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还看今朝 >

第427章

还看今朝-第427章

小说: 还看今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沙正阳和袁成功在一起时,这位秘书从未出现过,感觉袁成功平素一般不喜欢带秘书出来。

    “好。”沙正阳点头。

    沿着大门进去,身着旗袍的女服务员微微欠身,粉妆玉琢,姿色都不赖,堪比日后三四线城市里那些所谓的房车展的模特儿了。

    在这个时代,在宛州,这绝对又开了一个头炮。

    也不知道这家幽园的老板是从哪里借鉴来的,但是放在现在的宛州,绝对逼格满满,高大上的风骚气息迎风飘出三十里。

    微胖青年把沙正阳带到了一处幽静所在的茶室,上边居然挂着一副楹联,“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横批是“何陋之有”。

    也不知道这幽园主人是附庸风雅,还是真的是一代儒商了。

    茶室不大,两张酸枝木的官帽椅,估计是高仿的,不太可能是明代的,还有一张高脚茶几,袁成功坐在靠左那张,正在饶有兴致的为茶注水。

    把沙正阳引到,谷同生就掩门离开。

    袁成功也没有起身,直接招手示意沙正阳入座,“坐,正阳,尝尝明前龙井,一个朋友从杭州带回来的,他说质量如何不敢保证,但是肯定是明前的。”

    “嗯,杭州龙井自然是不错的,但其实咱们宛州的茶叶也还是很有历史的,像桐山的山中野茶,宋代就很有名。”

    沙正阳随口挑起一个话题。

    “香城的伏龙山区本来也是很好的茶叶产区,但是宛州茶有茶无名,茶农利润微薄,制茶业几近于无,还停留在很原始的初加工阶段,也没有自创品牌,所以很可惜。”

    袁成功没想到自己随意一句话,都能被对方拉出一番话题来,把他谈话的节奏都给破坏了,让他一时间之前准备的许多话居然都不好说出口了。

    郁闷了一下,袁成功端起茶抿了一口,调整了一下气氛。

    “正阳,是不是没想到?反正我是没想到。”袁成功放下茶盅,身体靠在椅背上,目光里多了几分怅惘,不无感慨,“前年去南粤时,我真没想到咱们俩会成搭档。”

    “成功书记,的确没想到,我之前考虑过宛阳,考虑过大野,考虑过桐山,也考虑过山都,甚至也考虑留在经开区担任主任,唯独没想过来真阳。”沙正阳也很坦然,“但后来林书记和冯市长和我谈了话之后,我觉得也许来真阳才是合适的。”

    “嗯,我也一直以为,如果你不去宛阳,那就应该留在经开区,但是这一次市委和我谈话说老祝要走,我就想,可能你要来,不出所料,林书记就说你来真阳和我搭档。”

    袁成功微微侧首,似乎是在回忆当时林春鸣和他谈话时的情形。

    “林书记说,宛州经开区的开局很好,后劲十足,真阳紧邻经开区,当有所作为,形成并驾齐驱之势,对真阳寄予厚望,我倍感压力,好在你能来,我心中稍宽。”

    沙正阳也在评判袁成功话语中的真实含义。

    真阳前几年发展不错,但这一两年受制于市经开区的迅猛发展,明显居于劣势,好的项目投资都基本上到了距离主城区更近,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善的市经开区,可以说是非战之罪。

    要说袁成功心中没有一点儿怨气,怕是不可能。

    但这份怨气在沙正阳到真阳担任县长之后应该可以获得一些纾解。

    不是都说市经开区获得了各种资源,班子有力么?

    好,把沙正阳放在真阳县长位置上,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另外也可以堵一堵那些对沙正阳如此年轻就担任正处级岗位的人的嘴,但这个前提是要建立在林春鸣对沙正阳有着绝对信心的前提上。

    如果沙正阳不能在真阳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那么林春鸣的威信就必然受到损害。

    “成功书记,市经开区这一年多的发展势头的确很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挤压了真阳县的发展机会,这是不争的事实。”

    沙正阳没有回避,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哦?”袁成功一凛,实际上他也是这么认为,虽然林春鸣没有提及这一点,但是作为真阳县委I书记,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到,那就不够格了,“你也这么看?”

