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回去还要看书学习,说句难听一点的话,我和田静起码都有十来天没过夫妻生活了,你说我才二十八,田静才二十五,这正常么?说来说去,都还是你害的!”
“我害的?”沙正阳没好气的道:“是谁接到这个担子诚惶诚恐又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的?是谁有事儿没事儿都找我和焦虹请教怎么做的?真不想干,你早就该撂挑子啊,我看宁月凤也挺想‘篡党夺权’呢。”
宁月婵去年底当选了红旗村主任,而宁月凤则接任了宁月婵的村妇女主任职务。
“再说了,你家田静读电大也不是我让她去读的,公司里有规定,只要是去读书的,甭管电大、函授还是自考、成考,只要拿到毕业证,一律全额报效学费,鼓励大家业余时间多学习,这不是好事儿么?总比下班就去喝酒打牌强不是?”沙正阳轻哼一声道:“柏山,如果我是你,也要规划学习提高了。”
“嗯,不用你说我也会考虑,最不济我也得去拿个大专文凭吧?听说自考挺难,我丢了这么多年的书了,只能去考成人考试,读个大专了。”
高柏山也还是有他的想法。
“我就是琢磨这读什么也得要结合自己现在工作,读个工商管理或者市场营销这一类的恐怕更合适,否则混几年花钱买个文凭,没啥意思。”
“嗯,你有这份心就好,学以致用,免得日后你这个自然堂的老总出去,都觉得自己没有底气。”沙正阳点点头,“虽然不能说文凭代表一切,但是学那么久,总能有所收获吧?”
“我也想早点去学,谁都知道年龄越大,记忆力越差,而且心也越浮躁,学不进去,可今年一年乃至明年,自然堂这边恐怕都根本歇停不下来,我哪有精力来学习?”高柏山也很是苦恼。
“话不是这么说,关键在你有没有这份心。”沙正阳给高柏山打气,“鲁迅不是说过么?时间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哎,我只有尽力了,说实话,没太大信心。”高柏山心里没底,“我丢书丢太久了。”
“你试都不试,怎么知道不行?把目标订得合适一些,从细微处开始,比如每天早上起床早起半个小时来看书,晚上睡觉前看半个小时书,这样一来每周就能有几个小时看书,我觉得这样应该没问题。”
沙正阳的话让高柏山信心稍微提振了起来,“那我试一试。”
“不是试一试,而是要下定决心做到,以后有机会,你们还应当脱产到大学里去学习,焦虹和宁月婵都和我说过,我觉得你也一样,以后有机会,你们都应当轮流进大学去脱产深造,半年也好,一年也好,两年也好,我相信绝对会让你有所值。”
沙正阳对高柏山还是有很高的期望,哪怕他在资质上没有宁月婵和焦虹那么灵性,但胜在踏实,而且对自己言听计从。
“行,既然你这么说,我就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高柏山咬牙切齿,如同要上刑场。
“说正事儿,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正式生产?”仰起头撇撇嘴,沙正阳转入正题。
“原来打算是春节后开始,但是现在看来各方面都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打算明天做最后一次全面检查,后天试车,争取一次成功,多几天时间,也能多产生一些效益,我觉得到五月份开始全面铺开时,多备一些货没错。”高柏山信心十足,“我们的首要目标还是汉川,这不是白酒行业,是纯粹的空白市场,只要宣传广告跟上来,绝对会一炮打响,我有这份预感!”
