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还看今朝 >

第951章

还看今朝-第951章

小说: 还看今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第九卷 雨后复斜阳 第十节 急迫

    杨天诚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三年?!

    这可能么?

    饶是他知道眼前这一位在汉都的表现很牛,但是,但是这是在中州,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杨天诚也知道中州和汉都各方面的差距都是相当明显的,不是说你有一腔热情就能解决问题的。

    GDP数据不是靠吹能吹出来的,那得要实打实的产业来扛起,省里边盯着,你想要玩花招都不可能。

    尤其是像沙正阳这种外来户,人家就瞪大眼睛看你表现呢,不是所有领导都对你沙正阳以前的表现信任和认可,甚至有不少人都等着看你笑话。

    稍许平静了一下心绪,杨天诚冷静下来,微微眯缝起眼睛道:“正阳,你说三年?我没听错?”

    见沙正阳嘴角带笑摇头,杨天诚又道:“我相信你对长春、石家庄、济南这几个市去年的GDP总量数据应该知晓吧?”

    “当然。”沙正阳点点头,“长春去年大概是1150亿,比中州大概多200多亿,与石家庄和济南相差不大,大概就是十多亿的差距,都在1200亿左右,济南略高,和中州差距接近300亿。”

    “唔,那你知道不知道如果除开通货膨胀因素,我们中州要在三年内赶上长春,需要保持高于长春多少个百分点?”杨天诚脸色有些冷。

    “知道,可以大略计算出来。”沙正阳也很平静,“天诚书记,您不会认为我信口开河,或者狂言无忌吧?”

    杨天诚注视着沙正阳的面膛,“我相信你不会,但你这个答案还是吓了我一大跳,所以我越发好奇你对我们中州的底子究竟知道多少,如果真的不是太清楚的话,又如何敢夸这个海口?或者说,你真的觉得我们中州的潜力无限巨大,你可以一下子就翻天覆地?”

    “天诚书记,我没那么大能耐,但是以我对中州的大致了解,我觉得中州如果能够从几个方面来改变的话,的确很多潜力都可以挖掘出来,至于说我让中州翻天覆地这句话用得不准确,应该是在您的带领下,我协助您,现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我们可以做到。”

    “行了,你少给我咬文嚼字了,你若是有好路子,好点子,中州市委当然会不遗余力支持,无论是得罪人也好,损害少数人利益也好,只要能让我们中州市经济腾飞起来,我杨天诚可以来身先士卒的来当这个恶人,你不必担心!”杨天诚毫不客气的道:“只要你拿得出像样的方略来。”

    沙正阳也正色道:“是有一些想法,但是现在我对中州的情况还不够了解,所以……”

    “这我知道。”杨天诚斜睨了沙正阳一眼,“正阳,我推心置腹,和盘托出,就是觉得中央既然把你放在中州来,肯定也是对你有所考虑,那么你也就别藏藏掖掖,抖落出来,有什么拿不准的,也没关系,就算是我们两人的一些探讨吧。”

    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沙正阳自然就没啥好说的了,而且这么接触一下,他觉得杨天诚还真的是一个急性子人,起码这个时候没有表现出来其他意思,看样子也是真心想要和自己探讨一下未来中州的发展。

    “嗯,那行,天诚书记,您觉得我们从哪里聊起?”沙正阳也就不谦虚了。

    “唔,这才像话嘛,中州情况你大致了解,但我知道在汉都的一些举措,对汉都的投资环境改善很大,我有意在中州也要效仿,而且力度可能更大,你觉得如何?”杨天诚看着沙正阳道:“或者,你觉得目前中州最大的问题什么,具体在哪些方面?现在最急迫或者应该马上予以解决和处理的是哪些问题?”

