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蜜桃-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俩将对方盯得死紧,自然每次守夜都绑在一处。而萧明彻就与别的兄弟或王叔们一道。
这对萧明彻倒是个好事。
他往常时不时被派往边境,留在雍京时又谨慎着,若非必要绝不私下与各府走动。所以大多数兄弟姐妹、王叔、宗亲对他都因缺乏接触而不够了解。
此次大家轮流在帝前守夜侍疾,许多人与萧明彻相处几次后,或多或少也看出了他的潜力。
朝堂格局的改变,惊雷有时就藏在这种无声之处。
*****
七月十六清晨,萧明彻与泰王叔一道退出内城。
泰王叔是年近五旬的人,又常年养尊处优,陆续在御前撑了好几个通宵达旦,多少有点顶不住,此刻脚步都有些虚浮了。
反观萧明彻,虽眼底有淡青,却肩展腰直,步伐沉稳有力,半点不见疲惫虚弱。
泰王叔望着这个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侄儿,感慨笑道:“殿下不愧是经过战场历练之人,龙精虎猛啊。”
萧明彻向来不擅应付场面虚言,循声转头直视他:“嗯。”
他对谁都这样,泰王叔并不会误会他是故意冷对自己。
于是乐呵呵接着又道:“今年是殿下晋升亲王爵后初次参与‘夏望取士’。想来收获颇丰吧?”
在萧明彻听来,这完全就是废话。
各家王府择落选士子为谋士、僚属,这是光明正大的事,他又没偷偷摸摸收人。
再说了,岑嘉树进淮王府的事都闹到圣意裁决了,雍京城街知巷闻,泰王叔怎么可能不知道。
于是他又“嗯”了一声。
他接连只回两个单音,就这么把天聊死了。
这段路挺长,两人沉默并行总归尴尬。
泰王叔是个开朗健谈之人,受不了如此冷场。于是强行打起精神,换了个话题。
“陛下发了话,再过月余你便要启程前往南境就任都司。听说淮王妃得知此讯后很是不舍,在皇后娘娘面前都抹起了眼泪。”
说起这个,萧明彻可就想翻白眼了。
自从上月底去了趟行宫,李凤鸣不知怎么就生出了执念,非要押着他看大夫。
他实在不愿意看大夫,赶上府中新进了一批家臣谋士,齐帝又染疾,他便借忙碌躲避。
那天他在齐帝这边,并未亲眼见到中宫那头发生了什么,只在出宫的路上听宫人说,李凤鸣在皇后面前掉了眼泪,因为不舍得即将与他分离。
当时他心里是又疼又甜,上了马车以后对李凤鸣好一番哄,松口同意看大夫,这才将她的眼泪哄住了。
结果一回到府中,那女人立刻叫了淳于黛替她上药——
居然是小腿撞出了块淤青,吃不住疼才掉眼泪的。
可以说是非常奸诈了。
*****
到了白玉桥前,引路的宫人已退。
泰王叔见四下无人,这才颇有深意地对萧明彻道:“陛下此番染疾,说到底也是心病所致。若有谁能在此时解陛下心病,那是大功一件。”
“多谢泰王叔指点迷津。”萧明彻执礼谢过,并不与他深谈。
巳时,萧明彻回到淮王府。
一进府门,抬眼就见李凤鸣绕过影壁迎了来,身后跟着端了托盘的辛茴。
看着托盘里乌黑的药汁,萧明彻心中生出了意欲逃家的冲动。“我通夜没睡,此刻还空腹。”
李凤鸣却有备而来:“前些日子你就是用这个理由躲过了好多顿药。我请府医调过方子了,如今这药就是要饭前服用的。”
“我没要躲,晚点再喝。有正事和你谈。泰王叔今日……”
“喝完再说,”李凤鸣看穿一切,噙笑揪住他的衣袖,“在你喝下这碗药之前,别的事对我来说都叫闲事。”
正当萧明彻打算垂死挣扎时,岑嘉树与战开阳并肩从抄手游廊下迎面走来。
李凤鸣乌眸滴溜溜一转:“你若不喝,我可要当面给岑嘉树做诗了。”
虽知她不会当真如此没分寸,萧明彻微恼:“我说过,淮王府内禁止任何人作诗。”
