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无逸说不出话来。
他和阿萱本能觉得宫中是火坑,他们要护着善善逃开。
“过些日子,太后会召进宫贵女入宫赏花。”宋骁回到书案前坐下,翻开了折子。“靖安侯府也会收到帖子。”
等到周无逸离开后,宋骁才停下笔揉了揉眉。
他自然能态度强硬的下旨,可周无逸和江萱是善善最在乎的亲人,他不想伤了善善的心。
最要紧的是,他要给善善她该得的名分。
寿安宫。
李太后正让身边的冯嬷嬷帮着一起参详待选的秀女,估摸着皇上会喜欢的人,都把小像挑出来放到一旁。
“皇上喜欢温婉的姑娘,哀家瞧着李侍郎家的三姑娘不错。”李太后拿起一张小像,仔细端详了片刻,满意的点点头道:“哀家前些日子见过她一面,真人比小像还要漂亮温柔。”
冯嬷嬷在旁边笑着附和道:“您都说好了,皇上一定会喜欢。”
正说话,忽然听到殿外响起通传声:“皇上到了。”
李太后闻言,忙让冯嬷嬷扶着她起身。
“儿臣见过母后。”宋骁进来后,先给李太后见礼。
李太后扶住儿子的手,温声笑道:“皇上是从御书房来的罢,快坐下。”
两人在榻上坐下,冯嬷嬷亲自端上了茶。
“母后在做什么,方才恍惚看到您在书案前忙。”宋骁像是闲话家常一般,随口问道。
李太后有些惊讶。
书案上堆着的东西,这些日子除了秀女们的画像和花名册不作他想。往日里皇上都是躲着走,没想到今日竟主动问了起来。
不过既是宋骁对选秀感兴趣,李太后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这样想着,李太后让宋骁一起过来看。
“方才母后还跟冯嬷嬷说,这李侍郎家的三姑娘眉目温柔,性子也好,你该是喜欢的。”李太后笑道:“偏生今儿你来了,还特意问起来,真真是有缘。”
宋骁顺着李太后的意思,拿起了李三姑娘的小像。
“母后说得是,看着这李三姑娘就像是个贤良的。”宋骁微微勾了唇,眼中却没什么笑意:“可朕更知道,这位李侍郎才跟舅舅家连宗罢?”
听宋骁的语气中似有责备之意,李太后忙让身边服侍的人都下去。
“皇上,哀家没有逼着你选谁进宫的意思。”李太后先前不受宠,一直没能给宋骁支持,故此便有些气弱。“他们族谱往上数几代确实是同出一家,这才连宗的。”
“朕知道,朕也没想计较。”宋骁神色淡淡的道:“否则,这件事就办不成了。”
李太后望着儿子。
他已经不是那个需要低调隐忍的皇子,这天下都是他的,自然全天下都要仰望他,顺着他的意思来。
“朕知母后有提携李家的心思,朕也并不反对。”宋骁直言道。
听了他的话,李太后稍稍松了口气。
“母后,朕知您还想让李家出一个皇后。”宋骁接下来的话,让李太后心中有些不舒服。“但朕不会答应。”
李太后定了定神,片刻的僵硬神色很快消失不见。
“皇上,哀家还是那句话,宫妃选你喜欢的就好。皇后是一国之母要垂范天下的,自然要慎重选择。”李太后温声道:“哀家不强求李家要出皇后。”
李太后肯退一步,宋骁怎样都给她个面子。
然而宋骁却紧接着道:“若连四妃都没可能,甚至妃位嫔位都不给呢?”
“皇上这是何意?”李太后再好的性子,脸色也有些难看了。
宋骁不紧不慢的道:“朕说了同意您提携李家,只是不答应让李家的姑娘入宫。不是有人入宫替朕生下子嗣,才能保证家族的荣华富贵。”
“若是个蠢的,反而惹出事端来,连累家族。”
“相反,家族中有出息的儿郎,才是维持家族兴盛的长久之计。”
李太后脸色变了几次,对宋骁这幅说辞,显然是不满意的。
“朕不单是针对李家的姑娘,还有其他世家贵女。”宋骁气定神闲的说出令李太后瞠目惊舌的消息。“朕有喜欢的人,只想迎她入宫为后,也不想再选妃。”
李太后愕然。
若是皇上有偏爱,立为皇后还不行,难道还要为她空置后宫么?
