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夫妻-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38章
双赢个……屁……
卫询真想喷孙子一脸唾沫星子,他年轻能因为迁怒搞得佛道怨声载道; 显不什么温润如玉的翩翩君子:“双赢; 佛或道赢得名; 他楼淮祀赢得利,你我赢得什么?”
卫放呆了,吱唔:“阿祀……我妹夫; 您老的孙女婿,不自家人?阿祀赢了; 就是卫家赢了。”
“胡说。”卫询直吹胡子; “一棵树那还分叉呢; 连理同枝那也有亲疏之分,楼卫虽结两姓之好; 到底有两姓之别。彼此都有好处; 那添柴拨火自是情理之中; 再不济,一家吃肉; 剩下残羹稀汤,也算饱腹,遇到难处; 你托我一把; 我拉你一手,算得互助。但,一家冲锋陷阵,一家背后击鼓; 那便有些大不妥。”
卫放听得两眼直懵圈,有听没有懂:“祖……祖父……”
这孙子太蠢,卫询不得不掰开了揉碎了说与他听:“你老师列了一张名单与你,尽列京中不可开罪之世家豪族,祖父再教你一样,合宜之时行合宜之事。”
“当年我寻佛道的晦气,那是顺应上意。 ”卫询往上指了指,“只要没捅出天大的窟窿,自有兜底。孙儿,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卫家早已边缘,只剩得薄薄一层荣光,几可透光,经不得折腾,卫家最好龟缩家中,安安份份,混吃等死。”
卫放越发呆了:“祖父的之意,卫家做膏梁纨绔才有出路?”
卫询哀痛地看他一眼,沉声道:“卫家都如你这般的,还是当纨绔稳妥些。”
卫询气道:“那祖父还嫌弃我不干正事。”
卫询安抚道:“我嫌归嫌,也不曾鞭笞你去建功立业。”他叫卫询坐下,“你听祖父为你道明这里干系。佛家也好,道家也罢,真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得遇春风遍生荒野,朝迭更替,他们起起伏伏,势微有之,兴盛有之,却是长存不灭。此等存在岂不令人心生忌惮?他们信众万千,一呼百应,这些信众献妻献子献银献心肝,再得神迹加持,广大信众怕是肝脑涂地再所不惜。为君者,可能坐视不理。将神火宣之于众,渲染广传的卫家又能有什么好果子?”
“可……可卖名号的是阿祀?”卫放呆滞。
卫询一挽袖袍:“蠢货。阿祀是圣上的亲外甥,你是圣上什么人?”然后睨一眼卫放,“这回听懂了没有?再听不懂,也只能等下辈子明白了。”
卫放挺挺胸:“祖父示免看低了我,不就是这事做了,皇上会不高兴嘛。”
卫询抚须赞道:“不错,总算没蠢到家。”
卫放困兽似得绕着书房转转圈,敲了敲自己脑袋,敲了半天,总算想起来,自己好像还有什么说漏了:“不对不对,祖父,阿祀说还有后着。我忘说了。”
“还有后着?”卫询纳闷,抬手就给孙子一记,“传话传个半截,你吃饭只吃半碗可好?”
卫放可怜地蹲在一边,道:“半碗便半碗,只吃酒肉也使得。”
气得卫询又把卫放逮住捶了几记,捶得舒心后再亲手煮了茶,塞一碗给卫放:“许你牛饮解解渴,说,还有什么后着?”
卫放捧着茶,心酸得差点掉下泪来,他又不是待洗的衣裳,有事没事就捶他,痛死他了,抽抽鼻子道:“阿祀道,等得把佛道的银子骗过来,再说神火九天之物,神仙才用它点灯。人间帝皇心念子民,午间休憩,感应天召,神游九天与诸神同宴,见神火于民有用,求取之,诸神问人间帝国皇:长生、神火,何舍?帝思,遂弃长生而择神火,以赐天下光明、造福万民。”
卫询听了之后良久不语,卫放战战兢兢,在旁边缩成一团,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袓……祖父……”
良久,卫询才道:“你这个妹夫很不错,胆子大,不要脸,心又黑,手又重。真他娘的,一女二嫁也就算了,这还是西家睡东家吃啊。哈哈哈,不错不错,哈哈哈。”
卫放靠过来,细声细气问道:“祖父,你这是埋汰还是夸?”
