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天才女友 >

第91章

天才女友-第91章

小说: 天才女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泽秋冷眼看着江逾白,心想:这个男生,真会做样子。
  难怪妹妹被江逾白蒙蔽了。
  不过,林泽秋永远心明眼亮。
  林泽秋推开江逾白放虾仁的碟子。他给林知夏盛了一碗汤,并对林知夏嘘寒问暖:“你最近在忙什么?昨晚上睡得怎么样?周末还想去图书馆吗?哥哥陪你去。”
  林知夏受宠若惊。
  她和林泽秋做了十几年的兄妹,林泽秋从没在她面前自称过“哥哥”。
  江逾白并不知道这一点。
  江逾白只觉得,林泽秋在和他攀比。
  江逾白不会轻易认输。他抓紧机会,岔开话题:“哪里能买到电机驱动板和电机底板?机器人要从底板开始做吗?”
  在这一局的争斗中,江逾白更胜一筹——林知夏优先解答了江逾白的疑问。
  林知夏和江逾白聊起机器人,林泽秋根本插不上话。
  江逾白瞥了一眼林泽秋,尽显“战无不胜”的风范。
  林泽秋脸色铁青。他被气得差点当场炸掉。
  林泽秋草草扒完碗里的饭,拎起书包,走向卧室。他在房间门口停下脚步,这一刹那,他心生一计。
  他背对着林知夏说道:“我数学考了29分,满分150分。”
  29分?
  林知夏惊呆了。
  任凭江逾白和她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了。她急忙问道:“哥哥,你遇到了很多不会做的题目吗?”
  林泽秋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我不会做的题目太多了。等你吃完饭了,你愿意给我讲题,就过来讲讲吧,不愿意也没事,我自己摸索摸索。”
  哥哥下学期就升入高三了,数学一下子退步到29分,这让林知夏非常担心。她知道,哥哥是一个骄傲的人,不到万分紧要的关头,他绝不会透露自己的成绩,更不会主动请求林知夏的帮助。
  江逾白却站起来,提醒道:“我听说林泽秋在高中部名列前茅,突然考了29分……”
  林知夏眨了一下眼睛。
  江逾白改口说:“他是不是碰上了什么难题?”
  林知夏饭都不吃了。她跑进林泽秋的卧室,双手“啪”地一下拍在书桌上:“哥哥,把你29分的试卷拿出来,我帮你看看。”
  林泽秋根本没有29分的试卷!
  是的,他刚才撒谎了。
  他的书包里,只有一张139分的试卷。
  江逾白像个脚步无声的幽灵一样,来到了林泽秋的背后。江逾白冷静地建议道:“你把卷子拿出来,林知夏会帮你查漏补缺。”
  林泽秋没料到这小子这么狠,明明看起来一副高洁傲岸的样子,却要如此赶尽杀绝!
  林泽秋上哪里弄出一份29分的数学试卷呢?他只能说:“你别管了,我先自己想想。”
  林知夏回忆哥哥前后矛盾的言行。她对哥哥的无条件信任淡化了一部分。她变成一只小恶魔,直接问道:“你真的考了29分吗?什么时候考得试呢?”
