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还看今朝 >

第498章

还看今朝-第498章

小说: 还看今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宛州地区的蔬菜种植产业。

    “正阳,你们考虑得很周到,农业产业本身就对市场波动风险的抗御能力比较差,尤其是这涉及到大批蔬菜种植户,务必要高度重视,要着重培养一批能懂市场,具有市场风险意识,且敢于下海搏击的新型农民,让他们成为带动整个农村居民致富的先行者示范者和带头人,政府更多的还是在培育产业和培育人才上下功夫,终究要让他们自己去适应市场。”

    袁成功的话也很得沙正阳的认同,事实上也必须要这么做,政府到位不越位的职能权责才算是合格的。

    “袁书记,沙县长,我这边的工作有些吃不消了,我建议是不是让建波来兼任这个经开区党工高官,他现在主抓工业和招商引资,正好也和经开区这边的工作相对应,我看这样更利于工作。”

    丁希慎现在已经开始接手了周素林留下来的工作,工作重心也开始转移,在市委没有任命新的副书记之前,目前也只有赵建波更适合。

    岳德斌虽然是副书记,但是他兼任纪高官的这个模式其实就决定了,副书记职务更多的是为了增强反腐败工作的话语权。

    “我看可以。”沙正阳表明态度,“建波的工作和经开区那边很对口,当然也不能只局限于经开区,我觉得三大厂日渐空出来的厂区也可以作为县经开区的拓展区域,一些条件不太成熟或者不太适合县经开区的,可以放在三大厂那边去,我觉得或许能够起到一个互补作用,同时也更有利于经开区这边的发展。”

    “沙县长你的意思是三大厂这一片未来可以作为县经开区的补充?”丁希慎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

    “可以算是补充,也可以作为一种孵化器的存在,对于那些刚刚创业起步的企业,或者那些技术含量、规模等条件相对较差的企业,我们县里免费提供厂房,甚至办公和住宿用房,都可以予以满足。”

    沙正阳觉得这一块是天赐良机,一定要用好。

    “这是建波提出来的,他也去考察了一遍,觉得那边厂房正在逐步搬迁腾挪出来,应该适时接手,否则搁置一两年反而会荒废了,现在所有电力线路、管网甚至道路都还很健全,咱们县里早一点接手,正好可以用上来。”

    袁成功有些迟疑,“正阳,合适么?”

    “袁书记,我觉得可以。上边的政策是移交给市里,我也问过了,市里没那么多精力来管,意见是由县里代管,既然迟早要落到我们身上,为什么不早点儿接手还能早点儿发挥效益?”

    沙正阳信心十足。

    “现在各地都有很多小微企业,初期创业资本很少,或许就是亲戚朋友凑了那么二三十万,或者就是自己在沿海打工攒了点儿再借了点儿,还有就是厂里几个干部和技术人员大家有点儿技术和销路,打算自个儿来干一番事业,但这点儿钱要征地盖厂房根本就不够用,要去租厂房,谁也不可能租给他们就那点儿房,所以被这起步给困扰,很多人竟因此而放弃了这个创业计划,……”

    “但是现在这三大厂一搬迁走,空出来的厂房,乃至日后的生活区,就是一块很好的资源了。”沙正阳滔滔不绝。

    “我去看过,而建波甚至还专门坐车去实地跑过三大厂到官陂,到县城,到市区的距离和时间,蓝光厂到官陂镇,小车只需要8分钟,大车大概15分钟,红星厂更近,小车只需要6分钟,大车就是12分钟左右,红梅厂略远,小车要12分钟,大车要二十多分钟,但地势比较平,可以骑自行车,大概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吧。”

    “如果加上到县城和市区的距离,三大厂如果用公交客车开通,基本上到县城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到市区不超过一个小时,甚至就是50分钟时间,加之三大厂当初在道路建设上都不遗余力,当然也是企业本身需要,路况非常好,厂区到官陂镇国道316这一段,甚至比国道路况都还要好,全市清一水儿的水泥路,路面也宽,他们的电力保障线路、水保障都有专门的,只要县里接手管理,这几大厂厂区甚至生活区完全可以作为这些条件欠缺的小微企业的创业基地。”

