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还看今朝 >

第251章

还看今朝-第251章

小说: 还看今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手里事儿多着呢,想安排给你的也不少,只可惜我估摸着你很快就要跟着林书记跑了,只能利用一些闲暇时间来使唤你了,这事儿因为事关重大,借助你未来市委i书记秘书的名头来催一催各单位,狐假虎威的效果更好一些。”沙正阳笑眯眯的道。

    苏子晗只能把一口涌到嘴边的老血默默吞回去,人家都把话说明了,你还能怎么着?


………………………………

第三卷 第四十一节 触动,震动

    明永昌扶了扶眼镜。

    他平时不怎么戴眼镜,只有在需要认真看东西并且要反复咀嚼的时候,才会戴眼镜。

    沙正阳这份方案需要好好琢磨,林春鸣很重视,专门叮嘱他要好好审一审。

    按照林春鸣的原话来说,虽然沙正阳在思路观点上有绝才惊艳的本事,能够跳出窠臼创造性的拿出一些构想来,但是他毕竟对这种涉及到机构设置构架上的东西知之尚浅,很难做到周全考虑,所以把关必须要明永昌来。

    明永昌大略知晓一些林春鸣的意图,这份方案拿出来要经得起检验,最终可能要到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去进行研究讨论,最后确定实施。

    前提已经确定,新的招商引资局或者投资促进局肯定要设立,但是机构名称,职责任务,内设机构,编制人员,和宛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关系等等,都要有一个详细周密的规划。

    等到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敲定之后还要报省委省政府批准,才会付诸实施。

    林春鸣希望尽快拿出草案来研究敲定上报,所以也催得很紧,甚至连跟随他下去调研都指示沙正阳不用去了。

    方案内容还是比较详实的,尤其是在内设机构和职责任务上还是规划得很细致,也提到了一些构想,估计应该是借鉴沿海一些地区的类似机构。

    沙正阳还专门和他提起过,意思是人员编制可以从市委办、市府办、经开区以及其他一些部门中先挤占出来,还要组织专门队伍去沿海地区进行相关考察,以期尽快熟悉情况,开展工作。

    细细的读了两遍,明永昌把眼镜取下,揉着太阳穴,思考着。

    方案没什么太大的瑕疵,基本上算过关了,郭向阳也审过。

    这都不是问题,他思索的是当下市里的情况。

    林春鸣是一个性格不错的领导,作为市高官,作风踏实,性格宽厚坚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没有脾气。

    这段时间的调研很频繁,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陪着,带着沙正阳或者王丰、苏子晗。

    但调研时间越长,看的地方越多,明永昌感觉林春鸣的心情就越来越不好,情绪也略微有些急躁。

    能让林春鸣情绪急躁的情形,当然不是好现象,说实话,这段时间跑下来,林春鸣一路说的不算多,但是偶尔和自己交流几次,明永昌都能感受到对方对宛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其不满意。

    印象中,已经跑了八个县区了,林春鸣感觉稍微好一点儿的除了东峡稍稍满意外,其他区县都不满意,尤其是像裕城、龙陵、北溪三个县区,更是让林春鸣话语更少。

    林春鸣调研过程中也曾经让常务副市长阴朝凤、组织部长叶和泰已经另外两名副市长一起陪同调研,但明永昌感觉林春鸣和他们沟通交流时,更多的还是谈存在的问题,以及倾听他们对当下宛州发展的看法,而很少谈他自己的想法意图。

    这也意味着,林春鸣虽然对宛州的情况很不满意,但是却还没有对他下一步的发展思路考虑成熟,或者说,他还在酝酿他自己的工作思路。

    明永昌判断林春鸣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恐怕和沙正阳的一些观点紧密相关,比如成立招商引资局(投资促进局)和重点打造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其培育成为宛州工业经济的发动机,还比如推进一站式政务中心的规划建设,提升全市投资环境水准,以及进行综合规划,寻找和发展优势产业,培育宛州经济增长点。

