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知足常乐 快穿 >

第422章

知足常乐 快穿-第422章

小说: 知足常乐 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芳觉得,这样做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就是傻子。
  任何一个时代,都必须要遵守当下的规矩。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的。
  你说人家错了,人家还说你错了呢。这种习俗,文化背景的不同,成长环境的差别所产生的差异,本来就没有所谓对错可说。
  非要争,那真是没完没了,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结果。要么是对方的观念被你改变了,要么是你自己的观念被对方改变了。
  刘芳自从做任务以来,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个任务,当初的嫡母刘国公夫人就曾经这么跟刘芳说:“规矩是需要遵守的,也需要学习的,但这并不是说你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想法,灵魂,相反,你可以保持你的思想,可你绝不能显露出来。尤其是,当你的想法,与当下世情完全不符的时候,把想法藏好,规
  矩学好,学透,彻底能在规矩之中自由地生活,才能再去想,如何显露你的想法,或者是,证明你的想法是对的。只有善于学习并且利用规矩的人,才能真正活的好,也才可以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任何事情。”
  刘芳深以为然。她觉得,刘国公夫人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就表明,其实她的想法是跟当时的世情完全不相容的,或者说,她的想法在当时,绝对是胆大妄为的!
  刘芳甚至猜测,刘国公夫人或许曾经年少时,就有过类似深刻的教训,这才让她有了后来的心得体会,以及那般性情。
  而现在,对于霍萍萍,刘芳其实也不在乎她有什么想法,她只是想要告诉她:你的想法给我憋着,不能说出口,更不能表现出来。
  就好比一幅画,全世界都说是白的,你非要说它是黑的。最后的下场,你只会变成所有人口中的疯子,哪怕你说的是实话。
  这就是现实。
  霍萍萍总是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如今的事,如今的人,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你自己是个异类,明知道怎么回事,还非要全天下去宣扬你的异处,除了找死,还能有什么好下场?
  只能说,霍萍萍运气好,这才安然到现在。
  可人,总不能一辈子靠着运气活着吧?现在她都已经身处危局之中而不自知,甚至一个不小心还有可能一命呜呼了,她竟然还有心情跟刘芳讨论自由?
  刘芳真是很想喷她一脸,让她清醒清醒。
  好在,霍萍萍也并不是一个傻瓜,她听完刘芳的话,看着她慢悠悠的喝茶,总算是明白了。
  她第一次特别恭敬地抬手俯身行礼,“谢老师指点。”
  刘芳这才稍稍满意地点点头,放下茶盏道,“嗯,既然你明白了,如此,为师就来与你说一说,我晋朝的规矩。”
  霍萍萍再次恭敬行礼,“喏。”
  看,还是学得会的嘛。非要犟着,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有的时候,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其实是很对的。
  刘芳慢悠悠地跟霍萍萍说着晋朝的风俗人情,还有宫规礼仪,言语之间的禁忌,以及在宫里又有什么样的要求等等。
  金珠看霍萍萍一脸认真的学习的样子,心里总算是松了口气。
  刘芳心底也松了口气,这个徒弟,这下子是不认也得认下来了。
  能让她知道好歹,还是要让她知道,别到时候真的连累了自己,那就真是太冤了。
  足足讲了一个时辰,刘芳才停了下来,道,“今日就到这里,明日你再过来吧,在府中,也可与婢女练习一二,如此便更好。至于功课,记住今日所学便可,明日,为师再来考核你。”
