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 快穿-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宫里的人都不能知道,自然的,宫外的人也别想知道。
内务司掌司这才仿佛醒了过来一般,恭敬行礼应下,“喏。”
随后她就缓缓退出去了。
皇后看着前方,幽幽说道,“今日你僭越了,不过念你劝谏有功,就回去面壁思过吧。”
冬屏行礼叩首,“喏。”
皇后听着冬屏走出去的脚步声,低声喃喃道,“是啊,我心真的乱了。”
那样的一个人。如何能让她的心不乱呢?
皇后眼眶微微湿润,坐在榻上怔怔地发呆,心中涌起不知道是难过,还是心酸的情绪,复杂难言。
…………
随后的日子里,宫中一直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氛围,让刘芳的事情都彻底冷却了下来,没有人再去关注她。
只有姚氏,还是时不时地跑过来跟她八卦宫里的其他嫔妃,廖氏现在每天都紧张地为之后的侍寝做准备啦,还有就是她现在似乎因为墨棋的事情而记恨上了刘芳云云。
刘芳对此根本就不在乎。
从她留下墨棋的时候,她就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她既然敢留下墨棋,自然也就做好了面对这一切的准备。
反正宫城这么大,廖氏再记恨她,又能怎么样呢?算计谋害她?
刘芳嗤笑,那还真不太可能。
据墨棋说的,廖氏这人抠门得很,哪里就舍得花钱来做这些?
再者,晋朝的后宫真的不是宫斗小说里的那样,动不动就能各种谋害上演。这里可是严格到,进
出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记录的地步。
而且前面已经说了,这些嫔妃们,从参加选秀开始,就一直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不能带任何人,物品进宫,身边伺候的人都是内务司安排的,三餐都是司膳房安排的,其他的一切用品也都是内务府送来的。
晋朝的内务府是什么样的,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样的一个地方,是后宫嫔妃能够得着的?真是当古人都是傻子不成?
总之,在晋朝的后宫,想要谋算他人,只有两个人能够做到,那就是皇后,以及晋宣帝这位一国之君。
其他人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宫里的嫔妃,还是宫外的朝臣。
所以,别说廖氏记恨刘芳了,就算她恨不得想杀了刘芳,她也没辙。
大不了就是有机会碰到的时候,言语上对呛几句,说实话,这还真不算啥。
反正对于刘芳而言,这根本就是不痛不痒的事情。因此,她对廖氏的记恨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姚氏说的另外一件事,倒是让她警觉起来。
姚氏说,“裴昭仪现在是越发沉静了,整个人看起来都仿佛仙气了,看着越发漂亮了……”
刘芳心里顿时警惕不已,但她面上一副闲谈的样子,道,“是吗?那看来,裴昭仪每日都过得不错啊!”
姚氏点点头,“那还真是。据说,裴昭仪每天吃喝都很好,睡得也早,还有,她睡得可香甜了,也难怪越来越漂亮了。”
刘芳看着她微微一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等姚氏吃喝好了,又提着一盒糕点走,留下一匣子的精美手帕。
但刘芳看着那匣子手帕却眼神暗沉。
墨书看了看那个木匣子,疑惑地问刘芳,“主子,这是怎么了?难道,姚选侍送来的东西有问题吗?”
刘芳却淡淡一笑,“怎么会有问题呢?她没这么蠢。”
墨书松了口气,那她就不明白了,“既然没有问题,那主子为何这般看着这个匣子?”
那眼神看着实在是吓人。
刘芳笑着打开那匣子,看着那一条条精美的手帕,淡淡地对墨书道,“你看,这些帕子好看吗?”
墨书点点头,“当然好看,姚选侍的绣工真是登峰造极,奴婢自愧不如。”
别说墨书,恐怕宫
中的司绣房中的顶级绣娘,都不见得能比得上。
刘芳微微颔首,幽幽说道,“是啊,这样好看的帕子,这样出色的绣工,你说,我会不会用啊?”
