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药娘-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尚耕因为还惦记着之前说的话,上车了就问道:“怎么就说我和你二叔进山采药?”
越绣宁道:“三叔你是觉着忙不过来吗?”
“这有什么忙不过来的?我恨不能每天去两趟呢,或者带点吃的往山里面走走……我是觉着,有些药材我未必认识。”越尚耕疑惑的道:“你到底又琢磨什么呢?”
越绣宁想了想,问道:“三叔,城里像这样的宅子,多少钱能买来?”说着顺手指了一下经过的一个宅子。
那宅子在路边,从外面看大约是三进院。
越尚耕扫了一眼道:“三四十两。”继续问道:“你到底……”
一顿,有些惊讶的看着越绣宁,吃惊的道:“你想搬到城里来住?”
到底是一家人,发生的事情越尚耕自然是能够感同身受,所以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林炤吃了一惊的也抬眼看越绣宁。
越绣宁叹气点头:“对,我是想搬到城里住……我姥姥在乡下没有地,所以住在乡下还是住在城里一样的。有些事我也不想说出来,但是实在是忍受不了……我觉着搬到城里能稍微的好点,过一年半年的,能把小姑接出来,就让小姑也搬出来和我们一块儿住……”
越赵氏如此的歇斯底里,祸害的不但是她自己的名声,当然也祸害家里人的名声。
越尚耕蹙眉看了她一会儿,抬眼看周围。城里他是很熟悉的,这里原本才是他的家,他和大哥、二哥从小玩到大的地方。大部分的街道胡同,他都很熟悉,有些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城里的一切这么熟悉。
第142章 熟悉的一切
昨天的事情,越民耕和越尚耕回来之后知道了,自然是气的不行。
但这样的事情这一年多一直在发生,兄弟俩也是毫无办法,就是气死了能怎么样?越赵氏是他们的娘,打是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说道理不听,讲其他的还要吵起来。
而且越赵氏不傻,她认为越绣宁不好,她居然还知道去衙门告状。可见她对家人是毫无感情的,什么绝事都做得出来。
去年的那件事,幸好林炤帮忙,不然的话,衙门真的要是公事公办,只怕越绣宁不是被关牢里了,就是被流放了——那样的话,现在活没活着,都两说。
越民耕和越尚耕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不管是越民耕还是越尚耕,亦或者是越榴红,打从心里,已经对越赵氏这个母亲没什么感情了,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他们已经被伤透了心,心冷如冰了。但,该奉养还是要奉养,该顺着,还是得顺着。因为是律法规定的。
越尚耕听出来侄女话里的意思了。
小妹如果一直还这样跟着母亲一块儿住,而母亲就一直这样歇斯底里下去的话,她的名声必然会被破坏。越榴红今年都十九岁了,若是这样下去,亲事只怕……
别说只怕,现在已经耽误了。
越尚耕皱眉,半天才道:“这事得好好想想。搬到城里住不是那么容易的,咱们家就是从城里搬乡下去的,当时多困难……你小还不懂,我们清楚。”
越绣宁道:“我知道,这些我都想到了的,所以,搬到城里也不是只采药了,我想做药材生意。”
越尚耕吃惊的看着她,半天才道:“你这个丫头,说着说着还愈发来劲了,你还想做生意?你多大了?一个姑娘家家的……”
“需要出面的时候,有二叔三叔啊。”越绣宁道:“何况天泽十一岁了,该学点东西了,读书也读了一半,种地也实在不是那个料……学着做生意挺好的。如果小姑搬出来和我们一块儿住,他和天梅,还有小宝儿肯定要一起出来跟我们。”
越尚耕虎着脸看了她半天,突然就‘噗嗤’的笑了。
越绣宁抿着嘴,不太确定三叔是被气笑的,还是真的想笑。她转眼看了看林炤,林炤睁大眼睛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似得。
“笑什么?怎么啦。”半天三叔没说话,越绣宁只好问道。
越尚耕看着她又气又笑:“你倒是会盘算,把你喜欢的人全都接出去跟你住,你的意思,我跟你二叔,和你奶奶,仨人扔家里行了?”
