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佛系田园(重生)-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哥,二嫂。”罗青羽笑吟吟的上前招呼着。
钟显军和关雎噙笑回应,还给了她一个大红包。
钟显军与崔家不和的传闻,早已是过去式。不仅是现在,钟显军以前逢年过节也会去探望崔家二老。获得称赞声一片,说他做人不忘本。
如今二老认回亲儿子,年轻一辈更要经常走动。
当然,在外人眼里这是表面工夫,实际上面和心不和。为嘛?因为当年钟显军一怒之下脱离崔家的那场风波,是搞得沸沸扬扬,路人皆知,印象深刻。
由此推断,权贵之家的猫腻与豪门一样多。
当然,外人的想法不能代表当事人的感受。在罗青羽眼里,他们和普通的兄弟没什么不同。
“小青,以后要和公公婆婆住一块,怕不怕?”钟显军调侃她说。
“有点吧。”在婆媳方面的顾虑,罗青羽从来不嘴硬,“还好大家分开住,影响不大。”
见她如此坦诚,众人哄堂大笑,连连称是。
相信很多人听她这么说,无不会心一笑,皆因梅姨留给大家的印象一向尖酸刻薄,极难相处。做她的儿媳妇,没有忍者神龟的肚量,绝对熬不过两天。
其实吧,得知农三是崔家子时,很多人家便开始看热闹了。
他们认为,像罗青羽这种标新立异、不服管教的刺头,和梅姨这种作风老派的刻薄婆婆碰面,注定是一场火星撞地球的大闹剧。
嗯,总之,大家现在是捧着瓜子,坐等他俩分手的消息传出。
罗青羽从关二嫂口中得知这种八卦传闻后,表情是酱紫的:
“……”
哎,日子是自己在过,外人爱咋说咋说吧,唉。
四人闲聊一番,崔天璎在旁边听得昏昏欲睡。
罗青羽见状,便提议带关二嫂和小姑娘参观一下牙湾山庄,总算让小姑娘提起精神跟着看热闹。
参观舞蹈室时,得知她接了新工作,关二嫂不由叮嘱,“悠着点,有了身子不比以前,你不再是一个人。”不能想干嘛就干嘛。
“嗯,我知道,几个动作而已,不妨事。”
妯娌两人带着小侄女聊着家常话,不久,三人便带着两位助理出门了,在山庄里逛一圈。
客厅里,两个大男人瞅着一行人的背影,而后言归正传:
“现在人人都认定那些药是你弄的,你回到乡下别玩,要抓紧时间研究。争取把所有药方给破了,把这名头给落实到位。”
免得有人把目光移到真正的药师身上。
“那号你也不在了?”农伯年讶然。
“在是在,到底人多眼杂,他们也不是吃素的。”钟显军道,“多亏咱们早有准备,把痕迹抹得干干净净……”
那个团队本就是为国家准备的,迟早有这么一天。
有人欢喜有人愁,发愁的人不喜欢受到管束。于是,老三把这些队友拉了出去,重新建立一个群组。
每种人都有属于他们的位置,只要管理得当,神经病也能派上用场。
第792章
下午,四人带着崔天璎回到崔大哥家陪父母吃晚饭。
哗,那天到访的客人真多啊!
有崔老的接班人,有以前受过他提携或恩惠的人,领着年轻一代过来向二老拜年。顺便见见崔老的亲生儿子农三,那位近两年在帝都声名鹊起的新贵。
即使崔老退休了,他完全可以凭本事在帝都立足。这种人到哪儿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无奈行踪太飘忽,崔家二老又要下乡养老,以后更找不着人了。
错过这几天,以后再想结识他就要看缘分了。
另外,还有婆婆梅姨的娘家子侄们,包括以前的侄女保镖梅意夫妇,和其他表姐兄弟妹。
农伯年没想到今天这么多客人,连忙拜托二嫂陪小青到楼上的阳光房坐。
那地方,除了至亲好友,一般的朋友不会上去打扰。
大嫂梅语兰走不开,她是女主人,由娘家爸妈看着俩孩子,自己陪丈夫在一楼招呼客人。大女儿崔天璎是个大孩子了,也陪在母亲身边学着应酬。
偶尔和奶奶梅姨等人说说话。
因此,梅姨这才知道,三儿媳妇居然接了一份工作,这些天都在舞蹈室研究新舞。
梅姨听罢,内心是排斥的。
她不反对儿媳妇出去工作,瞧,老二媳妇见孩子们稍大了些,去年考了公务员,进了机关单位。
老大媳妇更不用说,自己带俩孩子,在家当全职太太。
如果不想当全职太太,像老三媳妇这般条件,找个单位就职一点不难,为嘛要挺着肚子跳舞呢?