墨书一愣,这才想起来,主子似乎从来都没有用过姚选侍送来的东西,她私底下还暗自可惜过,这样好的东西,主子竟然不用,任由它放在库房里落灰。
刘芳看着那些帕子,淡淡道,“可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好。”
墨书沉默了,她明白了主子所说的意思:姚选侍这般做,定然是有目的的。
墨棋惊讶地看着刘芳,真没想到,这位刘小仪竟然如此敏锐。其实她早就发现了姚氏的古怪,只是她才到刘芳身边伺候,不好多说什么。万一说了,刘芳却不相信她,还以为她在挑拨离间,她岂不是很冤?
墨雪却叹了口气,走上前,盖上那匣子,拿起来,对墨书道,“所有的好,其实都是需要日后更大的回报的。”
刘芳笑了,“是啊。”
她靠在软枕上,看着窗外的景致,缓缓道,“她倒是聪慧,连我都差点被她的伪装给骗过去了。”
她就说嘛,出身商贾之家,还是爹不疼娘不爱的人,怎么就养成了这样一副傻白甜的性子?原来,一切都不过是人家的伪装罢了。
要不是她今日说的裴昭仪的八卦,刘芳还真是一时半会觉察不出来呢。
第478章 庶妃记21
姚氏的破绽很简单:她太关注裴氏了; 而且她也知道的太多了。
宫里的宫人是什么样,刘芳接触这么久,其实已经有所了解。
就拿墨书举例。她今年才十三岁,可已经可以留在刘芳身边; 从选秀时就一直跟着她; 伺候她; 这就足以证明:宫里的人,都很不一般。
至少,她们的技能点是真的满级的,各有擅长。
但同时,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嘴严。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什么能说; 什么不能说; 她们都是一清二楚; 心里有数,而且极其有分寸。
可姚氏却能知道宫里那么多人的八卦; 这样的人; 没点能力; 不足够聪慧,又如何能够做到呢?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就是她天性喜欢八卦而已。
可从她一直以来送的礼,再结合到她对于裴氏的异常关注; 那就变得不一样了。
什么样的人,才会总是关注别人的气色,日常生活?在后世,这样的人是偷窥狂,神经病加变态。或者是拥有特殊职业的人群的职业习惯。
但在后宫之中,除了探子,也就只有别有用心之人,才会这样异于常人地关注着所有人。
裴氏是姚氏的顶头上司,她关注她,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是她特意说给刘芳听又是为何呢?
她这是在暗示刘芳:裴氏这个人并不简单。
经历了一次并不美好,甚至可以说极其糟糕的侍寝之后,裴氏竟然能够这么快重整旗鼓,可见,她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可姚氏,同样不简单。
她是怎么得知裴氏晚上睡得香甜的?这除了裴氏身边的宫女,就没有人会知道。
刘芳也并不觉得,裴氏身边的宫女会跟姚氏说。
那么好了,姚氏是怎么知道的?
这就是问题所在。
刘芳想,这大概就是姚氏自己独特的才能,她可以从别人日常普通的言语之中,推理得出自己所想要的一切答案。
这样的人,会是简单的人吗?绝对不是。
由此便可以得出:姚氏一直以来送礼给刘芳是别有目的的。
那她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很简单,她是想着,她做的这些精美绣品,刘芳肯定会忍不
住用的,而只要她用了,那么,总有机会会被晋宣帝发现。晋宣帝发现之后,自然而然就会问起,刘芳不管如何,都不敢说谎的。要是她真的敢说谎,那就真是掉进姚氏挖的大坑里了。
想想看,要是万一,晋宣帝看上了这样精致的绣品,那刘芳该怎么办?她自己肯定是做不出来的,那就只能是求姚氏。而这时的姚氏,肯定会答应下来,甚至还会跟刘芳约定好,绝对不会透露给外人知道,这是她做的。
可这样一来,刘芳就明晃晃地递了一个大大的把柄给姚氏握着了。只要刘芳还想用这样的绣品来讨好晋宣帝,那她就一辈子都要受姚氏的挟制,甚至是沦为她的傀儡。
而这,才是姚氏送礼真正的目的所在,也是她一直所期盼的。
然而可惜,刘芳从来都不喜欢使用那样华而不实的东西。
姚氏送来的东西自然是精致到极点的,可这样精致的东西,实际上,日常使用是非常不舒服的。
