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媚君 >

第131章

媚君-第131章

小说: 媚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玉冷眸看他,凉凉道:“你把茶瓯放下,看着我好好说话。”
  裴元浩斜挑了眉宇,挑衅似的看向他:“我偏不。”
  宋玉霍得上前,揪住他的衣领,那一身在行伍里锤炼出来的力气正当用,裴元浩挣脱不开,被衣领勒得满脸通红。
  兰陵推门进来时,正看见这一幅剑拔弩张的场景。
  她二话不说,自腰间拔出鞭子,狠狠抽在案桌上,震得长案连晃荡,上面的洗、茶瓯‘咣当咣当’响。
  “你们两是不是有病?”兰陵怒喝:“这可还没到江山稳固,成败落定的时候,你们就忙不迭内讧。要真这么沉不住气,那还斗什么,熬什么?干脆自拆城墙,让明妃进来把咱们挨个吞了算了。”
  宋玉紧攥起拳,骨节绷得森森发白,僵滞了良久,蓦地将裴元浩松开,气鼓鼓地转身正对着墙,生着闷气不说话。
  兰陵走到他跟前,放缓了语调道:“刚才你们争执的内容我在外面都听见了。大哥,是我让裴元浩这样做的。”
  宋玉回过头来看她,目光灼灼,似是打磨锋锐的剑尖,亮得刺人目。
  “父皇快不行了,成败在此一举,我们实在冒不起险了。凤阁执掌内政,上通天子,下接百官,陈元郎占着侍的位置,明妃要是再疯一点,想跟咱们玉石俱焚,咱们个,有一个算一个,谁都跑不了。”
  宋玉一直耐着性子听她说完,大约因为她是女流,没有了对着裴元浩时的凶悍,只喟叹道:“你们都觉得自己做得对,可为兄看着你们这副模样,却是既难过又忧心。”
  裴元浩“哎呦”了一声:“我说大哥,你是个将军,又不是握的酸秀才,整天说话酸不溜就的,这都跟谁学的?”
  “你少打岔。”宋玉白了他一眼,一本正经道:“你们今日用这种阴邪段铲除了异己,觉得自己是不得已而为之。可这种逾越法度的事情做多了,得到的好处越来越多,你们就会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段,会越来越不讲道义,无视法度。”
  兰陵愣住了,怔怔地仰头看着宋玉。
  宋玉的目光温煦如水,却暗藏冰棱:“我们曾经最憎恶的就是朝那些替明妃揽权,不择段、滥杀无辜的奸佞,若是任由这样发展下去,你们跟那些奸佞有什么差别?”
  “大哥……”兰陵被他说得心里发慌。
  宋玉紧凝着他们,问:“若是有一天,挡你们路的人是我,你们会不会也这样对我?”
  “不会的!”兰陵不假思索,连忙否认。
  气氛实在过于凝重,裴元浩也站不住了,他道:“大哥,你把话说哪里去了?我们怎么可能也这样对你?咱们都是共患过难的,早就发誓同生共死的……”
  宋玉摆,深吸了口气:“你也不用说得这么好听,我且问你们,小皇子又是怎么回事?”
  兰陵的轻颤了颤,镇定道:“他是得急症死的,明妃宝贝得眼珠子似的,就算我们有这个心,也没那个本事啊。”
  宋玉目光沉凝,紧盯着她:“你们没有,你身边的人有。”
  兰陵的脸色骤然冷下来。
  若说方才只是小打小闹,这一句才是正靶心的关键。
  说到底,朝堂上冤杀个把人,甚至连皇子都暗害了,那都不是什么大事。唯有‘李怀瑾’个字,才是直击兰陵命门的杀器。
  她默了片刻,蕴出一个柔和无害的笑容:“大哥,我这身份,想养几个暗卫在身边总不是错处吧?”
  裴元浩也帮着她打哈哈:“没错,没错,不为害人,也为防着人。明妃如今还有几分余威,跟淑儿又结怨颇深,就怕她会害淑儿。”
  宋玉淡掠了他们一眼,没再说什么,推开门拂袖而去。
  屋静悄悄的,裴元浩半天才回过神来,指着宋玉离去的方向,半是积懑,半是遗憾道:“我觉得咱们跟他不是一路人了,你觉得呢?”