越绣宁也一下子笑了,故意道:“三叔你是担心没人给你们做饭洗衣裳吧?我奶奶……”顿住了。
“你奶奶啥?”越尚耕也故意问。
越绣宁讪讪的道:“没什么……我当然也想把二叔和三叔接出去,就叫奶奶一个人在家好了……”
这一下不但是越尚耕,连林炤都逗笑了。
其实话说到这份上,已经是明明白白的了。越尚耕也很清楚,搬到城里来,是个解决的办法。
何况,城里才是他的家,他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的街道河流甚至树木,他都非常的熟悉。
在乡下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想过要搬回城里来。只不过回乡下时间不长,且事情太多了,一件接着一件,他都没时间认真的想想。
再次的将周围的环境看了看,越尚耕想了想道:“这件事回去商量一下吧。”
其实倒并不是没什么底气,自从采药挣钱后,尤其是刚刚还签了书契,越尚耕也看出来了,绣宁心里有数的很。
牛车继续的看似漫无目的的转着,转到了一条看起来人不是很多的街上,停在了一家酒楼门口。
越尚耕和越绣宁全都惊讶的看着林炤,林炤笑着道:“外公去买点吃的。”
叔侄俩这才恍然。
王爷爷下车去了,看着在柜台那边说了好久的话,然后提着一大块纸包着的卤肉,一坛子酒出来了。
奇怪,买一块卤肉还要来酒楼,而且居然在柜台说了那么长时间。
虽然越绣宁心里挺奇怪的,但是当然也没多问,然后牛车就往回走。
一路上越尚耕就没怎么说话,但是心里挺感慨的,这些事情原本是应该他来想的,他来考虑,现在却已经被侄女先考虑到了。
搬到乡下这将近两年,可以说是很不如意的两年,所以越尚耕对乡下没什么感情,他比越绣宁更想回城里住,回到他熟悉的地方。
也没有多么的难以抉择,越尚耕也就定了心思。
回到村里午时都过了,各自回家吃午饭。王爷爷一进屋子,赶紧给林炤回禀道:“打听了,县令还是之前的那个,并没有换人。去年过年前,奉命进京述职,去了两个月,正月里回来的,回来之后并无其他任何变动。”
林炤一听蹙眉。
一个县令还需要进京述职?又不是封疆大吏。
如果不出意外,县令进京应该是专门禀报墨玉牌的事情。而回来之后这都已经半年了,毫无动静,说明县令得到的命令就是不要轻举妄动。
至于给他命令的人,是谁,又是什么想法,这就需要在看看了。
到现在都没有动静,又是打的什么主意?
还有,越绣宁想要搬到城里去住,虽然林炤早前已经隐隐想到了,但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不过这段时间是感觉到她不开心,不如去年开心了。去年每次进山还是能感觉的到她的喜悦,对山里景色的欣赏,采药是她喜欢做的事情,所以她很快乐。
可今年,觉着她心事多了,有些烦躁,很不开心。甚至不爱出门了,听不到她爽朗的笑声了。
林炤坐下了,沉吟了半天,对王爷爷道:“将买的卤肉和酒给越家三叔送去一半吧,只说是买多了吃不了,放就怕放坏了。”
王爷爷答应着,心里很奇怪,不知道小主子这样的举动是什么意思?如果要送,刚刚分手的时候不给,这会儿却追到人家家里去送?
他不明白,但也不敢多问,急忙的去了。
第143章 早有此意
越尚耕刚到家,因为家里其他人吃过饭了,他准备吃点剩饭就行了,刚洗了手叫越榴红给自己把剩饭端上来,不用热了,这大夏天的。
就听见有人敲门,去开开了,见王爷爷手里提着纸包和小坛子,对着他笑:“越家他三叔啊,今天买的东西多了,家里吃不了,放到晚上必然就坏了,所以就给你送过来点。”
“啊?”越尚耕着实很意外,忙道:“不不,这怎么好意思?你们放着……”
“放就放坏了,这大热天的!”王爷爷笑着往他手里塞:“我买的时候也没注意,实在买太多了,快拿着别客气了。”
塞进了越尚耕的手里,转身就走了。
“哎,那什么……那好吧,谢谢了王大爷。”越尚耕只好在后面追着道谢。
王爷爷笑着回头摆手,回去了。
越尚耕特别的莫名其妙,提着回来了,经过越民耕的屋子就叫:“二哥,二哥?”
