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还看今朝 >

第45章

还看今朝-第45章

小说: 还看今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是真的。”沙正阳很笃定的道:“而且估计再等几年,像北大清华这些名校还会推出一些专门为企业管理人员量身打造的工商管理课程,到那时候,年龄根本就不是问题,他们也会特别欢迎这类学员入学。”

    今天会有三更,晚八点,晚十二点各一更,晚十二点要求票打榜,兄弟们多支持几张票吧!
………………………………

第一卷 第九十三节 练过

    宁月婵现在已经越来越相信沙正阳的话了,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沙正阳说什么,她根本就不会怀疑,。

    这种情况换了半月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而这半个月时间沙正阳一点一滴的表现也彻底征服了她。

    “正阳哥,真的能行?”何维一样也对大学充满了兴趣,他和宁月婵都是复读过还是没考上,对此尤为敏感,不像沙正阳这种学霸一考而过,自然没有那么多感触。

    “我还能骗你们不成?经济越发展,工商管理方面的专门培训课程就会日渐多起来,到时候有的是机会。”

    沙正阳也记不清国内大学开设emba课程是什么时候,但是应该就是2000年前后才对,而且越往后基本上像样一点儿的大学都开设了这种课程,甚至有点儿沦为捞钱的噱头。

    当然要想报考emba,起码你也得取得大专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不过这种大专或者大学本科学历要获得很容易了,非全日制的学历不要太容易。

    酒吧位于一条不大的巷子里,在这个年代,太多尚未改造过的街巷都可以找到这种酒吧,小众,非主流,更多的是一些文青们的最爱。

    不像多年以后三里屯那种一条街,其实早已经沦为了披着文艺皮的商业点缀。

    沙正阳他们一行人到的时候,酒吧里并没有多少人,估计这种酒吧上客时间会更晚一些,或许本来就只有这么多人。

    零零散散的客人或围着吧台,或独坐小酌,或喁喁私语,低沉悠扬的布鲁斯回荡在空间中,这让沙正阳也有些惊讶,这个时代能玩蓝调的可不多。

    看见几个明显不属于这个场合的人进来,有人抬起目光看了看,继续自己的话题,也有人干脆就连目光都懒得投过来,就是这种异样的气息,让沙正阳竟然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当然,还是有人过来,“哥几个,找谁?”

    一眼就瞅出了不是来消费的,直接问找谁。

    “找崔哥。”沙正阳坦然道:“约好的。”

    来人打量了一下沙正阳,似乎是有些不相信,但是大概是被沙正阳坦率的目光折服了,点点头,扬了扬下颌,“那边。”

    沙正阳三人目光忘了过去,酒吧一隅,三四个人正坐在一起说着什么。

    沙正阳淡然举步,何维和宁月婵都有些紧张,一方面是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且是明显和自己生活环境格格不入的场合,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今晚的谈判。

    “崔哥,我是沙正阳。”一眼就望见了现在还显得有些年轻的面孔,二十多年后,仍然如此,棱角如故,却多了几分沧桑。

    “哦,来了,坐吧。”老崔点点头,没多少言语,“听说你们找我有事?”

    直来直去,听不出多少感情色彩,但也不冷淡。

    沙正阳觉得有些困难,像这样的谈判本身就容易让人生出抵触情绪,沙正阳估计还是郭业山那位同学起了一些作用,否则对方根本不太可能和自己这帮人见面。

    这年头的文青愤青们可都是铮铮铁骨,也没有一二十年后网络愤青们那么多被生活的压力和社会的不公挤压出来的浓烈戾气。

    这年头讲究投缘便是称兄道弟,不投缘则是老死不相往来。

    “崔哥,我是您的拥趸,但不算是忠实拥趸,喜欢您的几首歌。”沙正阳坐了下来,思考着怎么打破僵局,否则三五句话就陷入了僵局,就有可能把事情弄砸了。

    “哦?喜欢哪些?”老崔很随意的问道,并不在意。

    “《花房姑娘》,我还练过。”