“皇上,哀家不能答应。”李太后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她冷声道:“从没有这样的前例,且不论别的。需要人替皇上开枝散叶,绵延子嗣,多子多福,这方才能安定天下人的心。”
宋骁挑了挑眉,不动声色的道:“是啊,所以朕跟兄弟们争得你死我活,端王兄还在苦寒之地流放;所以母后在父皇死后才能松一口气,才能享受太后的荣华。”
“宋骁,你这是什么话!”李太后被他激怒,几乎要拍案而起。
“母后息怒。”宋骁泰然自若的道:“母后的所求是让李家安泰富足,朕答应让李景岚掌近卫营,给舅舅和表弟表兄都安排合适的职位,只要李家安分,一生荣华富贵无虞。”
李太后目光直直的望着宋骁。“皇上这是在威胁哀家?”
宋骁淡然道:“母后别多心,朕只是提供个想法,一切还看母后。”
李太后几乎不认识自己生下的儿子。
若是她执意让李家姑娘入宫,宋骁直言说了不会有恩宠,且李家儿郎的仕途受阻。近卫营统领是个极重要的职位,宋骁肯给李景岚亦是信任和肯定。
李太后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而宋骁身体健康,会是个长寿的帝王。
“那人是谁?”李太后冷笑一声,“不知是怎样的绝色美人,让皇上为她肯如此费力气。”
宋骁想起旧事,露出两分追忆之色。“母后可还记得朕被端王兄诬陷投递叛国,在边关的粮草物资紧缺,父皇听信端王兄的话,不肯给支援,朕将自己的家底几乎掏空了。”
“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首饰,帮着凑银子去买粮草物资,还找人送到边关。”
若没有善善曾救过他,他也不会认识周无逸,更不会有后来周无逸帮他渡过难关,把功劳给善善,倒也是事实。
一切都是因为善善,善善是他的福星。
李太后闻言有些气弱。
在皇上最艰难的时候,她在宫中小心翼翼的过日子,端王之母魏贵妃没少刁难她。可无论多难,她没能给儿子支持,这是不争的事实。
“母后,你不妨下帖宴请京中贵女来赏花,将她留在宫中在您身边小住几日。”宋骁显然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她身份低些,怕是不好直接封后,朕希望您能下懿旨,赐她县主身份。”
李太后原先只以为宋骁是一时冲动,没想到竟如此为她谋划,连流言蜚语的可能都想到了。
看来宋骁是铁了心要立她为后。
“皇上还没说这人是谁。”李太后见宋骁心意已决,自然不会再跟儿子生分,她脸上也见了两分笑模样。
既是宋骁让她下懿旨赐这人县主身份,起码在外人看来,皇后的人选是太后所定,她们母子间从没有生分,这就足够了。
儿子是个强势、杀伐果决的性子,她也强求不来。
听到母后问,宋骁目光变得温柔,眉眼间有笑意。
“靖安侯府五姑娘,江念善。”
靖安侯府。
念善才散了学,正准备回落云轩时,赵老夫人身边的张嬷嬷请她和江念仪过去。
“宫里下了帖子,太后请各府适龄的贵女入宫赏花。”赵老夫人拿着帖子,对两人道:“咱们侯府是指名让你们姐妹去。”
第168章 番外三 留在宫中。
让江念仪去是毋庸置疑的;她是侯府长房嫡女。可念善出身庶出的三房,现放着二房的嫡女都没收到邀请,这着实有些奇怪。
“祖母;没有念婉的帖子?”江念仪问出了大家的疑惑,她立刻道:“别是弄错了罢?”
赵老夫人闻言神色有些不悦。
“帖子都是写着各人的名字来的;并没有弄错。”她淡淡的道:“仪姐儿;到了外头,别人看你跟善姐儿都是靖安侯府的人;你们两个要相互关照;别让外人看了笑话去。”
仪姐儿一直不喜善姐儿她是知道的,平日里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到了大事上;她绝不容许仪姐儿因小失大。
见祖母都不站在自己这边;江念仪只得讪讪的闭了嘴。
既不是家里的安排,这次机会定然是小姑姑替江念善争取来的。
小姑姑还真是偏心!