    沙正阳就很欣赏赵建波这一点,认定的事情马上就去落实,汽车跑多久,路况如何,电力、供水供气以及其他生活保障措施如何,很快就把情况摸了起来。

    “而且生活区已交给我们,他们的宿舍楼也可以用起来,企业用工都可以在里边住,一样可以免费,当然水电费要按照成本来交,实际上也就是电费,水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也就是清洁方面的费用,我觉得只要能鼓励这样三个初创小微工业园区建起来,哪怕县里把这笔费用承担起来,都是可以接受的。”

    “县长,这笔费用怕也是不少吧?”夏克俭作为分管财政的常务副县长,立马警惕起来,“这恐怕也不合规矩,哪有连电费水费和清洁费都由县里来承担的道理?”

    “老夏,如果是企业生产用电用水,我们肯定不会承担,顶多按照经开区的优惠电价水价政策来罢了,至于生活区用电也按照规矩来,我是说水费和清洁费,这一笔数量不大,县里可以作为奖励政策拿出来,对于那些刚搭起架子的企业,比如两年县里承担,三年减半,这些政策细节都可以来研究,我相信只要能发展起来,这不会让我们县里吃亏。”

    沙正阳笑着解释。

    这个夏克俭一听到要用财政的钱,立即像护鸡崽子的老母鸡一样,虎视眈眈,深怕自己大手一挥就要乱用钱了,这样也好,能够帮自己考虑到一些自己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问题。

    夏克俭迟疑了一下,又看了一眼不置可否的袁成功,慢慢道:“县长,这恐怕还要仔细计算一下再说,三大厂,幅员面积很大,你可别小看了,如果真的要全部负担起来,就算是生活区的照明用电,那都很惊人的。”

    沙正阳哈哈大笑起来,“老夏,如果三大厂的厂区和生活区都能被这些小微企业和他们的工人给充斥满,我做梦都要笑醒了,这点儿水匪和清洁费,就真的算不上个事儿了,而且名气打出去了,吸引更多的这类初创企业络绎不绝的前来,那我们可真的是赚着了。”


………………………………

第五卷 第五节 君子兰

    在沙正阳看来,为什么沿海地区能够涌现出大量的民营经济巨头,而内陆地区就要少得多?

    实际上除了在互联网大潮中一跃而起的领先者外,更多的还是在九十年代就开始率先醒悟的那一帮创业者中的佼佼者弄潮儿。

    这一帮人主要还是得得益于沿海地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氛围观念,而氛围观念也还是从政府的政策环境逐渐渗透而来。

    可以说政府的观念理念已经由此衍生而来的政策指向,直接导致了整个创业氛围的不同,这种不同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渗透叠加,逐渐形成了大家内心根深蒂固的敢于创业敢于冒险敢于拼搏的理念。

    栽倒了可以重新再来这种想法也深入人心。

    当一个地区拥有庞大的创业企业的基数时,当这个地区拥有更好的创业氛围和扶持政策时,这个地区不可避免的会有更大的几率和更多数量的企业获得成功。

    在不断成功中,这些企业就会逐渐成为日后名营企业百强或者五百强这一类的明星企业,而它们的主人也会不断的变成福布斯或者胡润榜上的知名公众人物。

    内陆地区缺的就是这样的创业氛围,而创业氛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囿于内陆地区政府在理念乃至政策上的支持程度,或者说只停留于纸面而不愿意付诸于行动,更不谈不上真正的去激励鼓动大家创业了。

    沙正阳不相信内陆地区骨子里就缺乏这种创业基因,因为这些基因归根结底还是由各种要素不断积累促成的。

    当政府出台实质性的支持政策来加以扶持,政府在上上下下都营造出要为企业服务以帮助企业能最大限度的减轻各种创业难度时,他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终究会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最起码他要尽力做到让自己辖区内变成这样一片热土,为此他愿意承担这样的政治责任。

    不得不说沙正阳的这种观念在袁成功甚至夏克俭他们看来都有些不以为然的,他们心目中更多的还是盯着像华泰、华众、三洋若斯或者华峰这样的中大型企业,却很少把注意力投向那些小微企业,他们也没有想过,这些企业的原始积累其实也都是从小微企业开始的,没有他们在香港在沿海地区的多年积累,他们也不能走到现在这一步。