比方说,那手帕,上面的花样占了三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二,这样的手帕,还怎么用?擦嘴都不够的,那花样的位置,却又太过硌得慌,反正刘芳不喜欢用这样的东西。
绣鞋什么的,也是如此。鞋底太薄,穿着走两步都觉得脚疼,只有屋里铺着地毯了,大概是能舒服点。
可这样还不如打赤脚呢。
所以啊,姚氏的打算,一直以来都落空了。
可她也真是能够沉住气,依旧跟刘芳如常地交往,那大大咧咧的样子,还真是让刘芳都险些中招了。
其实姚氏的想法,刘芳大概猜测到一些。
她就是想找一个同盟,或者说,一个能够让她未来在后宫之中生存得更好的合作者。
不是刘芳,也会是旁人。嗯,有可能裴氏也是她的选择之一。只是跟裴氏相比,还是刘芳更合适一些罢了。
姚氏的出身,注定她以后的位份有限,顶了天就是一个正二品妃位,而且这还得有人愿意扶持她,她的运气还得非常好,这才有可能。
真以为在宫里靠着生孩子就可以晋封啊?想的太美了。
想必宫规里所写的那些关于如何晋封的内容,她都记得一清二楚吧。
孕育皇嗣有功者,可晋位一品
,连续晋位三次就到头了。也就是说,光靠生孩子,姚氏这样的品级,她纵然是生三次皇嗣,无论男女,最多也只能晋封到七品罢了。
而七品嫔妃,连一宫主位都不是。当然,住在七品宫殿群之中倒是可以算作一宫主位了。
可这样的主位嫔妃,当的有意思吗?没有意思。
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名头好听,实际上啥也不是的下等嫔妃。要是日后还会有新人进宫,随便一个人都能轻易将她压在底下。
商贾出身的姚氏,真的能够满足吗?真的能够甘心?
看她处心积虑地来跟刘芳相交就知道,她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人,同样,她也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
可姚氏又不愿意站队,更不愿依附裴氏成为她的傀儡。毕竟裴氏的出身家世,实在是太好了,对于裴氏而言,晋封为妃是迟早的事情,姚氏这样的依附者,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替代的存在,并没有多么重要。
所以姚氏就找上了刘芳。
刘芳淡淡一笑,看着院中那亭亭而立的花木,只觉得一切都是这么神奇有趣。
她觉得,要不是梁氏一进宫就犯蠢,恐怕姚氏会选择梁氏也不一定,毕竟,梁氏比刘芳更好哄啊。
啧,真是的,这后宫的女人,还真是没一个简单的。
简单的也没法在这宫里好好活着了。梁氏,廖氏,不就是现实的例子吗?
梁氏就不说了,现在相当于废了。
移居秀庄宫,说的好听点是学习宫规,说的难听点就是,皇后懒得费脑子搭理她,将她丢到秀庄宫自生自灭了。
要不是她是晋朝初次选秀进宫来的嫔妃,要不是她家里还有个好哥哥,深得晋宣帝器重,恐怕皇后还真的会直接丢她出宫去,管她去死。
试问,满晋朝上下,有谁敢娶皇帝丢出去的小老婆?
没有人敢的。
尤其是还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那些人,不管是谁,都不会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情。
所以,梁氏要是被赶出宫,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出家,青灯古佛地过一辈子。二,慢慢地病逝。
这才是真正的现实。
至于廖氏,啧,现在恐怕知道了什么才是日子难过了吧。
膳食永远都是温的,现在也就是夏天,
到了冬天,她想吃口热乎饭都难,还有,屋里想要喝口茶都没有,小厨房的柴火永远都是不够的。想想都觉得难过。
真以为宫里的这些小鬼这么好打发的?
是,晋朝后宫的宫规是很严,各个司局也不敢苛待她们,可就慢一点,晚一会,便足够人难受的了。而且,你还有苦难言,啥把柄都没有。
说人家苛待?呵,一没克扣你的份例,二没有饿着你冻着你,从何而来的苛待啊。
所以说,像廖氏这样,直接把后宫的这些宫人都得罪了,实在是蠢到没法说了。这都是她自找的,被底下人折腾几回就知道好歹了。
说起来,晋朝后宫的这些宫人已算好的了,至少他们伺候的确实很用心。只要按着宫规来,他们就绝对能伺候得你舒舒服服的,日子要有多自在就有多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