因两人要入宫;赵老夫人命人替她们去裁新衣;还让她们去准备好那日要戴的首饰。
“前年替你们打的那两套首饰;仪姐儿那套红宝石的;善姐儿那套赤金珍珠的,你们戴那个去。”赵老夫人叮嘱道:“太后娘娘喜欢小姑娘们打扮的鲜亮柔婉。”
两人齐齐的答应着离开。
回去的路上江念仪还没忘了对念善冷嘲热讽;可念善丝毫都没听进去。
她那套头面已经当了!
那套头面很贵重,是给她们姐妹放到嫁妆里的,轻易不会戴出来。故此在小姑姑和小姑父筹粮草需要银子时,她将自己值钱且轻易不用的首饰都送到了当铺。
如今让她去哪里再找一副一模一样的!
回到落云轩,她立刻让人开了箱笼,试图找一副差不多的。
后来小姑姑又补给了她许多首饰,比之前她拿出去的还要贵重;可是祖母既是指定了,她不好不戴。
正在她焦急之时,意溪从外面走来,递上一个首饰匣子。“姑娘,这是姑太太让人送来的,说是给您的。”
大概是小姑姑知道消息,怕她没有合适的首饰,故此才送来。
念善心中感激江萱,在打开前还是犯愁该怎样向祖母交代。
“姑娘,这是——”意溪看到了匣子中的首饰时,目露惊愕之色。“这是您曾经当了的那套头面!”
念善惊讶极了。
小姑姑竟替她赎了回来?
看起来这套头面还是崭新的一样,并没有被用过的痕迹。
这下总算能解了她眼前的困境。
***
“皇上对善姐儿是真的用心。”周无逸看着带回的首饰匣子,叹道。
江萱看清里面的首饰时,不由冷哼一声。“那会儿善善才多大,不过十二三岁就让他惦记上了?”
当日善善的当掉的首饰江萱后来曾想帮她赎回来,却被告知已经让人买走了。
既是找不回,江萱只得另补了些别的送她。
没想到那个人竟是宋骁。
想到善善要入宫,母亲必得让她带最隆重的那套头面,故此在所有首饰里,江萱只让人送了那套回去。
“我真怕善善被他哄骗了,误了一生。”
这次太后娘娘的赏花宴请遍京中贵女,靖安侯府偏请了江念仪和江念善。或许他们该庆幸,皇上对善善用心,没有只召善善入宫,还请了那么许多人作掩护。
“哪怕封了善善做贵妃也是妾,我替善善委屈。”江萱最疼念善,自然舍不得她卷进后宫那些争斗中。
但两人都明白,以善善的身份,若能得封嫔位都是皇上的偏心。
“皇上喜欢善善,就不会伤她。”周无逸安慰妻子道。
在临走时,他曾问过若善姐儿入宫,皇上如何待她。
宋骁没有直接回答他,只说不会辜负善姐儿。
如果宋骁不是天子,只是定王,他会相信宋骁回娶念善做王妃。
可母仪天下的皇后——可能吗?
***
四月初三。
这日是太后请一众贵女入宫的日子,念善和江念仪早早就起来,换好了衣裳去宁德堂见赵老夫人。
两人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如花朵一般的时候。江念仪了明蓝色的宽身上衣配海棠红的百褶裙,端得是衬得她娇俏明艳;念善比她低调些,淡粉色的织金褙子配梨花白的绫裙,再配上赤金珍珠的首饰,看起来别有中温婉的气质,中和了她眉眼的妩媚。
赵老夫人满意的点了点头。
姐妹两个在外头都代表着侯府,可到底仪姐儿是嫡出,善姐儿是庶房所出,还是该有区别的。
叮嘱了她们一番后,两人便乘上去往宫中的马车。
“等到了宫中,你要跟紧了我,切记不可丢了侯府的人。”江念仪跟念善同乘,在车上她高高在上的对念善道:“你见这样的场面少,少说多看。”
念善淡淡的应了一声,懒得跟江念仪计较。
今日的入宫,她们都是陪衬而已,入宫待选的秀女可不包括她们。
两人一路沉默的进了宫,等马车停下时,江念仪才蓦地觉得有几分紧张来。
这次没有长辈在身边,她还是头一次应付这样的场面。
在下马车时,她险些踩空,还是张嬷嬷扶住了她。反观江念善,明明是乡下来的,看起来却比她还镇静从容。
当见到平日相熟的好友时,江念仪才松了口气。不过她也不敢丢下念善,只得叫念善一起过来。
“听说李侍郎家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