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还看今朝 >

第438章

还看今朝-第438章

小说: 还看今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方东升的个头和腰腹表现,沙正阳都不由得替对方担心,他这个年龄,这样的身体状况,弄不好就距离三高不远了。

    “走,去我办公室。”沙正阳和方东升并肩而行,“这么急,什么事儿?”

    “项目,一个农业项目,我觉得很有价值的农业项目。”方东升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沙正阳的表情。

    沙正阳在党政联席会上的态度,班子成员都隐约能感觉到,但是这一位是不是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还不太好说,尤其是这一位还是搞工业起家的,就更难以让人相信了。

    “哦?农业项目?”沙正阳一下子来了兴趣,望向方东升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喜欢,“老方,你可别信口开河哄我开心啊。”

    “县长,这种玩笑我敢开么?”方东升见沙正阳真的很有兴趣的样子,心中也也稍微一松,“真的是省里的一个项目,主要是农业部有些一些新举措,前年,也就是93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专门的‘菜篮子工程’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在部分省市区建立蔬菜生产基地,以保证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

    沙正阳凝神思索了一下,“这个会议我有点儿印象,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召开专门的蔬菜生产供应会议,很少见。”

    “嗯,正是因为国务院的这个会议形成了一系列意见,要求在各省市都要结合本省实际,选择一些地质土壤和水热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特别是一些蔬菜种植历史和经验的地区,作为蔬菜生产基地来建设,农业部和省里都会予以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已经走到了办公室门口,方东升语气很兴奋,“我们真阳的条件非常合适,尤其是西片沿着国道316一线,以及北面的省道226从官陂到藿集这一线,地势土壤和水热条件都尤其适合种植蔬菜,而且这两地也都有蔬菜种植历史,……”

    “老方,这样的好事,恐怕谁都要争得打破头吧?”沙正阳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这背后肯定还有后招。

    “县长,肯定没那么简单,先要建试点片区,部里边和省里考察合格之后,才会拨付补贴资金,县里也需要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来。”

    方东升知道沙正阳也不是好糊弄的,对这一套也很熟悉。

    “不过县长,前期农业部和省农业厅会派出专家来指导地方上蔬菜培育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会有一些种苗种子和化肥以大棚等物资的支持,这些都非常难得啊,尤其是农业部和农业厅专家将会驻点在选址地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当地农户学习掌握现代蔬菜种植技术,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方东升显然很看重这样一个机会,沙正阳一样也很意动。

    瞌睡刚来,就有人送枕头来,对于一心想要双轮驱动,两条腿走路的沙正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契机。

    到了办公室,二人坐下,沙正阳替方东升泡茶,方东升婉言谢绝,只要了一杯白水。

    “怎么,怕晚上睡不着觉?”沙正阳打趣。

    “县长,我可不敢和你比,我都四十几岁的人了,睡眠本来就不太好,我还管着防汛抢险,每年这汛期都得把我给折腾得够呛,所以都有点儿神经衰弱了,失眠也很正常,所以晚上不敢喝茶。”

    方东升也很坦率。

    “嗯,睡眠不好,夜里就别喝茶,如果有习惯,其实可以睡前喝点儿红酒,据说有帮助睡眠的效果,有些人觉得比安眠药的效果还好。”沙正阳道:“红酒中有褪黑素,还能缓解紧张情绪,所以帮助睡眠效果不错,这也要因人而异,当然,不能喝太多,喝多了反而对肝和肠胃都有害处,所以一般少许就可以了。”

    “真的?”方东升还真有些感兴趣,睡眠不好如果能用这个办法帮助,那就太好了。

    红葡萄酒在这个年代还不太流行,而国外的什么路易十三或者人头马这些显然还不是大家能消费得起的,但通化红葡萄酒是这个时代比较合适的选择。

    “嗯,应该有些效果,你可以试一试。”沙正阳点头,“不过你也不能抱太大希望,这还是要根据个人体质,个体差异比较大,如果没效果,那就要另寻他法。”

