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九零之美味人生 >

第88章

九零之美味人生-第88章

小说: 九零之美味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与竞标的人都傻眼了,市里两家最大的地产公司今天杠上了,眼瞅着那块地溢价已经超过起拍价快一倍了。
  老陈皱了皱眉头,按照这么个拍法,换算成楼板价,单平米已经超过了两千块钱,再加上建安成本,整个项目算下来,投资要超过一点五亿,这是什么概念?不说省城,就算直辖市天津,去年全市房地产总投资都没超过七十亿。
  没赚头,他放弃,老陈对老方摇了摇头。
  那块位于故宫旁的商业地块最终落入宏天手里,王宏天对老陈露出挑衅的笑容。他背后有人,已经找了个冤大头接盘,就算溢价这么多,这地转手,他还能赚上几百万。挣钱不说,还能恶心恶心陈发,一举两得,开心!
  “小人得志。”老陈嘀咕一句,转头吩咐老方,“我不方便,你去查查,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老方为人圆滑,到处都是他熟人,第二天一早已经探听出内部消息,“主管市长跟土地局打了招呼,让咱们两家竞价,这么做挑不出毛病,土地局没有理由反驳。”
  “呸,早前土地局召集我们开会的时候,王宏天说不感兴趣,现在玩这一出,故意的,他绝对是故意的!”老陈气得拍桌子。
  “我猜是他们从银行弄了笔大额贷,手里又有钱了。”老方分析。
  “不行,今年他已经抢了我两块地了,这次要是认输,我陈发还怎么出来混?”
  老方眼珠转了转,出主意,“拿地的流程完全合规,我们挑不出毛病,他跟副市长好,你还跟书记关系铁呢,让上面发句话,压压他怎么样?”
  老陈白了他一眼,“我的原则你忘了?坚决不给朋友添麻烦。”地产界智多星不是白叫的,老陈想出个不是主意的主意。
  露出老狐狸的笑容,“那块地在哪你忘了?旁边金店当年动工时,发生什么事了?”
  老方立即反应过来,哭笑不得道:“您这招吧……有点冒险,全凭运气,不过,要是赌对了,确实能气死王宏天。”
  “不怕,我有帮手。”老陈指了指墙上的财神像。
  晚上,老陈提前离开饭局,亲自过来找宝库,“明天周末,宝库你来帮思密达大爷一个忙好不好?”
  宝库大眼睛闪亮,“帮你摸牌吗?”
  “去挖宝。”
  “我喜欢挖宝。”小孩兴奋极了。
  甄珍摇头,这一老一少,老的没正行,小的太天真,说的跟真事似的。
  她错了,老陈和宝库确实要挖宝。
  位于故宫东侧占地面积六万平方的地块,上面建筑物已经拆除干净。四周被围了起来。
  事先跟土地局打了声招呼,以为老陈没拿到地,心里不舒服,想去现场看看,土地局痛快地放行。
  老陈亲自开车带宝库过来,把车停在旁边的小路,把小孩抱下车,从后备箱取出一样工具。
  宝库张着小嘴兴奋道:“我们是不是要挖地雷?”
  老陈看了看手里的工具,呲牙笑了,“这个是最先进的探宝仪,地雷倒是也能探到。不过,我们今天不是来挖雷的,我们是给别人埋雷的。”
  小孩听不懂,撸起衣袖,朝胖手吐了口唾沫,“我帮你。”
  老陈,“……”探宝真不用往手上吐唾沫。
  老陈借来的探宝仪是美国产的,内置精密芯片,金银铜铁识别能力强大,是盗墓、挖坟、找宝的不二之选。
  一大一小头戴着同款鸭舌帽,合持一根探测杆,跟个趟地的老汉似的,从地块的边缘向中间摸索。
  走出节奏了都,“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寸两不一回头。”老陈嘻嘻哈哈念着今年小品台词。宝库跟着念了一会,也念顺溜了。
  趟了大半天,探宝仪没发出一点动静,这地整得精细,连个瓶盖都没有。
  老陈心说,他真是魔障了,输了就输了,在这块地找到个遗址是能阻止王宏天那老鬼继续开发,但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真是瞎扯蛋。
  有小宝库在也不行,宝库名字带宝,也不能保证事事心想事成啊。
  老陈打了退堂鼓,低头对宝库说:“不玩了,陈大爷带你吃自助餐去。”
  瞎扯蛋能手宝库没玩够,摇了摇头,“接着趟。”
  “好吧,接着趟。”
  趟了大半,快要接近地块最中间,探宝仪终于响了,宝库撅着屁股从地里扒拉出个铁饭盒盖,撅小嘴,“不是宝。”
  “来都来了,趟完再走。”
  又往前走了两步,探宝仪滴滴响了起来,仪器上的英文老陈搞不明白,但地上没发现饭盒盖之类的东西。
  宝库胖手呱唧起来,“找到啦。”
  难道真有遗址?老陈看了眼乐翻天的小孩,名字起的好,命里真带财。
  保险起见,老陈给探宝仪的提供者,省文物局考古队打了个电话。
  王宏天晚上刚进家,手机响了,接到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什么?东故宫那块地,发掘出一个遗址?目测是春秋时期遗址?这有什么的,故宫周围挖不到三尺,哪都能挖出点东西,把文物转移了,接着开发就是……什么?先秦遗址政策要求要原地挖掘保护,不让迁移?……遗址在地块中间?这块地暂时动不了?开什么国际玩笑!”
