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第一绿茶-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晚上,柳家老夫人在牢中自尽,留下一份遗书,言辞恳恳,被人秘密送到圣人案桌前。
紧接着第三日天还未亮,圣旨便送到大理寺,柳照安、柳照宁即可斩首,但祸不及家人,只是剥夺职务,贬为平民,驱逐长安。
第三日中午,柳家众人在西市为柳家人收尸。
温归远难得早早从政事堂回来,坐在路杳杳身侧。
“文宜为什么还没找到。”路杳杳脸上不由带出一点急躁。
“是不是已经被老夫人送出长安了。”温归远柔声安慰道,“之前情况险峻,长安城到处都是各家暗探,想要用柳文宜威逼柳老夫人翻供,可现在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可见他们也没找到,也许早已被老夫人送走了呢。”
路杳杳眉宇间是散不开的不安躁动。
“不会的,不会的。”她连声说道,“老夫人的尸体还停在柳家呢,她一定会回来的。”
“李家一定还没放弃,谁都知道柳文宜是在老夫人膝下养大的,他们一定不死心,想要找到她推翻老夫人之前的话。”
她打了个寒颤。
柳文宜外柔内刚,若是落在他们手中一定生不如死。
“柳家众人十日后就一定要离京,我已经让人在柳府守着了。”温归远握住她发颤的手,吻了吻她的额头,“一定会找到人的。”
路杳杳闭上眼不说话。
可守在柳家的各家暗探注定要失望了,因为柳文宜至今没出现,哪怕是在十日后,柳家众人离京,柳家三娘子依旧不见踪影。
倒是这十日内,李家的败势突然以摧枯拉朽之势,肉眼可见地清晰明朗起来。
太子殿下竟然凭借着路远道奏章上的内容,找到五部和江南船只私下接头的人,并且平安带回长安。
接头的人好死不死竟然是李家旁支的一个侄子。
紧接着便是连一向不站队的付国公都上折弹劾李家,御史台的折子雪花一般直达天听。
这是凿破李家大船的最后一击。
李家在多方联手围剿下,终于倒了。
满门抄斩,祸及三代,西市的血染湿了青石板。
那日,恰巧下了今年的第一场春雨。
遥坐东宫的路杳杳甚至能闻到那股飘散在细密春雨中的浓郁血腥味,朝堂震荡,长安流言在乍起,又突然在一夜间消失。
“下雨了。”她趴在窗台上,盯着外面细密如针的雨幕,细碎的风夹杂了冰凉的雨落在她裸/露的手背上。
“今日的雨来得好晚。”红玉笑说着,“往年早早就来了。”
“没找到。”宫门口,一道玄色身影匆匆而过来,卫风没有披着蓑衣,直接冒雨而来,他抱剑站在窗边,低声说道,“应该不是被抓走了,不然多方势力不可能都无动于衷,也许真的已经离开长安了。”
虽然路杳杳早已不抱希望,但听了这个消息还是心中一沉。
“爹那边呢?”她犹豫再三还是含糊问道。
“路相早早就派人传话过来。”卫风抬眸扫了路杳杳一眼,“他说您想保的人,他不会动,但也不会管。”
路杳杳意兴阑珊地点点头。
“知道了,再找三日,若是还没有就把人撤了吧。”
“是。”
路杳杳收回手,整个人蜷缩在罗汉床上,神情失落沉默。
平安跳到床榻上,难得没作妖地趴在她腿上,舔了舔她的手背上的雨露。
“娘娘,淑妃有请。”绿腰撑着伞快步而来。
“圣人吐血昏迷了。”
她站在白玉竹帘外,隔着那道道雪白的帘珠,眼眸低垂,声音凝重而低沉。
路杳杳倏地一惊,抬头看去。
正巧一道闪电在长空划过,紧接着是一阵阵轰鸣雷声,听的人心惊肉跳。
第99章
蒙蒙春雨中; 一顶软轿在红墙宽巷中快速又平稳地走着,绵绵雨丝落在一行静默行走之人的蓑衣上,粘稠浓密; 浑身都好似被雨水裹挟着,格外不舒服。
“圣人病了; 却没有直言; 而是寻了个探讨宫中事项把我叫了过去。”
路杳杳慢条斯理地分析着:“怕是事情不小,需要第三人做比较。”
那她该帮谁。
“可请了太医,怎么说。”路杳杳坐在软轿上,手中捧着暖炉; 随手把玩着,神色平静地问道。
绿腰快步跟在一侧; 细声说道:“请了,皇后和淑妃同时坐镇,圣人清醒过一次,不知为何大发脾气; 把皇后和淑妃都赶走了。”
路杳杳一愣,指甲咯吱一声卡在兽金手炉的阴花纹路上。
“淑妃也被赶走了?”
