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文博略带不屑的话语可谓吧沙正阳分析得“入骨三分”,连带着李铭和龚忠伦都听得格外解气。
不过李铭却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摇摇头:“文博,这个话在我们几个面前说说就行了,长河石油走出去是省委省政府定下的大战略,也是长河能源集团打造世界五百强的必经之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点不是哪一个人能决定或者改变的,至于说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这也不是虚夸,从中央这个角度的确在考虑,我们地方上可以借这个势,无可厚非。”
“那这个沙正阳为何要在哪里狂吠不止?”龚忠伦忍不住道。
“长河能源胃口太大,省里这么大的支持恐怕都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吧。”李铭轻描淡写的来了一句。
“可是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龚忠伦和向文博都有些憋气,难道还就这么算了?对方这一招很阴毒,如果动摇了省里主要领导的态度,那这下一步扩建肯定会遭遇很多羁绊和阻挠,别说按计划完工,能不能真正推动下去都很难说了。
“也不必这么大惊小怪,有不同意见很正常,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沙正阳可以提出他的观点,你们也可以提出你们的看法嘛。”
李铭态度很鲜明,沙正阳不过是一个长河能源集团的总经理助理,你向文博是伊东煤业的老总,难道就不敢写一篇东西出来针锋相对?
他可以上《经济日报》,你也可以上《光明日报》,谁还没有点儿媒体资源?这样才能体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嘛。
“那好,省I长,我回去之后也写一篇对未来煤炭市场的预测,一样可以结合我们国内经济来说话。”向文博点点头,“题目我都想好了,《保持定力,且看未来稳中向好的煤炭市场变化》。”
“好!”李铭也为向文博的急智文采赞叹,保持定力,也就是要大家不必大惊小怪,东南亚那点儿事情影响不到国内,稳中向好,那就是说最近这几年的煤炭价格上涨只是稳的表现,未来向好之势才会更好,煤炭市场会更景气。
龚忠伦也有些羡慕向文博这个家伙,在李省I长面前居然能一下子蹦出来这么点儿灵感,难怪李铭这么欣赏他。
这般揣摩领导的心思,向文博比起沙正阳来不遑多让,自己真的是自叹弗如了。
“省I长放心,我争取三天之内拿出来,至于说上什么媒体,我再联系一下,总得要正本清源,不能让这种奇谈怪论搅乱人心,破坏了市场气氛才对。”向文博志得意满。
他当然不满足于在企业上干一辈子。
现在他干到了伊东煤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已经企业的极限了,就算是未来有机会接任长河能源集团的董事长,但是还是一个正厅级。
像尤万刚那种命从长河石油管理局党委I书记兼董事长身份升任副省I长的先例基本上不会有了,而且尤万刚也是在兼任了武阳市委I书记两年之后才升任副省I长的。
现在的模式,已经不太可能再让企业一把手和地方党委一把手一肩挑的格局出现了。
李铭现在气势正盛,和周远望关系密切,未来前程不可限量,尤万刚虽然是分管领导,但是副省I长和常务副省I长差别大了,只要能抱稳李铭这根粗腿,一两年后转任地方并非不可能。
*********
沙正阳自然想得到自己肯定会遭人不待见甚至记恨,但是他没想到自己会怎么遭人恨,当然遭人恨的同时也就是引来了关注,这不是坏事。
不是有人说宁肯遭人骂,也不能被人忘么?
