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朋友圈卖货火了[美食]-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保安在旁边看着,个别有插队想法的人也只能老老实实去后面排队,一时间队伍虽长,倒也没闹出什么事。
向母在店内看到外面有保安帮忙,心里很感谢他们,特意喊女店员出去送了几杯荷叶茶给他们。
两个保安本来是收到上面的吩咐才过来帮忙,收到荷叶茶后还有点意外,不过随即态度却更加认真起来。
“这家店生意可真好。”高个子保安说完,低头喝了口茶,随即眼前一亮,“怪不得生意这么好,这茶可真好喝,喝一口浑身都舒坦了。”
他连喝了几口后,转头看向身旁的同事:“你怎么不喝?”
“带回去给我老婆喝。”十几块一杯的东西,他可舍不得自己喝。
还没结婚的保安羡慕地看他一眼后道:“那你先去把茶倒进保温杯里,免得冷了糟蹋这么好的茶。”
“行,我快去快回,你多看着点。”
这一天,养生美食小铺门口的长龙就没有断过,两个保安便一直没离开。
原本预计五点关门的店,因为门口排队的顾客太热情,尤其还有顾客嚷嚷着表示自己是从附近开了半个多小时车过来的,又排了一个多小时队,搞得向母也不好让他们白跑一趟。
如此一来,店铺关门时间不知不觉就延长了。
六点多以后,天已经开始暗下来,路灯也开始亮起来。
路边,在等红绿灯的车辆里,有个坐在副驾驶的女人看到华兴广场前的那条长龙,好奇道:“这里是在搞什么活动不成?怎么排了那么长得队?”
开车的男人往广场那边扫了一眼,摇头道:“不知道。”
女人好奇心起来,拿起手机拍了张照片发到朋友圈。
万能的朋友圈不愧是万能的朋友圈,很快就有人在下面评论告诉她是怎么回事。
“她们说这边新开了一家养生美食店。”
开车的男人听到她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等红灯变绿后就一脚油门往前开去。
然而,他才刚过红绿灯,身旁的人就突然道:“掉头,快掉头!”
男人闻言,眉头一拧:“你不会也准备去那家店排队吧?今天可是宁宁生日,咱们答应和她一起过的,可不能耽误时间。”
宁宁是他们的女儿,然而他们以前光顾着赚钱,把女儿留在老人身边,导致现在女儿和他们一点都不亲近。
突然醒悟的夫妻俩想要好好弥补她,所以这个生日就很重要了。
“还用你说!是女儿刚刚发消息给我,问可不可以给她带一杯那家店的荷叶茶,这还是她头一回主动和我开口。”女人声音透着点激动,同时又有几分心酸。
之所以心酸,是因为女儿的语气充满试探,明明很想要,却又表示不行就算了。
听说是女儿想要的,男人二话不说直接在前面掉头回去,很快将车子开入华兴广场的地下停车场。
“我刚刚仔细问了一下朋友,她们说店里有减肥效果很好的荷叶茶,还有能养发生发的墨玉糕。”
听到老婆的话,男人道:“宁宁又不胖,喝什么减肥茶。”
女人没接这话,而是道:“宁宁头发从小就有点薄,我想着要不要给她买点墨玉糕补补,她们说墨玉糕吃了对头发特别好,就是有点小贵。”
“多少钱?”
“188一份。”
“那还好,我一个月少抽几包烟的事。”
夫妻俩一边走一边聊,很快来到养生美食小铺门口的队伍后面。
七点多时,这对夫妻终于排到了前面。
然而,也正是这时候,向母一脸歉意的走出来:“不好意思,店里的食材用完了,只剩最后十份墨玉糕。”
实际上,向母之前已经让店员出来说了几次,表示店里的食材快用光了,让后面的顾客别再排队,但顾客们大概是不死心,都不肯走。
这会,不走也不行了,排在十位之后的顾客喊话让他们明天多准备一点食材后,也没空手回去,买了一杯荷叶茶边喝边走。
那对夫妻正好排在第十二位,等到店门口的顾客都离开后,他们还没走。
向母发现他们后,主动问:“你好,请问还有什么事吗?”