    沙正阳说的是实话。

    这首歌伴随了他很多年,他喜欢这首歌的味道,前世中韩磊版的和吴亦凡版本的,他都练过,而且还练得不错,编曲不一样,味道出来当然就截然不同。

    前世中沙正阳就挺喜欢唱歌,在单位上也是麦霸,随着年龄增长也没变过,哪怕是担任了市委办副主任也一样是“文艺骨干”,只要是k歌,那就从来不惧。

    和高泽那祸国殃民的小姨子也就是因为单位上的文艺比赛而认识,进而结缘,只是缘分不长久罢了。

    所以不少人都觉得沙正阳有些为老不尊,身居高位,年龄也都是奔五的人了,居然还喜欢k歌,甚至还能玩点儿rap风格的歌曲。

    像沙正阳就很喜欢中国风,包括gai版本的《沧海一声笑》和吴亦凡版本的《花房姑娘》。

    沙正阳倒是从未觉得自己这有啥不对,喜欢文艺而已,自己在学校里就是德智体美劳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怎么能连点儿文艺细胞都没有?

    至于工作之余唱唱歌也是好事儿,总比那啥打牌喝酒强。

    老崔略微愣怔了一下。

    喜欢他歌的人太多了,但大多以《一无所有》、《南泥湾》、《一块红布》、《假行僧》居多,《花房姑娘》喜欢的人也不少,但不及前面几个。

    而敢说练过的,尤其是当着他这个原作者兼原唱敢说这话,肯定有些底气。

    “练过?”旁边的几位也都听到了沙正阳的话,扬起了头,有些好笑,上下打量着沙正阳。

    老崔的歌喜欢着甚众,练过的自然不在少数,但是敢在老崔面前大言不惭的说练过,那就是有所仗恃了。

    “练过。”沙正阳底气十足,毫不畏惧。

    他真练过,韩磊版的他练过,甚至连吴亦凡版他也练过,当然他这个四十好几的人,连rap版本的这首歌,只能独自偷偷练,无他,就是喜欢这首歌。

    “噢,试试?”老崔也来了兴趣,他还真没想到本来是有人打招呼说汉川来人要谈谈一些商务上的合作,所以把自己几个朋友叫上,只想应付一下,算是给对方一个面子,没想到却成了这样。

    “行啊。”沙正阳也不怯场,唰的一声站起身来,做出一副练武术般的功架,活动一番,更是把周围几个人逗得乐了起来,觉得这小子还真有点儿意思,半点不客气啊。

    *****

    晚上12点还有一更,求兄弟们票票准备支持!
………………………………

第一卷 第九十四节 化身音乐达人

    来之前沙正阳就想过,实在没办法,就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破开僵局,拉近距离。

    毕竟他不是搞音乐这一行的,很难找到共同语言,也幸亏还有这么一个喜好,刚好就是这首歌。

    一干人目光里都多了几番打趣兼高兴,给了沙正阳一番鼓励的口哨声。

    甭管咋说,人家敢“掷地有声”,敢班门弄斧,这份勇气可嘉。

    一个人过去给吧台上打了招呼,然后一抬手,示意沙正阳可以上场了。

    何维和宁月婵这个时候都蒙圈了,不知道怎么会变成这样,但是这个时候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沙正阳登台表演。

    编曲不同,沙正阳自然也没办法让乐队伴奏,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只要能把大概味道唱出来就足够了。

    简单的和伴奏乐队大概说了说,乐队也没法。

    这种临时的上场,只能尽力而为。

    好在这种场合他们也见多识广,这种客人兴致来了要表演一番的也不少见,而且这里本来就是爱好者的乐园,大家都好那么几手,所以也能应付,当然你要指望多么合拍就别想了。

    “我独自走过你身旁,……,你问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伴随着音乐响起,韩磊的招牌动作也摆弄出来,沙正阳摇头摆尾,也做了个像模像样,虽然音乐有些跟不上,但是那肢体动作,也一样格外动人。

    酒吧里客人不算多,但对老崔的这首歌都不陌生,对于沙正阳的这一新编曲的《花房姑娘》开始还有些不太适应,但很快就开始合着节奏开始打着节拍起来,赢得了阵阵掌声。

    沙正阳也没指望用这一手就能在京城音乐圈子里立足,他纯粹就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拉近他们一行和老崔这个群体的距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不错。

