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红妆 >

第267章

大红妆-第267章

小说: 大红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都是燕北郡王在京城给她们买的,都是好看的好玩的。两个人把这些东西分成三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是给宜宁姐姐的,还有一份是给彤彤姐姐的。
  “彤彤姐姐好久没来看我们了。”宜容嘟起了小嘴,她喜欢彤彤姐姐。
  “彤彤姐姐去办大事了,等她办完事就会来看我们了。”宜宽懂事的说道,她要告诉彤彤姐姐,她认识了很多字,已经读过一本书了。
  两个人很想送给哥哥礼物,可是她们的针线做得不够好,想来想去,还是各自做了一只荷包送给燕北郡王。
  当燕北郡王收到两个妹妹的荷包时,沈彤正在读萧韧的来信,萧韧在信上告诉她,周铮和宜宁郡主已经启程离开了西安。
  燕北郡王当然也很想启程去京城见见他那素未谋面的小皇帝侄儿,可惜他在剿匪的时候,竟然反被土匪给抓了!
  抓他的是燕北最大的土匪佟公子,佟公子开口就要十万两银子,别说燕北王府拿不出十万两,就是拿的出来,杨勤也不会给。
  杨勤冷笑:“放心,那个什么佟公子看不到银子是不会撕票的,绑到一位小王爷,就是养着也要养到拿了银子的那一天,就让他们养着吧,还能省下一笔银子。”