唉,老三媳妇到底是太年轻,有恃无恐。
跳舞一般都是蹦来蹦去,有掐腰打滚之类的动作。别人有没有她不知道,老三媳妇的舞肯定有。这姑娘声名在外,经常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如今怀着双胞胎(疑似),竟还不知道害怕。
梅姨越想越慌,又不好当面跟老三媳妇说,怕引起她的反感,一时赌气跳得更加厉害。
四下瞧瞧,正好,老三媳妇在楼上。
于是,趁客人围观孙女璎子才艺表演时,梅姨把儿子叫到一边说悄悄话。主要内容是让他回去劝劝媳妇,安分在家养胎咱不香吗?家里又不缺她那点钱。
“妈,这不是钱的事。”农伯年明白母亲的担忧,笑道,“放心,她身体壮,平时就应该活动活动。”
“活动是让她散散步,不是又蹦又跳。”梅姨气急,“你别不当一回事,咱大院以前有位小媳妇也这样,天不怕地不怕,想干嘛干嘛。人家一劝,她还得瑟的多跳几下给别人看……”
那小媳妇仗着年轻,说自己不像别的孕妇那般矫情。婆家人见她这么能折腾仍好好的,便随她去。
“结果有一天,她在街上摔了一跤,孩子就没了。所以儿子,你俩真的不能疏忽大意,劝劝她,把工作推了……”
等把孩子生下来,她接什么工作都行,作婆婆的绝不吭声。
“推是不可能推的,”农伯年自己赞成媳妇的事,顶着锅盖也要替她顶住压力,“这合同已经签了,还是经过我同意的。赔钱事小,影响她的声誉事大。”
虽然仍在协议阶段,小青想试试能耐,那便让她试。
“妈,从医学的角度判断……”
“你少在妈面前说些有的没的,”梅姨白他一眼,打断他的话。明知她听不懂,说这些想忽悠谁呢?“你也说了,她怀的极可能是双胞胎,要是有个万一……”
“没有万一,绝对没有。”农伯年向老妈保证,“妈,这方面我有经验……”
“你有啥经验?”梅姨无语地瞅他,“惧内的经验?你是不是怕她生气?那我去说。”
“哎哎哎,别,”农伯年哭笑不得,连忙拦住她,“妈,您忘了我是干嘛的?我保证她和孩子安然无恙,您对儿子有点信心好不好?”
“我不是对你没信心,我是对她没信心。”
无风不起浪,她一直相信老三媳妇是有真材实料的。正因如此,她才担心对方年轻气盛,事业心重,在无意中做出一些危及腹中胎儿的动作犹不自知。
“我知道您是为我们好,不过妈,这事交给我们俩自己商量决定,好不好?”农伯年一脸恳求,“您还不够了解她,可我了解。放心,她做事会有分寸。”
小青是当过妈的人,知道该怎么预防意外。
总之,这事他不赞成老妈插手干预。
看着儿子离开,想起他刚才的态度,梅姨无奈轻叹。
造孽啊,瞧瞧她家老大、老二,百分百的一家之主,夫唱妇随,偏偏自己的亲儿子……唉,这孩子的性格随爹,惧内,虽然她自认对老崔一向极温柔。
不管怎样,梅姨始终不太放心,趁儿子一个不注意悄悄溜到楼上,准备向老三媳妇明示暗示一番。
哎,人家做婆婆,在儿媳妇面前耍尽威风;反观自己,想跟儿媳妇说句真心话像做贼似的。
到了楼上,只看到老二媳妇在和梅意等几位姐妹在说话,老三媳妇在……哦,好像在另一边阳台,梅姨疑惑的瞅瞅,确定是她才慢慢的走过去。
“……我在观望,等你们决定好我再签名。对,如果答案相反,那我今年只捐一部分,明年开始不捐了。”罗青羽对手机那端的人说。
她这叫提前声明,不叫威胁。
电话的另一端是吴云霞,她正奇怪罗青羽那份捐赠文件为什么还没寄回去,打电话来问问,生怕寄丢了。
“这个,阿青,艾达也有她的难处。”吴云霞不得不替艾达解释一番,“那些学生家长知道她人好心善,顾一帆和大鹏一向交情不浅,所以求到她面前。”
很多有男孩的单亲家庭,达不到其他慈善机构定出来的条件,无法接受扶助。
那些单亲爸爸、单亲妈妈,甚至父母双亡只剩下爷奶的人家,只是过得辛苦些,尚未达到资助标准。