  林泽秋完全瞒不住林知夏。
  他知道,林知夏会追寻蛛丝马迹,把他逼得无路可退——从小到大,林泽秋就是这么熬过来的。他干脆收拾了一遍书桌,下了逐客令:“我困了,我要睡午觉。”
  “好,那我们不打扰了,你多休息一会儿。”江逾白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然后,江逾白和林知夏回到了林知夏的卧室,继续商讨他们的机器人大业。
  林泽秋路过门口好几次,始终没有踏进去一步。江逾白揪着“29分的数学试卷”不放,林泽秋暂时没想到应对措施。
  是他失策了。
  他低估了江逾白。
  林泽秋在客厅转悠十分钟,又在沙发上坐了半个小时,每间隔一段时间,他就去看一眼林知夏。到了后来,他真的又困又累——昨晚他没关好纱窗,进来几只蚊子,吵得他睡不安稳。
  他走回自己的卧室,躺在床上,心想:我只睡十分钟。
  谁知道,这一睡就是三个小时。
  等他醒过来,家里静悄悄一片,他心中一惊,连拖鞋都没穿,光脚冲向林知夏的卧室。
  他只看到了林知夏一个人。
  “江逾白呢?”林泽秋质问道。
  “他回家了,”林知夏舔了一口冰淇淋,“刚走十分钟。”
  今天傍晚,江逾白的爸爸妈妈设宴款待Jessica小姐。
  Jessica小姐的父亲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的大人物。她还有三个哥哥。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也是她父亲的掌上明珠——这位来自新加坡的富家千金,很有可能成为江绍祺的未来老婆。
  于情于理,江逾白必须出席今晚的宴会。
  所以,江逾白刚走不久。
  林知夏送他出门,顺便去了家里的超市,带回来一只草莓蛋筒冰淇淋。她吃得正高兴,哥哥却失魂落魄道:“我什么声音都没听见……”
  “你睡得太熟了,”林知夏透露道,“我和江逾白都在小声说话,害怕吵到你。”
  哥哥默不作声。
  “冰箱里有冰镇西瓜,哥哥想吃吗?”林知夏又问道。
  哥哥果然把西瓜捧过来了。他坐在林知夏的房间里,安安静静地埋头吃瓜,完全没了几个小时前的嚣张气焰。
  林知夏看着他,自言自语道:“我去北京上学,一定会想你的。”
  哥哥动作一顿。片刻后,他低声如呓语:“我也是。”
  *
  2009年的七月到八月,林知夏和江逾白经常在省立一中碰面。
  林知夏找老师要来一间科教楼的小教室。她和江逾白就在这里制作机器人。他们想要一个功能复杂的机器人,因此,林知夏的做工十分精细。
  她教会了江逾白如何焊接电路板。
  江逾白第一次试验时,不慎烫伤了自己,左手的手背上留了一个疤。他丝毫不在意,林知夏却有些内疚。江逾白就说:“疤痕是成长的印记。”
  林知夏被他逗笑。
  他们合作了一个多月,实现了一些基础功能。
  到了八月下旬,林知夏即将动身前往北京,就把机器人托付给了江逾白。她郑重地对他说:“江逾白,林江交给你保管。等我在北京安顿好了,我们再一起玩。”
  江逾白抱着林江,答应道:“你放心。你不在的时候,我会保护它。”
  “嗯嗯!”林知夏笑容满面。
  出发去北京之前,林知夏的同学们在省立一中的食堂为她举办了一场欢送会。
  董孙奇、段启言、沈负暄、汤婷婷等人悉数到场。出乎林知夏意料之外,就连金百慧也来了。
  金百慧出现了大概两分钟。她从众人眼前一晃而过。路过林知夏的时候,金百慧说:“你去了大学要努力。”
  林知夏回答:“那当然了。”
  金百慧点头。然后,她拔腿狂奔,跑出了食堂。
  没人理解金百慧的行为。
  沈负暄调侃道:“此情此景,似曾相识。我对段启言最初的印象,就是他疯跑到教室外面……”
  沈负暄这么一说,在座众人爆发出响亮的笑声。
  段启言抿紧唇线,羞恼不已。
  汤婷婷也在笑他。他伸出右手的手掌,在汤婷婷眼前晃了一下。汤婷婷就对他超凶:“你干嘛?”
  段启言坚持说道:“奔跑是青春,奔跑是活力。”
  董孙奇缓缓站起身,使劲鼓掌:“好!说得好!奔跑是青春,奔跑是活力!”
  众人安静下来,目光聚焦于董孙奇。
  董孙奇坦然地主持大局:“各位学长学姐,你们好,我是林知夏的小学同学董孙奇。我有一个主意。林知夏要去北京上大学了,我们轮流送她一句话,祝福的话,让气氛欢乐起来!”
  江逾白第一个赞同:“可以,从我开始。”
  林知夏扭头看着他,听他说道:“祝林知夏所有疑问都能被解答,在未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一帆风顺。”
  “好的!”林知夏充满干劲。
  沈负暄接话道:“祝你……每天过得快乐,平行宇宙的你,也要快乐。”
  “就这一句话?”段启言拆台道,“你太随便了吧。”
  沈负暄笑而不语。
  段启言跃跃欲试:“你们看我的,林知夏,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岁岁平安、寿与天齐……”
  段启言一口气报出十几个成语,桌上所有人都被他震住。他深感满意,品了品牛奶,砸吧一下嘴唇,汤婷婷就说他:“你别咂嘴,我求你了。”
  沈负暄也问他:“没喝过牛奶吗?”