第539章 缺钱的人和赚钱的人
  听说没人给他付赎金时,燕北郡王更伤心了。
  “你看,到手的银子都飞了,如果你听我的,开价一万两,说不定就给了。”沈彤打趣道。
  “本王是看清了,一万两和十万两在他们眼中是一样的,全都不会给。”燕北郡王叹了口气。
  “那就要一千两,一千两应该会给的。”沈彤说完,自己就先笑出来了。
  燕北郡王幽怨地看她一眼,然后对着门外喊道:“把左三叫来!”
  左三,有个很文雅的名字,叫左雅文。
  但是左雅文的样貌却与他的名字并不相符,既不文也不雅。
  他有一多半的鞑子血统。
  他的曾祖母、祖母、母亲全都是鞑剌女子,在左雅文身上,已经找不到汉人的影子。他生得大饼脸,小眼睛,高颧骨,五短身材,粗壮健硕,站在那里,就是一个穿着汉人服饰的鞑子。
  “公子,你找我?”左三一笑,露出两个大酒窝,这两个酒窝生在他的脸上,就像是硬生生戳出来的。
  燕北郡王道:“你说的生意我做了,可我现在一两银子也没有拿到,我很穷,没有钱,只能赊帐。”
  左三家里有钱,很有钱,钱多到十辈子也花不完。外人都以为左家的钱是靠着开铺子开马场赚来的,可是却只有左家自己知道,这些年来左家真真正正的钱财来源于军备买卖。
  左三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出名的不学无术,燕北城人只是知道他们四处游历,长年累月不见踪影,但是却并不知道,他们并不是去拈花惹草游山玩水,他们行走于大齐、鞑剌、安鞑、党夏,甚至还去过更远的红毛诸国。
  这些同时拥有汉人和鞑子血统的花花公子,在这些国家里,是王公和将军们的座上宾。
  他们是生意人,只不过他们的生意是武器、盔甲、战马和火炮!除此以外,他们也交易铁锭和铜锭,还有制造火药的材料。
  不仅是燕王,就连秦王也曾多次与左家做生意。
  只是这些都是私底下的,表面看来,左家与大齐皇族最亲密的接触就是曾与燕王合办马场。
  那时与燕王合办马场的不只是左家一家,无论是鞑子还是汉人,要想在燕北开马场,就必须要让燕王参股,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马供不应求。
  而杨勤洽洽只知道左家与燕王合办过马场,却并不知道左家真正做的是什么生意。
  当年左家主动献上的金银,其实是给杨勤的试金石,杨勤欣然收下后就提高了商人的税银,左家便彻底断了要与杨勤做生意的心思。
  这几年左家一直被杨勤觊觎,早就想要换个地方了,此刻杨勤对左家下手,左家便趁机离开,左家人流淌着游牧民族的血液,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有生意可做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
  杨勤拿着在左家抄没的财产簿子沾沾自喜的时候,左三正在佟公子的山寨里混吃混喝。
  左三毫不意外,还是那个大大的笑容:“我做生意从来不是一捶子买卖,既然公子手头紧,那就先赊着,趁着大雪尚未封山,我这就动身,明年雪化之时,再来见公子。”
  燕北郡王挥挥手,道:“那么本公子也卖你一个人情,凭着这个牌子,可何你的家眷在燕北安然无忧。”
  左三大喜,如今的燕北,无论是商贾还是百姓,最怕的不仅是兵,还有匪。
  面前的这个少年,便是燕北最大的土匪佟公子。
  至于佟公子的真实身份,外人或许不知,但是神通广大的左家人却是心知肚明。
  这就是生意,与一个成长中的少年王公做生意,远比与索取无度的杨勤更令人期待。
  打发走左三,燕北郡王又恢复了那副没骨头的样子,他趴在桌子上,哭丧着脸。
  “姐,我原本还想着从燕北王府抠出几万两银子的,可是一两也没有。”
  是啊,这大雪连天的,他到哪里弄银子呢,抢也没处可抢啊。
  沈彤笑了,道:“你忘了,有一位有钱人就要来燕北了。”
  燕北郡王的眼睛亮了起来,但很快又黯淡了:“雪越下越大,他们这些南方人,又不是傻子,这时来燕北,寸步难行。”
  沈彤敲敲他的脑袋,道:“他们不是普通的南方人,他们是死士,走在刀尖上的人,何惧大雪封路。”
  燕北郡王从未见过沈彤口中的死士,他无法想像。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还是银子银子银子。
  ……
  此时此刻,缺银子的人当然不是只有燕北郡王一个。
  户部尚书急得团团转,嘴上生了几个大泡。
  新帝登基,一句免赋一年,只不过就是一旨诏书,可是对于等米下锅的户部而言,这是雪上加霜。
  偏偏这个时候,太常寺和鸿胪寺都来找户部要钱,各国使节连同番王的儿女们要进京参拜新帝,新帝要效仿先帝在护国寺祭天施粥,太常寺缺钱,鸿胪寺也缺钱,宫里让户部想办法。
  “宫里?什么时候开始,宫里让到哪里要钱,就到哪里要钱了?是谁让来的?”
  户部尚书气得发抖,这规矩全都乱了。
  太祖皇帝在位时,在内阁,这种事报到内阁,阁老们批示之后,有的直接下发实施,有的则再经太祖皇帝批阅后下发,事无大小,均有相关的正式文书。
  大行皇帝崇文帝到死也没有亲政,但那时有太皇太后、老护国公杨锋、定国公萧长敦以及吏部尚书毛元玖四人监国。定国公称病不再上朝,国事便交由其他三人。折子先是呈到毛元玖面前,毛元玖批示后呈给杨锋,杨锋无法定夺的再交太皇太后,虽无内阁,但也是有凭有据,上行下效,井井有条。
  可是现在,太皇太后死了,两宫太后并没有指定监国大臣,杨家赐了承恩伯,毛家赐了彭城伯,这两个爵位历来是赐给外戚的,虽然杨家以前也是外戚,但是老护国公杨锋能够监国凭借的并非外戚的身份,而是护国公这个名头,护国公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也不知是杨家要挟制毛家,还是毛家想把杨家也拉下水,总之,每家一个外戚的爵位,看似风光,实则却让这两家都不能正大光明插手朝政了。
  户部尚书回到家里对着空气骂道:“我就知道迟早会乱,两宫皇太后能不乱吗?我就要看看是东边扳倒了西边,还是西边压倒了东边。”