    “有机会试一试。”方东升把手中的厚厚一叠资料交给沙正阳,“这是我一个熟人给我的消息,他在省农业厅工作,也知道咱们真**备这方面的条件,所以马上就给我联系,这些资料也是他给我的。”

    沙正阳迅速浏览了一遍。

    没错,这是农业部按照国务院1993年6月21——24日在燕京召开的全国“菜篮子工程”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今年年初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意见精神来落实各地蔬菜基地建设的一个举措。

    预计部里边会下拨一部分资金用于扶持各地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缓解各地城市蔬菜需求缺口,尤其是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更是扶持的重中之重。

    爱尚手机阅读地址:


………………………………

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七节 人选

    “老方,你觉得我们真阳能争取得到这个机会么?”沙正阳沉吟着道。

    县长办公室不小,一张宽大的老板桌加老板椅,上边摆着一盆川派盆景,这是这个年代最流行的办公用具,都是祝汉明留下来的。

    一套真皮沙发,角落里一盆兰花,铝合金推拉门窗很宽大,一拉开就可以看到背后的一片桂树、黄葛树、马尾松混杂的林子。

    原本在对面的墙上还挂着一副“难得糊涂”的卷轴,不过祝汉明走了之后没带走的这幅卷轴被沙正阳让人收了起来,他不太喜欢这句话,起码不符合他这个年代的人的心境。

    按照省里的规划草案,全省将首批建设三个大型蔬菜生产基地的试点。

    如无意外,汉都和嘉州都会要安排一个,这两座城市的体量和城市人口都不是省内其他城市所能比拟的,所以谁也别想和它们这两座城市争,全省剩下来的地市要争的就是最后一个名额。

    试点不重要,关键在于如果试点获得认可,接下来部里和省里都会拨出专项资金来支持这个由点到面的试点扩大区域建设,那对于整个真阳的农业生产会是一个突破性的发展支持,也将带动整个真阳农业体系的发展。

    “县长,从我内心来说,我当然希望这个试点要由我们来争取到,但是这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我们党委政府的决心和我们自身的条件。”

    方东升顿了一下,显然也是心里没太大把握。

    “说实话,论基本条件,我们真阳不比任何一个地方差,关键在于我们县委县府愿意不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来争取这个机会,县长你都看到了配套资金要由县里来出,而且试点之后的规模推广,动辄数百公顷土地,怎么来打造,都涉及到大量资金投入,我估计县里弄不好就得要投入上千万。”

    沙正阳也吸了一口凉气,他对农业不是很熟悉,但作为县长,他很清楚现在真阳的财力。

    投入千万来打造一个蔬菜生产基地,袁成功会答应么?

    光是建设就要投入这么多,关键在于你这还不知道投入这么大之后冒这个蔬菜生产基地建成之后究竟能不能像规划中那样很顺畅的运营起来,如果效果不佳,这一千多万打了水漂,恐怕就真的要起风波了。

    从方东升的目光中他也能看出对方内心的担忧。

    袁成功一直不待见农业这一块,觉得投入大产出小,最关键的是对GDP拉动不大,所以他更热衷于发展工业,也不遗余力的对县经开区投入,也才有沙正阳提出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经开区的建议表示支持。

    如果自己现在要提出在这个蔬菜生产基地投入巨资,只怕袁成功就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想要改弦易辙了。

    沙正阳不想初来乍到就和袁成功关系搞僵,当然并不是惧怕对方,纵然对方在县里说一不二,但是子不是祝汉明,袁成功再怎么跋扈也要考虑自己背后的林春鸣,这一点顾忌会让他收敛不少,忍耐度也要高不少。

    只要自己不触碰他的底线,在一些游走于边沿的事情上,沙正阳觉得对方或许还是愿意妥协的。

    不过这个前提是最好能够先让他在某一些方面拿出让对方感到满意和愉悦的东西来,在此基础之上,再来谈其他,或许效果会好得多。

    “这样,老方,这事儿事不宜迟,但是你也知道我们县里的情形,我原则上支持这个蔬菜基地落户我们真阳,近期我会花两天调研经开区,然后我到西片北片走一遍,你和我一道,顺带也就考察摸底合适地点,这边我也会和袁书记汇报,要争取,但估计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拿得下来,所以我们也还有时间和机会。”

