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永昌秘书长,回去之后替我谢谢士章市长和唐华书记,工作汇报暂时不必了,我后天来报道,报道之后我们有时间来一起研究工作,嗯,指示就更谈不上了,其他也没有什么要求,因为我这边还有一些工作要交接,可能要耽搁两天,但保证后天准时报到。”林春鸣对这一套也不陌生,很快进入了状态。
“嗯,后天下午三点半钟在市委礼堂召开全市干部大会,……”
趁着林春鸣和明永昌谈话,沙正阳也和另外两名市委副秘书长“接上了头”。
说实话,宛州这边的干部对林春鸣实在太陌生了。
因为林春鸣之前一直在省委组织部和汉都市工作,而汉都这边的干部历来是高高在上,加上这一次人事调整来得太突然,所以他们对林春鸣的情况都知之不多。
新任的书记到任之后,除开工作之外,对其他方面有什么喜好和要求,也一无所知,也就只能通过沙正阳这个“中间人”来了解了。
沙正阳一样头疼无比。
他之前和林春鸣接触也一样不多,多是关于工作方面的探讨,其他诸如私人感情其实完全没有达到多么密切的程度,比如像林春鸣的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等,都一样一无所知。
现在人家问起来了,自己却还不能来个一问三不知,只能含含糊糊的根据自己这段时间接触的情况来介绍。
好在他起码知道林春鸣是一个人孤身赴任,家里人都不会过去。
林春鸣的儿子在沪上读大学,是个典型学霸,据说马上毕业考起了研究生,还要继续深***人在省卫生厅工作,其他情况沙正阳也不太清楚。
既然已经决定要去宛州,沙正阳也很快调整了心态,迅速进入状态。
从对方那里拿到了两本通讯录,虽然是以前的,但是起码也勉强能用,细心的沙正阳还问了一下通讯录上哪些人已经调整不在位置上了,专门做了标注。
………………………………
第三卷 第十二节 压力,决心
一台桑塔纳和一台标致505旅行车缓缓驶出了锦溪宾馆,直奔国道316。
汉都到宛州,走国道316,611公里,途径安襄、郧州两个地市,路况一般,但是安襄和郧州都是山区和丘陵居多,道路盘旋曲折,车速就提不起来,所以一般宛州和郧州的干部到汉都来开会,都需要提前一天过来。
明永昌靠在椅背上,良久才问了一句:“向阳,感觉如何?”
“林书记好像挺温和的,听说他是安襄襄镇人,但口音完全听不出来了。”
郭向阳抚摸了一下下颌,掏出烟来,递给明永昌一支,然后又扔给了前面副驾上的卿泽高一支,三个烟枪点燃烟,抽了起来。
“是啊,听说林书记大学是在咱们汉东师范学院读的,那会儿还叫宛州师专呢。”卿泽高也接上话,“我问了沙正阳林书记的情况,感觉他好像对林书记的生活习惯也不太了解,只是说林书记单身一人过来,家里人不会到宛州。”
“嗯,那沙正阳你们觉得如何?”
明永昌自然没有太多心思来揣摩林春鸣,以后在一起工作,接触肯定很多,而且林春鸣是书记,自己日后的工作也主要是围绕他来开展,倒是这个太过于年轻的沙正阳让他有些拿不准。
“秘书长,这沙正阳也太年轻了吧?有二十五没?都副处级了,太惊世骇俗了吧?”郭向阳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他和卿泽高都是正处级了,但他今年都五十了,卿泽高更是五十一了,这两相对比也太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了。
“人家汉都市是副省级城市,咱们不能比,汉都经开区都是副厅级单位,一个副主任都是正处级,办公室主任副处级也很正常,只是这沙正阳年龄的确太年轻了,也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情况。”明永昌摇摇头。
“沙正阳感觉挺成熟老练,话语不算多,不过很细心。”卿泽高沉吟了一下,“我把通讯录交给他,他看了看时间是去年的,问我这些通讯录上人员有无变化,我所有一些,他就让我把哪些有变化的标注出来。”
“哦?”明永昌神色微动,这个细节说明此人做事情很精细周密。
“我也简单问过他一些情况,他自己介绍了一下,他说原来在银台县工作,当过副镇长和县开发区管委会的副主任。”郭向阳知道明永昌想了解什么,但现在仓促间只能听对方自我介绍。
“哦?他还在乡镇干过?他工作几年了。”明永昌更为吃惊。
这家伙不过二十四五岁,怎么爬到副处级的?还当过副镇长县级开发区的副主任?