“我去府门外不就行了?”李凤鸣指了指他身后的大门,笑得不怀好意,作势要走。
萧明彻一把握住她的手腕,闷着张冷脸从辛茴手中托盘上端起药碗,一饮而尽。
就在此时,岑嘉树和战开阳已来到了近前。两人相视闷笑,双双垂下脸去。
没办法,真的有点好笑。
淮王殿下浑身僵硬,眼神视死如归。若被不知情的人看见,只怕要误以为王妃方才在逼他服毒。
李凤鸣斜睨二人:“转过去。”
又对辛茴道:“眼睛闭上。”
大家不知她要做什么,但还是老实依言,背身的背身,闭眼的闭眼。
下一瞬,萧明彻的唇前就抵上颗桂子糖。
李凤鸣冲他眨眨眼,无声诱哄:张嘴。
萧明彻愣愣望着她,满心的烦闷顿时化作翻涌的热蜜浆。
他躲喝药,只是单纯因为小时那些不好的记忆,心中十分抵触医者与汤药。
毕竟不辨五味,汤药对他而言只是气味难闻而已,入口再苦他也不知的。
小时在宫里,萧明迅生病喝药后哇哇乱哭,他的母妃就会喂糖哄他。
从前没人这么哄过萧明彻。
也没人知道当年的小萧明彻曾多渴望这一颗温柔的糖。
可李凤鸣今日替他备了桂子糖。
还让大家背身、闭眼,不让人笑话堂堂淮王殿下喝了药竟需王妃拿糖来哄。
真是面子里子都给他留足了。
这颗糖,比起他幼时疯狂渴望却又求而不得的幻想,还要温柔,还要美好。
见他迟迟不动,只是直愣愣盯着自己,李凤鸣捏着糖在他唇间动了动:快张嘴。
“哦。”他含住了那颗糖,并“不经意”地吮过她的指尖。
嘴里什么滋味都没有,但他含着那颗糖,目光紧紧攫住李凤鸣笑脸。
眼里是她,心里也是她。这就很甜。
萧明彻心道,以后不再躲喝药了。但也不会痛快地让喝就喝。
他希望每次喝药时,李凤鸣都能这么来哄他。
第49章
服过药又用过早膳; 萧明彻听战开阳与岑嘉树禀了几桩消息,做好吩咐后,便回北院寝房补眠。
他并非当真铁打的; 在御前值守通夜; 此时多少也有些困倦了。
但他心中悬着泰王叔的事,等李凤鸣拿着祛疤生肌的药膏进来时; 他便强打精神趴在枕间; 眯着眼与她慢慢说。
以往萧明彻只靠一种本能麻木活着,像个落单的幼兽,没更多念想。若无必要; 他对大多数人都抱着警惕与回避。
长久疏于与人深交,就造成他不擅察言观色; 时常无法准确判断别人的言下之意。
如今许多事不同了; 他知道只有活成强悍的姿态; 才能将李凤鸣稳稳护在身后。
所以近来他像一块干涸已久的棉团; 拼命汲取各种水分,逼着自己学习、思索许多事,以求快速充盈强大。
今日出宫后; 泰王叔在白玉桥前那番意有所指的“临别赠言”; 萧明彻是放在心上了的。
但他实在想不明白泰王叔的意图; 所以选择向李凤鸣求助。
李凤鸣盘腿坐在他身侧; 指腹沾着药膏慢慢抹过他后背的伤痕。
一心二用听完他陈述今早的事; 李凤鸣手上稍停,略作思忖后笑了。
“你是不明白你父皇的心病是什么; 还是不明白泰王叔为何突然提醒你这种事?”
萧明彻不明白的,当然是后者。
他只是有时脑子不太会转弯,又不是真傻。
朝中都知; 齐帝当下最大心病,无非就是“欲倾力与宋国一战,彻底划定南境边界,但主战的太子一派对兵源匮乏问题提不出解决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萧明彻心中也是有点眉目的。他的困惑只在泰王叔而已。
这么多年来,泰王叔在齐帝面前俯首帖耳,时时以诗酒风雅的做派避嫌。
在皇子们中间更做“一碗水端平”状,从不格外亲近谁,生怕招来猜忌。
今日却一反常态,突然提点萧明彻该如何在这节骨眼上博得齐帝垂爱……
“你说,他是何居心?”
萧明彻回眸望着李凤鸣,澄澈眸底是全然的信任。
李凤鸣与他四目相接,歪头笑道:“泰王叔几十年来从不乱说话,谨小慎微大半辈子才保住闲王富贵。总不会今日突然就糊涂了吧?”