  “喏,徒儿明白。”
  霍萍萍恭敬向刘芳行礼,然后才扶着金珠离开了,刘芳也起身来在书房中走动走动,随后才吃午膳休息。
  一连半月,霍萍萍都在刘芳这里学习,一天比一天好,规矩礼仪突飞猛进,仿佛一下子就开了窍一般。
  梁氏,姚氏两人都觉得刘芳实在厉害,怀孕了,还能把一个如犟牛一样的人给教成现在这个样子。
  刘芳怀孕倒也并不太累,因此并没有感觉如何,每天就坐一个时辰讲课,实际上很轻松。加上她后来为了更舒服,基本上都是坐在榻上,那就更是一点也不累了。
  不过,上了有半个月,也就差不多了,霍萍萍以后可以继续跟着司教嬷嬷学,甚至只需要跟金珠学这些都已经可以了。
  现在,刘芳主要是跟霍萍萍说一些人情世故什么的,这才是重点。
  她性格太单纯,也太莽撞,在现代,最多也就是有些不太世故,并不算什么坏事。可在这里,她现在这样的身份,实在是太危险了。
  为了她好,也为了刘芳自己,还是要让霍萍萍学一学这些更好。


第520章 
  在霍萍萍努力学习的时候; 西北逻槎部落,鲜隗部落的使团到了京都,而时间也到了二月份。
  在《晋历年史》中记载了这一次的使团进京盛况:……以西逻槎,鲜隗两部; 遣使卫合计逾千; 另随国礼珍宝无数; 牛羊马数千,以部之公主一名,来朝联姻修好,自称属臣之国,求上赐。引京中万民围观; 民观之惊叹,流传数月之久; 曰之:朝盛国强; 属臣之地进珍宝无数; 献美与上; 民安之,慰之; 幸之; 亦自豪之。
  两个部落浩浩荡荡进京; 引起了巨大轰动,宫里的人也都在私下里议论着,特别是对于那两位过来联姻的部落公主,更是好奇。
  梁氏; 姚氏两人到蔚宁宫消磨时间时,也谈起这件事。
  “听说,那两位公主的容貌比倾华公主就略逊一筹。”
  梁氏一边喝着花茶,一边道,“我倒是挺好奇的。倾华公主那是何等风姿,她们真的能有倾华公主的半分绝美容颜?我真的不怎么信。”
  刘芳靠着摇椅,昏昏欲睡,道,“我倒是觉得,即使比不上倾华公主,也应该不会太差。”
  要是长得不够美,人家也不会往这里送啊!
  姚氏点点头,摇了摇手上的团扇,道,“嗯,我也这么认为的。两位公主,肯定长得很美。”
  最近霍萍萍又发明了团扇这种东西,在贵族女子之间流行,甚至慢慢向着百姓之间流传。
  梁氏忍不住笑了笑,道,“也是。可我倒是觉得,不管长得有多美,皇上也不会看在眼里的。”
  刘芳也扯开嘴一笑,姚氏也拿着团扇歇着下巴笑。
  的确,晋宣帝啊,对于美人,还真是无感。
  只不过,这一次,她们都料错了。这两位公主进宫,不仅仅造成了巨大的轰动,也让一向冷静理智,甚至有些冷酷的晋宣帝有了巨大的改变。
  二月十六,乾正殿举行宴会,迎接西北与西南部落来的使团。
  没错,西南的部落也在西北两个部落的后面进京了。只是,西南部落进京,没有西北两个部落进京那般夸张轰动,所以,宫里的人也就谈论少了。
  西南来的只有一个部落,叫百汇部落,同样送了一名公主前来联
  姻。只不过,这一位公主的容貌嘛,完全无法与西北两个部落的公主相比。派遣来的使臣护卫,也没有西北两个部落的多,因此,就显得格外低调,甚至是不起眼了。
  三个部落的服装也各有特色,逻槎部落的服装有点像旗装,色彩绚丽,却也格外利落。鲜隗部落的服装则有点像阿拉伯那种,一身素白的轻纱长袍,或者是长裙,女子脸上蒙着白纱,显得特别神秘,仙气十足。百汇部落的服装就宛如壮族服饰,带着有点夸张的银饰,身上穿着中长衣袖的衣裤或者是衣裙,基本是蓝色的,或者是黑色的,上面绣着五彩斑斓的纹样,让人看了都觉得清凉绚烂,而他们还不穿鞋。应该说,他们不习惯在屋子里穿鞋。
  这种独特的装扮习惯,也让众人觉得新奇。
  常氏还歪着头跟刘芳低声说,“这三个部落,就数百汇部落最特别了。”
  刘芳笑笑,不过是晋朝人少见这种类型的,才会觉得特别新奇有意思。
  其实按照西南那边的天气而言,他们这种习惯打扮,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三个部落的正使带领着众人拜见晋宣帝,皇后,随后奉上礼单,国书,并且对着晋宣帝吹了一波彩虹屁,这才分别坐下。
  殿内立马响起乐声,舞姬也都上场来表演舞蹈。
  宫宴也就正式开始了,大家吃吃喝喝,看起来一派和乐。
  只是等到舞蹈一停,乐声也暂时停下时,鲜隗部落的正使就起身行礼,对晋宣帝道,“尊贵的晋朝陛下,我国公主,希望能够向您展示舞蹈,愿陛下福寿绵长!”
