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论战庚子 >

第5章

论战庚子-第5章

小说: 论战庚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栏:6(1级大烟鬼x1+5级强盗x1)╱100。根据上面的介绍,余显琢磨差传统游戏的打怪升级流估记是靠住了,“文明”游戏应该是侧重生产的游戏。余显环视房间发现有一样东西一直没怎么注意,已经5天没去看了。路德维希的工程学笔记本:奇物,不能翻译功能翻译,只能用现有的工具解读。余显拿起托余四从来的教习处翻译那借过来德语笔记,这年头可没有德语词典,而且德语和英语都属于次生文字,一个单词有多种意思,而且就算找个德国人如果不是这行人都未必懂,科学界某个学科对某个单词作出新的定义表示新的内容可不会对大众说!因为那太多了!要知道21世纪的时候位于奥斯丁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m)计算出平均每98分钟产生一个新词或者每天147个新词,而第100万个单词的称号应该正式授予新一代互联网应用术语“web20”。全世界有153亿人说英语,牛津英语辞典收入了60多万个单词。而20世纪的德国尽管略逊筹,但作为当时第二工业强国,在那个科学成就井喷的时代,造词或在原词上添加专业定义不知道每年有多少!余显用了5个小时才把300多页的厚书翻译完成。当余显看到翻译完的第一页后精神一振:炼钢厂组建与生产研究笔记。

    余显精神一振,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炮即真理!钢铁即国力!”中华作为一个农业国想发展必定发展工业,而工业之基就有炼钢厂。

    “121,121,……”营房外传来了士兵操练声,余显穿着军装好奇的出门查看,发现门口多了许多战士,其中还不乏玩家的身影,他们都在训练,余显也不好打扰他们,就走到枪械局找到李四。李四正站在枪库门口跟着总办委员给新兵换装一些毛瑟98步枪,总办委员看到余显来了就喊到:“余闲云!起紧把这些换装下来的曼利夏步枪给送到工程营去修理!”“好咧”余显拿起自己的棒棒,两头各用绳捆好十支步枪,心里嘀咕着怎么突然蹦出这么多兵,而且还冒出这么多军队,还有个工程营会修理枪械工作,这就是在抢他的活啊!

    正嘀咕着的余显看刚刚换哨下来的侧门哨兵,于是放下棒棒,向他们询问怎么回事。从哨兵口中余显才知道,他来报道的上午也就是余显去拿车床的时候,袁世凯带着战斗部队出城拉练去了,本来预定的是半个月,不知何故提前回来了,而且瞧这状态,似乎是军队要准备开拔了。至于工程营就是工程一营,辖桥梁(111人)、地垒(193人)、电雷(60人)、修械(66人)、测绘(43人)、电报(20人)六队,营部28人,合计521名。当余显听说有66修械的心里充满危机感和纳闷,即然有工程一营有修械的,为什么还把他安排到枪械局修理咧?

    怀着疑问,余显扛着棒棒来到程一营。里面很是热闹,工兵们把手里的各种工具整齐分门别类,修理枪械的66个随便派了1个人更是只用了一会就将二十枝枪修理好。余显立马扛着枪回到枪械局,原来余显一直以为全军只有他一人会修枪所以很恃才傲物,现在见到军中不只他一个人会修械,而是有一帮人会,余显立马老老实实的工作。回到军械局,军械局总办委员让剩下28个职员该赶着驴车送枪去工程营送枪去,该在仓库整理登记的整理登记。带着余显就走进了办公室,余显知道总办委员有话要单独说识趣的关上了门,总办委员边拿着文件看边道:“新建陆军工程营,管带官一员,帮带官一员,委员一员,管理桥梁司队官一员,木工四队,铁工一队,水工二队。管理地垒司队官一员,筑工四队,石工一队,筐工二队,土工二队。管理电雷司队官一员,雷兵三队,管理修械司队官一员,修炮铁工一队,修枪铁匠二队,修械木工一队。管理测绘司队官一员,测绘一队,印化兵一队。管理电报司队官一员,工匠一队。你对这有什么看法?”

    余显那敢说什么意见,老老实实的说道:“属下不敢有什么看法,只是觉得工程营不愧是袁大人的手下,个个技艺精湛。”

    “那你觉得他缺了什么?”