萧明彻反手在她腿上轻轻一捏:“请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这种意有所指的反问句,就是他最难理解的说话方式。
李凤鸣嗔笑着在他后背拍了一掌,不重,却很响亮。“有求于人,你还敢掐我?”
“我没有掐你,只是捏,”他催促道,“他究竟意欲何为?”
“他八成就是帮你父皇做个传声筒,”李凤鸣直接挑明了,“你父皇是不打算再与宋国耗下去了。”
齐宋边境之战拉锯几十年,齐国南境自也被战火来回犁了几十年,各地青壮兵丁、国库更是为此持续往南境输送、耗损。眼下东邻又有异动,游牧部族也开始脱离掌控。
所谓长痛不如短痛,若能一战抵定与宋国的边境国土争议,齐国才好腾出手来防备东边邻国、收拾蠢蠢欲动的游牧部族。
“你父皇想尽快倾力一战定乾坤,就必须在短期内解决兵源匮乏的问题。其实这不难,只要下令开始征召女兵,兵源就能迅速倍增。”李凤鸣摇摇头,勾唇笑嗤。
“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我能想到,你能想到,太子,甚至你父皇也能想到。”
可太子不敢提。
古往今来,以命搏军功是平民跃升阶层最快速的途经。
若开了征召女兵的口子,齐女整体地位势必飞速大涨。
大量有军功的女子将会形成一股新的势力,她们会成为争取女子权益的中流砥柱。
如此,公主入朝议政很快就会成为齐国朝堂不可回避的议题。
这对太子显然不利好。
齐帝倒不是不敢提,只是这话不能直接从他口中说出来。
他是一国之主,但凡从他口中说出的话,那都叫圣意决断。
若到时朝野以反对居多,他便没有腾挪的余地与退路,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举国大乱。
所以他需要有个人站出来,代他发声,先行试探朝野的反应。
听了李凤鸣抽丝剥茧,萧明彻双臂交叠于枕,下巴杵在臂上,若有所悟。
“泰王叔今日来点拨我,是得了父皇授意?”
“没错。这事对太子不利,恒王主和,两个都指望不上。别的郡王又不够分量,你父皇这回就只能寄望于你。”
若由萧明彻提出“征召女兵”这件事,只要事先沟通到位,以军方对萧明彻的敬重,大致可确保武将派系不会有太大反弹。
如此,齐帝就只需安抚住太子,再以“居中裁决”的姿态设法按住恒王一派的守旧文臣势力。
“但你要担个风险。若最后你父皇没能成功按住守旧文臣,他多半会推你出来问责。”
所谓帝王之术,万变不离其宗。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为自己备个替罪羊做余地。
萧明彻豁然开朗,便开始昏昏欲睡了:“那我离京之前再上折。”
递完折子就去南境赴任。
若到时反对声浪过大,他人在边境,朝中口水仗打得再凶,一时三刻也波及不到那么远,他至少还有时间设法自救脱困。
“变聪明了啊。”李凤鸣满怀欣慰,顺手扯了被子替他盖上。
被夸奖的萧明彻像只得意又慵懒的大猫,闭目轻哼:“再说,若轻易就事成,我做再多,在别人眼里都是轻飘飘的。”
人心就是如此。
一件所有人都知该怎么解决的事,大家碍于利弊权衡而不动如山,偏偏有个人站出来轻松解了死局,通常情况下,这个人不会顺利得到赞扬与回报。
更多人会认为,这人好像不费吹灰之力,就捡了天大的便宜。
拖到所有人都急成热锅上的蚂蚁,才出来从容打开局面,他的付出才有可能得到最大化的认可。
李凤鸣稍愣,望着萧明彻疲惫入睡的侧脸,喃声浅笑:“你快出师了。”
“是王妃教导有方。”他含混嘟囔。
李凤鸣静静望着他,无声轻笑。既如此,她就放心了。
*****
很多事往往就是一通百通、一顺百顺。
当萧明彻只是个不被爱重的皇子时,他要什么没什么,举步维艰。
所以他没有、也不会有什么野望,不过就是木然地熬着活,艰难求存。
可经过数年蛰伏与点滴蓄力,一切在悄无声息间慢慢不同。
他凭战功赢得了军方势力的认同;通过承担联姻从郡王跃升亲王;这半年里再有李凤鸣数次关键时刻的指点,使他迅速在朝中不显山不露水地站稳了脚跟。
各方势力突然意识到,在太子与恒王胶着僵持的死局之下,明明还站着淮王这个“第三种可能”。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