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还看今朝 >

第379章

还看今朝-第379章

小说: 还看今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中山之前,沙正阳专门就这个问题向林春鸣、冯士章、唐华和钟广标四人做了专题汇报,当然明永昌作为市委秘书长也肯定要参加。

    如果不能取得四人的绝对支持,那么要想动无线电厂这样大体量一个企业,会遭遇无数从制度内到制度外的阻挠和攻讦,甚至可能流产。

    所以在南来之前,他必须要获得四人的绝对支持和授权,否则他宁肯放弃。

    林春鸣和钟广标不用说,在这个问题上观点是高度一致的,无需沙正阳多做工作。

    冯士章前期有些犹豫和疑虑,但是随着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传导下来,加上宛州无线电厂给市财政才来的持续失血压力,冯士章观点开始明朗化,支持无线电厂改制。

    还有一个就是唐华了。

    作为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经济工作虽然不在其职责范围内,但是党群工作历来就是风向标,他的态度也很有代表性。

    所以沙正阳也专门提出来要求唐华也要参加此次专题汇报,务求在这一问题上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

    应该说沙正阳这一步谨慎小心的动作还是走得很好的,在专题汇报中,发问最多的是唐华,听得最认真的是唐华,同时在沙正阳极其耐心细致的回应了每一个问题之后,唐华也给予了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沙正阳有感觉,如果不是这一场专题汇报邀请了唐华参加,他可以肯定或许唐华在工作中不会反对,但是肯定不可能有如此鲜明的支持态度。

    最大限度的削减在体制内层面的反对意见,以便于在真正推进无线电厂全面改制和转型过程中来自背后的掣肘和牵绊,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否则极有可能本来就对到内陆地区来创业就抱有疑虑情绪的段庸铭团队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也可能会影响到对未来与联海微电子中心的合作。

    在取得了四巨头的一致支持之后,沙正阳心中就要笃定许多了,起码市里边无人敢在这个问题上在背后扇阴风点鬼火了,哪怕真的想要在其中作祟,也要等到局面有利于他们的时候才会出招。

    沙正阳获得了很大的授权,包括对无线电厂改制的方案设置,引入外来资本,吸引管理层的资本加入,强化管理层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总而言之,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都可以接受。

    所以这一次他也是抱着很大的希望而来,为此他还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VCD影碟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接手联海微电子中心的设想。

    只是没想到段庸铭仍然没有当场答应,不过沙正阳还是能感觉到对方有些意动。

    毕竟对方背后还有一个不小的团队,对方肯定要征求一下主要成员的意见。

    另外,恐怕也还要就未来无线电厂改制之后的股份和控股权问题进行磋商,这不是光凭嘴巴说就能作数的,需要实实在在落在纸面上才行。

    沙正阳看重的不仅仅是段庸铭和他的团队这个群体,更在于他和他的这个团队背后的人脉关系以及影响力。

    在电子行业中浸淫这么多年,无论是在产业链配置上还是渠道铺设上,段庸铭和这个团队都有着超出他们本人之外的影响力,一旦接手无线电厂,可以迅速融合进来,迅速实现整个企业的顺畅运行。

    患得患失的心态也纠结着沙正阳,这对于沙正阳来说是很罕见的情形,尤其是因为要招揽某个人而如此,更是第一次。

    他不得不考虑如果一旦段庸铭拒绝的话,自己该如何来应对。

    难道继续让东方红和华峰来联手接管?资金反倒不是问题了,关键在于谁来经营这个企业,对于无线电厂原有的班子团队沙正阳不抱任何希望,可谁又能来扛得起这份担子?

