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心尖宠(清穿)-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连三杯下肚,云格格似乎受不住酒劲,这会醉意朦胧的坐下就憨笑了起来,福晋笑着指了指打趣道,“爷瞧瞧云格格,到底还是孩子,一团孩子气,就这么醉过去了,倒有些像齐妹妹那会似的。”
都是一样的年轻,您也该看看这些新人呀。
“我那会?”齐悦眨眨眼睛,她一直都温顺的跟鹌鹑一样吧,好像没活泼成云格格二傻子这样。
还真别说,四阿哥往下一打量,听福晋这么一提,倒真想到了最早那会见齐悦的时候,自己跟苏培盛躲在树后偷听小格格说话来着,她那会可比云氏要淘气,还没侍寝过胆子就大到了天上,敢跟丫头编排自己,傻憨憨的。
不过嘛,若不是因为她那些出格的话,自己只怕还不会找上她去,想及此处,胤禛的嘴角不禁就翘了起来,“岁数是差不多。”
“要这么说——”福晋试探性的开口。
“要这么说,那爷是喜欢那时候,还是现在这会。”齐悦笑着歪头问道,正好拦下了福晋的话。
她虽然面上笑着,眼睛却眯起盯着四阿哥,想看清楚他的神情,要是他敢说喜欢过去的,今天就甭想上床睡了。
哈?还能这么问爷的?这可真是打翻了醋坛子,酸气弥漫。
任谁也没想到齐悦能在席上问出这番话来,云格格脸上的迷糊都有些维持不住,什么人这是,怎么不按常理出牌,一个侧福晋光明正大不顾体面就这么争风吃醋的?
连四阿哥自己都有些哭笑不得,可见着人还执着望着自己,无奈的哄着人道:“四哥都喜欢,都喜欢,悦儿怕是醉了,快,快去拿醒酒茶给侧福晋。”
他习惯性的哄着人,倒把平日里私下叫齐悦的称呼给带了出来。
福晋脑子里啪嗒一声,原本还维持着的线突然就断了开来,假笑都收了起来,没那个心情再装下去。
她心里的血都快呕出两三升了,当着后院的面都能这样,爷眼里可还有自己这个妻子吗!
云氏也青白着一张脸低下了头,还不如真醉过去,省的丢人现眼,看主子爷同侧福晋的样子,哪还有她们的出头之日,爷就没正眼看过她。
坐她边上的汪格格看着滑稽,不禁就嗤笑了一声,让你们跳,跳水池里淹死了吧。
她从来那会就稳得很,现在依然一脸沉稳的坐在位上,只看着齐悦同云格格福晋你来我往的热闹,心里不慌不忙,我可是侧福晋主动要推出来的人,迟早是要上位的,根本不用像云氏她们那样,啧啧啧,瞧瞧她们上蹿下跳的,实在是个蠢货。
汪格格心里嘲笑道,可她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宴席结束,侧福晋心满意足的用手指勾了主子爷回去院里,也没等到自己出头的机会。
她有些傻眼,怎么和她想象的不大一样?
别说她了,连福晋也是,原本设想的还挺美好,可结果整场宴席下来,自己的如意算盘没打响,反而做了个看别人恩爱的背景布,谁能忍得下!
俗话说得好,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齐氏这么嚣张,往后哪里还有她站的地方!
福晋狠拍了下桌子,叫过人来:“去,明一早就去宫里递牌子!”
她找娘娘去!
第247章 领回去
“娘娘; 外头那位可递两回牌子了; 这会还在外头等呢。”崔姑姑弓着身子上前劝说道,要是再不召进来,宫里可该出闲话了。
她也不是说劝着娘娘非要去见见人; 只是好不好的把人给叫进来,多少说几句话打发走就完事了; 省得一连好几趟的来回跑; 让其他宫里猜是出了什么大事呢; 不值当。
德妃用手揉了揉眉心,朝着崔姑姑叹气,怎么当初就选了乌拉那拉氏来做福晋,从前看她还好; 如今怎么越大越糊涂起来了。
德妃都不用猜,也知道老四福晋进宫来是为的什么,不过又是因为她的好儿子区别对待,心里不平气不忿了呗。
只是,乌拉那拉氏她也不想想,老四才是自己的亲儿子; 凭什么就以为自己会为了她出头呢; 放着亲儿子不心疼; 倒为了外人去教训人?