    一连串的问题,彰显杨天诚的急切心情。

    沙正阳沉吟了一下,这个问题不能随便回答,杨天诚推心置腹,自己更需要珍惜这个机会,如果给对方留下一个信口开河的初始印象,那就不好了。

    “天诚书记,我在来中州的路上也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也通过一些渠道了解过当下中州的情况,包括投资环境、产业基础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劳动力构成和培育情况,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州的情况虽然不算太好,与沿海以及内陆一些大都市比如汉都、成都、武汉、嘉州这些城市有差距,但是这些差距并非不可弥补和追赶上的,我觉得当下对于中州来说,可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投资环境改善和产业布局与培育的问题。”

    没太多废话,直入主题,中州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和临近的武汉、汉都、成都这些城市差距如此大?招商引资的情况如此差,症结在哪里?这些问题要搞清楚弄明白,才能对症下药。

    “投资环境改善和产业布局与培育?”杨天诚也在沉吟,“这是一个互为因果的问题,那你觉得应该从哪方面先突破?”

    “投资环境改善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中央和省委对我们中州市的期待却是一直压在我们身上,所以投资环境肯定要想办法改善,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来形成配套体系性的改善,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今天修这条路,明天建那座桥,后天又要在这一块铺设管线了,不但对城市形象不利,影响投资者观感,也不利于集中精力办大事。”

    沙正阳没有客气,从来的路上就能看得出中州城区在规划上显得落后老旧和零乱,这可能中州财政状况不佳有很大关系。

    而这年头财政状况不佳无外乎就是税基薄弱和土地价值没有显现出来,前者是自身历史问题,二三产业贡献不足,后者则是房地产业发展缓慢导致土地利用价值瘠薄,但这更是一柄双刃剑。

    “你的意思是要先从投资环境改善上来做文章?”杨天诚微微皱眉,对方都说了这是一道大题,非一朝一夕之功能见效,难道说要等到这方面拿出成绩再来谈其他?

    “不,天诚书记,您和我现在都面临着很大压力,我和您都是一条船上的人,省委省政府在看着我们,同样中州七百万老百姓也在看着我们,我来的时候书记高官都和我谈过话,直截了当的提到了中州要解决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全省经济发动机带动作用问题,要解决中州百姓乃至全省劳动力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问题,我估计您肯定被省里催得更紧,……”

    沙正阳看着杨天诚,杨天诚苦笑着点点头。

    “那我们就不可能要等到万事俱备才来说谋发展这类话,省里也不会给我们这么多时间,所以我们一方面的确要花大力气来改善投资环境,但是更急迫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先拿出一两样像样的成果出来,向省里有一个交代。”沙正阳态度平静。

    杨天诚眼睛再度眯缝起来,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正阳,看来你是早有准备了啊,唔,我现在心里是既激动,又期盼,很好,能不能具体说一说你考虑在哪些方面来突破?”

    “天诚书记,您觉得我们中州最大的短板是什么?”沙正阳反问一个问题。

    “教育和科研,特别是高等教育和制造业的科研力量欠缺,这是我们中州最大的隐痛。”杨天诚毫不犹豫的道。

    沙正阳点点头,这是中州和汉都、成都、武汉乃至西安最大的差距所在,而且很不容易弥补起来,但是再不容易弥补,也得要弥补,再难,也得要去干,否则这种差距就会越来越凸显,随着时代发展,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差距就会变成致命缺陷。

    “普通教育,我们市里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来解决和提升,但是高等教育,我们光靠市里难以解决,所以我们必须要依靠外力,依靠中央和中央部委。”沙正阳顿了一顿,“我原来在汉都时也曾经和汉川省委省政府、汉都市委市政府有过关于吸引外来高校到汉都落户的一些方略,不瞒天诚书记,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去年到今年中科大已经在汉都设立分院和研究生院,……”

    杨天诚显然是知道这一情况的,忍不住扼腕叹息:“正阳啊正阳,你让我怎么说你呢?又爱又恨啊,如果你提早两年来我们中州,你说中科大是否会考虑到我们中州来设立分校?”