卫询道:“自是夸赞。”想想这么重要的事,卫放居然能给落了,简直不可饶恕,揪着孙子又是一通捶,然后语重心长道,“大郎,这栖州你还得去,多多和你妹夫一道,学学他的无赖不要脸。”
“哦。”卫放点点头,心道:你不说我也去,虽然路上苦辛了点,栖州穷困了点,好赖没人打我,回家才几日,就被捶成猪头。
卫询又笑道:“阿祀这个送上门的孙女婿真是送着了,哈哈哈。”这事楼家也办得,楼长危人品贵重,不屑这些小道,长公主可没顾忌。楼淮祀偏偏让自家去办,那就是送功劳与卫家啊。这姻亲就结得有滋味了,比谢家好上万倍。卫询越想越高兴,精神抖擞地进宫跟姬央请命通气去了。
姬央笑斥了一声:“胡闹。”
姬景元却是整个人酸得冒了泡,他当皇帝时怎没一个外甥出来为他万世扬名,弃长生而择万民,此事若成,帝皇在百姓心中是何等声望?自己这个二子给外孙子灌了什么样的迷魂汤,事事以舅舅为先,坑佛与道的银子还不忘给自己舅舅脸上贴金。自己还不疼爱外孙子?就疼出这等偏心眼的小白眼狼?
姬央心中熨帖,看自己老父亲嫉妒得脸都歪了,从头到脚泛着难以言说的舒爽,得人偏爱的滋味,真如酷暑一碗雪酪,又甜又凉又入心。
“阿笙这个儿子倒是白帮你养了。”姬景元酸溜溜道。也没见楼淮祀捧他爹娘的臭脚,一心偏拐舅舅。
姬央低眸轻笑,刹那柔情,似流风回雪。
。
卫询对付僧道那真如卖油老翁滴油入铜钱孔,手熟啊。一夕之间,卫家积攒下的那点人脉尽数出动,家中人手插针似得插入禹京街头巷尾:栖州有神火惊现人间几日内遍传禹京的大街小巷。
卫询还在闹街弄了一缸水,倒一层油,一点火,腾得火焰蹿老高,一旁搁一坛石脂示众,非油非水,天赐之物,胆大去添上一勺,火焰再往上蹿一蹿。
再便有异说遍生,神火现于栖州时,水泽之上忽有蓝火生成元始天尊样貌,实乃天尊他老人家赐火于人间,若问此火是什么来历,火精也。道家还没高兴呢,就又有异说,说火生水上之时,分明是佛陀样貌,此乃佛家莲火。两种异说有如东西二风,刮得满天飞叶。连拜火教都插了一杠,声称是教中圣火。不过,卫询嫌拜火教信众太少,不成气候,压根不理会。
不过几日,苦行僧、云游僧、游方道士先行起身去栖身一睹神迹,了悟佛法道义去了。
保国寺的主持矜持了几日,到底没矜持住,得道高僧看破生死,更有渡万民于苦海之心,徒子徒孙和信徒多多益善,这佛法无边方有莲火入世。
卫询立马又给石脂寻得一式妙用,化人。禹京内外盛行化人,官家还设化人场,人死后一烧,消罪业投好胎。
如保国寺也兴化人,烧前再做场法事,生前不管是杀人放火、□□掳掠,还是造的口业、身业通通随火焚净,魂归黄泉时,赤赤条条,干干净净,不染尘埃。佛家求得供奉,信众求得往生,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现有“莲火”,化人大业更上一层楼。
红莲业火本就焚恶去业,虽来了人间,功效大打折扣,不比在地狱好使,那也是佛家圣火,化人时浇上一坛石脂,莲火盛开,为来生烧出一条康庄大道。高僧圆寂时拿莲火一烧,若真是得道高僧,还能烧出佛舍利来。还不怕信众和和尚趋之若鹜?
道家那边又是另一种说法,诸多牛鼻子道士一心炼丹,也没炼出什么神丹妙药来,如卫家的卫朗,丹药炼了一炉又一炉。延年益寿了?没有。四十不到就死了。哼,那是因为用的火不对,仙家炼丹用的什么火?或真火,或火精。人间的道士炼丹,架几根炭,这如何炼得出真丹?
两边信徒天天在禹京闹街看神火,心头也拱着一把火,都认为神火是自家的。保国寺与禹京的清善观见此声势,一来动了凡心,二来也是骑虎难下。两家也知这里头有皇家的手笔,主此事的是卫询……老仇人,实在不想打交道,干脆越过卫询跑去求见宗正寺,求赶赴栖州观摩神迹,请法门中教中莲火火精归于宗门。
姬冶再去栖州时,带着一千兵还有无数和尚道士。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6…14 23:52:59~2020…06…16 00:00: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熊熊 21瓶;猫眼儿绿、不会游泳的鱼、lillion 10瓶;柳絮舞妖娆 3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9章
楼淮祀摸着信鸽,掬着一把金黄的粟米喂它:“羽娘很是能干啊!”又戳戳在脚边咕咕叫的另一只; 训道; “青花郎; 你就知道吃,要你何用。”
卫繁挡开他的手,护道:“楼哥哥不要太苛责青花郎; 它也常常飞远路,很辛苦的。”
楼淮祀道:“加勉加勉。”松开鸽子; 陪着卫繁蹲在地上; “妹妹; 新的流仙钗打造得如何?”