  兰陵一张俏脸如覆霜雪,抱着胳膊沉默良久,倏地,眉角皱起的纹络舒开,缓声道:“大哥说得也不全错,咱们是该惊醒些了,可别真步步入泥潭,变成昔日自己最不屑的人。”
  这事犹如骨刺,深埋入人的心间,但谁都没说破。未过几时,皇帝便驾崩了,太子沈璋顺利继位,因有从龙之功,裴宋两家一时风头无两。
  尘光飞快流逝,转瞬两年多过去了,朝堂上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暂且相安无事。自然,兰陵那惊鸿一瞥的少年郎也没入茫茫尘世,杳无踪迹。
  先帝丧期快过,选秀便提上了日程。
  嘉寿皇帝看了宋家姑娘,一早知会了礼部,只等择选良辰吉日迎进宫。
  裴元浩对此颇有怨言:“你瞧大哥整日里一副不慕名利、高风亮节的模样,他可什么都没落下,该争的一点都不含糊。兵权、地位、宠妃妹妹,什么都有了。”
  兰陵翻看着淮关的战报,秀眉紧蹙,懒得搭理他。
  裴元浩继续絮叨:“我姐姐是皇后,到如今都没生出个一儿半女,这要是让宋家姑娘给抢了先,先生出个皇子,那我还忙活什么?奔波忙碌到底,也是给旁人做了嫁衣。”
  兰陵被他念得心烦,将战报推开,霍的起身,想着出去散散心。
  “你去哪儿啊?皇帝圣寿,勋贵朝臣自各州郡来京祝寿,外面乱得很……”
  裴元浩的话飘出书阁,还未落地,兰陵果真迎面撞上了一个人。
  她正烦躁,脾气又不好,将人一把推开正想发作,待看清模样,却蓦得愣住了。
  那人一身织锦青衫,玉冠束发,俊秀温儒,金银锦绣堆砌出来的清贵气度,唯有一双眼睛,清湛如许,不染纤尘。


第146章 番外:孤凤(完)
  兰陵的火气骤然降下去;将人上下打量了一番,秀唇微挑,眉眼拢笑;带着些许惊喜:“是你。”
  那人躬身揖礼;恭恭敬敬地道:“兰陵公主。”
  “你认识我?”兰陵有些惊诧地问。
  他微微含笑:“自然认得;臣有幸与公主见过一面……”他微顿,流露出些许怅然:“不过也有两年了;只怕公主不会记得。”
  兰陵脑子空了一瞬,待回过神来,想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心越发雀跃。她素来古灵精怪,行事不按常理;就是再高兴,面上也未露出分毫,只颇为倨傲骄矜地掠了他一眼,装模作样地道:“确实是没什么印象了;你是哪家的?报出名号本宫兴许能想起来。”
  说完这句话,兰陵就后悔了。
  这话说得也太没水平了;遣词造句应当可以更雅、更含蓄的;唉,公主架子端得太足;一不小心把戏演过了。
  就在她忙于唾弃自我时;对方开口了:“在下莱阳侯温贤。”
  兰陵一愣,呢喃:“莱阳?”若是没有记错,两年前;就在自己父皇驾崩之前没几天;莱阳侯的生母病逝……她之所以有印象;是因为京兆裴家和莱阳温氏连着亲戚,当时裴元浩还在她跟前念叨过,说这个节骨眼,奔丧是不行了,唯一能做的是把人安安稳稳送回莱阳。
  难道?
  兰陵的心怦怦直跳:“这么说,两年前……”
  温贤道:“两年前臣本是进京向陛下问安的,奈何家母突染急症,家传来书信,不得不提前回乡。”
  难怪福伯几乎找遍长安城里的世家少年,都没有把这个人找出来,原来是有急事提前回乡了……
  唉,缘分还真是够浅的。
  兰陵心里转过了几道弯,只觉怪不是滋味的,温贤似是忆起亡母,神情伤悒,也没有说话,两相缄默间,裴元浩追出来了,一见温贤,立即笑道:“温老弟,你来了,我听家长辈说你素爱诗书,这书阁虽说建得简陋,但着实藏了几本好书,我带你去看看。”
  他惯会迎来送往,油滑十足,明明是斥重金建造起来的雕梁画阁,非得说‘简陋’,好像专门为了引人家再夸一夸的。
  果然,温贤鞠礼道:“裴兄谦虚了,这书阁景致雅丽,不落俗套,哪里与‘简陋’挂边?”
