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佛系田园(重生)-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厨房找个篮子,把药瓶放在最下边,用手机、手绣香包盖住。她抬头看看窗外,笑着又摘几株绿萼梅放在篮子里,然后兴冲冲地走出院子。
看到梅花,难免遗憾今年又不下雪,她用冬雪泡梅茶的愿望再一次落空。
哎,这愁人的天气。
走了没几步,恰好遇到归来喝水的阿盖和汤圆,壶里的水喝光了,回来补充一下。两人见她走路飞快,大吃一惊,连忙把水壶往路边一放,追了上去:
“青姐,你去哪儿?”
“农业园。”
“等等我们啊!你慢点走!别跑!”孕妇还跑那么快!作死。
“……”
她没跑,腿长,脚程略快而已……
身着汉裙的女子,在山间小道一路招摇,很快便到了农业园。园区里的工作人员并不少,都是科研人员,这的所有药草将由他们亲手种下,悉心打理。
前提是先把土壤改造妥当才行,来自全球各地的药草,不是那么好种的。
三人一边欣赏一边往山上走,没多久,罗青羽听见前边上山的拐弯处传来人声——
“不是吧?还要再种两次草?啧,其实阿年,我们公司有个地方可以提供给你们,用不着这么麻烦,浪费你们的宝贵时间……”一位男子疑惑不解的提议。
“哥,你不懂不要乱说,这山头不改造改造种不出好东西。”有位女士语气无奈,“农教授,您别见怪,我哥就这样,眼里只有钱,以为钱可以买任何东西。”
“喂,我可没这么说过。我的意思是,钱能买到很多人得不到的东西……”
“不还是一样的意思吗?”女子白他一眼。
“哎,你们兄妹不要吵,其实王兄的话不算错,钱的确能买到很多东西。”农伯年不以为意的打圆场,“只要出得起价钱,总有办法买到自己想要的。”
钱,是不可或缺的世俗之物。
“喏,看吧,你偶像都这么说。”男子哈哈大笑。
“人家农教授是给你面子才客气两句,你还飘了。”女子没好气道。
几人正在下山,一边有说有笑的,到了拐弯处,恰好与罗青羽等人相遇,双方都愣了下。
见她自己提着篮子,农伯年讶异上前,伸手接过,“你们怎么来了?你不睡午觉?”
后边这句是问妹子的。
“我有事找你,”在外人面前,罗青羽温柔似水的瞅瞅他身后,体贴道,“你有客人?要不等你下班再说……”
“不用不用,都是自己人。”农伯年替她挽着篮子,等那对男女走近了方说,“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爱人,喊她阿青吧。小青,这两位是堂姑的侄子侄女……”
严格来说,是崔堂姑亡夫的侄子侄女,姓王。
男的叫王成凯,看样子三十多岁。做贸易的,很斯文,但称不上温文尔雅。微微突出的大肚腩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他身上的确有一股浓郁的金钱味道。
女的样貌清秀,五官分开来毫无特色,凑在一起看久了倒颇有味道。她穿着白大褂,像是医务室的人,一张罗青羽没见过的新面孔。
她叫王洛,是崔堂姑最看重的学生之一,最近才过来学习的。
说来,罗青羽和他俩挺有缘分的。
王洛有位堂妹叫王亦璇,学小提琴的,温夫人曾经试图用她来击溃罗青羽对温远修的念想,最后不了了之。
王亦璇不像包若兰那般执着,她自知温远修不喜欢自己,已经远赴海外继续深造。并且在那边找了工作,和一名华裔定居当地,结婚生子,生活安定。
这些八卦消息,是罗青羽在帝都的时候听人提起,没想到还有机会和王家人在山里相遇。
“不打扰你们了,我先送我哥出去。”经过一番介绍后,王洛识趣地笑笑道。
农伯年和罗青羽并未挽留,朝两人挥挥手,夫妻俩转身回到山上。阿盖和汤圆紧随其后,凭直觉,汤圆回头瞅了一眼,恰好看到那对兄妹的回眸一瞥。
哈哈,王氏兄妹尴尬一笑,不再犹豫的转身下山。
“啧啧,英雄难过美人关。”待走得远远的,王兄不无遗憾的损着自家老妹,“你若有那位农太太三分之一的颜值,爸妈也不至于成天害怕你变成剩女。”
难怪那么多豪门公子栽在女星的手里,今日一见,果然是真绝色。
男人大多数都是颜控,宁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农三也不例外嘛。
“少胡说八道,”王洛皱眉,“我好不容易才有机会过来几天,要是被人听见把我撵下山,我饶不了你。”
远远听见王兄的哈哈大笑,很快不见了踪影。
第815章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路上,有人看到农伯年帮忙提的篮子里有几枝绿萼梅,调侃两口子真恩爱,会浪漫。
哈哈,两口子笑笑,默认了。
事实上,农伯年是笑在脸上,心里吐槽。
什么浪漫,眼见未必为实,送花在外人眼里代表浪漫,在他这里绝对不是,这花的下边八成内有乾坤。
小青老说他是钢铁直男,她自己又好到哪儿去?
