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还看今朝 >

第851章

还看今朝-第851章

小说: 还看今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的事情无外乎也就是一些酸话小话怪话,沙正阳也不在意,用实际工作来证明就是最好的回应。

    *******

    不出所料,茅向东那里没有什么阻碍,得到首肯之后,沙正阳立即再找到许晋九。

    组织部迅速按照程序启动起来,首先虽然繁琐复杂了一些,但是只要有领导推动督促,那一样会按照最快流程动起来,半个月时间就能走完。

    当沙正阳把经开区这边的基本盘跑了一个遍之后,卢雅已经正式到高新区报到了。

    市里边的文件是任命卢雅担任高新区党工委委员、主任助理。

    主任助理不重要,党工委委员才是分量十足,这意味着她已经实际上进入了高新区的领导班子,而非像办公室主任或者招商一处处长这样的副处级,还只是二级班子领导。

    “办完了?都安顿好了?”看见到自己办公室来报道,一脸喜色的卢雅,沙正阳摆摆手,示意对方入座。

    “办完了,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我们家那位还说一定要找个时间请您吃顿饭,感谢一下,这么些年来您一直对我们两口子……”卢雅这番话倒也是发自内心。

    “打住,到时候你们俩口子,尤其是你们那位别觉得我把你奴役得太辛苦就行。”沙正阳打断对方,“闲话少说,我把你要来也不是说闲话的,马上就会有好几项工作要立即抓起来,屈云涛到经开区去了,本来你该是负责他原来的工作,但因为涉及到一站式服务中心这项工作非常复杂,北平现在就要牵头来负责,他手里的工作,嗯,招商引资,加上屈云涛原来的工作都得你来,恐怕你这几个月会非常辛苦,出差也会比较多,有没有困难?”

    对这一点卢雅也早有思想准备,来肯定不是吃清闲饭,而且让自己进了党工委,这明显就是要让自己扛大梁的,“市长,家里都安排好了,孩子也有我妈专门来帮我带,您尽管安排。”

    “好,高新区不仅仅是互联网产业,制造业也必不可少,经开区现在还处于调整阶段,所以这边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要有新突破,我给你三个具体方向,你抓紧熟悉。”沙正阳言简意赅。


………………………………

第八卷 第六十四节 搞鬼使坏

    “有具体方向?”卢雅一听,立即就进入了战斗状态,身体挺直,手里的笔记本和钢笔早已就位。

    “嗯,一个是上海一个朋友帮我联系到的,UT斯达康你应该知道吧?”沙正阳问道。

    “嗯,知道,是不是那个生产小灵通的企业?”卢雅的知识面很宽,在山都工作期间也丝毫眉宇影响到她对外界信息的敏锐捕捉。

    “对,目前小灵通成为分家后的中国电信介入移动通讯的制胜法宝,我估计未来三五年内都会是一个非常红火的产业,而目前UT斯达康正在谋划扩建其生产基地,另外也准备谋求在海外上市,我觉得这是汉都的一个机会,其主要总部和研发在燕京和杭州,但是从制造基地角度来说,最大限度的压缩成本,提升利润率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所以我们可以争取。”

    卢雅很敏锐的听出了沙正阳话语中的别样意思,“市长,三五年内是一个非常红火的产业,您的意思是三五年后……?”

    “嗯,小灵通使用的PHS技术,日本人发明的,但这种技术在大城市内信号受限制比较大,目前我们国内手机价格和资费价格太贵才给了PHS的机会,如果手机日渐普及,价格和资费都下跌,我估计PHS技术难以支撑,迟早会被淘汰,和传呼机一样,我不太看好。”沙正阳很肯定。

    “那我们还要去招商引资?”卢雅一时间没转过弯来。

    沙正阳笑了起来,盯着对方:“你说呢?”

    卢雅马上就反应过来,“噢,您的意思是企业发展起来未来也可以转型?”