    “天诚书记,这个中科大分校不比汉海半导体,倒是的确有可能。”沙正阳老老实实的道。

    杨天诚再度摇头抚掌,叹息不已。

    如果中科大真的愿意到中州来设立分校,中州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都值得。

    他甚至都想问一问沙正阳了,有没有可能挖墙脚,把中科大这个分校挖到中州来了,但转念一想,这肯定不可能,前年人家就在筹备了,都两年了,而且汉都的条件比中州更好,现在木已成舟,不太现实了。


………………………………

第九卷 第十一节 中部崛起

    “天诚书记,过去的咱们也就别惦记了,咱们得立足现实是不是?”沙正阳何尝看不出杨天诚的想法,不过显然不太现实,而且沙正阳也做不出那种这边一转身又去挖墙脚的事儿,而且也的确是挖不动。

    “也是,正阳,那你得给我拿点儿干货出来,你能把中科大弄到汉都,那也就能弄点儿其他大学到咱们中州来,不管什么条件我都可以拍胸脯,一切都好商量,只要他们愿意来。”杨天诚不无动情的道:“中州最大的短板就是教育资源,我这一任书记,只要能拉来那么两三所大学在咱们中州建分校,我觉得也就值了,起码对后人我有个交代了不是?”

    “天诚书记,没那么夸张,您这一任书记要干的事情可还多着呢。”沙正阳笑吟吟的道:“据我所知人大和北航都有意要在外埠建立分校,但是要求很高,据说人大首选目标是苏州,如果我们要向虎口夺食,那就要直面苏州的竞争,至于北航那边,据说只有一个意向,还远谈不上构想,但我觉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们有这个意向,那我们有抱着不惜一切代价的想法去争取,没准儿就让我们给办成了呢?”

    “说得好!”杨天诚击掌感叹,“你不去搏,不去干,怎么知道自己办不成?咱们中州条件不算好,但是咱们心诚啊!再说,咱们平原是头号人口大省,未来高考生源肯定丰富,他们到我们中州办学,也是支持我们平原省的教育事业发展不是?这不是我们中州市一家的事情,省里理所当然要出面,书记高官他们两位领导也一直对咱们中州如何发展教育事业念念不忘,现在有机会,他们肯定要身先士卒出面,要集全省之力来办这件事情!”

    “当然,如果能够把这件事情上升到全省高度来办,我想我们的竞争力就不一样了,1无论面对哪个城市我们都有信心。”沙正阳也鼓舞自己,“人大办分校的事情据我所知的确是有这个构想了,也许还在选址,当初我在汉都也大略提过,但是当时汉都主要精力放在中科大和中科院的分校争取上,加之人大那边还只是一说,如果我们真的要争取,那就得要马上启动去了。”

    沙正阳内心也还是有些惭愧,当初自己和冷清秋的确是提过人大分校的事情的,但是没太重视,主要是考虑等到把中科大和中科院的分校搞定之后再来谋划人大这边,没想到很快自己就到组织部工作不说,而且一年多时间都在外边,冷清秋的主要工作也在市委那边,这一块的工作就有些放下了。

    现在自己到了中州,当然不能让这一块资源旁落,中州在教育资源上这一块如此欠缺,当然要全力以赴去拿下,包括北航那边,哪怕只有一个意向,那也得要把它变成构想,最终落地成真。

    “好,这件事情要当做特等大事来办。”杨天诚有力的一挥手,似乎是要加强语气和决心,又考虑了一下才道:“省里边的协调沟通我来,但市里边这个事情呢?我和你来挂帅,但具体谁来操作?”

    “天诚书记,我对市里情况还不熟悉,如果不行的话,我来牵头……”沙正阳迟疑了一下,他对中州这边的干部还不熟悉,具体分工也不清楚,各人的风格也不了解,所以他也不好随意安排,如果不行,恐怕就只有自己亲自来了。

    “不,正阳,你我来牵头可以,具体操作还得要有专人来盯着,这么一项工作虽然很重要,但不可能你来具体处理,我估摸着如果人大这个谁让有戏,跑燕京起码都得要好几趟,你才来中州还要熟悉情况和下一步工作,不可能三天两头都不在中州,我看这样,你尽快熟悉一下市政府班子成员,琢磨一下看谁来,市委这边我看还是让老谭来负责更稳妥一些。”

    杨天诚很强势,指定市委副书记谭振国来具体负责,市政府这边也要与一个领导来具体负责,但是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