    紧接着沙正阳示意他还要来一遍,这让下边的老崔一群人都笑了起来。

    这小子,还真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倒是有趣,都鼓掌以示欢迎。

    这一首就是说唱版的《花房姑娘》,就彻底让台下一干人刮目相看了。

    这种唱法在这个时代显然还是一个另类,充满了新潮气息了,尤其是那变幻的动作结合着饶舌的唱法,简直颠覆了大家的认知。

    这曲rap版的《花房姑娘》,彻底打动了老崔一帮人。

    沙正阳并没有完全模仿吴亦凡的风格,他只是简单的用了一些说唱动作,但是在这个时代,在中国大陆,也足以振聋发聩了。

    “你玩过rap?”对于沙正阳几乎要颠覆形象的表演,宁月婵和何维几乎要把眼睛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但是这却让老崔几人格外兴奋,似乎是寻找到了一个难得的知音。

    这个时代rap在国内几乎就是一片荒漠,除了一些出国回来的在国外接触过一些rap风格的音乐,大多数人对这种摇滚还很陌生,当然对于老崔这种教父级的摇滚大拿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噢,我很想说我玩过,但实际上我也就会这么一两下子,我一个同学在香港,他挺喜欢这个,我跟着练了几天,但是为了生活,我现在没多少时间来搞这个了。”

    沙正阳耸耸肩。

    他的话半真半假,雷霆的确喜欢摇滚,但是香港这个时候的rap似乎也还是刚处于萌芽状态,只有那么寥寥无几的几个歌手,雷霆自然也不可能接触到。

    寻找到了一个切合点,气氛顿时就融洽了许多,宁月婵和何维发现自己两人完全成了局外人,根本连半句话都插不进,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一帮人开始进入了谈话时段。

    音乐人和音乐人总能找到一些共鸣之处,虽然沙正阳其实根本算不上音乐人,但是谁让他多了几十年见识呢,对说唱也好,嘻哈也好,前世两期《中国有嘻哈》虽然不能说明什么,但起码也能让知道一个大概。

    随便抖落点儿出来,对于还处于探索时代的音乐人来说,也许就是一盏明灯,这话有点儿过了,但起码能吸引到对方兴趣点倒是真的。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我以为自然就承载了各种责任,包括政治责任,但怎么来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或者尽到这份责任,我觉得这是一个多元化的问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解答,您选择了一种,其他人也可以选择他们自认为正确的路径。”

    沙正阳觉得和这帮这个时代热血青年们谈谈,挺好,他也很想有这样一个机会,这个时候无关商业和生意。

    “……”

    “存在即合理听起来挺俗,但存在才能更强大,强大了你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实现你所想要的一切,不是么?这是我的理解。”

    “不是所有东西都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我觉得需要强大自己,才能成为经典,哪怕是小众的经典。”

    老崔和几个朋友都笑了起来,沙正阳有些浅显但不乏内涵的论断让他们心动,但是更主要的还是沙正阳之前对音乐,对摇滚的理解,赢得了他们的认同,而后提出对音乐乃至艺术非理性因素的探索,更发人深思。

    意气相合,时间就会过得很快,宁月婵和何维如坐针毡,但沙正阳和老崔以及他几个朋友却相谈甚欢。

    他们几个都对这个看似稚嫩但是却总能有惊人之语的小兄弟十分认可,而且越接触,越深谈,就觉得越有收益,对方总能一些不为人觉察的角度寻找到切入的话题,而且总能发人深省。

    这很罕见。

    拥有几十年记忆的政府官员,要碾压这个时代的小年轻们,哪怕还是在音乐探索这个领域,一样可以用似是而非的分析判断来展望调侃,或者就是忽悠效果极佳。

    当然沙正阳也没有胡扯,而是有针对性谈了在这个领域中未来的一些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目的达到,那就是共鸣加认同。

    “好了,崔哥,音乐哲人的身份我暂时要褪去了,日后可能我希望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您交流探讨,但现在我们得谈谈更俗一点儿的事情,您和我都是凡人,还得要吃饭喝酒抽烟,你也有您的一摊子事儿,所以我想和您谈谈合作的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