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知足常乐 快穿 >

第436章

知足常乐 快穿-第436章

小说: 知足常乐 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起来这个是一个好事,开疆扩土,可以将晋朝的版图再次扩大,尤其是在已经占领了鲜隗部落的国土之后,这简直就是将晋宣帝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样的巨大诱惑,说实话,任何一个皇帝都难以拒绝,可晋宣帝拒绝了。
  因为他明白,这个时候的晋朝,其实是没有能力吞下鲜隗国土之后再吞下金国的五座城池。
  这两个地方,都是异族,需要治理的时间会很长,在短时间里,这样的地方只会是个晋朝带来负担。
  鲜隗部落地方不大,又是第一个公然挑衅晋朝的小国,为了立威,晋宣帝不得不彻底将其灭国,收归晋朝。可他也清楚的知道,想要把鲜隗彻底变成晋朝的一部分,并没有那么容易。
  有可能需要花费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时间,在他的有生之年,都未必能够可以彻底完成这件事。
  这样的情况之下,他是疯了才会接受金国让出的那五座城池。而且,他也并不认为金国皇帝会真的甘心如此轻易地将这么一大片国土割让给他。
  最有可能的是,这五座城池里,埋着很多的金国暗探,就伺机等着他接收了这五座城池之后,煽动金国百姓闹出动乱来。
  那到时候,晋宣帝也只
  能是焦头烂额的应付着,什么事儿也干不成。
  其实现在鲜隗那里也会有这样的隐患,只不过鲜隗毕竟是灭国了,那处理起来倒是没那么麻烦。
  晋宣帝还是有信心处理的,而刘芳也正是明白他的这些想法,这才颇为诚恳的赞赏。
  晋宣帝也是特别得意,“金国成帝其实还算一位睿智之君,可惜,他习惯了金国皇家蝇营狗苟的那一套,做事大多阴诡,倒是失了一份明君之气,让人可叹。”
  意思就是,金国的皇帝是一个习惯玩弄权术,玩弄政治的政客,并不是一个真正为国为民的明德之君。
  刘芳点点头,下了一颗棋子,道,“为君者,以明为德,以民为本,方是正道。”
  晋宣帝看着她,感叹道,“你着实是可惜了。”
  刘芳笑笑,并没有搭话。
  晋宣帝放下一颗棋子道,“如若朕让你做上书房的老师,刘氏,你可会拒绝?”
  刘芳一愣,她看着晋宣帝,晋宣帝含笑回视着她,道,“朕明白,你喜欢安然和乐的日子,可朕却不想晋朝的皇家,最终变成金国的皇室。”
  这是说,金国的皇室夺嫡之争的惨烈。
  现在宫中皇子渐渐长大,这位拥有远见卓识的皇帝,也看到了未来的隐患。
  谁都会有竞争的意识,这并不是说避免就能够避免的。而且,本身,作为皇帝这样的人,处在这个位置,就注定一生都在争斗的中心之中,无法避免。
  而需要成为这个位置的继承者的那个人,也注定是要学会怎么竞争,怎么争斗。
  这是现实存在的生存问题。
  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如此。
  刘芳沉默了许久,晋宣帝也没有继续说什么,只静静的看着她,等待着。
  刘芳最后转头看着窗外道,“皇上,您可知道,未来的晋朝,注定有一天会成为金国那般,或者说,也会成为鲜隗那样?”
  晋宣帝没有生气,他很平静地点点头,“朕明白。”
  刘芳回头看着他,“那您也一定明白,先帝以及先太祖等人,是为了什么而延续了您之前的传承之法。”
  说什么一往情深,六宫无妃,这不过是哄哄外面的那些单纯百姓,事实上,这其实是前面几任晋朝皇
  帝,都在避免皇室夺嫡这个事情。
  只有一个继承者,那就没得争,也不需要争了。
  但到了晋宣帝这里,为何又要打破这个相对平稳的继承法呢?
  肯定是他发现了这个传承方法是有问题的。
  比方说,继承者中途夭折了怎么办?比方说,继承者还没来得及留下血脉就死了怎么办?
  再比方说,朝堂上的朝臣们因为利益的分配太过均衡,而彻底联合起来,架空了皇帝怎么办?