德妃有心不想见; 她被见多了自己的智商也会被同化拉低,可没抵过福晋的坚持不懈,没法子只好点头让人进来。
当福晋满肚子火气; 脸上带着恼意进来时,就看见德妃娘娘慈爱的坐在那儿,朝她亲热的招手了,“好孩子,什么事这么急着进宫来。”
看着德妃松散的发髻和犹带困意的脸,福晋当时就把站外头等的气给冲没了,娘娘只怕是才被自己给吵醒了,怪不得等这么久呢。
她被这么一堵,气就先弱了三分,请安的时候就先客气了一番,愧疚道:“都是儿臣的疏忽,竟不知打扰了额娘。”
“进宫倒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儿臣想着府里头现如今病的病,有身子的有身子,到底还是人少些,想求求额娘,再指派几个知好知歹性情柔顺的下来,好伺候爷的。”
又是这一招啊。
德妃心里头长叹一口气,只觉得无奈,你说要是福晋有个什么新招,听起来也算新奇,可她怎么就老是捧着这招不放手呢?
动不动就要新人,哦,指了新人进府,一得宠你又在那吃醋捻酸不舒坦,然后接着要人,那这样,往府里分人是为着让福晋解气,还是为了伺候人?
这回甭多说,肯定是新入府的两个格格斗不过人,她才又想到这法子的,八成就是为了新怀孕上的那个齐氏。
德妃故作不知,只疑惑的反问她道:“这话浑说,府里不是还有你呢吗?现在外头事多人忙,老四白日里还要去部里当差,晚上回去要是人多了反而闹得他不安宁,好孩子,有你照看着,我倒还放心些。”
先给了两颗甜枣,接着又道:“对了,弘辉这孩子怎么不带进来我瞧瞧,他如今怎么样了,前段时间我还听老四夸他聪慧呢。”
一提起这个,福晋身板不自觉就挺直了些,连话语都比刚才要洪亮多了,笑容从应付式的转而真心实意起来,她如今最得意的,也就是弘辉这孩子了。“这孩子哪里值当这样的夸,只是心眼实诚勤勉罢了,看在孩子小的份上爷才夸的,才几岁,这会都已经学练字了,从书房回来还在自己屋练上一个时辰,怎么劝也不听。”
听听,这哪是在抱怨,夸耀的都没边了。
崔姑姑在旁捧场笑道:“这才是亲父子呢。”
怎么说?福晋疑惑的望着她,崔姑姑笑着解释道:“四福晋不知道,阿哥爷小时候在上书房念书那会儿也是这个样,学得认真刻苦极了,有那么一回,为着皇上说了句不如人家的书法好,回去就开始练字,一直到半夜三更了也没停手,后来得了夸,每日回来还专门留一个时辰练字呢,您瞧瞧,跟现如今的大阿哥岂不是一模一样。”
福晋听了崔姑姑这句话,就像是得了老君的仙丹一般,心里更得意起来,连娘娘身边伺候的姑姑都这么说,可见弘辉是真像他的阿玛。
“虽如此说,”德妃还是劝了一句,“只弘辉年纪到底还小,别让他坐久了熬坏了眼睛和身子可不值,小孩子家的玩闹才正常,别拘紧了他。”
前头那些夸赞的话,福晋是都听到心里去的,不但听还认真做了笔记,可德妃这句话一说,她就丢下了笔,当从自己左耳朵进直接就没带拐的从右耳朵出去了,一点都没放在心里。
娘娘是年纪大了,偏疼孙子才说出这种糊涂话,好好的孩子不让他读书反而放纵?就跟十四阿哥似的?
呵,福晋暗自嘲笑,娘娘手底下两个儿子,主子爷是孝懿仁皇后亲手抚养大的,十四阿哥是德妃娘娘亲手抚养大的,瞧瞧这两的区别吧,她自己是疯了才会让弘辉学他十四叔那样傻玩傻乐的,一辈子也没个前途。
倒是府里其他几个阿哥,可以学学他十四叔那样,横竖他们的心思也不在念书上,多玩一会子更合他们的意了。
福晋心里打定了主意,也没再听德妃的念叨,只点头应和几句就告辞出来,全然忘了她进宫来原因是为了什么。
看着人走了,德妃看着福晋迫不及待退出去的身影,不知自己是该笑,还是该气。
真当自己看不出来她的反应?
