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绿皮火车上的故事 >

第4章

绿皮火车上的故事-第4章

小说: 绿皮火车上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看了一眼对面胡冰一脸真挚懵懂的眼神,就知道此人比漂了白的卫生纸还要干净纯洁——他是真的什么都不懂。
  “你想来就来吧,正好大热天的省的我走路了。记得骑自行车哈。”
  从那天后,胡冰每天下午都会去张焱那里,看着他雕刻一会虎头等着他上班的时间。
  张焱干活的时候很认真,和那天在湖边看着一块树根凝思的他一模一样的认真。他心神合一手上忙着,也就没工夫贫嘴了,整个人显得好看正经又有范儿。
  但是胡冰来了几天却从没见过他的母亲,有一次插科打诨的问了一嘴。张焱说:“她是个导游,常年带团,我从小就没见过她几次,习惯就好。”
  张焱的语气很平淡,但是胡冰以后再没问过。他作为一个家人俱全家庭和满的人,没资格也没办法体会到别人的心情。
  虎头的雕刻进程非常缓慢,用一整截圆木进行圆雕,张焱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多是当做闲来无事的乐趣,以爱好为主。
  胡冰看着他不时变换一下刀具——看都不用看一眼就能顺手摸到想要的工具。三十多把刀,但是他常用的就那几把。
  张焱拿起一把平刀笑着说:“我每去一个新地方要是受了欺负,就会拿这个吓唬人。这次要不是你天天来接送我啊,这把刀就会变成我的贴身宝贝。唔……但是对于雕刻我一般用不到,这个型号太大了,我带不了大号的木头。”
  虎头的纹路愈加深刻,咆哮磅礴的气势逐渐显露了出来。一刀一刀,好像是在计算主人离去的时间。
  张焱用了一个星期红透兹南西区,但他在这儿只呆了一个月就走了。临走前只跟胡冰说了声——没办法,因为他还要从他家离职,而且俩人天天相伴总要知会一声。
  真是应了那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临行前张焱说:“这个虎头还没有精磨和烫蜡,不过也来不及了,我看你好像挺喜欢的,不嫌弃的话就送给你吧。”
  胡冰看了看客厅里堆着的两个行李箱和空荡荡的卧室,心里一阵失落和难受,“为什么突然就要走?你才来了不过一个月吧。”
  张焱轻笑了一下,并列坐在他身边,长叹了一口气,“我早就习惯了……我已经这样飘荡了两年多了,每一个地方都呆不久,不过这次格外短罢了。”
  胡冰不解:“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张焱说。这世上有很多事都没有为什么。
  “那你什么时候会留的比较久?”胡冰一脸真诚的又问。
  “唔……这要看房东是押一付一还是押一付三了”。
  “……”
  张焱转头含笑看着他,“虎头要吗?”
  胡冰心情复杂的点点头。
  “那我给你擦上桐油,保存的时间会久一点”,张焱说着起身,从行李箱里拿出了一个包装严实的矿泉水瓶——里面盛了大半瓶黄橙橙的桐油。
  他拿了一个小碗倒出来一点,拿着软毛刷手法轻巧的擦上了一层,木纹纹理瞬间显露出来。
  又说:“你明天拿软布擦一遍,会亮很多。记住不要沾水,不过也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没什么收藏价值。”
  当天下午,胡冰送别了张焱。因为他是临行当天才说自己要走的,并没有大张旗鼓昭告天下,除了胡冰也没有别的人来送,和他平时的臭显摆劲儿完全不同。
  他就好像是故意退隐一样,火灭烟消。胡冰望着张焱的背影,总感觉他遇上的那些人和事,说过的那些玩笑话,对他来说真的只是随口扯得无意义的玩笑罢了。
  也难怪他说话老是没正形,因为压根就没打算放在心里。
  暑期匆匆而过,转眼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这几天暴雨如注,也有几天干打雷不下雨的时候。
  老旧的电线经不起折腾,“刺啦”几声点着了衣柜,而烦人的大雨却踢天弄井的偏偏不来了。
  女人的尖叫声响在耳畔,沉睡的胡冰被一双坚实有力的大手拍醒。慵懒的大脑终于回过神儿来,门口是蔓延开的火光,女人凄厉的尖叫声伴随着铺天盖地的雷鸣钻进耳朵里。
  “快走,着火了!”
  胡冰瞬间惊醒,求生本能牵着他狂奔而出。
  因为短路所有灯光早已偃旗息鼓。因为是半夜,道路通畅,消防车和救护车都来得很及时,并没有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
  只是胡母身体里的孩子没了,好在抢救及时大人没事。
  就是受刺激太大,脑子不太清楚了。
  她嘴巴耳朵都好使,就是不会说话。
  胡冰看着唯唯诺诺只知道点头摇头的母亲,舌根泛起一股苦味。平时唠唠叨叨无比烦人的母亲突然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哑巴,不知道能不能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她除了不会说话其他状况都还好。
  三年后,胡冰考上了大学。
  第一篇长篇回忆录至此终,言语间充满了难言的苦涩。