  说白了,皇帝也只是一个人,一个很普通的人,就算脑子聪明到逆天好了,可若是被底下人彻底架空了,没人可用,那再聪明也白搭。
  所以,晋宣帝继位后,才没有立马考虑自己,而是为了分化朝堂势力,进行了选秀。
  真的是他无能吗?未见得。只是他选择了一种相对温和,不会影响到整个晋朝的方式来进行改革罢了。
  这种政治角逐,权利角斗,本来就是充满着微妙的,也充满着难以言说的危机。
  其实晋宣帝可以不改革,可等他的下一代接任时,那个时候的晋朝,再想要改革,那就太难太难了。
  只看晋宣帝登基五年的时间,就已经发生了多少事儿?
  这些,都不是简简单单,说能够改就能够改的。
  那有人就说了,难道整个晋朝这么大,就没几个真心拥护晋宣帝的人?有。
  肯定是有。可要是他不选秀就进行改革,那就是皇权与朝臣之间的彻底宣战,这是要动兵的!
  京都一旦动乱,那整个晋朝就会彻底的开始乱。
  晋朝仅仅建朝五十年时间,还是一个相对脆弱的新朝,并没有足够的深厚底蕴来支撑这样的大变动。
  所以,晋宣帝才选择了选秀,这个方法。
  而现在,他之所以选择让刘芳去教导皇子,为的也是以后皇权可以顺利延续下去。
  因此,当晋宣帝听到刘芳说起先帝他们的做法时,晋宣帝也颔首道,“朕明白。正因为明白,所以,朕才更清楚,这两者之间一定要找到平衡之法,否则,都会公然崩塌。”
  皇家血脉太过稀薄不行,太过兴旺也不行。没有争斗不行,争斗太过也不行。
  这期间的平衡,真是太难掌控把握了。
  刘芳叹气道,“皇上,您这是给臣妾出难题啊!”
  这样的事情,谁能拍着胸口说,她一定能做到?
  反正刘芳是没这个本事。


第539章 庶妃记82
  晋宣帝也知道这是一个难题; 可他实在是找不到适合的人选。
  从朝臣中选择,有可能做到他所想的公正,但大概率的可能是,对方会过早的给这些孩子定性——大皇子注定是继承者; 那他就一定是最优秀的; 其他人都不能越过他。
  这样的观念; 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晋宣帝从来不觉得,他这个皇帝就一定是最好的,做任何事都是最完美的,最优秀的。
  哪怕他从小都没有兄弟姐妹,可他看到过成国公府的兄弟之间是如何相处的。
  卓明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至今都无法在朝中担任任何明面上的职务; 要不是晋宣帝用人不拘一格,对他也确实是信任有加; 恐怕; 他最终也只会是京中的富贵闲人; 或者是纨绔子弟罢了。
  晋宣帝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由成国公府的兄弟相处,他就能看到他的孩子的未来; 最终会变成什么样。
  可他并不希望他们变成那样。
  他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成为足够优秀的人; 同时; 他们也会是真正的兄弟,不会因为生母不同而有所区别,不会因为有竞争就对彼此有任何生死相争的念头,更不会使用狠毒的手段来对付自己的兄弟。
  斗; 可以,但必须要有底线。
  晋宣帝希望的就是这样。
  可这样的未来,刘芳却觉得根本不可能实现。
  夺嫡之所以惨烈,并不仅仅是因为皇子与皇子之间的情仇纠葛,更多的还有他们身后的那些朝臣们的利益驱使着他们,必须要去继续,争个你死我活为止。
  刘芳又不是没有看过着名的九龙夺嫡电视剧,那个皇家的争斗都已经被玩烂了,可依旧是血淋淋的现实,让人看了都觉得里面的人惨。
  胜利的人惨,失败的就更惨了。
  胜利的那个,明明是名正言顺的继位,可史书上却总隐晦的暗示他是弑父杀兄得到的皇位。
  失败的不甘心,彻底作死把自己给坑进地狱。
  这一切的一切,本身就由不得人去算计,操控。
  想必当初将皇子培养成那般模样的那位千古一帝,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争斗成那副鬼样子吧?
  所以啊,他也才会总说是朝臣们
  的错,逼着他的孩子变坏的。
  可说实话,这个夺嫡之争,根本就不仅仅是争的人有错,放任他们争,纵容他们争的人也有错。
  刘芳看着晋宣帝,缓缓道,“皇上,您的这个想法,臣妾觉得,恐怕无法如您所愿。”
  晋宣帝一愣,皱眉道,“为何?”
