西配殿,又看了一眼四阿哥,道,“我先去读书,四弟你继续。”
他说完就踱着步子往西配殿去,四阿哥两只手一起捧着咬了一小半的苹果,满是疑惑,“姑姑,三哥奇怪。”
容歆笑道:“还得四阿哥您多包容。”
胤禛点头,举起苹果给她,“姑姑,已无腹可撑。”
他这般一本正经的话,教容歆直接笑出了声来,见他蹙眉,立即道:“姑姑的不是,吃不下咱们便不吃了。”
胤禛待她拿走苹果,依然站在原地不动,睁着眼睛安静地看着她。
容歆会意,取出帕子为他擦了擦嘴,道,“四阿哥,您千万别嫌三阿哥话多,反倒是该学着表达一二,不然旁人不知道您心中想法。”
“知我者寥寥几人便足矣,且……”胤禛嘴角泛起一丝小小地笑意,“三哥嘴急。”
容歆为他擦手的手一顿,哑然失笑,“原来更鬼灵精怪的孩子在这儿呢。”
胤禛立刻绷起脸,收回手,认认真真地与容歆道别,便去西配殿寻三阿哥。
齐嬷嬷从里间儿慢慢走出来,道:“难得你能得几位殿下喜欢。”
容歆放下四阿哥啃剩下的半个苹果,直接用刚才的帕子给自己擦了擦手,道:“这都是当初哄娘娘得来的经验。”
“是,娘娘自小便与你好。”
容歆伸手扶住齐嬷嬷,吩咐小宫女有事便叫她,然后陪着齐嬷嬷回她们屋子,“您这腿疼可缓解些了?”
“老毛病,习惯了。”
齐嬷嬷腿疼的毛病已经有几十年,阴天下雨便会疼痛不止,如今颇有些要不良于行的趋势。
而她唯一担心的便是,“我忍得了,只是担心严重了便无法留在宫中。”
“我晚上再为您擦些药酒,咱们别去为那些还没到来的事烦忧。”
有远虑是应该的,但不必因为遥远的事心中时时焦虑。
“再说,”容歆扶着齐嬷嬷坐下,轻松道,“您便是出宫也无妨,有人照应的,许是比宫中还自在些。”
“你说你弟弟容盛吗?”
“容盛也可,旁人也是有的。”容歆不经意道,“女子艰难,所以这些年出宫的宫女,不管是嫁人还是未嫁的,我都教大家互相照应着,也不至于无依无靠。”
齐嬷嬷惊讶,“你是何时……”
“娘娘在时,我便提了一句,当时只是为积些功德,没准备做什么。”
那时候做事是容易些,万事不过是讷敏一句话,现今剩下她自己,便是积威深重,到底差了几分。
啧。
太子也太小了……
“总之进退皆可,不会晚年荒凉。”
齐嬷嬷摇头,“太子有你,我是再没有不放心的,如今我做不了什么,能在宫中多陪你们几个几年也知足。”
“您安享晚年便是。”容歆为宽她的心,又提了一句,“便是殿下将来成婚,我心里也有成算。”
“好,那我便只想着多活几年,好好看看将来的光景。”
……
康熙去年北巡时,在毗邻蒙古的兴安圈建了一座锻炼八旗子弟,怀柔内外蒙古,肄武绥藩的行围之所。
那里原是蒙古游牧之地,林木郁葱,水草丰美,且各种野兽繁多,正适合围猎。
如今围场建成,已禁止平民入内,康熙便命各部准备启程去兴安秋狝。
而在旨意下达之后,小阿哥们看大阿哥的眼神,皆带着嫉妒,因为这一次秋狝,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