  再见

  “——不管是初见面还是第二次无意中相遇,我看张焱的第一眼都是感觉他有点与众不同的。就像每次看到夜空中绚丽的烟花,不管烟花制作再粗糙,花色再枯燥无味,它在天空中炸开的那一瞬间都是特别吸人眼球的。”
  2002年11月28号,卫城大道街头。
  “请问您对刚实行的计划生育法有什么见解吗?”
  “请问您家里有几个孩子,生活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一位皱纹沟壑纵深的老大叔摆着手,“最大的困难当然是木有钱!……”
  胡冰看着老大叔的背手离去的背影感觉有点方!
  “可以帮我们填一下调查表吗?——请如实填写谢谢。”
  ……
  一位带着口罩的女生走过来,“组长,你确定我们要以这个课题为调查方向吗?”——这种满大街喝凉风求人的姿态对于一个自尊心稍强点的人来说都是无比煎熬,火上浇油的煎熬。
  胡冰抹了一把满脸的灰尘点点头,单刀直入的说:“你不管选哪个课题都是免不了在外面喝风的,谁让你学的是社会学,本来就是研究社会的。”
  三年了,他丝毫没有学会怎么样和女生婉转点说话。
  果然,女生的小心思被一语道破,有点不好意思的拽了拽口罩,挡住了大半张脸扭头走了。
  “请问您对刚刚实行的计划生育……”胡冰抹掉一脸疲惫光速恢复战斗力,摒弃了老大叔,转而攻坚年轻人。
  只是这个年轻人实在看着有点眼熟,胡冰的话卡在了半空中。
  青春期的少年抽条拔节的长,三年不见早已时过境迁,骨架和个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空气突然变得特别安静。
  “我没结婚也没孩子,连女朋友都没有”,张焱翘起眼尾揶揄道,“啧,实在没有什么‘生育’的看法能给你。”
  胡冰:“……”
  多年不见他的这张嘴好像日就月将的更加“利索”了。只是过了青春期,声音有些不一样了,多了几分清亮和沉稳。
  胡冰终于从这张利索的嘴和戏谑的笑容里终于找到了一点熟悉的感觉,“你怎么在这儿?”
  张焱笑容不改的说,“唔,我难道没跟你说过,我四处飘零吗?”
  胡冰飞快的垂了一下眸,眨掉了涌上的一线苦涩——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他竟然一直在漂:“来卫城多久了?”
  “……有三个月了吧。”
  “打算待多久?”
  “不知道。”
  “嗯……”
  话说到这里胡冰看了一下表,说:“你等一下”,然后他走进一位组员低声交代了几句,遣散了一同来社会调查的同学,然后回头走近张焱,“走吧,我请你吃个饭”。
  张焱点点头——请吃饭是中国人遇上老友的基本礼节,何况此时恰好是饭点。只是隔绝的时光似乎在心里加上了一道屏障,一时半会熟络不起来。
  不见见多年未见的人就不知道自己已经蹉跎了多少时光。
  张焱莫名有点感慨,感慨之余又觉得有点怪异。他向来是人走茶凉,火灭烟消。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他已经走了差不多480万了,从没遇上过熟人,实在不擅长“叙旧”这种东西。你给他一个陌生人,他三句话的功夫就能让你熟络的跟他恨不能同吃一碗饭。此时老天突然甩给他一个老熟人,他反而有点不知所措了。
  他甚至不知道胡冰算不算老熟人,在他飘荡的近六年的人生里,一个月的相处实在不能算得上什么。幸亏他记性比较好,要不然一时半会都想不起他叫什么名!
  两个人并排走在卫城大道街头,时不时闲聊几句。张焱扯出了一身的修为才没能让气氛尴尬冷场。
  胡冰看了几眼路两排的饭馆,“你想吃什么?有什么忌口没?”
  张焱茫然的看了几眼——他脑子里已经开始勾画饭桌上该怎么应付这诡异的感觉了,“吃……唔,馄饨吧,我知道附近有一家特别好吃,有段时间时常光顾。”
  胡冰惊奇道:“你住在附近?离我们学校很近啊,我怎么一直没见过你?”