    这是明永昌自己慢慢琢磨出来的。

    林春鸣并没有系统的说过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日常调研过程中的有感而发,或者就事论事的衍生开来的一些观点,结合着宛州实际情况,明永昌将其归纳总结出来。

    说一千道一万,林春鸣的工作重心一直围绕着发展经济而动,这一点明永昌已经明确了,谁能在经济工作这一块拿得出好的方略来,在林春鸣眼中就是合格的甚至优秀的,而如果在这一块亦步亦趋安步当车,无所作为,那么在林春鸣眼中就是不合格,下一步也许就该调整。

    市委副书记唐华跟随调研了三天,组织部长叶和泰跟随着林春鸣调研了五天,跟随时间仅次于自己,而阴朝凤只跟随调研了两天,另外两名副市长分别跟随调研了三天和四天。

    在明永昌看来,这已经是一个有些微妙但是却清晰的信号了。

    林春鸣的调研还将持续一个月,但是县区一旦调研完毕,剩下的各局行部委调研会快很多,基本上一天两个,一个星期下来,就基本上会把重要的部门调研完毕。

    接下来就可能是断续的调研,以及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工作阶段了,拿出自己的施政纲领,提出工作思路,以及研究如何推进这些方略了。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过程,那就是对他自己的施政纲领和工作思路的一个意见征求和完善,但明永昌相信,以林春鸣这么久的调研,以及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估计内心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了,不会有太大的修改。

    明永昌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他知道林春鸣不会等太久,而等得越久,意味着动作会越大,推进的决心也会更大。

    *****

    半闭着眼睛,唐华头枕在座位的头枕上,思考着两个小时前的谈话。

    新任市委i书记林春鸣已经走马上任二十天了。

    看起来很低调的一个人,接触了几次,性格也很宽厚温和。

    照理说唐华该和林春鸣是比较熟悉的才对,因为林春鸣是从省委组织部出来的,而唐华又是从市委组织部长位置上升任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的,不过这中间恰恰有一个时间差。

    林春鸣的成长经历主要在干部四处和干部五处,。

    这两个处一个是负责省属国有大型企业干部管理考核考察这一块,另一个是负责省委管理的高校、科研院所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培养考核考察,担任副部长时也主要是分管这两块。

    而且他担任组织部副部长时间不长,只有半年就调任了汉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而唐华担任宛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时,林春鸣已经到汉都工作了,双方工作上并没有交织。

    在此之前,唐华担任副市长和东峡县委i书记,和省委组织部打交道的时间的确不多。

    从得知林春鸣要到宛州来担任市委i书记之后,唐华就通过省委组织部和汉都市的熟人对林春鸣的情况做过一次了解,毕竟日后作为市委副书记的自己,会是林春鸣最重要的助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起市长冯士章来说都会更密切。

    从各个渠道反馈回来的消息都说林春鸣的性格宽厚大气,坚韧不拔,总体来说不是一个难处的领导,这一度让他也有些安心。

    不过这一次在省里开会,省委副书记杜高成和组织部长赵玉苏都又专门和他谈了一次话。

    之所以说是又,是因为在林春鸣要来宛州之前两天,唐华到省里开会,杜高成就和他谈过一次。

    当时还没有明确是谁来,所以杜高成只说省委马上会安排新任书记上任,要求宛州市委一班人要坚决服从省委决定,协助新来市委i书记抓好工作。

    赵玉苏是在来宣布任命的当晚也和唐华谈过一次。

    但这一次谈话意义却不一样。

    杜高成告诉唐华,要坚决支持林春鸣同志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快宛州改革开放的步伐,抓紧时间集中精力搞好宛州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尤其是要抓好经济建设这项中心工作。

    在谈话中,杜高成毫不讳言的告诉唐华,省委对宛州近几年的各项工作很不满意,这也是省委出大动作调整宛州市委班子的主要原因,市委市政府班子中下一步有可能还会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补缺,轮岗,都有可能,市委班子调整了,对区县一级班子中那些跟不上形势,不适应当下工作的成员,也要认真研究,大胆调整。

    杜高成的这个态度让唐华大为震惊,补缺他知道还缺一个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铁定是省里派人来,可是还可能要调整市委市府班子?省里还不满意?