第540章 时疫
  户部尚书说得没有错,这承恩伯和彭城伯千真万确是两宫皇太后斗法的结果。
  先是杨太后随手赐了毛家一个彭城伯的爵位,硬生生把科举出仕的毛家变成了勋贵,最少是在小皇帝在位的这一代,毛家子弟不能参加科举,毛元玖权倾朝野的吏部尚书,儿孙子侄全都变成了靠皇帝恩赐过日子的外戚。
  这件事上,杨太后做的干净俐落,待到毛太后得到消息时,皇帝的御玺已经盖上了。
  毛太后一不做二不休,让自己的父亲在大殿之上,文武百官之前,凭着杨敏的舍身取义,硬生生给杨敏的次子杨锦堂求来了承恩伯。
  杨太后气极,好在承恩伯是给了杨锦堂,而不是大哥杨锦程,牺牲一个庶弟,总好过毛家废了一堆子侄。
  承恩伯和彭城伯之封,两宫皇太后的战争正式拉来了帷幕。
  进宫前她们是姐妹,进宫后她们是战友,现在尘埃落定,她们变成了敌人。
  两个拥有共同秘密的敌人。
  第一场争斗的结果,是两宫皇太后同时坐在了珠帘之后。
  崇文帝时,太皇太后还只是如她们这般坐在珠帘后面,崇文帝死后,太皇太后怀抱着小皇帝直接坐到了龙椅上。
  杨太后和毛太后谁也没有坐到龙椅上的底气。
  她们没有太皇太后千军万马中树立的威严,她们更没有太皇太后诛杀三位亲王的雷霆手段,所以她们还只能垂帘听政。
  即使如此,她们依旧是心怀忐忑的,毕竟小皇帝的来历她们心里清楚。
  小皇帝未满周岁,想要让他独自坐在龙椅上,除非用绳子捆在上面,可是这样有损天子威仪,因此,小皇帝索性与两宫太后一起坐在了珠帘后面。
  满朝文武三跪九叩的是那把空荡荡的龙椅。
  初时百官觉得诡异,几次之后也就成了习惯,若是有朝一日那龙椅上忽然坐上一个人,他们或许会吓个半死。
  后宫之中的第二次两宫斗法已经开始了,这次的起因便是太常寺和鸿胪寺去户部要银子的事。
  户部尚书不肯出钱,一是真的没钱,二是他要正式的文书。
  没有内阁,没有宰相,亦没有摄政的监国,这件事上有权利在文书上盖章的只有皇帝。
  太祖皇帝在位时,可没有在这种事情上亲自下过旨。
  当务之急,必须要有监国。
  这位监国除了老护国公杨锋,再无第二人选。
  本以为这是十拿九稳的事,可是没想到,此话一出,当场就有人反对。
  而且反对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
  原因只有一个,杨锋虽然德高望重,但是他是杨太后的祖父,若是让他做监国,那便是外戚专权。
  那为何崇文帝时杨锋也是监国,就不是外戚专权了呢,那是因为太皇太后有摄政之权,杨锋虽是太皇太后的兄弟,但是掌握大权的是太皇太后,而太皇太后是周家妇。
  坐在珠帘后的杨太后看一眼毛太后,冷笑道:“妹妹的手段越发高明了。”
  那些人无疑都是毛元玖的手笔。
  毛太后一脸委屈,道:“姐姐为何这样说,现在外面被为难的也是我的外祖父啊。”
  外祖父终归比不上亲爹。
  其实,相对于祖父而言,杨太后更加希望哥哥杨锦程做监国。
  但是这也只是想想而已,那些人连祖父都不同意,更不用说刚刚二十出头的哥哥了。
  太皇太后在世之时,杨家说一不二,可是如今……
  杨太后心中戚然。
  转眼便进了腊月,周铮和宜宁郡主到了洛阳,没想到二人双双感染了风寒,无奈,只好暂时滞留在官驿。
  初时两人只是喉咙痛咳嗽鼻涕,两副药下去,非但没好,反而发起烧来。
  而此时方知,这并非普通风寒,而是时疫。
  大齐朝不是第一次出现疫症,仅太祖皇帝在位时,各地上报的疫症便不下二十次,但是这些疫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像这般在冬季发作还是第一次。
  这场疫症来势汹汹,很快便在河南境内蔓延,各地衙门在城外设了焚化场,每天都有几十上百的尸体抬出城去焚化。
  周铮和宜宁郡主都是金枝玉叶,自是不能留在城里,但是洛阳卫指挥使带领军队围了官驿,不许周铮和宜宁郡主出城。
  “朝廷有令,但凡是感染疫症之人,一律不得出城!”
  随行的秦王府官员苦苦哀求,但是洛阳卫指挥使非但没有放行,反而加派了兵力。
  京城的城门外,一骑奔驰,刚到城门口,马上的人就滚落下来,守城门的旗手卫大吃一惊,因为他认出这个人的斗篷下面竟是太监服侍!
  几名旗手卫将那名太监扶起来,有人递上水,太监喝下水缓了好一阵,终于说出话来:“我是秦王府内侍,三公子和宜宁郡主被困洛阳,快让我进宫,请圣上下旨救人!”
  “洛阳?”原本围在太监身边的旗手卫瞬间跳出好远,洛阳有疫症,已经死了很多人!
  “对,我是从洛阳来的,可是我没有感染疫症!”太监大怒,他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官驿里逃出来的,他身上秦王府的凭信和秦王府官吏亲笔写的书信,这是要进宫呈给皇帝和两宫太后的。
  太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