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还看今朝 >

第304章

还看今朝-第304章

小说: 还看今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世中很多靠谱不靠谱的调查就证明中国老百姓三分之二的资产储蓄都积淀在房产上,以股市和房市相比,股市起起落落多少回,低至一两千点,高至六千多点,但是房价呢,只有温和的涨与疯狂的涨两种,从未有过真正的涨跌,无论这其中有多少主观客观的理由来解释,都很难解释得过去。

    正因为有前世的种种记忆,哪怕沙正阳很鄙视房地产业,哪怕沙正阳知道房地产抽走了太多本该用于实体制造业的资本,让实体制造业奄奄一息,但这就是市场经济,你的不得不接受现实,沙正阳也不认为自己这一世就可以逆转这样一个大势,哪怕是他当到国家i主席也不可能有此能耐。

    既然无法逆转大势,那么聪明者就该顺势而为,沙正阳希望做的是在利用房地产业捞金时,也可以用这些赚取到的红利来为这个国家的高科技制造业做一番贡献。

    如果是正常理性的商人,没人会愿意这么做,商人逐利而行,但他不属于此列,所以他会努力去这么做。

    高进忠回来的时候,沙正阳和高铎已经就组建天基建筑公司达成了基本意向,而在听了高铎的设想和沙正阳的建议之后,高进忠也没说太多,只是拍了拍二人的肩膀。

    这让高铎都惊疑不定,要知道以前自己没做出一个决定,哪怕老爷子不反对,也会叮嘱半天,但这一次,老爷子居然没有半句话。

    确定了方略,剩下来的具体操作就很简单了,有海正运业为高铎贷款两百万作为高铎新公司的启动资金,这应该算是相当充裕了,至于注册资本,这玩意儿本身就很水,只要银行账面上过一下,取得银行证明就可以迅速注册登记拿证了。

    高铎对这一套不陌生,而且他也早就有此打算,所以只要把人找齐,这些都不是事儿。

    ******

    沙正阳接到沙正刚的电话时,都愣怔了一下。

    沙正刚是10月5日踏上去南粤的火车的。

    之前他和蓝天航见了一面,摆谈了一阵。

    蓝天航其实也早就感觉到了沙正刚的不安于现状,但是没想到会被沙正阳派到南粤去出差。

    沙正阳也还谈了高铎借钱的问题,这一点上蓝天航倒是挺爽快的应承下来。

    虽然现在海正运业也还处于高速扩张的阶段,但是一两百万资金对于海正运业来说,已经不算是难以承受的数目了。

    对沙正阳,蓝天航格外信任,他一直奉行事在人为,如果人选不好,那么事情就永远都做不好,所以沙正阳给他印象极佳,沙正阳能信任的人,他也可以信任。

    “你怎么进去的?”沙正阳言简意赅。

    “哥,那地方遍地都是各种企业,到处都是来打工和招工的,咱们汉川来的人多了去,你们宛州的也不少,乡音遍地啊。”沙正刚在电话里笑得很开心,“我去应聘啊,我有大学文凭,虽然是体院的,单丝也是大学生啊,马上就招了,先分到办公室熟悉,一个星期下来,基本上你要求的就了解的差不多了。”

    “哦?你这么有把握?”虽然沙正刚不太可能在自己面前吹牛,但沙正阳还是有些不敢置信,“都认识了?”

    “嗯,认识是认识了,但是也仅止于认识而已,他都不一定认得我,他是厂长,太忙了。全厂两三千人,每天来运货的车停满了厂门外,哥,这才像是真正的企业,在这里工作你都能感觉到那种蓬勃的活力和激情,当然也很累。”沙正刚极为感慨。

    “厂里的基本流程也清楚了,运行模式也知晓了?”沙正阳再度问道。

    “哥,你这不是太难为我了么?我才来一个星期诶,哪能这么能耐?”沙正刚笑着道:“不过给我三个月时间,我估计就能大概搞清楚,不过哥你不是主要让我熟悉人么?”

