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幽香闲闲露华浓 >

第223章

幽香闲闲露华浓-第223章

小说: 幽香闲闲露华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清兰瞠目结舌,又觉得她这个模样实在可爱,忍不住拉她的手,柔声哄道,“好啦,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咱们不聊了好吗?我也是真心喜欢你,想和你做朋友的,与穆世子无关。”
  华欣幽幽叹了两声,“那你把我刚才的话忘了,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咱们重新开始,行吗?”
  沈清兰再度噎住,“……好。”反正,就算重新开始,自己还是会拒绝,可自己也说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如果父亲和母亲知道老夫人的身份,加之老夫人对自己的青睐,应该会更高兴吧。


第473章 爽朗
  这么一想,沈清兰就有些神思恍惚,先前的欢快情绪不知不觉地溜走,她看着华欣的笑颜和热情,只觉得坐立难安,没过多久,就提出告辞。
  华欣不舍,拉着她追问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沈清兰笑,“咱们离得近,说来就来了,容易得很,你既来了会州,我虽然也不熟,但总算早来了三个月,定要好好陪陪你的。”算是个周到又含糊的答复。
  华欣想着还有以后,就答应了。
  沈清兰又去向老太太辞行,一字不提华欣已经抖露目的的话,随后,带着两个丫头离开杨宅。
  华欣和任妈妈送出来,并送了许多礼物,大盒小盒的往车上搬。
  沈清兰大惊,忙拦住,“这怎么敢当。”
  既然已经知道她是穆华景的妹妹,又带着为哥哥说亲的目的而来,哪里肯收她的礼?唯恐将来说不清道不明。
  华欣笑,“姐姐别见外,这些都是我从京城带来的,特意……特别的小玩意,不值什么,就是给你看个新奇。”
  沈清兰颇显无奈,华欣虽然口误后不得已承认目的,但终究只是个小女孩,她还做不了亲事的主,只要老太太没有把话摊开,她也只能装作不知,那么华欣的“心意”,就不能推却。
  “既然如此,我就谢谢华欣了。”
  一路上,沈清兰闷闷不语,靠在靠背上阖目装睡,脑子里静不下来,将与穆老太太相识以来的点滴尽可能回忆一遍,不禁慨叹自己愚钝,这世上哪有莫名其妙的青睐、莫名其妙的结交?
  冬梅不知穆华景是谁,但能猜出是个身份了不得的人物,既然有这么个出众的人喜欢自家小姐,这是件好事,可她虽不机灵,也不会鲁莽,察言观色,发现小姐对此毫无兴趣,甚至情绪低落,便探究的去看秋月,只见秋月对她摇头示意。
  秋月一直跟在林氏身边,对林氏的心思看得透彻,自然明白穆华景就是林氏心目中的乘龙快婿,如今穆老太太和穆小姐同时示好,表明这亲事又往前迈出一大步,但她同时也看出了沈清兰极力反对,是以,当着沈清兰的面,她绝不会表现出半点开心。
  回府后,沈清兰直接去见林氏,却在下车之前,长了个小心眼:先一样样检查华欣的礼物。
  秋月困惑,忍不住轻声问,“车厢狭窄,小姐何不进屋再看?”
  “……好奇,先看看。”