  裴元浩笑道:“只怕怠慢你了。”说罢,便要引着他去看,顺道还招呼了兰陵:“淑儿回宫去吧,等改日我再去看你。”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兰陵总觉得裴元浩不愿意同时招待她和温贤,见着她和温贤在一处说话,还很是不悦。
  兴许今日温贤造访书阁只是个意外,两家既然连着亲戚,那说不定只是在某个场合裴元浩客套着随口邀请他来书阁一游,并没有定下确切日期。兴许温贤今日心血来潮,想来看一看,就来了,却不想恰巧遇上了兰陵。
  这样一想,两人还怪有缘分的。
  兰陵心情大好,也不管裴元浩那张虚假笑脸皮下眉头皱得老高,硬跟着他们去逛书阁。
  阁藏着浩繁卷帙,正是温贤最谙熟的儒学经典,本无意卖弄,只是兰陵随口问起,他随口答了一两句,却答得雅精妙,一下风头出尽,裴元浩就不够看了。
  裴元浩出身京门望族,一心扑在权术钻营上,纵然幼时也曾师从鸿儒,但学问在争权夺利上无用,早就生疏了,是无法与偏居莱阳、用心钻研过儒学经典的温贤相比的。
  也是这么一比较,兰陵越看温贤越觉得顺眼。他虽然不如长安里的世家公子那般会说漂亮话,可学识渊博,气质清新,在他的身上嗅不到半点权力贪欲的味道,重要的是,他还长得那么好看……
  人一直游到日暮时分,裴元浩实在受不了兰陵看向温贤的眼神,寻了个借口让人把温贤送回去,没好气道:“小地方来的就是小地方来的,没见过世面,看什么都新鲜。”
  兰陵默默凝睇着温贤离去的方向,马车早拐上了另一条街,连影子都看不到了。她却好似被勾了魂,无心与裴元浩争论,只是揶揄:“那好歹也是你亲戚,转过身就这么说话,未免也太刻薄了些。”
  裴元浩面露不忿,抻了脖子还想再说什么,兰陵一摆:“得了,我今天也累了,不跟你磨牙了,走了。”
  反正来历名字都问出来了,这一回他肯定跑不了。
  这要是寻常女子,碍于闺阁里的清规戒律,就算遇见了心上人,壮起胆子也只敢偷摸送些香囊环佩的小物件,断断不敢从家里溜出去见面。
  可兰陵不一样,她天生傲视世间一切陈规旧则,自打与温贤初遇——不,是重逢,天两头寻各种会与他见面,两人虽然生活环境迥异,性情也差得远,可意外得投契,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意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兰陵耽于情爱,放松了对朝堂的控制,使得本已大好的局面开始急转直下。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妖妃虽被除,可留有余孽,潜藏蛰伏,只等着时成熟,要跳出去反扑。
  眼下,就是反扑的大好时。
  当京最先出现关于李怀瑾和兰陵身世的谣言时,根本没有人当回事。裴元浩正因为兰陵的‘朝暮四’而恼恨,又因为痛失所爱而情伤,失去了往日的警惕,赌气似得没管,可等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想管时,谣言已经甚嚣尘上,再也摁不下去了。
  那段时间是兰陵最狼狈的时候,出来进去总有无数恶意目光追随,各种恶毒揣测从沃土抽芽,迎风而生,转瞬长成参天大树,沉沉压在她肩上,打得她措不及。
  最让她伤心的不是外面的流言伤,而是母后对她的态度。
  那妖妃的余孽作乱,把她的身世翻了出来,借此攻击母后当年不守贞洁。
  母后心里有鬼,无处申辩,就把气全撒在了她的身上。
  指责她嗜权如命,还说都是因为她才会连累其受世人诟病,甩她耳光,骂她是贱人,对待她就像是对待宿仇一般。
  兰陵一直都觉得,从她得李怀瑾旧部襄助,一改往日颓势,除妖妃,铲奸佞,使得局面扭转,到底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力量,那个时候皇兄和母后心里都是有数的。
  可到头来,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却要反过来指责她兰陵不择段——不,皇兄没有指责她,那窝囊废只会在母后打骂侮辱她时在一旁站着看,过后做些无用苍白的安慰。
  他以为这样就可以独善其身,谁都不得罪了么?他怎么不想想,他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在妹妹的帮助下坐上了皇位,如今这个局面,他是最应该站出来保护妹妹的,只要他态度强硬些,这些言语伤其实是可以被扼杀的。他是天子啊!
  兰陵就算自小张扬跋扈惯了,可她到底是个姑娘家,在这样重重的压力下,也会足无措,也会哀伤忧戚,悲伤时只觉人生无望,看不到前方路在何处。
  当她偷跑出来见温贤时,明明前一刻两人还好好说着话,后一刻她便呆愣起来,目光涣散,不知想什么去了。
  温贤抬给她斟了杯热茶,清俊的面容上笑意和煦,就像从来都没有听到过坊间所传的那些恶毒流言,温柔看向兰陵,道:“我们成亲吧。”
  兰陵正在出神,依稀听见他说了什么,可又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