    “对,以人为主,其他的附带。”沙正阳沉吟了一阵,“那你就继续在厂里呆着,我估计我还有十来天就要过来了。”

    “哦?那好,哥,我就等你了。”沙正刚很干脆的答应下来,“到时候我保证把人给你约出来,但我觉得你的设想恐怕不太靠谱,他在这里干得挺顺手,一大帮人都很听他的,也很尊重他,所以你要挖他,怕是不容易。”

    “这就不用你操心了,你只需要把我给你说的那些关键位置关键人选都熟悉了,届时我自有我的道理。”沙正阳淡然一笑,打工仔哪里能和自己当老板过瘾?

    哪怕你自己不在意,那也得为下边一帮兄弟想一想。

    艾柯卡牛逼到天上的人物,亨利。福特要让他滚蛋他也一样只有滚蛋,当然亨利。福特这一举动非常愚蠢,但并不影响这个事情结果。

    “那好,我就在这里等你了,不过哥,我觉得这段经历真的很有意思,让我接触到很多我从未接触的东西,我都有点儿喜欢上这种生活了。”沙正刚在电话里道。

    “那好,我还有很多类似的任务等着你,你好好准备吧。”说完,沙正阳挂断电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三卷 第一百一十五节 啃硬骨头,迎难而上

    放下电话,沙正阳觉得是该和林、钟二人好好汇报一下工作了。

    自己的举动有些近乎于先斩后奏了,当然即便是先斩后奏都未必能得手,对方未必会答应。

    从时间节点上来说,的确现在也还有些不太合适,不过可以先把线连上,这样一来也许可以促成对方尽早的下决心。

    电风扇厂那边已经进入了后续期了,对资产审核,债务清理,还需要一些时间,当然这些都彻底敲定,恐怕就要正式宣布方案了。

    沙正阳不太关心电风扇厂的改制,在他看来,就算是改成不成,华峰电器可以有很多选择项,未必要在宛州电风扇厂这颗歪脖子树上吊死,他尽力了就行了。

    电器厂这边的工作还在稳步推进,三洋电机那边已经表现出了一些兴趣,这是一个好兆头。

    这两年应该是日资企业进入中国大陆的高峰期,合资、独资和合作企业都遍地开花,电器、汽车零部件、机械、化工等日资强势品牌纷纷进入,也算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个小高潮。

    当然三洋电机表现出了兴趣不代表他们就会选择宛州电器厂,像合肥,也就是原时空中的正主儿一样也在三洋电机的考察范围。

    宛州电器厂要想虎口夺食,还真不容易。

    东方红集团这边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下个星期将会来宛州电器厂考察,如果符合预期,他们将会与宛州电器厂一道与三洋电机接触,以求能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这事儿沙正阳虽然很操心,但他也知道现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多,只有等待。

    唯有宛州无线电厂才是最大的挑战,六千职工,压得市财政已经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了,林春鸣和冯士章在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上都已经明确提出了要把宛州无线电厂的改制问题提升到宛州市委市政府的第一紧迫大事来办。

    给苏子晗那边打了电话,确定了林书记在办公室之后,沙正阳又径直去了钟广标办公室,正好也在。

    谈了自己的想法,钟广标也没有多说,直接示意一道去林书记办公室详谈。

    见钟广标和沙正阳一起进来,林春鸣笑了起来,“你们俩一起来,看样子是要和我好好谈一下了,是无线电厂的事儿还是三线企业搬迁的事儿?”

    这两项工作都是钟广标在主抓的工作,而且都点了将是沙正阳。

    “那林书记你觉得呢?”钟广标也笑着反问。

    “嗯,三线企业搬迁我知道还算顺利,班子和代表都来考察过了,就算是还有一些异议,但分歧都不算很大,我们只需要再做一些细致点儿解释工作,另外可能需要以文件形式明确下来就行,问题不大,只能是无线电厂的事情了,士章也很着急,昨天还来我这里专门谈了几家企业改制的问题,他也觉得需要下猛药了。”