他好歹还送过花,她除了送过领带、帮他买过牙刷、毛巾之类的,再无别的。
当然,他不是埋怨,送她东西纯粹是因为想送。她送不送无所谓,肯和他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就行。
“五行丹?”在办公室,农伯年拔开瓶塞一闻,蹙眉瞅她,“有什么不妥?”
“木头人做的,怕各种成分不均匀。”罗青羽解释。
木……农伯年眼神复杂的看着她,可妹子眨巴着眼睛,一脸无辜的望他,似乎在说:不要问我,问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
得,农伯年放弃追问,省得她伤脑筋找借口:
“行,我现在去验,你先跟阿盖他们回去,不要到处跑,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
罗青羽嗯了声,不啰嗦,把他喜欢的绿梅往艺术花瓶里一插,转身离开办公室。这艺术花瓶是空的,纯装饰用。他送给她的,药室的二楼还有一大堆。
她年哥不在乎这些小细节,甚至认为他的办公室不需要花瓶。推开窗户,一眼看到林木绿植,装饰用的鲜花哪有大自然的环境漂亮?
可家里的空瓶子太多,与其搁在药室碍地方,不如物尽其用。
农伯年把她送出门口,然后拿着瓶子到实验室,把里边的丹药倒出来打量一番。据目测,这些药无论是味道、颜色和大小都跟以前的一样,看不出毛病。
但,谨慎一点是对的,就怕里边有些成分不同,影响胎儿的发育。
这也是他欣赏她的地方,小事小作,大事从不糊涂。孰轻孰重,她心里门儿清,使人放心。
木头人炼的?
啧,农伯年全神贯注的开始分析药丸,唇边不自觉的掀起浅浅的弧度。
她这挂开得,有点意思……
尽管年哥说要下雨,不急,天气预防的雨一定会姗姗来迟,趁还有时间再到附近走动走动。
比如山脚下,村边的耕地,一眼看不到边际。
她们三个走在田野上,显得那么的渺小。
春寒料峭,草木萌发,早稻育秧,蔬菜播种。村里的乌甘草田已有无数细小的嫩芽在地里探头探脑,长势喜人。
“阿青?回来了。”
“哎,回家煮饭啊?”
“是呀,孩子就要放学了。”
乡路上,偶尔遇到从地里归来的村民,互相打着招呼。没走几步,又遇到村长文叔。村长也要吃饭干活的,他也刚从地里回来。
看到她挺着肚子,不由笑问:
“阿青,几个月了?”
“四个多月。”
“哟,看着不太像。”大很多嘛。
“哈哈,不止一个。”罗青羽笑道,没说几个,让大家猜好了。
“哦,和你哥一样是双胞胎?啧,你们家好福气。”文叔笑呵呵道,“对了,你回来多久了?之前好像没见你出来过。”
“有一阵子了,”见对方似乎有话想说,罗青羽便问,“文叔,是不有事找我?”
“哎,也不是什么大事。”文叔踌躇片刻,最终道,“就想问问你,听过可可树么?”
“可可树?”罗青羽蹙眉。
“啊,我知道。”跟在身边的汤圆见她貌似不知,“可可粉的原型,可以做巧克力哦。”
“对对对,就是做那个什么力的。”没想到真有小年轻人知道,文叔心中略喜,“还有那个什么加……飞?豆?”
“咖啡豆?”阿盖疑惑的补充。
“对对对,就是这个……”见他又懂,文叔心情更好了,“原来你们年轻人都知道……”
那他就放心了。
“……文叔,您问这个干嘛?”罗青羽被他问得一头雾水,“您想种?”
