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佛系田园(重生)-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青羽:“……”
第736章
在旅途中相识,继而结成夫妇的例子不是没有。倘若遇上这种机会,出手相助成就一段佳话并无不可。
不知怎的,很多大姐、大姨们对作媒十分热衷,加上又是女孩子主动,值得鼓励,更加义不容辞。
无奈罗姑娘不解风情,拒绝合作。
大姨不强求,只是一脸不爽地回到队伍。见祁学凯态度坚决,自知多劝无益,这么多人聚在客栈门口会影响人家的生意,车主夫妇便和队友怏怏离开。
他们一走,三人也相继离开客栈。
走出不远,罗青羽把大姨的意图告诉他俩,然后和姚辰瞅着祁小哥捧腹大笑。
“哈哈哈……”
队友因为长得太帅被拉郎配,这事她可以笑一年。祁学凯脾气好得很,任笑不恼。他长得好,没办法,小的时候,他还被一些家长追着父母要订娃娃亲。
他小学时期交了很多女朋友,纯聊天那种。长大后的就不说了,请容许他保留一点个人隐私。
啧啧,这句话很有内涵,凭各自想象吧。
早上这一出纯属闹剧,无人放在心上。
托祁学凯的福,三人经客栈前台的小姐姐指点,包一辆车去名山河川游览参观。有老司机带路指点,三人轻松自如地从游客少的出入口买票,进山游玩。
姚辰出手大方,请司机一同进入充当导游,哪里漂亮去哪里。这老司机在景区有熟人,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们少走不少冤枉路。
不好之处也有,人家三天看完的景点,他们一天就看完了。
按照罗青羽的习惯,在景区逗留个一两天就够了,否则浪费时间。所以,晚上回到镇里,由姚、祁熟门熟路带她逛一逛这里的夜街,到酒吧喝点小酒。
这家酒吧建在河边,他们运气好,被带到一个靠近河边的露台位置。
有些缘分啊,躲都躲不开。
三人刚坐下不久,便看到那对车主夫妇喜不自胜的过来打招呼:
“哎呀,真是巧了,这缘分真的是,早上刚说下回见,晚上又碰到了,呵呵呵……”
罗青羽和姚辰:“……”
祁学凯无语了,想扶额,这狗屎般的缘分……本想冷淡以对,奈何对方热情有加,完全看不见。不久之后,那位对他有好感的女生带着闺蜜们也来了。
三人默:“……”
不用问,八成是车主大叔、大姨设法通风报的信。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车主大叔健谈,和姚辰谈路上见闻;大姨则撩祁学凯说话。夫妻俩时常把话题扔给那位姑娘接,好让她与祁学凯聊得上话。
成就一桩好姻缘,是需要最佳队友的,那位姑娘的闺蜜们识趣地和罗青羽说话,尽量不冷落她。
她们聊的话题很无聊,先是问她哪里人,接着开始问她从哪里来,打算到哪里去;并且试探地问她是怎么认识姚、祁二人的,她和他们是什么关系。
罗青羽:“……”
实在不想浪费时间,她敷衍几句后,借口上厕所离开了酒吧。走出门口才给姚辰电话,说她很无聊,要先回客栈休息。
没想到这姑娘会尿遁,姚辰感到好笑之余,不多想。
很多年轻的女孩不爱凑热闹,尤其是众人的目光焦点不在她身上的时候,可以理解。况且时间尚早,回客栈呆着更无聊,不如在这儿聊聊天打发时间。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回到客栈,收到前台小弟给他俩的一张留言条,上边写着: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有缘再见啦,保重。”
落款人是:青。
姚辰:“……”
祁学凯:“……”
两人表情呆滞的对望一眼,在对方的眼里看到同样的不可思议,青?不会是她吧?
“是跟我们一起来的罗小姐吗?高高的,长得很漂亮的。”姚辰忍不住问前台小弟,希望这是一个误会。
“对呀,罗小姐说有事先走一步。”前台小弟很诚实的告诉他俩,“我劝过她,天气预防说半夜或许会下雨,可她非走不可,我只好帮她叫车了。”
连房间都退了,电脑上清楚记录着。
啊啊啊,两位原本温文尔雅的男士顿时一脸沮丧,气馁得想捶桌。
“这三更半夜的,她一个人上路是不是脑子瓦特了?!”祁学凯到底是年轻,气她不讲道义扔下他们就跑,同时担心她遇人不淑发生意外。
姚辰听到这句话,镇定下来了,问前台:“她叫的哪辆车?有司机电话吗?”
