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还看今朝 >

第262章

还看今朝-第262章

小说: 还看今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妍既为自己男友感到自豪骄傲,又有些不服气,凭什么这些工作都得要让自己男友来承担?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才对。

    “我不仅是市委办副主任,还是政委政研室副主任啊。”沙正阳耐心解释着:“再说了,林书记才去,很多工作难道我不替他撑起,还能有谁替他分忧?”

    “难道你们宛州市委市政府就没有其他人了?都坐在一边看笑话?”孙妍不认同沙正阳的观点,“省里把林书记去,林书记就应该有方略才对,谁要和他对着干,那肯定不行,那些人也不会不明白这道理才对。”

    沙正阳讶然,没想到孙妍居然也能想透这个道理,但转念一想,孙妍的老爹好歹也是厅级干部,企业里边和地方上有差异,但也是一脉相承的,大同小异,孙妍自小耳濡目染,自然也明白其中道理。

    “小妍你说的也有道理,但你要知道这种惯性思维模式要内彻底打破或者扭转过来,需要时间,可是宛州现在没有太多时间可耽搁。”沙正阳吸了一口气,揽住孙妍温润的肩头,“所以林书记希望我能帮他在一些方面取得突破,鼓舞一下士气,同时也给市里这些人指一指方向。”

    “还是搞招商引资?”孙妍思维还是很敏捷的。

    “不完全是,但这应该是最立竿见影的一招,免不了。”沙正阳感觉或许省计委还真的很适合孙妍,起码她这份敏锐性就不差。

    见孙妍还是闷闷不乐,沙正阳只得保证晚上十点钟之前准时回来。

    这顿饭很重要,已经拖了很久了。

    宁月婵、焦虹、高柏山、毛国荣、董国阳、胡文虎以及唐庭广等人都要参加,甚至连宁月凤、何维等人也都要参加,可以说除了王澍在燕京外,原来东方红集团的所有管理层都要到。

    东方红集团的发展势头很好,但是情势越好,宁月婵和焦虹等人心里反而不太踏实了。

    东方红集团的一切都如沙正阳所预料的那样,蒸蒸日上,沙正阳提出的诸多建议也都被一一落实,这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轨道顺风顺水的前进,但是再往后呢?

    虽然沙正阳才离开银台不过两个月时间,但对于宁月婵他们来说,就像失去了主心骨一般,哪怕时不时也能通过电话联系,但是没见到真人,没当面听到他的点拨,没能更详细的听他的建议,大家心里都不踏实。

    所以在沙正阳告诉宁月婵他会回来一趟时,宁月婵那颗飘荡了许久的心中终于踏实下来,甚至连晚上觉都睡得更香一些了。

    “你们担心什么?”沙正阳笑得很爽朗,“难道局面不好你们心里才踏实?”

    “正阳,居安思危不是你说的么?现在就是因为局面太好了,我们心里才觉得这种大好局面来得太容易太突然,使得大家心里都患得患失,你现在走了,倒是不承担这份责任了,可若是东方红集团在我们手上垮掉了,我们就没法像大家伙儿交差了,这可是关系到全公司上千人的命运。”

    焦虹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原来有沙正阳在,哪怕沙正阳到后来都逐渐不怎么过问具体的业务了,但是在重大事件上总能拨云见日,对很多东西看得很透,对公司未来走向也有着十分清晰准确的判断,所以大家只需要做好手上的工作,不需要担心其他。

    但现在不一样,一切都需要自己来确定,虽然也可以通过电话来向沙正阳询问,但是毕竟沙正阳远在宛州了,对公司的运行情况不太清楚,那么他给出的建议和对策还会准确有效么?