“嗐,我一个乡下人哪懂这些?”文叔无奈长叹,“阿峰和村里几位年轻人打算种这个……”
事情是这样的——
前年下半年,村里年轻人受阿青、顾一帆和谷妮等人言语刺激,豁出脸皮再次到谷展鹏的公司打工。
经过一年多的拼搏,优胜劣汰。
有业绩的年轻人留在公司继续打拼,没有业绩的深感没脸呆下去,便又回到村里。阿峰是最早回到村里的,游手好闲了一阵子,见有伙伴归来,高兴万分。
他是高兴了,其他年轻人并不高兴,无论男女。
瞧,大鹏的生意越搞越大,还推出女童扶助计划;再看罗家,承包的山头越来越多;顾一帆继续当他的二世祖大少爷;丁氏祖孙成天云游四海,不愁吃穿。
别人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自己家只能啃老本。
眼看父母逐渐老去,将来家里要靠自己撑起,心里岂能不急?可外边的世界太残酷,赔着笑脸、陪酒、拍马屁,拼了半条人命仍拉不到一份订单。
可他们尽力,又能怎么办?
败退回村的年轻人深感疲惫,于是决定重操旧业,像谷展鹏当初那样搞种植。
种乌甘草是没希望了,这草讲究年份;种农作物同样没戏,大鹏企业在国内的市场名气不小,且在多个地方拥有农场,斗不过。
更过分的是,大鹏在国内还有果园。特么的,几乎所有赚钱的路子均被他堵死。
不过还好,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他们在城里打拼过,平时爱喝咖啡、吃巧克力(女孩居多)。男生多半爱喝茶,可国内的茶园到处都是,谷展鹏也有一个,拼不过。
所以,他们决定种可可豆和咖啡豆,利用家里原有的山地。
家里没有山地的,甚至想承包一片被人荒废的果园改成可可豆种植园。
“啊?这太鲁莽了吧?”罗青羽替他们担心,“咱们这地方好像不太适合种这个,他们不怕将来亏钱?”
自家有地的,前期要付出的钱可不少。另外承包的,亏损的风险更高。
“本来是怕的,”文叔呵呵一笑,“可年前听说你家的榴莲开花结果了,一帆到你家看过……”
那什么飞豆他不懂,可榴莲还是晓得的,他老伴和孩子都喜欢吃。
顾一帆得知她家榴莲树结果了,兴冲冲的向宁姨讨了一枚落地的果实。回家和老婆围着桌子边观察大半天,闻一闻,觉得香气浓郁,算是成功了一半。
同志仍须努力,同时让村里的年轻人看到一丝希望。
如若又失败了,大不了搞养殖。
谁给的勇气?哈哈,当然不是梁静茹,而是谷展鹏。
第816章 年轻人的异想天开
谷展鹏这领头羊当得真心不错,为使村里的年轻一代自力更生,可谓煞费苦心。
他从顾一帆那儿得知消息后,扬言说,只要他们种出其中一种豆,不管好赖,他全收了。
即使最后搞不好,搞养殖的话他也收。
当然,质量越好,价格越高,看他们的能耐了。
这消息就像一管兴奋剂,使村里的年轻人像打了鸡血一般,全心全意搞种植、养殖。没错,他们同时在山上养家禽,如果树种不好,至少还有它们嘛。
这不,阿峰等人索性在山上搭了茅屋,几位男生吃喝拉撒全在上边,女生负责把日常的三餐送上山。
见大家这么卖力,文叔希望阿青有空的话提点一下,毕竟她连榴莲都种出来了。
“嗐,这个简单,”罗青羽听罢,爽脆道,“我的方法,村里人都懂,地里的菜怎么种着好吃,我就怎么种的。种了几年哪!文叔,他们有这个耐性吗?”
她估摸着,那两棵榴莲树能开花结果,多半是那次用扇子烧的草木灰的功劳。为了大众利益,再次动用扇子之力是不可能的。
有些事做多了,迟早掉马甲。
“我当年是种着玩的,平时没事给它加点草木灰,顶多加点鸡粪。”见文叔半信关疑的,罗青羽无奈,“这不嘛,它们营养不良,年前一场小雪就没了。
我若有好办法,它们也不至于这样。”
“那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