    倒不是说就找不到能挑担子的人了,问题是时不我待,错过了时机,无线电厂也许就真的不知道命运如何了,有太多辉煌一时的企业一步走错错失良机,就回天乏术了。

    好在这种纠结的日子并没有拖太久,两天后,段庸铭给了他答复。

    愿意考虑,但是需要进一步详细考察宛州无线电厂的实情,另外也需要和宛州市主要领导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对话。

    这是一个好现象,起码段庸铭和他的团队成员对此有意,说明宛州无线电厂对他们有吸引力。

    约好了时间,沙正阳就直接返回宛州了。

    因为考虑到事情的敏感性以及影响力,所以沙正阳是一人前来。

    毕竟双方要真正有了意向性的意见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正式谈判,后续的事务还很多,沙正阳此次来就是要来替双方探底,达成一个意向。

    现在任务完成,沙正阳返回宛州之后,就又专门向四巨头做了一个全面详细的汇报。

    这一次他也把自己关于VCD影碟机产业的想法也提了出来,没想到这立即就引起了四巨头的巨大兴趣。

    “正阳,你觉得这个VCD产业会大有可为?”冯士章无疑是最感兴趣的,尤其是领导沙正阳提到未来VCD产业可能是数百亿的一个巨大产业现在还处于一个待开发状态下时,他就更兴奋。

    “这可以从放像机以及CD产业来推算,虽然现在VCD影碟机由于成本较高、缺乏片源等因素而受到制约,但是随着产业规模扩大,成本会进入一个快速下降的通道,而且片源问题由于中国特殊国情,盗版片源会迅猛占领市场,一旦盗版光盘产业不受控制,那将会极大刺激VCD影碟机的市场。”

    对这一预期沙正阳很有信心,因为这本来就是前世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97年全国VCD销售量就超过了1100万台,销售收入超过二百五十亿元,这还没有算碟片的销售收入,同时影碟机的热销也带动了电视机、音响等电器的销售。

    “可以想象一下,你只需要拥有一台影碟机接上电视,然后就可以以很低廉的价格买到各种港台国外的各个大片光盘,在家中很惬意的欣赏高清水准的电影大片,还可以和话筒结合起来,享受卡拉OK带来的自娱自乐带来的快乐,所以我判断未来两到三年内,这个产业就会成长成为百亿级别的巨大产业链。”

    “正***体的技术或者可行性我不懂,我也不想多问,我只想问一句,无线电厂能不能现在就转产VCD影碟机?这个产业能不能让无线电厂活过来?”冯士章比任何人都心急。

    “冯市长,技术上肯定没有问题,事实上之前我已经安排了无线电厂的技术人员在研究和借鉴万燕公司的VCD影碟机,问题不大,但是如您所说的,要形成巨大的生产能力,还要让这种生产产生利润,同时还不能一年半载就没落下来,这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沙正阳不得不先给对方泼泼冷水降降温,免得这热情劲儿一上来,还真以为只要能生产出来,就能大火大卖,就能赚大钱。

    这世界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中国人从来就不缺乏跟风山寨的本能,而事实上自己现在做的不也就是这个么?

    “这涉及到成本的逐渐降低,涉及到渠道的铺设推广,还涉及到品牌的建设营销,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现在无线电厂已经不具备在市场经济中搏击的能力,这需要一个全面而强大的团队来负责才能行。”

    冯士章微微点头,叹了一口气,“我们国有企业就是缺乏一帮能够在市场经济中自由自在的搏击的人才,还在按照原来计划经济那一套思维来行事,怎么可能跟上这个时代发展?”

    “正阳,你所说的这个霸王电子的管理团队就能扛得起这个担子?”林春鸣虽然很相信沙正阳的观人和判断能力,但是涉及事情太过重大,还是要多问一句。

    林春鸣这么一问,其他几位领导的眼睛也都盯在沙正阳身上,这是要让沙正阳背书了。

    “林书记,百分之百的把握谁都没有,但现在的情势,谁能解决得了无线电厂当下的困境?有人么?我们是没得选择,否则我也不至于两度跑到南粤去邀请对方了。”沙正阳摊摊手,“既然如此,那我们肯定要选一个最合适成功可能性最大的团队。”