“老板你好,是这样的,今天是我女儿生日,她头一回跟我开口说有想要的东西,我实在不想让孩子失望,我知道这有点为难人,但可不可以请你们帮帮忙?帮我做一份墨玉糕和荷叶茶,我可以加钱。”虽然女儿没提要墨玉糕,但当妈的这段时间也算了解她一些,知道她大概不是不想要,而是觉得太贵了不敢要。
向母自己也有女儿,将心比心,其实也能理解她的心情。
“你等等,我帮你问问我老公。”向母说完,转身进入小厨房。
向父闻言,没怎么犹豫道:“左右明早也得去小晚那拿食材,我现在去也一样,你让他们在店里等等吧。”
说完,向父直接开车出门。
养生美食小铺离向晚公寓不远,没多久向父就到了她家门口。
“爸,你吃饭了吗?”向晚开门看到他,下意识问了句。
“你吃了吗?”向父不答反问。
向晚点头后,他才说明来意。
他不回答,一猜就是还没吃饭,向晚才刚吃完饭没多久,厨房里的汤还是热的,于是道:“你坐着喝碗汤垫垫肚子,我去做墨玉糕,待会你直接拿给顾客。”
“还是我女儿贴心。”向父确实有点饿了,倒也没拒绝。
向晚给他盛好汤后,转身进了无菌厨房。
向父在餐桌前坐下后,打了个电话给向母,让她和顾客说一声免得对方着急后,又不无炫耀地道:“我女儿煮的汤就是好喝……”
“让你去拿东西,还倒好,还在女儿那喝起汤来。”
“我女儿孝顺,我有什么办法。”
夫妻俩在打电话时,城市的某座房子里,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坐在沙发上,表情很是失落。
“宁宁,准备吃饭了,奶奶给你做了你爱吃的卤鸡腿。”厨房里的老人对于儿子儿媳妇还没回来,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除了孙女刚出生那几年,这对夫妻什么时候给女儿过过生日。
她倒是早就不对儿子儿媳抱什么希望,只是觉得可怜了自家孙女。
第37章 墨玉糕
骗子……
宁宁听到奶奶的声音; 下意识从沙发上站起来,只是心里却对父母失望极了,觉得以后都不会再相信他们。
厨房里还有个汤没炖好; 奶奶听到脚步声; 先拿碗装了几个卤鸡腿让她吃。
自家卤的鸡腿,卖相或许比不上外面卖的; 但散发出来的香味却十分诱人。
老人虽然疼孙女; 但她节俭惯了,加上卤鸡腿做起来还是比较费功夫的,所以平常只有过节过年会做给她吃。
换做往常; 看到自己最爱卤鸡腿; 宁宁早就高兴坏了; 但现在; 最爱的卤鸡腿吃进嘴里都没那么香了。
大概是看出孙女还是有些不高兴; 奶奶安慰道:“你爸你妈可能有事去了; 奶奶陪你过生日也是一样的。”
有事,有事; 永远就是有事……
宁宁在心里抱怨; 却没将这份气撒在老人身上:“嗯; 我知道,没关系的。”
老人见她懂事; 伸手摸摸她脑袋后道:“去外面坐着吃吧,等会奶奶把汤端出来就开饭了。”
宁宁端着碗在饭厅的桌子上坐下后,忍不住拿起自己的手机。
她看着妈妈几个小时前回复的那条消息; 眼眶突然有些热,在眼泪掉下来之前,她放下手机用手抹了把眼睛; 拿起筷子继续咬鸡腿。
等到汤也炖好后,奶奶开始往外端菜:“可以吃饭喽。”
今天的菜色十分丰富,和过年差不多,然而一个卤鸡腿都没吃完的宁宁看着桌子,却觉得自己一点也不饿。
咚咚咚——
门外突然响起敲门声,老人正想着会不会是儿子他们回来时,就见孙女已经起身跑出去。
宁宁打开门,只看到一个小男孩上楼的背影,立刻猜到又是楼上的孩子调皮乱敲门,她表情瞬间垮下来,头一次觉得熊孩子那么讨厌。
“哎呀,宁宁你是听到妈妈回来了吗?”