吴云霞和艾达等人费尽唇舌,为这些家庭联络相关机构。仅有一两例成功接受社会捐助,其余的家庭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至少资料上是这么写的。
艾达于心不忍,想上网求助,但世上比他们惨的大有人在。所以,她始终觉得用近水救近火最实际。
她不仅向大鹏企业的股东发起请愿,甚至在网上组织了几位志愿者一起到青台市找那些大中企业求捐款。
还别说,真的有人被她的行为所感动,拿到几笔捐款。
小的几千,大的上万,虽然是杯水车薪,亦有望积少成多,涓涓细流汇聚成河。
第793章
精神可嘉,值得鼓励,老实话,罗青羽并不反感艾达做善事,但不乐意对方把大鹏企业捆绑到慈善这一艘小船上。
对,是小船,以大鹏企业今时今日的地位,尚称不上大船。
“扶助计划从去年开始,你们统计一下,去年和今年有几个女孩大学毕业。别忘了,我们承诺过,凡有女孩读完大学的家庭,均能获得一个重疾治疗名额……”
这不是免费的,而是大鹏企业的慈善部门掏这笔医疗费。
即便家家户户有买医疗保险,对于治疗重大疾病仍要花费很大一笔钱。如果男孩女孩一视同仁,以大鹏目前的规模支撑得起吗?
要知道,这个扶助计划是面向整个寿乡的。
寿乡包括多个大小村庄,不仅仅大谷庄一个村。
“艾达的本意是好的,但她如果继续这么闹,你们大鹏迟早被她架到火上烤,全员为搞慈善而工作……”罗青羽最后再提醒吴云霞一句,便挂了电话。
她上辈子为钱奔波劳碌一辈子,这辈子有钱了,难不成要为了其他穷苦人家而继续为钱奔波劳碌?
说实话,她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
她努力赚钱,珍惜每一分钱的去处。之前提这个扶助计划可以眼睛不眨一下,那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存款丰盈有余,艾达的作为等于在抽空她的存款。
这就不能忍了。
没有底限的慈善就是个无底洞,一个不慎,随时连钱带人一并掉坑里。
察觉身后有人,罗青羽结束通话,一转身便看到婆婆站在不远处,略意外。
“妈,你找我?”
“哎。”见她谈完电话,梅姨笑吟吟的过来,“想跟你聊聊,不成想,听到你在谈电话。怎么,你还搞慈善啊?”
叫人意外哦,她以为,像老三媳妇这般受尽追棒的女孩根本想不到这些事。
顶多响应社会的号召,给灾区人民捐一些款项意思意思,哪里会花多少心思?
“唉,一言难尽。”罗青羽叹气,挽着婆婆的手往阳光房走,边走边聊。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末了问,“妈,你觉得我是不是多虑了?”
“没有,这事你对。有善心固然好,没有底限的善心除了拖垮自己,最终还落不着好。一个乡镇企业,更不宜过分高调张扬,这世道仇富的人可不少。”
仇富的人没有感恩之心,他们认为自己穷是世道的问题,富人若不救济穷人便是吃人的资本家。
他们恨不得这些有钱人一朝回到解放前,和自己一样。
“对呀,之前就有人闹,好不容易平息风波,现在又搞……”罗青羽略烦躁,“有点烦。”
“那就别烦了,让她们自己搞。”梅姨劝道,“你现在需要静心养胎。”
做善事要力所能及,超出能力范围便要及时止损,免得把自己拖成吃力不讨好的贫困户,白忙活一场。
“嗯,我也这么觉得。”罗青羽深以为然,而后问,“对了,妈,你想跟我聊什么?”
“噢,对,差点忘了。”梅姨这才想起正事,道,“听璎子说,你接到工作了?”
“嗯。”罗青羽点头,瞅了有些着急的婆婆一眼,“您是不是担心我动作大,会伤着胎儿?”
对,就这个意思。
梅姨微微一笑,静站原地看着她,意思不言而喻。
“这您大可放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