  段启言疑惑不解。他讲话讲得那么漂亮,为什么又成了被众人攻击的靶子?他俯身扒饭,欢送活动还在继续。
  暑假的食堂冷冷清清,只有竞赛班和培优班的学生们坚守阵地。整座食堂显得宽敞又空旷,同学们的声音飘得很远。
  在长桌的拐角处,邵东旭用勺子敲响了铁盆。他问:“林知夏,你满十八岁那一年,能不能和我们聚一场?”
  汤婷婷分外警觉道:“东哥,你想干嘛?”
  江逾白从汤婷婷的语气中发掘出一丝微妙的气氛。他认真打量起邵东旭,淡淡一笑,敷衍道:“到时候再说吧。”
  邵东旭还在等林知夏的回音。
  林知夏一口咬住小笼包,专心致志地吃饭。有人祝福她,她就开心地拍两下手。
  这一场聚会,并没有带来悲伤的情绪,同学们谈起学校里的有趣经历,“哈哈哈哈”地笑作一团。
  散场时,林知夏朝着大家挥手,还说:“拜拜,各位,你们是最棒的!”
  与林知夏相识四年的十七班的学生们,后知后觉地感到一丝悲伤。
  林知夏走了,他们的安全感也走了。
  班上没有哪个同学像林知夏一样,能保持温和的态度,极快地解答一道难题,再把题目抽丝剥茧,用最简单的方式教给同学。她热心,可爱,乐于助人,愿意倾囊相授,每时每刻都充满活力。
  而现在,她正独自往前走,江逾白跟在她的背后。
  省立一中的校门口,汤婷婷追出几步:“林知夏……”
  林知夏驻足,回头朝她一笑:“你是我高一班上最喜欢的同学。”
  汤婷婷眼含泪光。她平静地接受了现实,只说:“我们有缘,会再见的。”
  林知夏频频点头:“是的,肯定会的。”
  盛夏炎热,蝉鸣切切,长风迎来送往,吹乱了她的发丝。她再次面朝同学,斩钉截铁地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我也不会忘记你!”段启言大声宣告道。
  “没人会忘记。”沈负暄喃喃自语。
  万春蕾抬头看天:“时间过得贼快啊,我们一块儿排练《变迁》那出戏,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情。”
  汤婷婷望向远方,喊了一声:“再见,林知夏!”
  林知夏借用江逾白刚才的那句话,作为她和同学们的临别赠言。她认真地说:“祝你们所有疑问都能被解答,在未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一帆风顺……我先走了,再见!”
  闷热的夏风,让人沁出汗意,空气似乎凝住了,阳光依然盛大而灿烂。
  这个夏天,提前结束了。


第65章 大学新生报到
  2009年八月中下旬,林知夏在北京怀柔军训基地度过了两周。
  军训基地的学生宿舍都是上下铺形式。林知夏睡在下铺,她和上铺的一位同学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
  那位同学名叫冯缘,林知夏很喜欢她的名字。因为“冯缘”的谐音是“逢缘”和“逢源”,林知夏觉得这个名字起得很巧妙。
  冯缘今年十七岁,来自南方城市,她是今年某省份的高考理科状元,也是数学和物理省级竞赛的双料一等奖。
  冯缘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她从小生活在充满数学氛围的家庭环境中,具有与生俱来的数学天赋。林知夏和她一见如故,两人经常探讨数论和动力系统,冯缘对林知夏赞不绝口:“你看过好多书,好精乖伶俐啊。”
  林知夏重复道:“精乖伶俐?”
  “家乡话,”冯缘解释,“夸人聪明。”
  林知夏哈哈一笑。
  军训期间,林知夏得到了许多大学同学的认可。同宿舍的女生们一致认为,林知夏的智力超乎寻常——她能记住所有事情,还对各种理论烂熟于心。
  她年仅十四岁,就和众多同学一样,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叠被子、站军姿、踢正步、参加拉练。
  教场上烈日炎炎,黄沙漫天,迷彩服被汗水浸湿,又被太阳烤干,林知夏努力地坚持着,哪怕她觉得很累了,也没有嗷嗷叫唤。只是深夜躺在床上时,她怀里抱着小企鹅玩偶,心中特别想念爸爸、妈妈、哥哥还有江逾白。
  军训结束之后,林知夏重获新生。
  当她踏进大学本科生宿舍的大门,她十分感动。
  虽然北大的住宿条件比不上隔壁的清华,虽然本科生的宿舍还是上下床铺,但是,那有什么关系呢,大学是自由的地方、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林知夏应该追求一种精神境界。
  对的!
  精神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