卫繁有些苦恼道:“马巧匠得知要献给皇后,诚惶诚恐; 精益求精; 图样都画了好几张; 只嫌不够雅致,还立生死状; 钗不成,将人头奉上。”她为难道,“我拿马巧匠的人头又有什么用?”
“那倒不尽然; 人头还是有用的。”楼淮祀道。
“什么用处?”卫繁求问。
楼淮祀冲她一龇牙:“死人的人头; 当然是拿来吓人的。”
绿萼等人听得脸色直发白,自家小娘子也不知几时起,面色如常唠家常似得跟小郎主谈论令人毛骨悚然之事,什么人头啊什么啊死人啊; 在京中时,哪里会说这些。
“吓什么人?”卫繁饶有兴致的问。
“吓水贼。”楼淮祀答道,“就是栖州天热,尸体易腐烂,到时拿石灰腌上一腌。”他是半点不避讳的,与卫繁手拉手到了正堂。
方固从校场赶来,来得匆匆,一身的臭汗,见着卫繁时吓了一大跳,从椅子上蹦起来,赶紧将帽子戴上,生怕唐突冒犯了。
“方都尉不要拘谨,坐。”楼淮祀招呼人坐下。
方固实心眼的人,不知道楼淮祀的粗俗不讲究,两家来往,唯有通家之好才能不用回避女眷,小知州这是拿自己当自己人啊。赏识之恩难以回报,唯有马首是瞻。
“知州唤卑职前来,可有什么吩咐?”
楼淮祀道:“方兄,招募来的新兵操练得如何?”
“不过勉强懂得规矩,外搭的空架子,尚不能经战事。”方固老实答道,“再者,刀不磨不快,兵不见血不悍。”
楼淮祀问道:“方兄,旧兵新兵有多少识得水性的?”
方固道:“不敢说全识得水性,但,九成九会泅水浮水。”
楼淮祀大喜:“很好。都尉我给你十条船,你每日领了人在紧要的水道上巡逻兼缉查船只,遇匪抓匪,遇贼抓贼,不论水盗人数多寡,一人可抓住擒,二人可杀,三人可灭,十人往上为众,可集人手清剿。他们要是伏诛便罢,若敢还手,杀无赦。在水道关口,架楼高的木架,将那些贼人尸首高悬示众。”
方固悚然一惊:“知州这般郑重其事,莫非有贼匪闹事的风声?”每年青黄不接时,正是贼人猖獗之时。
“那倒没有。”楼淮祀哪里知道这些,他道,“栖州有客人,不能让他们受到贼人的惊吓。”和尚、道士还有些瞎凑热闹的性命还是值钱,栖州乱糟糟的,别让水贼给劫杀了,“方兄,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方固忍着难耐的兴奋,问都不愿多问,他闷在栖州这一两年,好好一个血性的汉子愣是为斗米折腰,都快忘了刀锋过咽喉,拳打南山脚踢北海的滋味。一个武将有仗可打,是幸事。方固越想越乐,大有急不可耐之意。
楼淮祀又叫他靠近,道:“告诉方兄我的规矩,若有缴获的贼脏,五成收归府库,三成散与手下的兄弟,另二成,方兄拿大头,我拿小头。大家发财。”
方固愣愣点头,欲言又止,这也算不成文的规矩,大都上峰都知脑袋挂腰上的买卖不易,大伙一块分肉吃酒,当然,也有贪的,自己吃肉,让手下官兵吃西北风。只……这些事,大都心照不宣,也就楼淮祀大大咧咧地说出口。
楼淮祀一挥手,不以为意道:“做都做得,还说不得,遮羞布拉一块,便挡得羞。”
方固笑道:“属下拙于口舌,没少吃亏,这才……”
楼淮祀道:“方兄弟不用与我外道,我不讲究这些,别说这些不算短处的短处,就算你是鬼,只要依我的规矩的办事,也可以在我跟前当个人。”
方固道:“知州通达啊。”
“不过……”楼淮祀话锋一转,“丑话说在前头,鬼鬼祟祟,一时难辨之人,错杀无妨,却不可有杀民冒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