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文娱复兴 >

第719章

文娱复兴-第719章

小说: 文娱复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部电影,《活着》讲的是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但是却也互相仇恨,可是他们都知道谁也没有办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去埋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这部电影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

    华夏有句老话,叫最穷不过要饭,不死总会出头。

    但是这部电影里我更想用一句成语,叫做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活着》这部电影很多人说看哭了,因为你们看到了绝望的不存在,看到了人是为了活着的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

    林尘这翻话稍稍改了一下当时《活着》这本书余华老师在1996年的时候写的韩文的自序。

    他看过《活着》这本很多遍,每一次感触都不同,可是这本书却是作者最接地气,也基本上最能触动人心的。

    很多作家写书能否接地气,能否观察或者理解大众,你看他的文字就能看得出来。

    同样,电影同样能够看得出来。

    大家如果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小钢炮最早的那些电影,还有国师的早期电影,那才真正的接地气,可是后来随着他们的高高在上,他们不再以审视或者是观察的目光去观察大众了,他们开始俯视了。

    哪怕他们再悲天悯人,咋说呢?

    就像是首富的儿子,不,不用首富,就像一些小资的人觉得一个月一千多块的工资怎么活呢?

    还说什么买一套羽绒服没有百八千,买口红最便宜也得一百吧。

    甚至还说什么现在坐火车哪用挤啊,绿皮火车什么鬼。

    这就是典型的外宾了。

    完全的脱离了底层。

    用一句老祖宗的俗话来说。

    那就是何不食肉糜?

    稍后,有几个学弟学妹也是问了林尘关于《活着》这部电影,他们甚至询问林尘是不是电影为了虐而虐?

    对此,林尘笑了起来:“任何时候电影如果为了虐而虐,那么就失去了观察力与感染力,这部电影如果大家可以查一下那个时代,甚至不用查当年,就说现在有多少家里还都各种封建思想?”


………………………………

第748章 这脸打的

    第748章

    这两年国学在逐渐的兴了起来,一帮坑货各种的宣传所谓的女德,甚至还有一些人为了让孩子学国学甚至连高考都不参加了。

    虽然很多人都是嘲讽高考,但是对于寒门来说真正的想要上升的通道目前来说最保险的还是高考。

    可惜现在也是越来越不行了。

    先不提寒门再难出贵子,现在的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本之高,费用之多,精力之消耗,一般人真的拼不起。

    大家如果关注的话可以看一下,看看最近几年,穷人家的孩子还有高考状元吗?

    记得还有一位高考状元说他之所能成为高考状元是因为自己父母都是中产中的中产,经常扩展社交,参加各种活动,穷人家的孩子怎么可能达到?

    不提高考,重新说回这部《活着》。

    现在还有多少人封建的思想,比如坐月子必须使劲捂啊,然后有产妇被捂死的,还有坐月子不能洗操,然后各种折腾。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孩子发烧不去看病不说,却偏偏跳大绳的。

    对于这些事情其实还有很多,林尘因此才说如今这个社会被隔离的太狠了,有些事情其实去调查一下就知道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有些就是受到了高教育也没有什么卵用,因为环境太重要了。

    关于《活着》在京华电影学院的路演还算挺成功的。

    很多学弟学妹们都是想要和林尘聊一下,而且林尘也愿意和他们进行聊天。

    不管是编剧系,不管是表演系,或者是不管是其它任何专业,林尘都可以和他们进行一下闲聊,准确的说是分析一二。

    “永远不要问别人我们应该怎么做,永远不要去问别人我的人生很迷芒该怎么办。”

    林尘在台上说道:“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不紧不慢的把该做的做好,你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或者说除了你自己,不管是你的父母,不管是你的亲朋好友,不管是你的老师同窗,他们都是对你的只是建议,一件事情是对是做由你自己决定。”

    说到这里,林尘也是拿自己举例。

    “其实我一直都是对于以后没有一点规划,曾经我在学校就想着安安稳稳的当一个编剧就行了,我不想成名,这话可能有人觉得我虚伪,但是我确实是不想成名,后来毕业的时候我想的就是不导演,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想导演。”

    林尘笑着说道:“大家都知道拍摄第一部网剧《灵魂摆渡》的时候整个学校都是把我当笑话了,至于业内就不用说了,业内没有人把我当一回事,谁在意呢?”

    台下,众人听着是津津有味。

    很多人最喜欢的就是听成功人士讲经验。

    他们并不在意这些经验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他们就是想要来一杯心灵鸡蛋汤。

    想一下,大家不都盼着可以成名吗?

    甚至是很多人都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就像台上的林尘一样。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林尘没有金手指,他或许也能成功,但是绝对不可能这么耀眼。

    此时,林尘就是使劲的忽悠。

    当然,林尘觉得对于学生来说,对于有朝气的大学生来说还是需要有一点理想的,需要有一点半志的。

    如果明明是20来岁的大学生,却是早早的就被现实打败了,那么这个社会才是真的没救了。

    以后再说以后的事情。

    先打鸡血再说。

    在林尘带着一众人做路演的时候,网上大家也开始讨论起了《活着》的票房。

    “我倒是希望《活着》票房可以大爆。”

    “我也希望《活着》票房可以大爆,但是不知为何,我个人认为希望不大。”

    “是啊,我个人也觉得希望不大啊,这部电影太虐了。”

    “谁规定虐了就不能票房大爆呢?我个人认为《活着》票房肯定能刷新票房记录。”

    “我刚刚查了一下啊,《活着》的首日排片是达到了38%呢,这么一个排片票房首日怎么也得破亿吧。”

    “恩,如果《活着》票房破亿那么就太有意思了啊。”

    ……

    网友们议论的还是挺多的,业内却是认为《活着》作为一部文艺片,而且这部文艺片肯定是没有办法跟《楚门的世界》来对比,毕竟完全的不在一个比划线里。

    更重要的是《活着》这部电影太虐了。

    大家都知道,一般文艺片本来就是小众,最重要的是林尘创造过一个奇迹,但是业内不相信《活着》还能创造奇迹。

    媒体在等待着。

    业内在登台着。

    网友们一边吃着瓜子,一般搬起了马扎等着。

    豆豆网上,《活着》的评分已经高居9分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看完了《活着》之后,竟然评分在进一步飙升。

    这个时候,《活着》的首日票房也是出来了。

    5600万。

    《活着》首日票房5600万。

    这个数据显然是让网友不敢相信。

    “靠,首日票房竟然只有5600万???”