明永昌一直怀疑这一位是不是林春鸣的前任秘书,大概是在汉都市委办里工作,所以起步就很高,然后才弄了一个副处级,没想到却是从乡镇里边干起来的,他工龄有几年?
“他说了,90年汉川大学毕业的,三年吧。”郭向阳苦笑,“我都不好深问,就算是给省里领导当秘书,大概也没这么快吧?”
“这就太有意思了。”明永昌越来越好奇了,这个沙正阳真的是成功的勾起了他的兴趣,而自己这两位同僚估计也是十分震惊兼好奇。
“那不是咋地?你要说他是给省委马书记当秘书下来的,我都相信。”卿泽高也在自我解嘲的笑道:“可马书记的秘书怎么可能到汉都市经开区当办公室主任?所以到底什么情况,只有沙正阳自己才说得清楚了。”
“算了,不讨论这些了,林书记既然没有更多的交代,咱们回去之后向冯市长和唐书记做个回报,静候林书记吧。”
明永昌果断的打断了这个话题,开始闭目养神,路上还有八九个小时车程呢,中午在安襄对付一顿,晚饭在郧州对付一顿,得晚上八九点才能到家了。
*****
送走了明永昌一行人,林春鸣和沙正阳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就在锦溪宾馆背后的小花园里走了一圈。
“我和明永昌说了,你担任市委办副主任,暂时也负责我的秘书工作,争取一个月内替我物设一个合适的秘书。”
林春鸣从接触明永昌第一刻开始,就已经开始主动进入了市委i书记这个角色中去了。
“好的。”沙正阳也早就预料到了这个安排,自己不可能长期担任秘书工作,林春鸣不需要自己这样的秘书,自己有更要的职责。
市委办副主任,以后自己外联内通这一块工作就很重要了,林春鸣对宛州情况也不熟悉,那么很多情况要从自己这边来,尤其是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了解整个宛州市的情况,这是当前最急需的。
林春鸣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来掌握了解整个宛州市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情况,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对宛州市干部情况要有一个较为明晰的掌握了解。
当然,林春鸣肯定有他自己的方法来了解熟悉,但是自己肯定也要帮助他从另一个角度来掌握情况,只有多个角度获得情况来进行汇总分析,才能得到一个较为客观的判断。
“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了解熟悉情况,正阳你要考虑一下,尽可能全面的拿出一份综合性的资料来,我相信宛州市委办那边应该有这一类的东西,但是我担心上纸面文章,未必能看到一些我想看的东西,……”
林春鸣没有掩饰自己的担心。
“宛州这几年的情况不太好,班子内部也有些七拱八翘,这很大程度制约了宛州经济的发展。我查看过,宛州从1987年以来,经济增速一直排名在全省中下游,在产业培育上也是毫无特色,无论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林春鸣也显然意识到了自己这个市委I书记不好当,估计昨天也是应该大致了解了一下宛州的情况,感受到了压力巨大。
“宛州人口基数太大了,尤其是农业人口,是全国少数几个户籍人口破千万的普通地级市,但是单单从中心城区的人口来看,连百分之十都不到,这说明宛州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都极其落后,大量劳动力不是留在农村中无所事事,就是前往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成为外区域的廉价劳动力,这种情形对中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尤为不利。”
沙正阳一针见血,饶是林春鸣早已经对沙正阳层出不穷的新颖观点言论见惯不惊了,但是还是有些震动,因为这个观点显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拿得出来的,而是分析了宛州的现状提出的观点。
其实这是林春鸣高估了沙正阳,这种论点看法在二十年后在网上随处可见,但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林春鸣面前,就显得有些深刻精辟了。
“说来说去,还是宛州的工业发展太慢了。”林春鸣眉目中跳跃着一股子精悍气息,压力很大,但是他那种温和下的坚韧劲头却更是凸显。