    一个“也”字,说明了袁成功的观点。

    沙正阳耸耸肩,“这无需隐瞒,资源有限,尤其是在真阳没有寻找到可以和市经开区匹敌的资源和基础优势前提下,市经开区每吸引到一个项目,就意味着真阳少一分机会,这很正常。”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真阳和市经开区是竞争对手,不可调和?”袁成功脊背耸直,眉峰凛立,语气也有些不善,“那正阳觉得我们胜算有多少?”

    “如果我们和市经开区全数对标,恐怕机会不多,至少近期是如此,市经开区在复兴大道东段和启航路这一区域的基础设施投入很大,资金投入强度远超我们真阳,而且还有雀巢食品、卡夫食品、顶益和华众电子这些大型知名企业落户带来的光环加成,我们没有太多胜算。”

    沙正阳坦然应答。

    袁成功眉峰终于拧成了一团,一只手按在椅子扶手上,嘴角微微下挂,显然是对沙正阳的这个意见很重视。

    沙正阳是最了解市经开区底细的,但他现在即将成为真阳县的县长,不可能用这些大话来吓唬自己,因为这既无必要,也吓不住人。

    “市经开区的规划构想是进一步巩固食品产业的优势,另外也要按照市委的意见在电子电器产业上做文章,现在他们正在接洽一批有望从浙江台温那边过来寻找机会的企业家,在这方面市经开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有力的环境。”

    袁成功默然不语。

    基础设施投入上不如对方,名气和影响力也不如对方,更重要的是经开区已经打造出了一批在招商引资和服务上很有战斗力的团队,真阳在这方面就要弱得多,这个差距不是沙正阳一个人过来就能你转的。

    袁成功打量了一眼沙正阳的表情,眉头有些阴霾,但是更多的还是沉着自信。

    “正阳,你应该有应对之策吧?”袁成功展颜一笑。

    “现在还真没有,但是我个人认为,第一,电子电器产业这个覆盖范围很大,尤其是其配套产业链相当宽泛,别说我们和市经开区,就算是再来两个区县,一样有发展的纵深机遇,……;”

    “第二,适度错位竞争对双方都有利,未必要在每个细分产业和项目上都针锋相对,……;”

    “第三,真阳县经开区也不必局限于一隅,真阳范围要比市经开区大得多,有更丰富的资源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寻找我们自己的增长极。”

    沙正阳的三点建议并没有缓解袁成功的压力,他皱着眉头道:“正阳,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是我觉得恐怕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错位竞争,更要从如何强化自身竞争力来做文章,你说的第三点,我很赞成,光靠县经开区就能让全县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这既不现实,也会有所偏废,形成更大的发展不平衡。”

    沙正阳也吐出一口浊气,他早就知道袁成功没有那么容易被说服,这家伙本身个性就强,有一股子不服输的性格,这种情势下更不会轻易认输。

    但摆在面前的现实是市经开区占着优势,陆健的能力不弱,又有钱正掌舵,就算是奚重山、曹河川和卢雅都离开,但是像胡志洋、晏家林这些人都已经成长起来了,一样可以扛起重担。

    “成功书记,真阳的发展恐怕还是需要一个综合性的分析评估,根据我们全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但有一点我坚信,真阳一百多万人,位置优势凸显,没有理由会被市经开区压住风头,全市也没有哪个区县可以压住我们真阳的风头!”