越民耕出来了:“什么事?”
“再吃点吧,这儿还有点酒。正好,今天进城有点事跟你商量商量。”越尚耕道。
叫越榴红切了卤肉,兄弟俩喝着酒,越尚耕将越绣宁的打算说了。
不用说,越民耕猛地听见自然是意外,下意识的反对:“那怎么行?城里日子没那么容易,咱们家不就是城里日子过不下去了……”
越尚耕点头:“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说的,可是想想,这一年多绣宁做的事,觉着她比咱们都强,心里有数呢。”
说着声音低了点,道:“咱娘现在这样子,对绣宁,对榴红来说都不是好事,女孩儿名声重要,可娘全然不管不顾,这样下去,别说榴红,就是绣宁也要被牵连耽误了。还有大嫂那边,虽然绣宁没提这一点,但是我知道,大嫂对娘必然是心有余悸,每天过的也是提心吊胆的,担心娘犯病了哪天又提着菜刀上门……这样的日子绣宁和大嫂过不下去。”
越民耕就说不出来话了。
越赵氏已经成了越家兄弟的心事了。说句不该说的话,真的要是全都因为病的缘故那还好了,只是越民耕、越尚耕领着去看大夫的时候,大夫也说了,狂躁症是有,但首先病人自己要有愿意控制的意识。
很多病症其实都是如此,比如说肝郁不舒,抑郁不畅,狂躁等,这些病症一方面是吃药治疗,另一方面还是要病人自己控制,协调,方能标本兼治。
尤其是狂躁烦闷,病人多出去走走,多和人说说话纾解纾解,还有就是自己控制,看到什么事情都觉着生气,别人说一句话都气的要死,这种的自己应该也知道需要控制,转移话题也罢,如何如何的,自己要调节。
但越赵氏根本就没有控制的想法。
越尚耕继续说着:“娘的事,自家人心里清楚。这就是一个死结,解不开的,只能避开。还有就是跟里正那家有关的事,求亲被拒,里正那边已经开始找事了,地里为了个边缘的水渠,硬是叫咱们绕路,还有西边地里种树,树根占了咱们地,西边一排都没法种庄稼了,里正偏说人家有理……这都几件了?这小鞋怕是要一直穿下去了。”
越尚耕说到这里哼了一声:“可见里正家就是睚眦必报的,咱家绣宁如果还在村里,今后的婚事上,能不被他们算计?王子胜的娘背地里传那些难听的话,真要是传开了,对绣宁有什么好?这不已经开始暗算绣宁了?”
这一点也是越民耕发愁的。他点头,过了一会儿道:“别的没什么,问题就怕,进城之后日子不好过,城里的花费跟乡下不一样,什么都要买……”
“绣宁自己挣得钱也够她和大嫂,亲家婶子过日子了。榴红上一次回来不是说,从去年开始绣宁给人看病,采药卖药挣的钱亲家婶子都没花,存着呢,到现在都已经有二三十两了?今天跟杏林堂签了书契,又给了二十两的定钱,绣宁非要给咱们分十两……咱们的暂时不用,帮着出点,好歹买宅子是不费劲。”
越尚耕扳着手指头给算了算:“以后咱们采药,绣宁处理药材,隔两三个月卖一次药材,每次都是十五两到二十两,就算是两家分,也是七八两到十两,一家每个月也有二两到三两左右,这已经比城里好些的小商小贩强多了。”
越民耕听得点头:“倒也是。”
越尚耕道:“我回来的时候想了一路,说真的,绣宁都比咱们俩这当叔叔的强。搬到乡下之后,万事不顺,可咱们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还成天糊里糊涂的过日子呢,跟着娘生气。”
越民耕听了叹气:“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哪有时间想这些?每天想着怎么喂饱了全家都够烦心的了。”
越尚耕点头道:“是发生了很多事,之前的就不说了。我想,也该想想咱家的情况了。就这样在乡下过?倒不是看不上这乡下,主要是因为娘的缘故,村里得罪了太多人,再加上里正如今也是万般看咱们不顺眼,穿小鞋背地里算计不少,我想,咱们还是回城的好。”
越民耕惊讶的看着他。
越尚耕道:“到底咱们世代都是在城里住着,城里一切都熟悉。绣宁都有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