    这也是焦虹和宁月婵他们最为担心的问题,他们最希望的是能够有一个稳定的渠道能够继续和沙正阳联系上,能让沙正阳和他们继续保持着这方面的密切往来,而不仅仅是靠私人感情来代替。

    多以当高柏山提出要到宛州投资建设新的矿泉水基地,宁月婵和焦虹都是大力支持。

    但光是这个渠道还是让他们不踏实,如果能够结成更紧密的联系就更好了。

    “没那么夸张,两三年内东方红按照我们原来既定的路径走,国窖1949外,国窖1921和国窖1927,这两款一主打度数偏低一些的,一个主打度数更高一些的,形成产品度数的梯次结构,丰富产品线,但在价格上不能让,一定要保持国家1949的价格,这样才能让我们东方红整个品牌不至于下跌,继续维系这种限购模式,哪怕我们在国窖上少赚钱,但我们可以在陈酿东方红和精品东方红乃至红旗大曲上赚回来。”

    沙正阳也隐约感受到了焦虹和宁月婵他们内心的焦虑,不仅仅是他们对东方红本身的担心,而是更担心东方红走到了极致的情况下,又该怎么走?

    毕竟东方红不是茅台,也不是五粮液,而哪怕是五粮液在前世中也是迫于压力走过多元化的弯路。

    那么东方红该怎么办?是继续坚持在酒业这条路上执着的做下去,还是可以开辟新的战线,寻找新的赢利点?

    要知道东方红酒业回来的现金流是在太丰沛了,哪怕是每年分红,一样会有极其厚实的分润,这恰恰是宁月婵他们最担心的。

    一旦分红太多,而以后企业经营稍有波动,那么像镇上和村上态度会不会发生变化?同时单纯的白酒市场这一块,抵御风险的能力会不会太单薄?


………………………………

第三卷 第五十六节 指路,投资,多元化

    专注执着和多元化,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很难一言以蔽之。

    既有多元化大获成功的,也有专注执着于某一行道而成为行业冠军的,如果找到结果再来倒推其过程,你会发现结果真的决定过程,只要成功了,那么过程中怎么做都是明智的。

    刚愎可以用执着来形容,三心二意可以用因时而动来解释,总而言之,你成功了,那么自然有人来为你所做的一切来洗地,而失败了,那么你再明智的抉择也不过就是多添几分悲剧色彩。

    对于沙正阳来说,前世的记忆足以为他提供无数个经典案例,正面的,反面的。

    GE的多元化未必就是失败的,起码在杰克·韦尔奇时代是成功的,至于后期开始滑坡,究竟是什么原因,众说纷纭。

    韩国体系的财阀,比如三星,现代,一样也能证明综合性,或者就是多元化的财阀,一样可以成功,当然失败者比如大宇,也是多元化的典型。

    夏普的专注,依然免不了失败,东芝不惜一切代价押注核电,结果就是灰飞烟灭,日国人的专注进而成功是出了名的,但是恰恰是那些不专注的似乎都还获得很滋润,而那些很专注的却屡屡受挫,甚至抵御风险的能力被削弱。

    在沙正阳看来,专注执着和多元化,其实并不矛盾,在某一主业领域执着专注这是成功的基础,但是在其他领域通过战略投资来实现资本的增值,以期降低风险,甚至为主业提供更大资本支持,那一样不是坏事。

    这里边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用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你能不能将资本很合理的分配到这些领域中。

    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那这种多元化未必就是错误的,这是沙正阳的理解。

    当前的东方红就面临着这种问题。

    东方红酒业业绩持续火爆为东方红集团带来巨大的现金收益,在酒业这一块的持续投入自然不必说,新品的开发,渠道的建设,广告优势的保持,这都没有问题,但如果仍然还有相当数量的现金滚滚而来呢?

    那该怎么做?财务投资,还是继续在实业上拓展?

    但无论是财务投资和实业拓展,都一样面临着在新领域的风险挑战,毕竟跨界不是那么好玩转的。

    对于沙正阳来说,他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大气,同时也要给他们一些建议。

    “正阳,我们知道你说的那些,我们想问的是更远一些的规划,你说的我们都懂,继续新品开发,渠道铺设,这一两年我们都会在这些问题上加大力度,但还有么?”