  “我们夜猫子一般白天不出没”,张焱说,“今天饿的胃病犯了出来觅食的。”
  胡冰看起来压下了一肚子的话打算安排在饭桌上——毕竟某人说他是“饿”出门的。
  馄饨店十字路口转角就到了,店面很破也很旧,红色的“李记馄饨”歪歪扭扭。门口是单人通过的木头门,进门就是厨房,点单做饭两不误。里面却很宽大,竟有两个包间那么大。便捷式的桌椅摇摇晃晃,一碰就“哒哒”作响,地面瓷砖还是两款拼接的。不平整的地面和不平整的桌腿搭档堪称完美。
  胡冰坐下四处打量了一下,感慨道:“你还真会给我省钱。”
  张焱睁着亮晶晶的眼睛难得正色说:“可是真的很好吃。”
  像所有寒暄的陈词滥调一样,胡冰上来就问:“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酒吧驻唱”,张焱如实回答。
  “为什么”,胡冰垂眸飞快的思索了一下,“是因为能随时就走吗?”
  张焱无所谓的点点头,这时馄饨上来了,他闷头吃的很认真,看起来真是一幅饿极了的样子。当然胡冰绝对不会想到,此人只是因为尴尬,不知道往哪儿看也不知道搭什么腔。
  已经来了三个月了,胡冰心想,“那你是不是已经快走了?”
  张焱塞了一嘴吃的抬起头有点无语的看着他,他艰难的咽下饭食这才开口,“你对我的离开就那么耿耿于怀?我们见面不到一个小时,你已经说了好几遍了。”
  胡冰卡了一下。
  “我什么时候离开不一定,要看我妈”,张焱补充道。
  “那你妈为什么老带着你四处跑?额……是为了躲债吗?”
  张焱一个馄饨噎在嗓子眼儿里咳了个半死,“你……咳咳,你能盼我点好吗?”
  张焱缓过来以后说:“因为她喜欢,没有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这句话他三年前也说过,当时完全不明所以,现在却能稍稍体会出一点无奈之情了。
  待到一碗馄饨已经要见底,俩人眼见就要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胡冰又一脸纯洁无瑕的补充道:“那你现在住在哪,以后能去找你吗?”
  张焱其实有点想不起胡冰三年前是什么模样了,但是总感觉他的言行举止还是个长不大的小男孩。
  小男孩就和小奶狗一样,很可爱且没有杀伤力,再警惕的心也该被萌化了——只要你别跟我叙旧就成,老子能记住你的名儿就不错了,咱俩说不定可以重新认识一下。
  张焱扯了一张纸巾擦了擦嘴,又扯了一张顺手从胡冰胸前的口袋里扯出一支笔,低头写下了几行字,上面详细标了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
  他一边低头写字一边说道:“你有手机吗?有可以直接给我打个未接。”
  张焱把卫生纸推到他面前,胡冰掏出手机看着号码拨了过去,闹人的铃声两秒后响起。张焱起身点了一下头,“那我先走了,下午还要工作。”——其实他的工作是在晚上,他只是找个借口回家想想将来怎么应付这一位“老朋友”。
  啧,叙旧的感觉太怪了,就像是被人扒了底裤一样,总感觉赤|裸|裸凉飕飕的。
  张焱开门的时候甚至忍不住曲了一下腿,就像挠痒痒一样。
  胡冰站在门口目送张焱离开,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感觉张焱从容的背影里藏了点着急忙慌的味道。他低头看了一眼轻飘飘的卫生纸,小心的叠好放进了上衣口袋。
  张焱翘着二郎腿躺在单人床上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未接来电,瞬间愁的皱起了眉头。看胡冰对他的印象还挺深的,今天还请他吃饭了。
  若是不当回事的老朋友,事隔多年意外见面一般就心照不宣的点个头就算是非常礼貌了。像这种一不小心打了照面的也最多寒暄几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