  老王差点气晕过去,几百万没了。
  从扯蛋二人组荣升挖宝黄金搭档的老陈和宝库,击掌相庆,“心想事成,合作愉快!”
  宝库这小孩不简单啊,老陈决定信命了……
  不简单的宝库自此多了毛病。
  甄珍被莫名其妙上门找茬,小陈心中有愧,这次送礼来了个大手笔,甄珍喜欢老物件,他姥爷珍藏过一件元青花笔洗,拿来送给甄珍把玩。
  听说这东西是古董,宝库把笔洗紧紧护在怀里,“宝贝都是国家的,要上交!”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1…25 21:29:18~2020…11…26 21:47: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夜雨听荷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凌冰溪、百香果、尽欢 20瓶;枝桠上的鱼、小小芋头、土豆排骨 10瓶;梦若浮生 9瓶;叶子26、纯蠢的爱 5瓶;一到月半就变胖 4瓶;youyouyou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7章 蟹黄汤包
  小陈头疼扶额; “你比我还像警察。”
  “我是正义的来福灵,”小孩上下抖了抖眉毛,说得不尽兴; 搂着笔洗亮嗓儿; “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 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死、杀死!”
  姐夫变害虫,好一个正义小使者。
  甄珍好说歹说跟小孩解释清楚,地底下没挖掘的遗迹和文物要归国家管; 但不是所有的古董都要上交给国家。小孩半懂不懂; 倒是把手松了,甄珍赶紧把东西收起来,元青花那么稀有,要是摔碎了; 可找不到第二个。
  面露不解; “怎么就让他们两个发现了春秋时期的遗迹呢?”宝库运气是不错; 但甄珍觉得他跟老陈一起; 好像运气格外好; 打麻将能自摸,找个遗迹像找大白菜似的,名副其实的圈钱搭档。
  小陈解释道:“这事其实不见得有多玄乎,咱们市别的地方不说,故宫周围的地下虽然比不上陕西的遗迹多,但也不少,大都是明清时期的马厩、猪圈什么的,没有人家的墓葬群那么有研究价值,所以土地局整理净地的时候; 也没找专人探查。
  我爸之所以想去探探,是因为隔壁的那家金店重建的时候,也发现了春秋时期的遗迹,包括他们爷俩这次发现的,都是生活遗迹,没什么有价值的文物,将来要是全部发掘出来,可以在地下做个展示,供大家参观。”
  小陈笑了一下,接着道:“遗迹面积不大,妙就妙在它的位置上,在这块地的最中间。虽然不影响宏天开发这块地,但进度要放缓,而且前期做好的规划也要变。做房地产就是搞金融,进度拖得越长,规划变动,成本无限增大,不管宏天,还是他的下家都玩不起。”
  “原来是这样。”甄珍目光微闪,不玄乎就好。宝库是她最亲的人,她难免患得患失,怕小孩福气太过,会在别的地方被找补回来。
  小陈送甄珍礼物,老陈送小孩礼物,找人专门寻来一个轻便的小型探宝仪给宝库玩。
  宝库对唢呐的热情终于消退了,恨不得吃饭、睡觉都搂着他的宝贝探宝仪,上幼儿园都想带着,被甄珍及时制止。
  不让带去上学,小孩一从幼儿园出来,就急匆匆拽着姐姐往家走。
  杏花巷从此多了个头戴圆唢呐是小孩制造噪音的工具,探宝仪也没好到哪里去。
  路两侧没来得及清理的啤酒瓶子盖、图钉、小铁片被探宝仪不停地识别出来,滴滴滴响个不停。
  “唉呀妈呀,秒回革命年代了,宝库你这玩意的动静听起来像是在给敌方发电报。”朴叔出来笑话寻宝小能手甄宝库。
  小孩从兜里掏出一枚脏兮兮的铜钱,兴奋地献宝,“这是我刚刚找到的。”
  “大钱儿?收获不小啊,朴叔给你做个鸡毛毽子玩。”
  还是老朴,傍晚刚笑话完宝库,晚上就过来求助。有个老头在他家点了一份脊骨汤,啃骨头把嘴里的假牙给硌掉了一小片。