  沈清兰没有说实话,她是想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是真如华欣所说,只是些京城的特色小玩意,还是贵重物品,抑或是还有些特殊含义的物件,总得心里先有个数,再决定是否直接送去林氏那。
  一一看完,沈清兰松了口气,还真是些小玩意,例如五寸高的彩泥人、精致小巧的绢面团扇等等,粗粗看了一眼,价值有高有低,总归比较正常。
  林氏见她回来,十分高兴,不等她开口,就先询问起来,“那个小姐好相处么?”
  沈清兰笑,“性子是极好的,天真纯善,我十分喜欢。”说着,将礼盒都打开给她看,“瞧瞧,这都是……她送给我的。”
  她在犹豫,怎么提到她姓穆呢?
  只要一说”穆“这个字,母亲就该知道与穆华景脱不开关系了吧?
  她是真的不想说,不想为穆华景增加筹码。
  “看来她对你印象也不错。”林氏看注意到女儿的话奇怪,她对两个女孩能迅速相识相交感到高兴,“下次你也该下帖,请她来家里玩玩。”
  “好,我记住了。”沈清兰内心很矛盾,她一方面很喜欢华欣,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抵制与穆华景有关的人,生她们在林氏面前起到催促和促成效果。
  但沈清兰的抵制没什么效果,林氏一句话就攻破了,她拿出那些小玩意一件件欣赏,看着看着,就问话了。
  “你问了没,那小姐姓什么?”林氏见她痴愣,继续说道,“那老夫人不是小姐的祖母吗?知道小姐的姓氏自然就知道老夫人的身份与过往。”
  “问了。”沈清兰说得艰难,“姓穆。”
  林氏倏地变脸,“宁远侯穆家?”
  沈清兰沉默地看她一眼,可不就是穆家吗?
  林氏亦久久没说话,面色十分复杂,一时间也看不出是不是太兴奋太激动,两人就这么相对无言,各自沸腾着心事,过了许久,林氏才摆手道,“我知道了,你也累了,回去歇会吧。”
  这正合沈清兰之意,她一点也不想与林氏讨论穆家,忙点点头,起身要走。
  忽闻院子里响起沈良的大笑声,明朗爽快,尽其得意,母女俩相视一愣,平时这个时辰,沈良是在衙门的,今天提前回来不说,还笑成这样?双双出门,还没到门口呢,已见着沈良大步迈入,喜色盈面。
  “太好了!太好了!朝廷的喜报到了!之逸和之潇都中了!中了!”
  即便林氏早几天前就收到穆华景的消息,但终究不确切,喜也不敢表露,如今朝廷的喜报送到衙门,便大不一样了,她喜得一时手足无措,眼角泛泪光,追着丈夫回屋。
  沈清兰则已扑过去拉着父亲衣袖,欢天喜地地追问起来,“第几名?喜报上怎么说?哥哥们会留在京城吗?还是回会州来?”
  林氏含着笑泪将她拉开,嗔道,“你一下子问这么多,让你父亲怎么回答?先让你父亲缓口气,喝口茶。”
  沈清兰也觉得自己高兴糊涂了,立即斟茶送到父亲手中,接着便睁着闪亮的大眼睛,眼巴巴瞅着沈良,等他说明详情。
  “会州偏远,喜报刚刚送到,之逸在会试中排一甲第三名,殿试点了榜眼;之潇略差些,会试排一百八十九名,也是杏榜在册的。”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并不是佛信徒的林氏也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面色虔诚。
  沈清兰又扯上了父亲的衣袖,她对两个哥哥的本事一向是信心十足,此刻更想知道的是他们将来的发展。