    焦虹说完,宁月婵又接上。

    “我们有充足且源源不断的现金回笼,我们不确定太远的未来会如何,但我们知道这一两年间我们还会保持着这种状态,但未雨绸缪,提前准备,才是长久之道,所以我们想听一听你的观点,或者说,你帮我们指一条路。”

    沙正阳打量了一眼宁月婵和焦虹。

    应该说自己离开这几个月,宁月婵和焦虹的变化很大,包括高柏山这些人,在整个气质上似乎都有脱胎换骨的改变,那就是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但他还是能感受到他们在自信独立背后的一份焦灼和压力。

    无论是东方红还是自然堂,它们的历史都太短了,两年时间,几乎是弹指而过,一下子打造起这样庞大一个商业帝国,哪怕外界惊呼膜拜,但是他们自己很清楚,这个帝国的根基还太浅,底蕴还差得远。

    或许在有些人心目中就会狂妄自大,不可一世,但是宁月婵、焦虹和高柏山他们不会。

    这个帝国的构架发于自己之手,从道路的指向,到构架的铺设,都是在自己手上完成的,当然,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他们想更进一步,或者说他们想要让自己充当的角色变得更加丰满充实。

    无论是宁月婵、焦虹还是高柏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够自信,这源于他们在之前都几乎是一无所有的白身,基本上没有过真正成功的经历,他们的一切成功都是在东方红集团取得的,而东方红集团却又是自己一手缔造的。

    现在他们既希望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但是又惧怕一着不慎被打回原形,正是这种心态让他们格外纠结焦灼。

    所以他们希望沙正阳能向东方红后期一样,给他们指路,而他们可以在沙正阳指定的方向上自己去摸索创造。

    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因为沙正阳对他们知根知底,沙正阳也用他近乎完美的表现证明了他的眼光。

    现在东方红有着庞大的现金回笼,而且哪怕是用于自身主业发展之后,仍然有相当大的剩余,这其实就是近乎于暴利带来的结果。

    沙正阳沉吟了一阵,他需要考虑这一步怎么走。

    “我大略明白你们的想法,事实上原来我也谈到过,白酒行业利润高,哪怕是继续加大在技改、研发和渠道铺设上的投入,可能仍然会有相当大的现金盈余,那么东方红还可以怎么做?”沙正阳提出了这个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过来,其实他们也就是想要得到这样一个答案。

    “那东方红集团可以考虑这么做,成立投资公司。”沙正阳很坦然的道:“庞大的现金盈余留在手上不是好事,当然必要的现金流肯定要保持,但对于东方红集团这种以快消品为主的公司来说,以目前的形势来说,现金流短期内只会增长,而不会缩减,所以在保持必需的数量外,可以成立一家投资公司或者两家投资公司。”

    “自然堂也可以成立一家,但就目前开看自然堂由于还需要大量建设水源基地和渠道铺设,可能这家投资公司暂时不会有太大投入,……”

    就目前来说,大型企业下的投资公司还是新生事物,尤其是对国企来说,更是如此,计划经济下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但随着改革开放之风劲吹,一些国企已经开始在这方面有所动作,比如像首钢,国务院去年就专门为此发文同意它的试点,这其实就是支持其通过投资走多元化扩张之路。

    在沙正阳看来现在的东方红集团也完全可以走这条路。

    首钢后来多元化遭遇了寒流,但是其作出的许多探索却是意义重大,尤其是在一些产业上的探索却是起到了吃螃蟹者的作用。

    像首钢日电的芯片产业,首钢莫托曼的机器人产业,与现代集团的合资,虽然它们都遭遇了各种挫折,甚至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但是这对于国内高新产业的发展无疑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

    “成立投资公司?”焦虹沉吟着问道:“这的确是一条路,但是正阳你觉得我们成立投资公司是走财务投资的路径,还是寻找的产业增长点,走战略投资的道路?”

    给了焦虹一个赞许的目光,焦虹也在学习,也在进步,不能小看啊,沙正阳笑着道:“虹姐问的很好,东方红现在是以白酒为主业,那么走财务投资之路不必说,那就是以赚钱盈利为目的,而战略投资的话,该怎么走?”

    “是继续走围绕白酒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还是走横向扩张并购其他白酒企业?”沙正阳设问,随即自问自答:“白酒上下游产业链无外乎就是渠道和粮食,这东方红自己早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