    “就我的了解,段庸铭从1989年南下中山,短短四年时间就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企业搞成了在全国都赫赫有名的电子企业,其产品更是畅销全国,根据有关方面统计,学习机市场,霸王电子一家占据了国内百分之八十市场,今年霸王电子的销售收入会突破十亿,这几乎是在段庸铭和他团队一家之力创造出来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段庸铭愿意离开霸王电子呢?”唐华忍不住问道。


………………………………

第四卷 第四十四节 发动,酝酿

    “据我所知两个原因。”沙正阳知道这肯定是几位领导关心的原因,这也涉及到下一步和对方团队如何谈判的策略问题。

    “第一霸王电子不愿意进行企业改制,而段庸铭和他团队成员希望进行股改,最好实现MBO,但对于中山方面来看,觉得我待你不薄,每年都是几十上百万的奖金发给你们,但不能说这个企业也要变成你的。”

    沙正阳见冯士章、唐华二人脸上都有同感的意思,随即微微一笑。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你原来霸王电子不过是一家连年亏损的小厂,现在段庸铭他们把这家企业在几年时间里做起来,根据评估,光是霸王品牌无形资产都价值5个亿,现在每年实现利税都是过亿元,而且还带动了中山大量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要求股份不过分,有恒产者有恒心,既然这个企业我不是主人,而只是雇佣者,你怎么能指望我一直巴心巴肝的为你效力卖命呢?”

    沙正阳这番话也让一干人都下意识点头,的确,人家有能力,既然你的条件满足不了人家,人家另攀高枝也说得过去。

    “第二,霸王电子在发展过程中也和它的母公司有些分歧,母公司经常抽取资金用于其他企业,而霸王电子希望能够留作自用来进行技术研发新品,做大做强,但胳膊扭不过大腿,所以段庸铭觉得企业发展理念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还有,我的感觉段庸铭是一个很有想法和雄心的人,他不满足于一个做成一家普通的企业,如他自己说提到的,他希望能够做成一家像索尼、东芝、松下这样的名满国际的优秀企业,所以他希望有一个更好更大的问题来供他施展才华。”

    林春鸣和冯市长相顾点头,“这倒也是,如果一个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肯定希望能够有一个更能让他一展所长的舞台来发挥,正阳,你觉得下一步我们和段庸铭他们谈判该怎样进行?”

    “现在还不好谈,还得要等他们来看了厂里情况再说,他们最担心的恐怕还是职工问题,数量太大,怕承担不起。”沙正阳苦笑,“这一点我也和他交换过意见,我说宛州市委市府其他都没有要求,唯一要求就是要尽可能的解决企业职工的工作问题,他也觉得为难。”

    这是核心和关键,放任几千职工没工作就这么扫地出门,估计宛州市委市政府就别想过日子了,这其中肯定有一个谈判的拉锯战,最终达成一个妥协。

    “还是那个意见,职工出路问题,新企业必须要尽可能解决,其他条件市里可以让步,但这一点新企业要承担起责任来。”林春鸣毫不动摇,“我们市委内部有一个意见,哪怕承担一部分债务,但要最大限度确保职工岗位。”

    “只不过对方的担心也并非毫无道理,怕就怕我们的职工适应不了新企业的工作强度和纪律啊。”钟广标叹了一口气,“国企和珠三角乡镇企业私人企业在劳动强度上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否则那些企业如何能把国企打得节节败退?”

    “先把原则确定下来,然后我们再谈,至于我们的职工这边肯定也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要让大家意识到,这一次对各方都是一个机会,无线电厂不可能在这样继续下去了,必须要彻底改革,适者生存,大家都要做出改变才行。”唐华也接上话。

    接下来大家意见统一,也就要开始准备接待对方的考察了。

    在沙正阳看来,段庸铭他们来考察声势不会很大,更多的会直接接触和了解无线电厂底细,搞清楚真实情况,这才有助于他们做出正确决策。

    而对于宛州方面来说也没有太多需要准备的,本来也就要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对方,让对方有一个思想准备,遮遮掩掩,反而容易误事。

    不过沙正阳倒也没有放手不管。

    对于甄选出来的这批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些底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