  老头急眼了,捂着嘴呜哩呜噜,“我的牙套镶得早,可是纯金的,一小片够喝多少炖脊骨汤?不行,老朴,赶紧帮我找回来。”
  还能怎么办,撅着屁股趴地上找吧。
  朴家的餐厅是大渔的四倍大,金牙片呈抛物线状飞出去,谁知道它飞哪了,桌子腿都扒拉开找了一遍,连个影都没发现。
  把广义累得没脾气,“金大爷,我掏钱陪你行不行?咱别找了。”
  “那就算了吧。”老头失望道,他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
  “欸?怎么把宝库给忘了,你们等着。”老朴拔腿跑到对面,不一会,手持探宝仪,美滋滋挺着小肚子的宝库隆重登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神似扫地雷机器的探宝仪在靠东墙的第三条瓷砖缝那发出鸣叫。
  假牙片好巧不巧卡在瓷砖缝里。
  金牙片失而复得,老头高兴地掏出十块钱要奖励给宝库。
  “又红又专”大宝库猛摆小手,“学习雷锋好榜样,做好事不要钱。”
  从此宝库的寻宝事业发展为,给赵姨找一根针,帮朴婶寻回不知道滚到哪个角落的银顶针,甚至街坊一个不满一岁的小宝宝疑似吞了个钢球,宝库为急坏了的宝宝奶奶在桌子腿底下找到了原以为被吞进肚子的钢球。
  甄珍和小陈奖励小雷锋,周末歇业一天,小陈开车带着大渔三口,去二百公里外的辽河湿地。
  跑那么远,首先是为了公事。九三年国家正式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农民手里的余粮多了,价格也低了不少,给甄珍和朴叔供货的粮商的粮价虽然也公道,但多了层差价,没有一对一从粮农手里采购便宜。
  单单为了自己店里的消耗,甄珍不会走这么远,外出采购,主要是为了远在西南的朋友,至今还有源源不断的顶级川味调料,麻椒、豆瓣酱、菜籽油从重庆跨越万水千山运抵省城,姜晓丰的情义只能通过粮食来还,哪怕一斤便宜几分钱,大批量购买,也能省不少钱。
  辽河三角洲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毗邻渤海,海中鱼虾蟹产量丰富,因为土地肥沃,陆上的产出同样丰厚,大米的品质在东北也是数一数二。
  过了十一,北方的水稻到了收获期,甄珍打开车窗,阳光与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路两旁金黄麦浪随风起伏,仿佛绵延到天边的奢华地毯,有一种黄叫梵高黄,黄得热烈、璀璨。
  怀里的宝库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大眼热切,“这里有好吃的。”
  小孩说对了,前方有美味在等着他们。
  车一拐进村头第一家,孙大叔老两口听到车响立即从屋子里迎了出来。老孙是常来甄珍店里吃饭的一位顾客的大哥,帮忙给两人牵上线,在电话里已经初步商定了收购价,今天过来主要是亲眼看看大米的品质。
  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脸膛黑红,脸上纵横交错的纹路因为笑容而舒展,从偏厦取了一袋样米出来,语气诚恳道:“这是去年的陈米,地里的稻子再晒两天,就能下地割了,你放心,小甄,这种珍珠米我们种了好几年,今年水稻结穗时天气好,米质保管比这袋还要好。”
  小陈今天完全是司机角色,站在一旁笑而不语,把舞台留给甄珍。
  甄珍抓了一撮米在手心观察,米质好,哪怕是放了一年的陈米,大米光泽度一点没受影响,颗粒饱满,晶莹透明,确实是黑土地上长出的像珍珠一样珍贵的食物。
  甄珍很满意,“孙大叔,大米我挑不出毛病,因为是帮我朋友采购的,我没别的要求,水稻晒好,别掺沙子,价格就按照咱们商定的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