  刘芳道,“大皇子乃是嫡长子,他才是顺理成章的继位者,难道,皇上还打算以后再重新挑选贤能继任不成?”
  晋宣帝皱眉摇头,“朕从未如此想过。大皇子当然是未来的太子,以后的新君。”
  刘芳淡淡道,“那既然如此,您想让其他皇子与大皇子争,这又是什么原因?”
  晋宣帝皱眉道,“朕没想他们争,可是同处一处长大,总有比较,总有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并不是朕可以控制的住的。”
  刘芳缓缓点头,“既然皇上明白,那您就不能放任几位皇子争。至少不能纵容他们如此作为。”
  晋宣帝叹气,“朕又何尝不知?可这其中的分寸,实在太难把握了。”
  现在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都已经在上书房念书,光是这么几个,晋宣帝就已经察觉到了苗头。
  二,三皇子就不说了,他们一向是专心学习的,四皇子不知道被那裴氏逼成什么样了,一旦先生考较比不过大皇子,他就会沉默着很久,一开始还会哭,可现在,他只会沉默着,一声不吭。
  可晋宣帝明显感觉的出,这个孩子的心情非常不好,心理也出现了变化,没有正常孩子的活泼与单纯。
  五,六皇子还小,倒也没什么。
  可光是大皇子和四皇子两个,就已经让晋宣帝紧张了,尤其是上书房里的老师,竟然开始打压四皇子,故意给他低分,就是为了让他明白什么叫做尊卑之别。
  但晋宣帝作为父亲,看到却格外的不舒服。
  他的孩子本身就是皇子,优秀就是优秀,蠢笨就是蠢笨,哪里就用得着别人蒙骗于他,并且还代替他去教训打压他?
  晋宣帝觉得,不可以继续这样下去。
  可他思前想后,却也找不到解决方法,正如刘芳所言,他不能纵容他们争,可他也不希望让他的孩子过得如此压抑,不痛快。
  做
  皇帝,需要为国为民,憋屈也就憋屈了,毕竟坐到了这个至尊之位,这些牺牲,也是应当应分的,没什么可说。
  可其他的孩子,以后最多也就是一个亲王,需要每个人都那么懂这些事情吗?就容不下一个真性情的人了?
  再者说了,皇家的孩子,再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长大,也不可能没分寸到那种不可理喻的程度。
  晋宣帝还是很相信自己的孩子的。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老父亲心理,自家孩子都是好孩子,不好的,都是别人教的。
  刘芳太明白晋宣帝的想法了,可正如他所说,几个孩子才多大呢,至于现在就开始打压教训他吗?
  刘芳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臣妾就负责教导几位皇子的武艺吧。”
  文绉绉的课,她上起来心累,还是让这群孩子打打架,感情自然而然就好了。
  有了小时候的感情,长大了再怎么争,也会有分寸的。
  晋宣帝这才松了口气道,“如此甚好。”
  刘芳笑笑,两人接着下完这一盘棋,然后晋宣帝就离开了。
  墨棋过来收拾棋盘,棋子,见刘芳怔怔地看着窗外不说话,她有些担心地开口。
  “主子,您可还好?”
  刘芳淡淡一笑,有些慨叹,“这座宫城啊,从来就没有安宁过。”
  哪怕安宁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再起波澜,这就是皇家,这就是皇权。
  墨棋沉默了一会,随后就道,“主子让奴婢打听的消息,已经打听到了。据太医院送来的消息称,鲜隗的大巫其实就是一名医者,他利用了一些毒药,制作了一种迷幻剂,使得莹珠公主可以轻易的引诱到靠近她的人。而那一位琪雅,其实也是一个药人……”
  刘芳点点头,“怪不得。那师父可回京了?”
  鲜隗被打下来后,寿郡王听闻了那位大巫的事情,就非常感兴趣,特意跑去了鲜隗,现在都还没回来。
  墨棋无奈一笑,道,“王爷对鲜隗的医术典籍药物等非常感兴趣,恐怕一时半会,王爷是不愿回京的了。不过,王爷送来了不少的手札,还交代奴婢,必须要让主子看了,等王爷回京,他可是要考核您的。”
  刘芳笑笑,“嗯,我知道了。你把手札放
  到书房去吧,我有空了便会去看的。”
  墨棋点头,行礼应下,收拾好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