“宛州必须要发展工业经济,这一块上,宛州可以有所作为,需要在一些面上点上尽快实现突破。”
沙正阳能够感受到林春鸣的那股子不服输的气势,这是当一地主官的最基本素质,如果畏难怕苦,遇到一些困难麻烦就想要绕道或者打退堂鼓,那么这个主要领导就是不合格的。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说的就是这股子精神气势,没有这股子精神气势,那就别想干出成绩来。
“林书记说得对,现在大家动辄都在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比例,但是我觉得说这些都有些近乎于空谈,对于汉川省十四个城市来说,出了汉都和嘉州需要考虑二三产业的合理发展外,其他城市要做的都是全力以赴的发展第二产业,最大限度的就地消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促进他们在本地就业增收,避免他们背井离乡去沿海打工,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上沙正阳感受尤为深刻。
大量劳动力到沿海地区打工现在各级党委政府都觉得是一件好事,能够带来大量的工资收入,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纯收入的确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现在正当青壮年的劳动力他们绝大多数在沿海地区都是从事的最低级劳动,同时他们绝大多数也不会被这些城市所接纳,无论是房价还是教育都迫使他们只能成为一个过客。
当一二十年后他们只剩下苍老和病痛的身体后,还不得不回到生他们养他们的老家。
这还没有考虑这些人口大量外流打工给本地社会带来的巨大负效应,留守,空巢,儿童的成长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未来几十年里极大的困扰着各级党委政府。
可以说中西部地区是在源源不断的为沿海地区做贡献,无论是在各种能源、矿产资源还是劳动力上都是如此,这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中西部地区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人才战略和产业政策来支持二三产业的发展。
………………………………
第三卷 第十三节 先声夺人
“正阳,你能看得这么远,我很欣慰。”林春鸣站定脚步,眉宇间似乎也多了几分坚毅,“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就是发展经济,任重而道远啊。”
“要不省委怎么会把您放在这个位置上呢?”沙正阳笑了笑,“当然宛州也有不少有利条件,我觉得还是有机会干一番事情出来的。”
“在汉都呆久了,到宛州,怕都一时间无法适应呢。”林春鸣摇了摇头,“得有些思想准备,我打算花一个月时间把宛州十县二区走完,宛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在最后来。”
“那我陪着您跑一趟,……”沙正阳话音未落,林春鸣又摆摆手,“不一定,你根据情况来,你的任务很重,既要帮我把情况汇总起来,另外更重要的是做一些规划。”
沙正阳没吭声,他知道林春鸣还有话。
“正如你之前和我说的,宛州情况总体来说各县都较为平均,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大同小异,说千篇一律也不为过。”林春鸣说得有些不客气,“当然不是指自然条件,而是指在观念和产业发展上,但我还得要跑一遍,这是最起码的规矩。”
“你没有必要话太多心思陪着我下去熟悉情况,你是搞企业出身的,在经营上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你能以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来替我考虑,怎么才能让宛州的工业经济发展起来?”林春鸣沉吟着道:“招商引资怎么搞?如何选择合适的产业路径?怎么来走好第一步?这些你都要开始考虑了。”
这一来就给自己压了这么重一副担子,沙正阳还真有点儿诚惶诚恐了,完全是把自己当市委政研室主任来使唤的感觉。
没等沙正阳反应过来,林春鸣又接上话:“宛州市委政研室只有一个快退休的副主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