  鲜隗部落的习俗中,向朋友跳舞,那是最高的祝福仪式,若是一个女人或者一个男人向另一个男人,或者女人跳舞,那就说明,这位男人,或者是女人,心仪对方。
  所以,在鲜隗部落之中,男女之间若是有情,那都会迫不及待地向对方表现舞蹈的。
  鲜隗正使现在这么说,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
  刘芳微微挑眉,喝了一碗汤,看着上面坐着的晋宣帝和皇后。
  皇后依旧微微含笑,神情温和,晋宣帝脸上也带着淡淡的笑容,神态并无异样,仿佛他们早就知道鲜隗正使会这么说一
  般。
  晋宣帝缓缓道,“贵使客气。既然是鲜隗公主所请,那朕便允了。”
  “谢陛下!”
  鲜隗正使行了一礼,便坐下了,对他身边的女子微微点头。
  那女子想必就是鲜隗部落的公主——莹珠。
  只见莹珠公主起身,向着晋宣帝行了一礼,然后就走到大殿内站定,随着乐声响起,她便开始了一个人的独舞。
  要说这个公主长得如何,那是谁也没有真正看到,毕竟人家蒙着白纱呢。可刘芳却看出来,这位公主身上,有种难以言说的味道,那就是纯净。
  对,如同山间溪水,清澈凉爽,如同天上白云,洁白无瑕……总之,这个女人露出来的眼睛,就是那么的干净,跳的舞,也透着一股干净的味道。
  非常打动人心。
  刘芳就明显看出晋宣帝坐在上面心情不错,还特别轻松。
  这在以往的宫宴之上,可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连裴氏都忍不住轻声感叹道,“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①啊!”
  刘芳,常氏都点点头附和。
  不是说人家跳的有多高难度,纯粹就是那身上的纯净,虔诚的感觉,是任何人都无法相比的。哪怕是倾华公主,也一样远远不及。
  或者说,两者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
  一曲终了,整个大殿内的人都还愣着,等那位莹珠公主行了一礼之后,才缓缓回过神来。
  晋宣帝难得笑着,格外温和地道,“公主请起,公主所跳之舞,确实非同凡响,朕心甚悦。”
  莹珠公主垂首羞涩地行礼叩拜,“谢陛下赞赏。”
  晋宣帝满意地点点头,抬手让她起来,重新归座。
  随后,就仿佛是比赛了一样,逻槎的那位朝(chao)阳公主也出来跳了一支别开生面的鼓面舞,特别的有力,也特别的飒爽。
  百汇的清月公主也跳了一支祈福舞,同样是非常特别,赤着脚,脚腕上的铃铛叮铃作响,仿佛百鸟齐鸣,让人耳目一新。
  晋宣帝仿佛看上瘾了,竟然还笑着让刘芳三人也上场来表演一番。
  刘芳:……
  她大着肚子,表演啥啊表演?
  常氏也是一副一言难尽的模样,打算去吹一首笛子曲就罢了。
  还是裴氏转头过来和她们商量,“不如
  ,我们就来一曲合奏吧。”
  刘芳眼睛一亮,这可以有。
  常氏也觉得可行。
  裴氏笑了笑道,“就《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并不是刘芳所在世界中的那一首,不过也相差不大就是了,一样是各种鸟鸣之声,还有欢乐,喜悦,肃穆的朝凤之时的盛况之意。
  这首曲,现在演奏,还真是最最合适不过了。而且,这首曲,所有晋朝女子都必然会学到的,哪怕是平民百姓家。
  因而,刘芳,常氏都微微颔首,同意了。
  乐器方面,常氏就选了笛子,刘芳则选了琵琶,裴氏选了筝。
  三人一起坐在大殿内,相互对视一眼,便开始演奏。
  热闹而欢庆的乐声一起,就让众人都不由得脸上带笑。
  期间,为了逼真,刘芳还配合着口技,一起相和。
  一首曲终,众人都不由得惊叹,三人的配合实在太好了。
  幸而晋朝的《百鸟朝凤》是真的没有唢呐的声音的,不然,这首曲,就完全不一样了。
  演奏完毕,三人行了礼就归座了,晋宣帝这边满意地笑着赏赐了她们。
  看来,这样看似简单的表演中,又不知道蕴含着什么深意。
  刘芳怀孕了,实在没有精力去多想,暗暗扶着腰,祈祷着赶紧结束,让她可以回去。
  幸好,也没有再继续多久,宫宴便散了。
  可让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