    “这尼玛怎么可能呢?排片可是占了38%呢,票房太低了吧。”

    “是啊,我也是觉得有点不相信,首日票房5600万,这是不是刷新了林尘的最低票房记录了?”

    “首日肯定不是,林尘的之前票房首日低的有的是,但是那是排片不高的情况下,然后逆袭的啊。”

    “是啊,这《活着》的票房也是再一次的证明了什么叫做叫好不叫座了。”

    “正常,人之常情啊。”

    ……

    看着《活着》的首日票房只有5600万,然后更多的人也是议论了起来,另一边,林尘这时路演还在继续。

    下方一位导演系的大四学生毛军站了起来说道:“学长,刚刚《活着》的首日票房出来了,5600万,这个票房在这排片如此强势之下其实并不理想,预计《活着》的票房最终也就四五亿的票房,这么一个票房您是否感觉到心理落着?”

    “等等,你刚刚说《活着》首日票房多少?”

    林尘打断了毛军问道。

    毛军说道:“首日票房5600万。”

    “是了,首日5600万,对于一部制作成本不算太高的文艺片,你觉得我有什么心理落差的?””

    林尘笑呵呵的说道:“我不但不失望,而且告诉你,我很满意,这样的一个票房,对于文艺片来说我有什么不满意的?你不能要求每一部文艺片都像《楚门的世界》这样大爆吧,我个人觉得是不现实的。”

    这翻话也是引得现场掌声连连。

    不少的学弟学妹也算是知道了,林尘这个时候却并没有膨胀,他其实是很清楚的,这才是他们喜欢的林导。

    同一时间,媒体们也是进行了报道。

    “《活着》首日票房5600万,再一次的证明了文艺片叫好不叫座。”

    “《活着》首日票房5600万,在排片比高达38%的情况下却是首日票房较低。”

    “林尘编剧、丁秋离执导的《活着》首日票房并不理想,仅仅斩获5600万。”

    ……

    媒体们的报道让一些林黑们也是高兴了起来。

    “哈哈,我说什么来着?林尘不可能一直票房大爆。”

    “没错,这也是要说的,《活着》终于扑街了吧。”

    “没有任何一位导演可以永远成功下去,林尘也不例外。”

    “哈哈,没有想到啊,有生之间我也可以看到林尘的导演扑街啊。”

    ……

    ……

    余林生望着华夏数据网《活着》的票房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美玲有点不解:“你怎么这个时候了还笑得出来呢?”

    余林生哈哈一笑:“为什么笑不出来啊,你知道《活着》的首日票房5600万代表着什么吗?这代表这部电影5亿的票房肯定是稳了,就以口碑来说,我甚至觉得达不到5亿,4亿肯定没问题的,你知道在林尘拍摄文艺片之前,华夏的文艺片票房是多少吗?”

    说着余林生根本就没有等美玲说话,然后笑道:“1亿,总票房1个亿就算是相当成功了,你可以说这部文艺片的票房和林尘之前的票房相比差很多,但是说这部电影票房扑街?开什么玩笑呢?”

    是啊。

    开什么玩笑呢?

    洛氏兄弟影业,洛海也是有点哭笑不得。

    他把《活着》这部电影看了,这部电影也确实是相当不错,最起码是刷新了洛海对于林尘的认知。

    这种展示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惨淡人生,尤其是电影里的一些巧合最后全都化为了灾难,就仅仅只是说这一点,这《活着》的剧本就非常棒。

    有一说一,林尘恐怕也知道《活着》这部电影票房不会大爆,身为导演和编剧,尤其是林尘还是有着极强的市场观察力,他怎么能发现不了?

    可是哪怕如此,他还是写了这样的剧本。

    这方面,林尘证明了一点,他未被票房给绑架。

    不过这《活着》的票房也确实争气啊。

    一部文艺片,一部类似灾难类的文艺片,票房却是可以达到了首日5600万。

    这样的一个成绩,你说扑街?

    扯淡呢?

    想到这里,洛海也是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声:“别开玩笑,《活着》是一部相当精彩的电影,我相信,五年,甚至十年,这部电影也不会褪色,但是在当下,这《活着》票房你说扑街了?你们对文艺片是不是有什么误妥啊。”

    继洛海之后,张春生、东方明等人也都是替《活着》发声。

    同时,秦郎天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是表示:“《活着》首日当天这部电影我看了,我觉得林尘虽然很多人说他是少年天才,但他还是被低估的最狠的一位电影人。”

    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文艺片的导演跳了出来替林尘说话。

    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文艺片有多难。

    是林尘给文艺片带来了新的标杆,也是林尘给文艺片带来了希望。

    这一次,林尘又给文艺片带来了证明。

    那就是哪怕再虐的文艺片,只要你可以正尔八经的讲故事,那么你就是最虐,这票房也是有保证的。

    当然,这就是林尘。

    如果换成其它人,那么或许票房不会这么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