    现在沙正阳想要做的就是让真阳这个范围内也能形成这样一种宜于创业兴业的氛围,让大家都能在这种鼓励创业的氛围中尽展所能,而这样一种氛围需要长时间持续性的政策和舆论导向支持。

    沙正阳也知道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推进,而这也需要在整个县委县府班子里把这个观念确立起来,现在看来这个任务任重道远。

    “县长,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先要看看进展情况吧?”夏克俭也不是那么好说服的,他有他自己的观点和坚持,“这需要一个统筹和细致的规划,不能随意决定。”

    “嗯,当然。”沙正阳苦笑着道:“老夏,说实话,我真心不担心他们在这一块上花钱了,我是担心三大厂的位置还是略微偏了一点儿,未必能吸引到足够多的企业来啊。”

    “县长,这倒不一定。”丁希慎提出不同意见,“免厂房租金,免工人的住宿租金,免生活用的水费和清洁费,还能提供很完备的生产和生活后勤保障体系,三四十公里就能到宛州市区,十多公里就能上国道316和未来的汉宛高速,这样的条件,没有理由吸引不到企业,尤其是那些缺资金的企业,你提到的那些一二十号工人,几台机器都能凑成的企业,只怕更是眼热呢。”

    “但愿吧,不过我们在在宣传上可以把这方面的优势宣传做足,沿海地区那边招商引资可以这么做,在汉都、嘉州、西安、武汉这些地方也都可以宣传,大小不论,只要能吸纳劳动力和交税,符合法律,就都热烈欢迎。”

    沙正阳没丁希慎那么乐观,但是仍然认为还是能吸引到一些缺资金技术门槛低规模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的,不能寄希望太高,否则失望更大。

    ******

    春节姗姗来迟,但是却仍然毫不留情的逼近,各种会议和总结次第开始,谁都不能免俗的进入了繁忙阶段。

    沙正阳也一样摆脱不了。

    不过工作上的事情,通过这半年来的熟悉,基本上驾轻就熟了,尤其是赵建波来之后,一下子就把原来不太得力的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接了过去,让沙正阳大为放心。

    丁希慎正式接替了周素林的工作,成为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反倒是分管经济这一块的工作却有些缺位,不得不分担给夏克俭和赵建波二人,不过这应该是一个短暂的时段,估计到明年就会有一个明确说法。

    “你们学校都已经修好了?”沙正阳含笑看着眼前的女孩,坐在自己面前还是有些拘束,但在沙正阳的刻意安抚引导下,紧张的情绪慢慢缓解,卿箬笠也就变得自然起来了。

    在办公室里的确很容易把二人的身份拉开,沙正阳也不想在这种环境下聊天,但却也无可奈何,这年边上,能抽出点儿时间说说话已经殊为不易了,还想挑个好地方,就真的只能想想了。

    “大楼已经建好了,但操场和附属设施还在整修,绿化这些都还在培植。”卿箬笠一身浅米色的薄绒大衣,内里一件桃红色高领羊绒衫,大衣衣领上有一枚很漂亮的星型带翠绿树叶琥珀胸针。

    画了淡妆的女孩脸颊显得很精致,比起平常时候多了几分妖娆妩媚。

    卿箬笠其实不是很适合这种精致妆容,她天生属于一种清丽素颜型,自带一种独立出尘的气息,尤其是一双斜飞的修长眉毛和丹凤眼,再加上略显清瘦的脸颊上还有一双酒窝,就是那种悄然独处的幽雅中多了几分俏丽的味道。

    当然,这种淡妆也是属于年轻女孩子的特权,又多了几分别样的滋味,就像是一口醇酒回味悠长。

    那枚湖绿色的琥珀胸针是上一次沙正阳送给卿箬笠的,本来是雷霆从香港带回来给沙正阳,让沙正阳送给孙妍的,但以现在沙正阳和孙妍的关系自然不可能了,沙正阳索性就送给了卿箬笠。

    当时沙正阳也没多想,只是觉得放在自己这里也挺可惜的,梵克雅宝的,具体价格多少沙正阳也不知道,本想是顾湄来就送给顾湄,但卿箬笠来了,他也就顺手送给了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