有,前台小弟把司机的电话给他俩。
幸运的是,电话打通了,司机也接听了;不幸的是,司机回复说:
“啊?她早下车啦!我把她送出大马路就下车了。我不知道她要去哪儿,不过我看到她本来步行的,后来拦了一辆私家车走了……”
噗,祁学凯在旁边听到司机的回复,气得直接瘫坐在旁边的椅子里,想吐血。他目中无神的瞅着大堂的灯,喃喃道:
“那位大姨说得没错,她真的太任性……”
车主夫妇对她的意见不小嘞,阴晦的说漂亮的姑娘心高气傲,且任性,不懂体贴人。因为长得漂亮,她们从小优越惯了,习惯别人的呵护,绝非良配。
找这种女孩做媳妇,男人要一辈子给她做牛做马,翻不了身。车主夫妇没有指名道姓,但又十分巧妙的让他们知道说的就是她。
两人权当听个乐,一笑置之。本想今晚告诉她的,结果她跑路了。
没道义啊!太特么气人了。
“全世界都知道她任性,你发牢骚有什么用?”姚辰一边打电话请救兵,一边吩咐祁学凯,“赶紧的,把那位司机找来问清楚……”
祁学凯无奈长叹,重新拿起手机拨号……
再说罗青羽,先乘坐出租车到大马路,然后在网上叫了一辆车送她直达市区汽车站,成功地把两个大男人甩掉。
为嘛呢?
原因很简单,她回到房间的时候,突然心血来潮想离开。
太任性了!姚辰、祁学凯不是她的助理,没有迁就、忍受她脾气的理由。既不想为难别人,又不愿亏待自己,唯一的办法是自己走。
至于他俩是什么人,不重要了。
一路上,她不曾同意被他们拍照,更不曾合过影。如果日后网络上出现她今趟旅行的照片,她自会追究他们的责任。
就这样,晚上十一点多,罗青羽上了一趟夜班的长途客车,重新开始一个人的旅程。
第737章
摆脱两位男士,整个旅途显得自在多了。
比如,翻山越岭的时候,她喜欢用攀岩的方式往上爬。指甲似铁甲,使她更容易找到山石的缝隙往上爬,尽量避免损坏石壁,不必顾虑被人看出异常。
又或者踩水过河,轻功嘛,做起来轻松自然无负担。
唯一不方便的是,遇到美丽的风景,无人帮拿相机拍下她最惬意的一刻。
比如今早,她伫立在一条风景秀丽广阔无边的沟壑河川前。想拍一张她撑筏荡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之上,一叶轻舟悠然去的照片。
看看四周,没有筏子,她又回到山林里找了一圈,终于拖出半截有些腐烂的粗木。附近没有人家,这么漂亮的一大块木头居然没人捡去当柴烧,可惜了。
还好遇到她,使它得以发挥余热。
好,筏子有了,她伸手在包里进入丹炉山,取出无人机。几番调整,让它在高空环绕,拍下自己在宽敞的河面上那渺小的身影。
清晨的河面广阔,烟雾笼罩,此情此景委属难得。
她站在那截烂木上,握紧一根枯枝当竹篙,慢悠悠的荡漾在河面上。不用拍好几次,按照以往经验一次过,否则要时常回到岸边调整镜头太麻烦了。
拍完了,重新收好无人机,她继续撑着枯木顺流而下。
不久,远远地,看到一艘观光船迎面而来,隐约听见有人惊叫,“快看,那里有个人!”有个人不奇怪,奇怪的是她站在一根木头上在河面漂荡。
太厉害了有木有!果然高手在民间。
游客们纷纷趴在栏杆边,有的只顾向她招手,有人机灵得很,果断用手机拍下这神奇的一幕。
罗青羽也大方,不躲不避,直接冲他们挥挥手,那船就过去了。
凭她多次的经验得出一个结论,她的粉丝多半是假粉。哪怕直接站到他们面前仍以为她是长得像,并非本尊,嗐。
感谢如今的发达网络,感谢如今的人们心里无童话。即便认出她,也会认为她在炒作,身上吊着威亚。
看不到威亚?嗐,肯定被她找高手P掉了。
当然,为了预防那艘船里有闲得蛋疼的土豪,一掷千金让船长回头看个究竟。罗青羽趁河道拐弯之后,赶紧上岸,速度跑进附近的山林里保持神秘感。
而她猜得没错,应众游客的一致请求+土豪的大手笔,那艘船的确回头了。