就在宁宁准备关门时,忽然听到一道惊喜的声音,她惊讶地抬头,就看到爸爸妈妈一前一后走上楼。
夫妻俩手上提着一个保温桶和一个保温杯,看到女儿后,当妈的先把保温杯递过去:“你要的荷叶茶,妈妈还给你买了墨玉糕,等吃完饭后吃。”
夫妻俩在养生美食小铺等了一会,后来想着等带回家怕会冷掉,干脆在超市里买了个保温杯和保温桶。
“我还以为你们不回来了,怎么搞得那么晚。”老人看到儿子儿媳妇,高兴的同时忍不住埋怨一句。
“那家店生意好,排队耽误了一会。”
宁宁听到妈妈的话,才发现原来自己错怪他们了,但她不好意思表露出来,只在一家人上桌准备吃饭时,主动给爸爸妈妈盛饭盛汤。
夫妻俩以前可没这个待遇,对视一眼后,都有些高兴,觉得这么久的队没白排。
“奶奶卤的鸡腿特别好吃。”宁宁还主动分享了奶奶专门做给她的,香喷喷的卤鸡腿。
夫妻俩这些年一直在外地,偶尔回家时对女儿的印象就是听话懂事。
直到这次,在外面赚了点钱,想把女儿接出去,女儿强烈的排斥,才让他们发现,她听话懂事的另一面,却是对他们的生疏,她宁愿陪着奶奶继续留在这个旧小区,也不愿意跟他们去住大房子。
老人住惯了这里他们强求不了,但女儿和他们这么生疏,多少有些扎心,夫妻俩反思过后,这才努力想要改善和女儿的关系。
眼见荷叶茶和墨玉糕能换来女儿的亲近,当爸的直接放下大话:“以后爸爸天天给你买!”
饭后,一口墨玉糕,一口荷叶茶的宁宁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谢谢爸爸。”
她想,如果他这次能说到做到,哪怕只坚持一个星期,那她就原谅他以前数不清多少次的言而无信。
养生美食小铺。
向父回到店里后,将女儿做好的墨玉糕递给还等在店里的顾客。
夫妻俩接过墨玉糕后,一边道谢一边往洗干净的保温桶里装。
看到他们还特意买了保温杯和保温桶,向父不由夸了两句。
这年头,虽然很多人嘴上都说女儿好,女儿才是小棉袄,但实际上心里还是偏心儿子的。
难得看到和他们一样疼女儿的夫妻,向父觉得也不枉他特意跑这一趟。
听到他的夸奖,夫妻俩却有些不好意思:“没你说的那么好,我们之前光顾着赚钱,其实忽视了女儿,孩子现在跟我们一点都不亲……”
向父惊讶过后,安慰了几句,随即分享起自己的经验来:“……我跟你们说,还是养女儿好,女儿贴心,我刚才去我女儿家,她一见面就关心我吃没吃饭,听说我没吃,立马去端汤给我喝……”
听到他和自己女儿关系那么好,夫妻俩都很羡慕。
“行了,别耽误他们时间了,人家还得回去给女儿过生日。”向母见他喜欢逮着人炫耀女儿的老毛病又犯了,看不过眼的过来打断。
等向父闭嘴后,向母笑着道:“这包荷叶茶送给你们女儿,祝她生日快乐。”
夫妻俩道谢后,不敢再耽搁,赶紧开车往家里赶。
送走这两位特殊的顾客后,向父让打扫完卫生的店员先下班,自己则从车上拿下一个保温桶:“女儿让我给你带的汤,你先喝着,我把食材搬到小厨房,回家再给你做好吃的。”
向母见女儿没忘记自己这份,顿时露出笑容来,一边提着保温桶坐在店里一边问:“乖囡今天在家做什么了?你有没有跟她说,让她别太累着了?”
“她说昨天才和朋友去体育馆那边玩过,还给我看了她买的多肉……”向父一边往小厨房搬食材一边道,“她还让咱们别太累,到时间就关门。”
“比起之前开饭馆时,这哪算累。”
向母回想起年前在老家累死累活开饭馆,还赚不了多少钱的时候,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相比起那时候,又要费心去进货,又要担心生意不好,还有一堆零零碎碎的事情,现在的日子不要太爽。
向父同样这么认为,不过脸上却满是笑容:“那还不是女儿孝顺,怕我们累着。”
店里这么能赚钱,向家夫妻现在只觉得干劲十足,好像回到当年刚开始创业开饭馆的时候。
他们晚上八点多快九点才到家,做饭、吃饭、洗漱又花了不少时间,等入睡时已经十一点多。
即便如此,他们第二天还是六点多就醒来,而且精神很不错的样子。
“别说,这阿胶糕、荷叶茶和墨玉糕真是不错,要不是我们自家卖的,我也得抢着买。”早上起来后,向母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年轻好几岁的自己,心情很不错。
能生出向晚这么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