沙正阳同样有这个预感。
事实上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沙正阳已经在公司里边选了十余名年龄不大,头脑灵光,能说会道的职工,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市场调查部,主要负责对东方红集团主要产品的市场调查。
其中抽调了五名专门负责对矿泉水市场的调查,重点集中在省内的汉都、嘉州、安襄、宛州、昭阳、涪岗等几个大城市,以及周邻的西安、成都、武汉、兰州、长沙等大城市。
通过两个月的市场摸底,发现在汉都、嘉州、西安、成都、兰州、武汉、长沙这些大都市对矿泉水这种新生事物的接受度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几座普通地级市,尤其是在体制内的干部和一些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职工和以及些商务市场,对矿泉水的接受度都相当高,相反最初担心的价格问题反而不是太敏感。
这给了沙正阳极大鼓舞。
在问及他们是从什么渠道接受到相关矿泉水这类产品的信息时,百分之四十八的是通过影视产品认识接受的,百分之二十九的是通过自己本人出差或者一些从南粤那边出差回来的亲朋好友听说的,还有百分之二十二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的。
所以沙正阳也更坚定了要在影视作品上对自然堂矿泉水进行营销推广,王澍正在和《北京人在纽约》、《我爱我家》以及《过把瘾》剧组联络协调,估计应该问题不大。
而且老崔今年3月在石家庄和7月份在燕京的演唱会,也将推出自然堂的广告。
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在春节后,随着自然堂瓶装矿泉水全面上市,央视新闻以及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的《经济半小时》后也将作为自然堂矿泉水的重点广告时段相信这连番出击之下,自然堂绝对可以一下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到那个时候也就是看自然堂水业的产能能不能跟得上的时候了。
沙正阳甚至有感觉,或许从长远来看,伴随着各地地方矿泉水品牌的蜂起,自然堂水业在一定时间段内可以在市场上占据相当大的销售份额,攫取丰厚的利润。
但是当诸如一些强大的竞争对手出现之后,比如娃哈哈、怡宝、乐百氏、农夫山泉等出现之后,自然堂会从一个快速达到巅峰然后进入平稳下滑的状态,当下滑到一定程度之后,会进入平稳相持阶段。
矿泉水实在是说不上有多么高大上的科技含量,所以在竞争上更多的是靠品牌积累,所以无论是哪个品牌都很难占据太大市场份额。
不过在沙正阳看来,自然堂水业哪怕能在未来市场的蓝海时代占据鳌头两三年,都足以让自然堂有足够的原始积累了,以后就是拼口碑拼规模的时代。
自然堂有了原始积累,完全可以像前世的农夫山泉一样四处跑马圈地,以区域性的营销来占领市场了。
这个策略他已经和宁月婵、焦虹、高柏山他们三人交代过,现在就看会不会按照他预测的那样发展下去了。
按照规划,五月份之前就要完成对本省和周邻省份省会城市的市场铺货,而下半年更是要把渠道打通到出边远省份之外的国内主要市场。
94、95、96三年自然堂水业就要按照大区来完成跑马圈地建新厂,确保每个大区都要有一个自然堂水业的水厂来覆盖本地市场,减少运输带来的成本压力。
沙正阳觉得自己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最大限度了,剩下的就该是宁月婵、焦虹和高柏山他们去自己拼搏了,不可能什么都由自己一一点到,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沙正阳觉得他们完全可以胜任。
对自己来说,未来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他无法把太多精力放在这上边,仕途上的砥砺前行才更重要。
没有这一层面的支持,未来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会遇到很多无法克服的制度性和结构性的困难。
………………………………
今晚没了,争取明天恢复正常更新。
家里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还需要一天,望谅。
………………………………
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一节 管委会
黄德新很不满意眼前这种状态。
他一个在劳动人事局担任了十年的办公室主任,好不容易费尽心思才到开发区管委会,却被两个小字辈压在身下,这让他极为不爽。
沙正阳也就罢了,人家去年就担任了南渡镇副镇长,而且也比自己先到开发区管委会,现在更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名正言顺的开发区管委会二把手,可卢雅这丫头凭啥也压自己一头?