就是这么个意思,娱乐界如此,其实在政界也一样,不遭人嫉是庸才,有争议才说明你这个人有影响力,这恰恰是沙正阳追求的。
事实会证明一切,到那时候他还会收获更大的影响力。
“老杨,怎么会突然这个时候来看我啦?”沙正阳看着眼前朴实如老龙的男子,黝黑的面孔,虽然头发梳理得很光生,很显然是出门前专门作了发型的,大概也是因为要到自己这里来,但还是能看得出来操劳奔波带来的沧桑感。
“嘿嘿,沙总,您步步高升,论理我早就该来恭贺,但我来了两次,都说你不是在燕京就是在国外,……”杨国福笑得很诚恳,手里放下几包东西,“我知道您这个人的规矩,这是我们津县的一点特产,津水银梭和大坝蜂蜜,还有这一包红米,不值钱,就是尝个鲜。”
沙正阳笑得很开心。
他很喜欢杨国福的朴实。
当然杨国福的朴实也只限于他做人上,做生意搞企业上他仍然是一个精明狡猾的王者,否则前世中他也当不到津县首富。
津水银梭是津县特产茶叶,名气在国内不算大,名声只能停留在汉都本地,但是其品质却相当好,沙正阳有所耳闻。
“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了老杨。”沙正阳也明白水至清无鱼的道理,一般的人来客往人情世故他当然懂得起,不会不讲人情,但是自己需要有一个底线,所以这类东西他可以直接就放在办公室里,大家都可以用,心怀坦荡。
“坐吧,老杨,到我这里来莫客气,现在我和你一样,都是搞企业的,甚至还有点儿瓜葛,我们长河能源集团也有煤炭采掘这一块嘛。”
沙正阳的话让杨国福也更觉尴尬:“沙总,我那点儿小本买卖,哪儿敢和长河能源相提并论,提鞋都不配啊。”
“莫妄自菲薄,哪个企业不是从小到大,逐步壮大的?”沙正阳摇摇头,端起茶杯,“来,喝口茶,不比你带来的津水银梭差。”
杨国福见沙正阳很热情,原来还有点儿的拘谨也慢慢消去。
说实话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来这一趟有些冒昧,但是他不来这一趟又始终觉得心里不踏实。
而沙正阳突兀的调到长河能源集团工作,更是让杨国福惊讶之余,也增添了几分疑惑,这里边是不是本身就预示着什么?
否则怎么会从宛州的一个县长突然调到全省最大的能源企业,要知道东神煤业虽然没有伊东煤业规模大,但是如果加上长流煤业和伏虎煤业,长河能源煤业板块又要比伊东煤业大得多了。
爱尚手机阅读地址:
………………………………
第六卷 第八十七节 忠实拥趸——老杨
如果是沙正阳的观点在一定程度获得了上面的认同,才导致沙正阳调到了长河能源集团,那沙正阳给自己的建议就真的值得认真思考了。
不过近期各种报刊杂志上的一系列文章表现出来的观点差异又让杨国福陷入了迷茫。
沙正阳撰写的文章刊载在了《经济日报》上,杨国福看到了。
同样很快伊东煤业老总向文博的署名文章也刊载在了《汉川日报》上,是以一个访谈形式出现的,杨国福更是认真的拜读了好几遍。
实事求是地说,杨国福觉得向文博的观点更符合当前现实状况,而且也符合主流专家学者的意见。
甚至杨国福自己都觉得,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虽然有些波折,但是总体来说都还是一路向好的,就算是偶尔有一些政策性的调整那也是国家认为经济过热主动进行的调控,但是现在国内经济状况虽然不错,但那是却远说不上过热。
这一点杨国福自己觉得自己的判断还是不够准确,所以也专门找了一些能联系得上的经济方面的教授和学者来进行分析佐证。
这些专家学者得出的结论都是目前国内经济形势较好,根本谈不上过热。
在经历了93—95年的固定投资过猛的这一波之后,事实上在1996年已经实现了软着陆,经济进入平稳增长阶段,97年上半年的表现更是非常好,物价也没有通胀的迹象,这种情形下中央根本不可能出台政策来规范调整经济。
这个结论就更加深了杨国福对沙正阳的观点的怀疑。,一直到7月份东南亚的金融市场出现问题,杨国福才猛然心惊。
去年国庆的那场婚宴上沙正阳的话杨国福一直记在心中,而后的两小时闲谈,更是让他受益匪浅,虽然当时他对沙正阳的一些观点还是持怀疑态度,为此他也专门做了一些市场调查。