    “卢雅,我们是政府,招商引资针对项目和企业,我说了,三五年内可能这个技术这家企业都会很红火,三五年后,不行了,既可以转型,真不能转型关门也无所谓啊,资产在这里,培养了一大批熟练工人,我们高新区和经开区都瞄准了通讯设备这个产业,PHS不行了,还有手机,还有电脑,还有其他啊,优胜劣汰也很正常啊,我们政府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供他们发展和竞争啊。”

    沙正阳平静的道。

    “我明白了。”卢雅记下了,下来就要立即收集相关的资料,当然沙正阳肯定也会给她一些已经准备的信息资料,但卢雅自己也要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来准备。

    “嗯,明白就好,第二个,深圳华为的制造基地,据我们所知,华为目前一直是只在深圳发展,但是深圳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呈现出一个较快的上升势头,华为研发和高端制造估计暂时别想,但是一些较为低端的基础设备制造,我们汉都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高峰论坛的时候,我和华为任总见过一面,他没有明确表态,但我觉得哪怕这一次不成,也要先铺设好路径,为未来打基础。”

    华为,卢雅再度在自己笔记本上记下一个名字,她对华为不了解,但是感觉得到沙正阳对这家企业十分重视,貌似是一家生产通讯设备类的企业,但似乎又不完全是。

    “……,和华为比邻而居的,富士康,这是一家典型的制造企业,主要是从事电子类产品制造,但它不做自己品牌,而是代工,专门为国外大品牌代工生产,……,这家企业也在寻找在内陆建立生产基地的机会,……,一家代工制造企业,其最大的竞争武器就是成本压缩,只有把成本压缩到极致,它的竞争力才是最强的,当然这是建立在稳定的生产能力之上的成本控制,所以,我觉得汉都可以拿下它,……”

    “台湾英业达股份和广达电脑也都在积极谋划加大在大陆的制造基地建设,目前他们在沿海地区的布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对于广大内陆地区的布局还没有实现,未来有些投资环境好、成本效益高的内陆城市会成为他们考虑投资的选择点,像这一类可能进入的台资企业还不少,比如刚成立的和硕,还有老牌的群光电子、仁宝电脑等,我已经通过一些私人渠道联系上这些企业,但这都不重要,要吸引到这些企业来汉都投资建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人家也在选择,而且内陆地区的环境对这些台资企业也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让这些台资企业克服这种畏惧和挑战来投资,难度相当大,……”

    “还有一家企业,我考虑过,未必适合高新区,但是经开区也许可以,上海健特生物,对,就是脑白金那家,一样在寻找扩大生产基地,汉都也可以,……”

    沙正阳嘴角浮起一抹笑容。

    史老板终于还是脑白金上重新崛起了,珠海巨人的崩溃没有打垮他,他的顽强程度让世人侧目,脑白金是他的奠基之战,而后还有几次让他名声上山下海的恶战。

    一口气告诉了卢雅多个目标,沙正阳缓了一缓,“另外,我的一个朋友也准备进入电子制造业,这个最现实,不需要怎么去做工作,他自己想做,高新区和经开区都可以,……”

    雷霆已经下定决心要进军电子制造业,正在大规模的招兵买马,据说他的标准是要瞄准华为。

    沙正阳劝诫他,不要对标华为,人家基础已牢,你做这种中低端制造业,必要的研发力量当然要有,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充足的熟练劳动力,这才是制胜关键,建议他对标富士康,甚至可以直接从富士康挖角。

    “市长,您一下就给我脑子里灌了这么多,我都不知道先后取舍了,而且据我所知,高新区恐怕一下子很难接纳这么大规模的项目入驻啊。”卢雅忍不住皱起眉头。

    “不要老是只以高新区的角度来看问题,我身兼二职,你虽然只是高新区的主任助理,但是也得要兼顾经开区的需要,而且说句不客气的话,你真以为我说这些,你就都能拿下弄来?是不是太自信了一点儿?”沙正阳笑着反问。

    “无必胜之心,如何打必胜之战?”卢雅反问:“这不是您原来经常说的么?我也知道这么多项目,肯定不可能都能拿到,但是每一个项目我们都得要必须拿下的斗志,同时在准备工作上也做到绝对拿下的极致,否则你只要有了一丝退怯之意,恐怕你也就很难成功了,我在山都可是一直按照您这个观点在做工作的,我相信您也肯定希望我在高新区来工作也是如此。”