和自己一起考察提拔,为啥就在排序上高出了自己?这是黄德新最不能接受的。
虽说在工作分工上,她管招商引资,自己管规划建设,但是自己一个四十岁的老干部,竟然排序在这个黄毛丫头之下,就让他有点儿难以接受了。
他不知道组织部是怎么考察的,或者说最后在出文件的时候是不是有啥猫腻。
他甚至通过一些渠道了解了一下,在这份文件下来之前组织是不是有些疏漏,但在劳动人事局干了这么多年,他知道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绝对是卢雅这小婊砸在其中做了手脚。
黄德新觉得自己还是有些大意了,应该提前在组织部那边活动活动,看起来就是一个先后顺序而已,等到文件一出来,却再难已更改。
桑前卫精力放在这边的时间不是太多,黄德新一直以为这会是自己的一个机会,原来以为主要是如何对付沙正阳这个新嫩,但没想到现在前面还横了一个卢雅,黄德新觉得任重道远起来。
见面会的时候,黄德新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桑前卫也很重视开发区的工作,但是县委办那边却让他有些分不开身,更多的工作就落在了沙正阳身上。
开发区已经开了一个很不错的头,而且县里的重视,加上港资企业的签约,这都给开发区带来了一个兴旺在即的景象。
黄德新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或许沙正阳在搞企业上的确有些能耐,但是像管理开发区管委会这样大一个摊子,不是光靠会搞企业就行的,这里更重要的如何规划和对人的管理,在这一点上黄德新觉得自己当仁不让。
当然,他不会这么冒失,他需要观察一下局面。
虽然来了几天,很多情况还不清楚,但是像沙正阳这样才工作两年的毛头小子,哪怕他当了领导,若是要论办公室管理这一套,恐怕相差甚远。
“黄主任,沙主任请您和卢主任去他办公室研究工作。”崔洛和站在门口唤醒了还在思考的黄德新。
“好。”这几天黄德新也跑了几趟开发区的地盘,实地了解了一下开发区在建的情况,分工桑前卫和沙正阳都已经明确了,自己分管规建这一块,卢雅负责招商引资这一块,他觉得也很合理。
招商引资这活儿不好干,求爹爹告奶奶,还得要跑外边,哪里比得上规建这一块,只需要做好规划,协调好地方和建设部门,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这活儿属于你全力以赴干也未必能干好,但是你想搞砸却是分分秒秒的活儿,尤其适合目前的的情形。
指望招牌一亮,就有让你主动进驻投资,那就太天真了。
就是这几家港资企业,也是经过无数轮谈判,才算敲定的。
到了沙正阳办公室,黄德新看到沙正阳已经在办公桌后阅读着东西,而卢雅已经很规矩的坐在了一侧的沙发上,黄德新坐入属于自己的位置里。
“来了,嗯,受桑主任委托,咱们先碰一个头,研究一下明年的粗略规划,黄主任和卢主任这几天都应该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开发区这边人少事多,更关键的任务重,领导随时盯着,所以我们得自个儿把自个儿盯紧一点。”沙正阳语气很平和,手里随便的翻阅着笔记本,抬起目光:“先说说你们二位了解的情况吧,谁先来?”
随着沙正阳出任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事实上已经明确了他的常务副主任一角,那么在工作分工上由于桑前卫的经常缺位,事实上他已经在代行主任职责。
好在开发区管委会目前还处于初建阶段,就是一个规划建设一个招商引资这两项主要工作,只要说等到逐步发展起来的产业规划引导和后期服务等等,现在都还谈不上。
“我先来吧。”黄德新实际很有些不太适应这种氛围,尤其是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位新嫩。
才二十三岁,工作也就两年多时间,自己工龄都快要赶上他的年龄了,现在却大模大样的坐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这让很是不舒服。
黄德新觉得这个家伙运气太好了一点儿,两个原因让他坐上了这个位置,一是他当过县长的秘书,二是他走了狗屎运把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企业搞了起来,甚至还收购了县酒厂,可是这并不代表他就能管理好开发区这样大一个摊子。
如果是桑前卫来主持这个研究,黄德新当然不会感到不适,但是沙正阳,他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抵触感,或许是年龄因素对他的刺激太大了一些。
当然他也不会明着做什么不合适的事情,在机关里厮混了这么多年,规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