    沙正阳下了决心,语气也格外坚定:“这是我们真阳两条腿走路的一个机会,这样一个蔬菜基地的建立能够极大的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尤其是有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专家来驻点包片指导,那我们的信心就更足了。”

    “县长,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啊,试点好搞,花不了太多钱,县政府这边也能先运作起来,但是推广建成大型蔬菜基地就没那么简单了,这涉及到上千万资金的配套投入,我那个熟人说了,这是硬杠子条款,没有条件可谈,否则部里和省里不会支持。”

    方东升还是有些不放心,专门提醒对方。二三十万的开支,沙正阳能做主,而且袁成功也不会为难,但是后续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投入,那必须要过常委会,要过袁成功那一关。

    “嗯,待会儿老夏来了,我相信他肯定会支持。”沙正阳点头。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可能需要和袁书记说好。”方东升直接挑明,“我怕袁书记没兴趣。”

    “我知道,袁书记这边我来处理,前期先搞起来再说,老方和省里部里联系你就多操心了,该花的钱得花,需要我出面的,我随传随到。”

    七个副县长加一个县长助理,沙正阳虽然觉得有些多了,但是她也不可能去破坏这种格局,那就只有把这些人用好用足。

    再说了,这些人能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无论干哪一套,都能迅速上手,干出个花样来。

    半个小时后,夏克俭到了,紧接着梁纲和许红菱也到了。

    方东升又把情况向几个人作了介绍,夏克俭果然兴致高昂,直呼只是真阳难得的机遇,务必要抓住,这对于西片北片的农业发展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助推作用。

    几个人一商议,就明确了由方东升来具体抓前期的准备申报工作,许红菱来协助,县里要保证前期的申报经费。

    几个人一折腾就折腾到了晚上九点过,这才收工。

    沙正阳回到“家”中,也有些疲倦。

    到一个陌生环境,总是会不自觉有一种紧张感,这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沙正阳自认为自己是适应比较快的了,但由于手边没有秘书,辛礼义现在还不能把他当做县府办主任来用,而梁纲显然不可能是接任者,所以当务之急要马上解决这两桩事儿。

    *****

    “侯部长,请坐。”沙正阳站起身来,招呼这个个头不高,有些瘦小的男子入座。

    清癯的面容,有些冷峻的眼神,沙正阳觉得怎么宛州这边的组织部长似乎都有些相似,这家伙和叶和泰的动作前气势都有些接近,难道都是受叶和泰的影响?

    “沙县长,袁书记和周书记都和我交代了,老辛不再兼任县政府办主任,需要尽快选定一名人选,实际上部里边之前就已经有了几个备选人选,但因为祝县长要走,所以这事儿迟迟未定下来,……”

    侯为贵也是当兵出身,这个年代县处级干部中不少都是转业干部出身,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经过锤炼之后,到地方上一样也扛起重任。

    “嗯,侯部长,老辛管那一摊子也离不得人,所以县府办主任这个人选要尽快敲定,我初来乍到,对县里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也想请侯部长介绍一下情况。”沙正阳点头。

    侯为贵点了点头,给旁边的副部长瞿永和交代了一句。

    瞿永和拿出一份名单和相关资料递到了沙正阳面前,沙正阳接过之后粗略的浏览了一遍,四个备选。

    一个都不认识,甚至连名字都从未听说过。

    可以说对于沙正阳来说,选谁都是一样,都只能听别人介绍。

    沙正阳当然不愿意当睁眼瞎,人选名字记下,看一看简介,再听听组织部门的介绍,心里有一个大概,然后再来考虑通过一些其他渠道来了解情况了。

    侯为贵和瞿永和显然也是清楚这一点,并没有多少客套,介绍了几个人选的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