    “卢雅,我知道您这话很有点儿吹捧我拍马屁的味道了,但是我听着心里还是很舒服。”沙正阳哈哈大笑,“那你就按照你的思路去做,相关资料我会很快交给你,高新区这边招商引资和投资服务,总体来说是新单位还能看得过去,比起经开区那边强很多,所以你尽快熟悉,挑人选人,根据资料来先确定二到三个目标,先易后难先小后大或者先难后易先大后小,看你自己了。”

    卢雅点点头,“那行,嗯,待会儿我就过去,……”

    “卢雅,时间很紧,待会儿我和国力把你带过去,和招商引资两个处的人见见面,我给你三天时间,要把人熟悉了,项目规划确定下来,有没有问题?”沙正阳态度鲜明。

    “没有问题!”卢雅毫不犹豫的拍了胸脯。

    把卢雅带到招商引资一处和二处,与两个处的干部见了面,沙正阳就又到了经开区,召集经开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班子召开工作会议。

    经开区和高新区和一般的区县不一样,社会管理事务很少,说句直白一点儿的话,专门设置这两个区,就是用来专门发展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军和领跑者、发动机,甚至还要辐射带动其他区县的发展。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高新区那边已经蓄势待发了,他们的科创园区呈现出的腾飞势头大家有目共睹,但是高新区却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们居安思危的心态很重,提出了不能制造互联网和软件信息产业一棵树上吊死,提出了要着力培育中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我觉得这是好事,但是这对于我们经开区来说可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了,高新区前期已经瞄准了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半导体产业等作为突破口,而且已经有了一些明确的突破目标,大家觉得这是不是在抢我们经开区的饭碗呢?”

    沙正阳的话如同的滚沸的油锅里倒了一瓢水,立即就炸了堂。

    “市长,高新区怎么会搞这一出?市里不是明确他们现在是着重发展科创园区么?好吧,就算是再延伸一点儿,半导体产业他们要上手,但是什么时候连电子通讯产业也要成为他们的主攻方向了?”燕行舟又气又急又怒。

    无论是燕行舟还是司徒斌疑惑是展涛和尤哲等人都难以接受这种局面,只有从高新区过来的屈云涛知道这是沙正阳在“搞鬼使坏”,故意要挑起两边的“敌意”和竞争。


………………………………

第八卷 第六十五节 这就不简单了

    “行舟,这是市里边的综合考量之后的决定。”沙正阳耐心的解释道:“明年市里在经济增速上的任务很重,省里对市里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GDP增速以及财政收入增速都有较高的要求,高新区作为汉都市经济发展的先行者,首当其冲,责无旁贷。”

    沙正阳也知道燕行舟非等闲之辈,今年才三十九,而四年前他就已经是正处级干部了,如果抛开自己,三十五岁的正处级,在汉川省内也是相当少见了。

    他到经开区来也是一门心思要大干一场,当然他也清楚经开区的现状不容乐观,几乎是一次大换血,把整个班子几乎换了个完,现在新班子要迅速完成磨合,形成战斗力,没那么简单。

    如果多给一些时间,也许问题不大,但现在不但市里边给的压力大,而且高新区居然也要虎口夺食来了,这如何不让燕行舟一干人心急如焚。

    沙正阳现在是兼着两边的党工高官,他当然无所谓,那边做得好做的成功,都是他的功劳,可是经开区这边若是落了后,会让省委市委怎么看?

    燕行舟的野心当然不仅止于一个经开区主任那么简单,他现在还不到四十岁,可以说正值壮年,正是干事业的大好时机,而经开区原来的萎靡也的确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否则他放着华阳县县长这样显赫的位置不要来你这个经开区?

    要知道华阳县可是汉川第一县,甚至要冲击西部第一县的名头的。

    “目前经开区的状态还没有调整到最佳,我也希望在座诸位能够迅速融入到经开区这个团队中来,找准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省市两级对我们本届经开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班子抱有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