绿腰脸色凝重。
“是,一同走的,如今两位正在偏殿坐着呢。”
路杳杳心中咯噔一下,不由掀开帘子; 露出一双浅色如琥珀的明亮眼眸; 压低声音,低哑的声音混在漫天雨幕中; 高墙绿瓦说不出的沙哑深究。
“那为何叫我们过去。”
绿腰抬眸,一双眼睛在阴沉的天幕下越发明亮:“圣人大概是病糊涂了,说是有人……”
“下毒。”
这两个字含着漫天水汽; 在飘忽不定的语气中如微风烛光忽隐忽现,照得沿途众人皆有魑魅魍魉的阴森恐怖之气。
绿腰轻轻吐了一口气:“皇后和淑妃争执不下,后来淑妃提议让您过去的。”
“太医一行人都被锢在抱厦那边了。”
“还未通知其他人,但估计也瞒不住了。”
绿腰在宫中两年时间,早已不知不觉中埋下不少自己人,哪怕是在哪怕是在圣人寝殿也能打探到一两点消息。
“停!”路杳杳眉间冷冽之色越发冰冷透明,透明粉嫩的指甲握紧轿沿边缘,果断喊停了轿子,沉默片刻后说道,“圣人当时苏醒后的情形你知道吗?”
绿腰摇摇头。
“只听说当时屋内有很大的争吵,还砸了不少东西,叫皇后和淑妃滚出去,对了,还让禁卫军副首领张环带黑甲卫亲自守在寝殿门口。”
“我们是否先回去。”绿腰小心问道。
一行人站在下得越发急促的密集细雨中,所有人沉默得好似一根根低眉顺眼的木桩,连着呼吸声都被淹没在穿堂而过的风中,寒风夹杂着细雨掠过蛟纱,不经意带进一点水渍,凉得路杳杳手指微微一动。
“去。”她看着密集如织布的雨量,润湿了满眼红墙绿瓦,两侧凹陷的排水凹槽中终于汇集出足够流动的雨水,心思回转间,敏锐地察觉出一丝不对劲。
从江南回来,整个长安便不对劲了。
她闭上眼,神色平静地想着。
花团锦簇下面却是烈火烹油,繁荣鼎盛的长安风情为一场巨大的杀机披上鲜嫩的红布,直到李家满门覆灭这才终于掀开血腥狰狞的一角。
谁能想到,烜赫一时,荣及百年,历经三朝的李家,它的覆灭开始于仓皇可笑的弹劾,结束于雷厉风行的指证。
一切快到令人措手不及,就像背后有一双手推着众人不停地粉墨登场,嬉笑荒唐间巨轮撵过,皆是灰烬。
她本就奇怪为何要如此仓促,雷霆万击之下是朝堂到各道之间无数官员落马,国子监积压了多年的学生全都被迫放出,圣人甚至提拔了不少早已落寞的世家贵族,才勉强填补上空缺的位置。
不过半月时间,却几乎留下满目疮痍的朝堂,她早就觉得此事不对劲,可今日却又隐约看透一点端倪。
若是圣人……时日无多了呢。
满心是宏图伟业的帝王,总是希望能在后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颠覆和皇权对立的世家门阀则是最好的选择。
他等不及了!