这会德妃倒宁愿老四媳妇能聪明点了,学学她的妯娌把心思藏好点,别再大咧咧露在外头了,让人一看就知道。
可话说回来,福晋蠢笨也有好处不是,最起码老四那几个孩子,如今可是都平平安安的活了下来,不像其他阿哥府里,三天两头的死孩子。
就拿老三家的说,弘晴可都六岁了,平日里活泼的孩子怎么就在老三去塞外的时候死在了府里,不单是他,算起来胤祉儿子已经死了有四五个了。
跟他怎么一比,老四府里那三个阿哥就显得可贵起来,别说是大病,这会儿个个都养得壮实,就是弘辉胎里根本不足略消瘦些,那也没出过什么病,让人看着就安心。
有这么一个优点摆在这,哪怕福晋时常干些蠢事,她也能容忍再三,想来老四对福晋也是如此吧。
有个蠢笨却不对孩子下手的福晋,光看着她操持家务和不动坏心眼上,就已经算得上是好了,冲着这个,福晋就有功劳。
这样想想,德妃就朝人吩咐道,“明天一早你让人去前头等着,要是老四下了场朝,就让他过来一趟。”
福晋是他自己家的,自己处理不好倒跑外头来了,修身齐家才到治国呢,连福晋都安抚不好,还能指望他做好差事?
领回去好好教吧,可别老是推着人往宫里吵她来了。
自己惹出的事情,那就自己解决,这是德妃向来信奉的育儿法则,她就没怎么干涉过。
“是。”翠姑姑点了点头,见德妃神色间有些疲倦,没敢多说什么就放轻了脚步,从殿中退了出来,还没等叫人,就听外头声响不小,为着怕吵到了娘娘,赶紧就出去呵斥了一声,“什么事,大呼小叫的没规矩。”
她是德妃身边的亲信姑姑,又是宫里的管事,地位只在管事太监之下,发话自然有人听,那领头的一个太监见着她出来,当即就赔礼笑道:“崔姑姑教训的是,新到的孩子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看着小崽子们年轻的份上担待些吧。”
见他说话客气,又是内务府的,崔姑姑自然不会继续黑脸下去,忙也笑道:“原来是陈公公,我要知道是您,早就出来迎去了,您来永和宫这是?”
陈公公伸手指了指后头一排的小太监解释道:“这不是内务府新□□出来了几个小毛崽子们,我想着德妃娘娘的永和宫里缺人手,今儿就特地领着过来几个,崔姑姑要不亲自挑挑。”
送人?
崔氏心里有些奇怪,这会子这不年不节的,怎么反送人来了?
第248章 更新
崔氏心里头疑惑; 却没有深究下去; 陈太监说话只是客气客气而已,送人的事怎么可能是他能决定的,怕是内务府把各宫都安排好了才送来的; 里头娘娘还在休息,就没有多聊随手点了两个看着老实的要了下来; 先让人盯着看看; 不合适再打发走。
她猜的没错; 内务府不单只是往永和宫送人,东西六宫哪个都没落下,就连太子的毓庆宫也不例外。
毓庆宫里管事太监崔宝柱的干孙子崔富贵是专管安排人的,这会见着内务府领人过来; 鼻孔朝天有些不耐烦道:“怎么这会又送人过来。”新来的小太监们越多,他们这些旧人岂不是竞争越大。
别人惧怕敬重内务府三分,可他们毓庆宫却不怕,内务府总管都得对他们退让三分呢,何况底下人了。
崔太监在那挑挑拣拣一脸的嫌弃,啧; 刚出窝的小鸡崽子也敢往他们宫里送?
领人来的太监看他那吆五喝六的张狂样; 心里忍不住就骂了一句; 狗仗人势的东西!没棒子的货也配挑三拣四的; 不过和我们一样,攀上个爷爷就充老大去了。
可想想人家身后那位祖宗,到底还是忍痛悄悄往崔太监手袖子里塞了个荷包; 求饶道:“好哥哥,这也是上头分派的差事,您老就略松松手,放我们一面,大家就过去了。”
“不成不成,”崔太监摆着手不接茬,“太子爷这几天心情不大好,我爷爷忙着事呢,宫里真烦这个,哪还管得了新人,送回去吧。”
“好哥哥,您再想想。”那人狠狠心,从怀里取出个白玉小葫芦来塞了过去,这还是刚刚去延禧宫遇见八爷赏下来的,料子细腻,实打实的好东西。
接过了这个,又算算刚刚荷包里的分量,崔太监这才哼了一声,冷眼打量安分跟在后头的八个小太监半天勉强点了点头,“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才不管这档子闲事呢,成,那就跟我来吧。”
瞧瞧,明明是他作弄人,到最后还得别人领他这个情去,跟后头的小太监都暗自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