    还有,省里甚至都提出了应当对县级班子考虑调整,这意味着什么?这是认为宛州市委在区县班子建设中也存在工作不力么?

    之所以震动是因为唐华在升任市委副书记之前担任常务副市长也只有一年时间,之前一直担任市委组织部长,这岂不是意味着自己在组织部长任上的工作也存在不力和疏漏?

    这不能不让唐华有些着忙。

    事实上之前唐华也早就知道省委对已经调到省里的顾玉普和前任市长邹向华不满意,对宛州工作不满意,但是全省十四个地市,宛州只是其中一个,表现不佳的也不只是宛州,可现在省委表现出来的对宛州重视程度就让唐华有些吃不准了。

    究竟是因为林春鸣到宛州才如此重视,还是因为宛州的地位在省委心目中提升了?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这会不会与林春鸣前两天到省委汇报工作有关?


………………………………

第三卷 第四十二节 要有动作

    唐华觉得肯定有关。

    林春鸣来宛州之后就一直在进行调研,唐华陪同了三天。

    他也很注意观察林春鸣调研的方向,毫无疑问,经济工作是主要方面,同时也对县级班子建设也很关注,这也是一个动向。

    他印象很深的是林春鸣不经意间提到的一句话,经济工作较好的,班子建设和配备也明显较为得力,而后隐藏的一句话没说出来,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哪一个县,但唐华心里有数。

    林春鸣是组织部出来的领导,自然对组织这一块的工作最为得心应手,他能一针见血的指出,也意味着已经在思考对策了。

    作为市委副书记,哪怕没有省领导今天这番谈话,唐华也知道自己需要和市委i书记共进退。

    不过,杜书记的谈话还是给了唐华很大的震动。

    杜书记列举了宛州和涪岗、昭阳以及通河地区对比宛州的发展情况,涪岗和昭阳以一半人口经济总量已经超越宛州,而通河地区发展更快,原来仅有宛州三分之二的经济总量,但现在已经快要赶上宛州了,而通河地区人口仅有七百万。

    谈完这些之后,杜书记也明确告诉唐华,省委在选择宛州市高官的时候也是经过充分酝酿和斟酌,其中有不少相当优秀的干部也入选了大名单,但最终省委还是选择了林春鸣同志,就是考虑到林春鸣原来在组织部门工作,善于团结同志,亲和力强,工作富有激情而不乏韧劲,才会把宛州的发展重担交到他手上,而且省委也对宛州市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为更高的要求唐华也知道,除了经济总量要求进入前三外,更为关键的是要求宛州人均GDP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要进入前五。

    这后面这三样才是最要命的,尤其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昭阳和涪岗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在已经是宛州的两倍有多,要在三五年内赶上昭阳涪岗,如何能做到?

    虽说感觉到压力巨大,但是这都在其次,关键在于省委希望以林春鸣为首的宛州市委班子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可如果这个计划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阻力和出现了问题,那么省委的板子肯定会打到宛州市委身上,林春鸣固然首当其冲,但其他人呢?

    恐怕林春鸣在挨批评受责难的同时,那些工作中不能同舟共济,冷眼旁观甚至拖后腿的人恐怕就要付出政治代价了。

    杜高成这其实也是一种委婉的提醒,省委不希望看到宛州市委再像以前那样各行其道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情形了,林春鸣来的目的就是重新凝聚士气,鼓舞斗志,带领宛州全市人民前行,谁要不支持不配合不服从,那就是在和党的纪律过不去。

    唐华觉得自己需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了。

    陪同林春鸣调研三天,林春鸣没说太多,但是看得出来,对东峡的调研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其他两个县区都不尽人意,尤其是龙陵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