但从市场反馈回来的消息看,煤价仍然在不断上涨,只不过势头没那么猛了,但根据很多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判断,这一轮煤价涨势远未到尽头,理由就是中国经济会迎来一轮相当长的高速增长期。
他从未考虑到东南亚经济出现问题会影响到国内,尤其是国内煤价,在他看来这种联系未免太远了一些。
就像那些专家学者都不认为东南亚金融出现问题能对中国经济有多大的影响一样,纵然有,那也是微乎其微不值一提的,至于说还要传导到煤价上,就更有些遥远了。
问题是沙正阳去年预测到东南亚经济今年要出问题时,杨国福后来就专门就这个问题托各种门路和关系去咨询过不少人。
这其中既有一定层面的政府官员,也有对国外金融经济有一定研究造诣的学者教授,还有一些在金融领域颇有建树的相关专家。
他甚至还花了一些钱参加过一个经济形势方面的座谈会,利用这个机会来询问过这方面的情况。
得出的结论都是东南亚金融和经济都没有大问题。
至于小问题,哪个国家,包括中国都有,但是政府都应该能够控制处理,不会引发什么大的波动。
总而言之,形势一片大好。
正因为如此,去年他最终还是花巨资拿下了县里那两处规模较大的煤矿,并且几乎是倾其所有来推进改建。
两处煤矿预计到年底就能投入生产。
也就是说,到那个时候,只要一开始投入生产就能开始数票子了。
“你的意思是你还是拿下了那两个煤矿?”沙正阳手中的水杯顿了一顿,看了一眼杨国福,似笑非笑:“老杨,看来你很自信啊。”
“嘿嘿,沙总,也不是自信,去年我也很是花了一些心思,托了一些关系来分析研究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您提到的东南亚经济状况,但是得出的结论都是没有大问题,……”
杨国福憨厚的舔了一下嘴唇,脸上的笑容让人不好意思在挖苦对方,“现在我不是又看到报纸杂志上关于经济形势可能会对煤价产生冲击后果的一些预测和探讨了么,所以……”
“那你现在呢?”沙正阳收回了本来很想讥刺一下对方的言语,看不出杨国福还知道从报纸媒体上来探测风向变化呢。
他记得很清楚,苏伦康婚宴之后,自己很是花了一些时间来劝导对方,算是专门给对方指明道路。
没想到这个家伙还是一门心思要往死胡同里钻,而且还钻得这么深。
不但拿下了那两处煤矿,而且还投入巨资进行扩建,要到年底才能彻底竣工投产。
“沙总,您的预测判断还真是准确,东南亚那边出了问题,所以我还是觉得不踏实,……”杨国福老老实实的道。
“可是我们国内看起来可是没多少影响啊。”沙正阳淡淡的道。
“我记得您说过这可能需要一个传导期,而且还有可能有反复的波动,……”
杨国福对当时沙正阳的话记得很清楚,只可惜当时他却没有听,不过现在似乎也还不算太晚。
“你这会儿记得起来了?”沙正阳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
“嘿嘿,沙总,你大人不记小人过,我这个脑瓜子哪儿能和您比,要不我也不能这把年龄还在这里瞎折腾啊。”杨国福挠了挠脑袋,憨厚的道。
“算了,老杨,你也别在我面前扮猪吃虎了,你老杨在津县可是大名鼎鼎,你要脑子不好用,能折腾出这么大阵仗来?”沙正阳反问道:“你觉得现在的形势如何,该如何应对?”
“沙总,我就是现在六神无主,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所以才来想向您请教,请您帮我拿个主意啊。”杨国福坦然道。
沙正阳自然不会拒绝,本来他也就是很想帮杨国福一把,像这类草根出身但是却很有点儿胸怀抱负的企业家,能够长大也是求之不得。
简单的问了目前杨国福的情况,目前杨国福几乎就是个千万负翁,不但欠下银行接近两千万,而且还在民间集资一千多万,这些钱除了用来购买两座新的煤矿和扩建外,也把他原来的那家小煤矿进行了扩建改造,反倒是磷矿和磷肥厂搁在了一边。
“老杨,你真的觉得我的判断就绝对正确,不怕我预判错了,连累你倾家荡产?”沙正阳看着杨国福,似笑非笑的问了一句。
“沙总,我挣这点儿家当不容易,但是我也知道搞企业就是这样,如逆水行船,不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