第474章 讨论
  沈良捋须,敛了敛笑容,略显沉思,“今年春试,一共录取了二百二十九人,按照惯例,九成以上都是要放到地方上去历练的,之逸和之潇两个……暂时还不知朝廷什么安排。”
  林氏急问,“你怎么想的?”
  沈良笑,“我能怎么想?京城有京城的好处,地方有地方的好处,全看各人。”
  林氏更急了,当着女儿的面就拉下脸,“怎么是地方有好处呢?你想想你自己,这么多年都为着什么?”
  “我老了,折腾不动了,孩子们不一样,他们正年轻,到基层历练几年,不是坏事。”
  “那也……”林氏欲言又止,眼里已跃动火焰,瞟了眼女儿,又生生压下,“兰儿,你先回去,我与你父亲商议一下。”
  沈清兰心知母亲这是心里有气,指不定要吵闹两句,有心阻止,故而磨蹭着不肯走,反而是沈良劝她,“兰儿回去吧,你也要好好准备准备,这几天家里要有客人来。”
  无奈,沈清兰只得告退。
  她想多知道些有关哥哥们的事情,不舍离开,但父母都让她走,也没办法,这会儿,心思全被哥哥们的喜事牵引住,穆家的烦心事倒被丢到脑后了。
  秋月和冬梅亦是如此,一个稳重、一个寡言的两人竟在走回小院的路上忍不住叽叽喳喳地讨论。
  “大少爷是榜眼,才学出众,皇上该要留在京城做官的。”
  “二少爷才刚十七岁,就中了进士,真是了不起呀,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不管在京城还是去地方,总会展露头角,成就一番伟业。”
  “……”
  “咱们老爷从申州调到会州,都来了三个多月,一直低调处事,府里也没办过喜事、宴过宾客,这回可好了,好好办一场,也叫别人开开眼。”
  “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两位少爷多了不起!”
  “……”
  沈清兰没参与讨论,但听在耳中,也觉得得意,自己的哥哥,怎么夸都不够,如果不是自己一身麻烦事还没抖开,她甚至会忍不住想一想,是不是此时此刻在京城,已经有佳人对她两个哥哥心生爱慕了呢?
  假山后坐着一人,原本正阖目养神,被身后路过人说笑声打扰,侧耳静听,越听越迷茫,明明是举家欢庆的大喜事,她却毫无笑意,甚至渐渐目光乖张冷厉,似有癫狂之态。
  “中举?榜眼?真有出息呵……”她喃喃低语,忽而掩面而泣,“又不是我生的,又不是我的孩子,如果我的孩子还活着,将来……将来也能中进士,也能中榜眼,还能中状元……可我的孩子呢?我的孩子没了?我的孩子为什么没了?为什么?为什么……不公平!太不公平了!她的孩子能好好活着,光宗耀祖,我的孩子就……死了……”
  她越自言自语越悲伤,把头埋在膝上,淘淘大哭起来,可惜小路上的主仆三人已经远去,压根没有听见。
  “咦,碧玉,你怎么还在这里?薛扬还没回来?”沈清兰问。
  碧玉抬头,“小姐回来了。”她将手中绣花绷子放下,准备去倒茶,却瞧着三人满脸的笑容诧异,“怎么这么高兴?小姐在杨宅玩得开心吗?”
  沈清兰的笑容僵了一下,不知该怎么回答,开心么?和穆华欣在一起确实是开心的,但一想到她的身份,就没法开心了。
  秋月敏慧,知道沈清兰不愿提及这事,忙笑着岔开,“碧玉你还不知道呢,老爷回府了,带回来一个大好的消息,咱们大少爷和二少爷都中了进士,大少爷还被皇上点了榜眼,你说,是不是天大的喜事?”
  碧玉喜得大叫,屋里闹成一团,也就没人再提杨宅的事。
  到晚上,春兰来叫沈清兰,说是林氏找她,沈清兰已经猜到,喜忧参半,迟疑片刻,整衣过去。
  碧玉随行,轻声问,“小姐,您是不是有心事?婢子瞧着您回来后就不太对劲。”
  这会儿没了旁人,沈清兰心绪也平静下来,不想瞒她,闷声道,“碧玉,你知道刚到会州的那位杨宅小姐叫什么名字吗?穆华欣。”
  “穆……华……欣?这名字听着耳熟呀,穆华……”碧玉嘀咕着,突然眼睛一瞪,吸了口凉气,“是和……宁远侯一家?”
  沈清兰点头,默默前行。
  碧玉拧起眉头,“这么说,杨宅那老太太也是宁远侯府的,小姐,这事儿棘手了,怕是您的亲事快要定下来了。”
  沈清兰顿了顿步子,望了眼已经不远的院子,门口檐下的两盏灯笼笼着橘红的光芒,像两只眼睛,分明颜色柔和温暖,可总让人不愿直视。
  她苦笑一声,继续前行,婚姻之事她无能为力,又有何可说?
  “小姐?太太找您,是不是……”碧玉拉住她。
  沈清兰笑了下,“大概是吧。”
  屋里灯光明亮,沈良和林氏都在座,饮茶对话,听到脚步声就停下来。
  “父亲,母亲。”沈清兰乖巧地上前行礼。
  林氏把她拉到自己身边坐下,“叫你来,是有两件事,一件是你今天去了杨宅,另一件事是你哥哥们高中,咱们得下贴宴客。”
  一切皆如沈清兰所料,她低头应答,“母亲吩咐就是。”
  林氏好笑,“我吩咐?难道我吩咐什么,你就老老实实照做了?不赌气?不别扭?你若果真这么省事,亲事早就定下,说不准都已经出嫁了,哪里还赖在娘家?”
  沈清兰涨着脸不作声。
  父亲到底宠女儿,沈良见不得妻子数落这些,忙笑着接话,“既是姻缘,便是缘分,咱们兰儿这么出众,不必着急,在家多留两年,好日子在后头呢。今天叫你来,说的就与你这姻缘有关,你哥哥们高中一事,喜报送进会州,不出两天,会州就会人人尽知,到时候必定道贺者无数,我与你母亲商议,与其三两成群,流水宴席不断,倒不如择个好日子,下贴开宴。”
  “听父亲的。”


第475章 委屈
  沈清兰早知道这事是迟早的,毫不吃惊,她对于宴席应酬也不陌生,心里最紧张的还是接下来的话。
  沈良看她一眼,继续说道,“我已听你母亲说了,你在法泉寺结识的那位老夫人原来就是宁远侯的母亲,那位穆小姐是穆世子的庶妹,她们都十分喜爱你,听说,上次穆老夫人还主动表示要来道喜,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