    林春鸣的话让钟广标也是一怔之后有点儿惊喜,冯士章之前的态度一直是有些暧昧的,主要就是在如何改的问题上纠结。

    国资流失的锅谁都不想背,但总得要面对,所以之前冯士章倾向于部分转让股权,但现在看来根本行不通,没人会花冤枉钱来入股无线电厂,看看这六千职工就能把人吓退。

    以沙正阳对冯士章的了解,这个人应该不是那种私心太重的人,甚至阴朝凤也同属于此列。

    汉川省委在经历了顾红普时代之后,对宛州班子还是非常慎重的,但也正因为这种慎重,所以他们也难以挑选出更具有闯劲和锐气的干部。

    在沙正阳看来,冯士章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想做事情,但是又有些瞻前顾后,内心希望能有所突破,但是性格和胆魄又限制了他的格局,所以在很多问题上他都难以表达出更真实的一面,更多的还是给人以谨小慎微但又十分努力的感觉。

    所以说林春鸣和钟广标对于冯士章能有这样的态度转变都有些惊讶中略带高兴,一旦冯士章都倾向于要大力度进行改制,宛州市委市政府内部的反对声就会受到极大削弱,这有利于统一思想,尤其是在政府层面这一块里,在执行上就会有利得多。

    “林书记,真的?冯市长也着急了?”钟广标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我还以为市政府那边真的不担心呢,市财政都那样了,老阴还在安步当车,不紧不慢,我就不明白他们究竟在担心什么,在怕什么?”

    “担心肯定是有的,我也一样担心,但是不能因为担心就不做事情了。”林春鸣面色如恒,并没有太多情绪变化。

    “因噎废食不可取,可我们也的确需要防止被噎住,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体系制度上,从监督机制上来防止出现他们担心的问题,我觉得正阳之前提出来的一系列想法就很好,一是市人大通过法规来规范,二是公开透明,对外公示,欢迎大家来质疑监督,看看会不会导致国资流失,只要我们想去做,就不怕坐不到。”

    沙正阳也没想到冯士章会想通了,想必是越来越严峻的财政状况逼得他也反思了,当然沙正阳估计可能还有另外一些因素在里边。

    比如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才开了,会议上据说宛州也被点名批评了,说宛州在挖掘税源,配置税基的工作上做得很糟糕,开源节流,源开得差,节流上却是无所作为。

    这是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i长谢广元的原话,也是沙正阳从曹清泰那里听到的消息。

    据说冯士章会后还专门到谢广元那里去做了检讨,而谢广元担任省财政厅副厅长时,冯士章曾经是市财政局副局长,还上挂过省财政厅预算处工作,关系很密切。

    “林书记,正阳来找我汇报工作,还是上次说的,无线电厂的事情。”钟广标言简意赅,直入主题,“我算过了,光是今年截止到八月,市财政已经为无线电厂填补了一千一百八十万的窟窿,大略估算了一下,目前无线电厂总资产大概在五千八百万左右,但净资产不到八百万,而且这还是市里从各方面为其补贴的情况下,真正市里一旦放手,估计连熬过明年五月都难。”

    “士章也说,解决了无线电厂,市财政状况都要好转一半,有点儿夸张,但可见一斑。”林春鸣语气沉重,“我上周到省里开会,周省i长也专门和我谈起过,改革是必要的,但是要考虑周全,事先把问题考虑得多一些,严重一些,应对措施做得更扎实一些,没坏处,但他也鼓励我们宛州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下深水,敢为天下先。”

    “终归是要做的。”钟广标咬牙切齿的道:“无线电厂的改制问题不解决,我这个副书记就豁出去了,正阳的想法虽然有些激进,但是我也分析过无线电厂的问题,思前想后,真的是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还是那句话,只要能解决问题,什么办法都可以用,净资产不到八百万,按照目前的形势下去,这八百万资产不到半年就得像阳光下的雪,化为无形,既然如此,我们没有理由不试一试,搏一搏。”

    林春鸣看了钟广标一眼,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个意见,不试一试,闯一闯,搏一搏,怎么知道不行?正阳,说一说你的想法吧。”

    “我接触无线电厂的时间也不短了,可以说这一个月主要精力也是放在无线电厂的调研上,从班子成员到中层干部再到职工代表,也包括一些辅业人员,感觉到无线电厂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是不是班子贪污腐化,内外勾结等等,……”

    沙正阳也是有备而来,实际上这些情况他已经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