“娘娘。”绿腰抹了一把脸,惊疑不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路杳杳倏地回神,这才发现不知何时雨大了起来,飘进蛟纱软轿,湿漉漉的空气充斥在轿内,搭在窗边的手,不知何时早已被打湿。
“走。”她原本沉寂深邃的眼珠被轿顶上方硕大的夜明珠照得熠熠生辉,好使在漫天雨幕中亮起一点光,在风雨阴暗中依旧明亮。
“乾阳殿。”
乾阳殿乃是圣人寝殿。
紧接着,她又吩咐道:“你亲自去给太子殿下送雨披和雨伞。”
“你亲自去政事堂!”她一字一字地强调着。
绿腰被娘娘慎重的神色震了震,盯着她浅色的眼眸,心绪回转,后脖颈猛地冒出一点冷汗,低声应下。
太子妃的车辇继续在宫道上走着,庞大的队伍却寂静无声,春日的细雨落在华盖上,无力地下滑,最后悄无声息地落在青石板上。
路杳杳轻轻呼出一口气,抱着暖炉靠着软垫放松腰部,闭上眼,淡淡说道:“加快速度。”
轿外的红玉一听,立马吆喝着小黄门疾步快行。
宫道漫长,两侧汇集的雨水越来越多,一场姗姗来迟的春雨,在乌云遮蔽下终于下大了。
乾阳殿内,淑妃和皇后各坐一边,太医署的院正、医令和医丞战战兢兢地围聚在一团,回着话。
“怎么会查不出来?”皇后手中的茶杯咯噔一下搁置在茶几上,眼睛一扫对面的淑妃,冷笑道,“圣人都说是中毒了,你们还查不出来。”
院正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这个年纪能平平安安在太医署坐到这个位置自然也是见多识广,可没想到临近挂职还乡的年纪,竟然碰上这个事情,一时间冷汗淋漓,唇色发白。
两宫争斗早已不是秘密,皇后有子,淑妃又宠,早些年一直是淑妃站了上风,可如今若是圣人真的不行了,原本失衡的天平立刻就会倾斜。
但,院正不敢赌。
他只能借机擦了擦自己额头的汗,跪在地上,细声细气说道:“圣人脉象虽有郁结之像,但平稳有力,加之圣人风寒许久未好,微臣也不敢断言。”
皇后柳眉倒竖,瞪大眼睛怒斥道:“不敢断言,圣上刚才的……样子,你也是看到了,还敢说没问题,好大的胆子,本宫是看你活腻了。”
院正战战兢兢趴伏在地上,不敢说话。
一直沉默的淑妃抬眸,看也不看皇后一眼,对着太医署的几位御医温和善意地说道:“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只是六郎还需诸位多多费心。”
“只是今日之事……”她精致的黛眉微微挑起,嘴角含笑,嘴角右侧的一点梨涡若隐若现,妩媚动人,成熟风情,“若是传了出去,可别怪本宫下手无情。”
太医跪在地上连连磕头保证。
“是啊,传出去若是败露真相,确实不好。”皇后阴阳怪气地讽刺着。
淑妃大概天生好脾气,闻言一点也不恼,依旧温婉地笑道:“姐姐哪里的话,只是圣人久病不愈,传出去可别是生出别的心思。”
“别人的心思我们管不着,本宫是皇后自然以圣人为重的,所以那些在背后做手段的人应该揪出来处死。”皇后冷笑着。
“自然,若是真的是有人下毒自然是不能轻饶,怎么也得扼杀那些不该有的肮脏心思。”淑妃笑脸盈盈地回道。
正中的太医听着两人刀光剑影的来回交锋,越发觉得今日空气中弥漫的水汽令人窒息。
“总之,今日的消息若是露出半分……”淑妃摸着指甲上新涂的丹寇,笑说着,“总归是逃不出我们屋子这些人。”
“只要是谁管不住嘴,那便是谁起了心思。”她对着太医们含笑说着,“下去吧,六郎身体就要倚靠诸位了。”
“皇后娘娘,淑妃娘娘。”门口小黄门冒雨前来,地上留下两行湿漉漉的脚印,“太子妃娘娘来了。”
“好端端叫什么太子妃。”皇后娘娘厉声说道。
淑妃眉眼平静,修眉斜飞,蹙眉不解说道:“为何不可,就像姐姐说的,圣人如今对你我多了莫名苛责,我们也该避嫌才是。”
“倒是太子妃,陆家出声,太子正妃,掌管宫中中馈多次,乃是再好不过的人选。”她颇为无辜地解释着,复又淡淡补充了一句,“姐姐为何如此计较此事。”
门口守卫两侧的黑甲卫绷直身子,握紧手中长剑。
皇后咬着一口银牙,气得脸色发青。
“我不过是觉得淑妃一开始就去寻太子妃太过积极。”
“还不是为了六郎,六郎好端端……”淑妃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带着一点哽咽水汽,“妾身恨不得立刻查明真相,让六郎安心呢。”
带着路杳杳入内的张环耳朵微微一动,抬眸不经意地扫了淑妃一眼,最后规规矩矩地站在门口,恭敬说道:“太子妃这边请。”
“有劳张首领了。”路杳杳笑着应下,在小黄门掀开帘子的时候,踏入屋内。
“给皇后娘娘请安,淑妃娘娘安好。”路杳杳对着满屋子诡异的僵硬气氛视而不见,见人三分笑地对着屋内两位圣□□妾问好。
淑妃一见她也是热情地笑着,甚至亲自迎了上去:“你如今有了身孕,可不能多站,若不是今日之事确实麻烦,也不会请到你头上。”
她把人带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