    沙正阳的话语铿锵有力,自信满满。


………………………………

第四卷 第一百一十二节 战斗模式

    这个时候袁成功的脸色才真正的阴转晴,气色也变得好起来,“好,正阳,我就喜欢听这话,我们真阳没有理由输给任何人!如果没有这股子信心气势,我们就更谈不上如何去赢得胜利了。”

    沙正阳已经意识到袁成功的不好打交道了。

    这个人性格很刚硬,也难怪祝汉明去丹寨当书记也是兴冲冲成行,估计在真阳的工作氛围并不太融洽,起码在一个强势的县委I书记压制下,任谁当县长都觉得够呛。

    沙正阳不好说袁成功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风格,但是这个人恐怕在县里也是说一不二惯了,谁要拂逆他的意愿,恐怕很难有好果子吃。

    对于一个县委I书记的强势,沙正阳不反感,盖因这个时代的一把手都是这样,只有强势和更强势的县委I书记,没有哪位县委I书记能使好相与的。

    这也是为啥大家挖空心思都相当县委I书记,而县长就得要夹着尾巴做人的缘故。

    但县高官绝大多数都是从县长熬上来的,你不当县长,你就难以明晓县委I书记的职责,就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县委I书记。

    沙正阳对袁成功的强势不反感,但是并不意味着自己任何事都要顺着对方。

    自己是来干工作的,不是来给谁当附庸的。

    再说了,沙正阳认为只要在工作中拿得出能说服人的方略来,他没有理由惧怕任何人。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袁成功自己也有很深的紧迫感,他在县高官位置上呆的时间不短了,他渴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重新打开局面,做出更耀眼的成绩,为自己的资历添砖加瓦,以谋求更上一层楼。

    袁成功也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相反他相当冷静睿智,否则他也不可能当到县委I书记,在把真阳工作迅速拿起来这一目标上,他和沙正阳是绑在一起的,是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辩证关系。

    沙正阳同样很欣赏袁成功那种遇强则强喜欢挑战的性格,在他看来这也是一个人成功的一大要素,没有那种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性格,袁成功也不可能从一个老三届干到县委I书记位置上。

    “袁书记,真阳有自己的优势,但如你所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发展很不平衡,林书记和冯市长都和我谈了我们真阳西部和北部的发展滞后,叮嘱我要在大力培育真阳工业经济的同时,也要考虑广大西部北部丘区农民的致富增收问题。”

    沙正阳不得不提醒袁成功,他怕袁成功急于事功,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真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去了,对其他事项就忽略了。

    “嗯,正阳,这一点林书记和冯市长也和我专门谈过,我个人认为,这两者不矛盾,如果说能够把我们发展工业经济,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企业里打工挣工资,那就更完美了。”

    见袁成功这么说,沙正阳也忍不住苦笑,这说易行难,几十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哪有那么容易就能被企业消化掉的?

    真要能随意做到这一点,只怕自己就不是当县长,就是当市长高官都绰绰有余了。

    “袁书记,恐怕还得要多管齐下才行,除非我们真阳一下子达到东莞、中山那个级数的工业水准,否则短时间内我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本不可能得到消纳,一样只有向沿海地区输送。”沙正阳还是很客观的给对方泼了一瓢冷水。

    袁成功脸色一僵,这个家伙还真的是有点儿桀骜啊,连口头附和一样自己的观点都不肯。

    不过袁成功也不是很在意,毕竟是林春鸣的心腹干将,而且还仗着有点儿能抓经济工作的本事,自然不会轻易附从别人。

    只要这家伙能像在经开区那样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都能抓得起来,袁成功倒是不介意对方的稍许冒犯。

    求同存异这个道理袁成功还是明白的,自己在这个县高官位置上已经是天花板了,必须要尽快打破这个天花板,为了这个目的,他可以容忍一切。

    “那是自然,我也没指望咱们真阳能一步登天,我的意思是工作还是有所侧重,要学会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工业就是一切问题的牛鼻子。”可以容忍冒犯,不代表袁成功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

    “袁书记,我明白,我会处理好这其中的主次轻重。”

    沙正阳知道自己需要退让一步了,否则不利于关系的相处,更何况袁成功的话也没有错。

    工业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真阳经济发展的核心,必须毫不动摇的抓牢,但如何来抓,抓哪些方面,那就有很多的具体细节值得操作。

    沙正阳不愿意在这些本属于操作细节的问题上和袁成功发生矛盾,这本来就是县政府未来的工作细节问题,用不着在书记和县长之间来针尖对麦芒的争吵不休。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