必须的,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如此清新脱俗的神奇一幕千载难逢,有些人一辈子都看不到。既然遇上了,当然要看个真假,可以的话再留个号码。
即便对方穿着现代衣物,并非古代那种飘逸轻盈的仙女服,但聊胜于无嘛。
只可惜,等船回头,他们只看到半截烂木头在河面上漂,扼腕ing~。
而这时候,罗青羽在山里一路飞跑,特么的饿死了。
在野外走在了三天两夜,没能遇到一户人家,她的干粮吃完了。只靠采摘野果、野菌充饥,野鸡什么的不能打,若不小心逮到一只牢底坐穿兽,完球。
水还有,晚上进丹炉山装两瓶出来。但光喝水不行,她开始想念人间的烟火味。
就在刚才,她嗅到一丝煮饭用的柴火味道,估摸着附近有人家在做饭。一想到这个,垂涎三尺,要不是怕附近有监控,她恨不得直接用轻功一秒到达。
野果吃多了,有火气的饭食对她来说是一种诱惑。
果然,跑了没多久,一栋简陋朴实的木屋出现在眼前,还有两个小孩蹲在院子的围栏外玩石头。
一如既往,屋外有小孩的,屋里多半有大人在。
小孩们不怕陌生人,上过学堂,国语说得贼标准,直接问她找谁呀,来干什么的。得知她是路过,想买点吃的,说着说着,从屋里走出两位妇人。
一位年轻的,一位年纪略大,应该是婆媳。
她俩问明情况,得知她来买吃的,不禁笑呵呵的摆摆手。不用买,虽然住在山里,资源却不缺,用自制的面条、自家种的菜+两只鸡蛋,给她下碗面吃。
年轻妇人说的话,罗青羽听得懂,但年纪稍大的一口方言,想听懂蛮困难的。直到看见两个小孩端出一盆熟番薯、玉米和玉米饼,才晓得妇人的意思。
吃面之前,先吃些点心。
虽然饿了,也不能狼吞虎咽,面对纯朴的人家,她希望给人家留一个好印象。
家里有陌生人自远方来,小孩们一脸好奇的蹲在旁边看她吃,身边就有凳子却不坐。
罗青羽见状,笑了笑,拿出手机与他们合影几张,把孩子们简单而纯真的笑容定格在相片里。
那位大婶坐在门口绣花,笑看客人和孩子们互动。见她拿着手机往自己这边看,连忙摆手兼摇头,表示拒拍。
木事,那咱就不拍了,罗青羽收起手机,来到大婶身边看绣花。
并非十字绣,而是绣出来栩栩如生那种。
经小孩在旁边翻译,得知这种绣法没有名堂,自古以来她们就这么绣的。罗青羽也不晓得这叫什么,反正觉得很好看,便学了,以后给孩子绣个肚兜。
为此,大婶愿意让她拍自己下针的方法,手动的慢镜头,不要拍到本人就行。
这家山户的男主人出去了,大爷送自制的干面条给市集的小饭馆,顺便在市场摆摊,卖山货以及蔬菜。年轻妇人的丈夫在大都市打工,要等年底才回来。
生活不易,平安是福,其余都是虚的。
很快,面条好了,年轻妇人把面端出来,满满的一碗鸡肉、鸡蛋汤面,真是破费了。
无以为报,罗青羽悄悄把一个红包放在大婶的绣筐里,拒绝年轻妇人开摩托车送她出去的一番好意,按照她俩指引的方向徒步离开。
走之前,两位妇人塞给她好多玉米和番薯,让她在路上吃。
她接了,事实证明这是明智之举。
因为她走走停停,途经山下一个村庄又在里边溜达一圈,最后坐村里年轻人的顺风车去附近的城区。到了城区已近黄昏,刚好把收的番薯、玉米吃光。
年轻人好心,直接把她送到本市最出名的酒店,叮嘱她不要贪图便宜住其他的。
为啥呢?
因为这里毕竟是小地方,其余酒店或多或少有些违法行为。比如在门缝里塞小广告什么的,她一个姑娘家不好去那种腌臜地方。
而她目前住的这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算是本地最正规的,住着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