    “这个属下刚刚从军,还未见过其它营,故不敢妄加评断。”

    总办委员似乎很受用余显低眉顺眼的态度:“袁大人刚刚奉命练兵时极需军事干部,天津有一个武备学堂,是李中堂创办的,武备学堂的总办是旗籍道员荫昌大人。袁大人便请荫昌推荐军事人材,荫昌推荐了在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冯国璋、段祺瑞、梁华殿和王士珍。所以当荫昌大人介绍了这几个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来见他后,他立即派冯国璋为步兵学堂监督兼督操营务处总办,段祺瑞为炮兵学堂监督兼炮兵营统带,王士珍为讲武堂总教习兼工程营统带。步、炮、工兵学堂都是附设在新军里面的随营军事学校,因此这三个军官既要带兵,又兼管训练,所担任角色的吃重可以想象;同时亦可看出袁世凯在这时所能吸收的军事人才是多么稀少零落。这些你可知道。”

    余显继续低眉顺眼道:“这个小人有所耳闻。”

    总办委员继续道:“步、炮学堂都有了监督,可这工兵学堂倒不好找,这工兵学堂管的太杂了,桥梁、地垒、电雷、修械、测绘、电报六种技艺,袁大人一时也找不到人选,恰好路先生(路德维希)是个工程师,这几个方面都有所涉猎,袁大人想请他来担任工兵学堂统带,被路先生婉拒了,路先生说学堂只用教些入门知识就可以了,正好你是个入门工程师就让你来教吧。”

    “玩家余闲云,npc任秀深向你发布“工兵学堂教学”任务,是否接受?”

    余显看着任务思考了一阵子:学生冯国璋、段祺瑞、梁华殿和王士珍都是学堂监督兼任要职,任秀深估计是怕余显云当上工兵营监督后和他以后升职会发生冲突,于是索性前面五天放任余显胡乱作为,好抓住把柄,恐怕之前卖枪的把柄就攥在任秀深手上。余显这才认识到手上的1024(16支x64大洋)块大洋烫手。想清楚前因后果后,余显认命的点了“是”。
………………………………

第十章 教学

    余显认命的选择了接受任务,面对的就是以后永远被军械局总办委员任秀深压在头上,按照余显自在惯了的性格可是很难接受的。但余显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余显在踏上天津前就查过小站练兵的资料,当时他就被一行信息给吸引了:“委派旧友徐世昌(蓝字)、任秀深(黑字)、唐绍仪(蓝字)办理文案”,当时他只是被介绍中一堆蓝色(根据千度词条惯意味着单独介绍)的历史名人中突然冒出一个黑色字体的名字感到好奇,为此还特地在网上搜索引擎中找过,但所有的结果都是上面那句话。既然在历史上什么都没留下,那么就只能说明一点,这位和徐世昌,唐绍仪等历史名人并列的总办委员要吗出了意外,要么被日后称雄中图的北洋战车抛弃了。“任你算计了得又如何,神通难敌天数!”余显看着任务栏中显示已经完成的任务:修理枪支,想着路德维希酒后送出院门外的正是这个任秀深!恐怕当时路德维希就被任秀深收买,给他颁布这个可操作空间很大的任务。

    游戏年1900年1月21日一大早,余显腰配六响左轮手枪和佩刀,穿着军官装作为工程营代帮带兼工兵学堂监督兼工兵堂桥梁、地垒、电雷、修械、测绘、电报六科教习志得意满的的上任了!本来余显以为就算没法和未来名人冯国璋的步兵学堂,段祺瑞的炮兵学堂,王士珍的讲武堂比,但好歹也是同级别的学堂,起码得有个把教员吧,可是当他进入学堂才发现一个教员都没有!想想也对步兵学堂出来直接官升一级,当军官种子培养;炮兵学堂差些,是将普通人培养成炮兵,荣升为技术兵种后军饷比步兵多;而这工兵最惨,工兵营里新兵主要是老兵带着教授技能,电报等洋玩意则是由洋人送设备时统一培训,进工兵学堂培训一遍不知道培训啥,因为工种太杂了,培训出来还是工兵。余显面对这样的情况真的有点累觉不爱了。

    余显最开始还很高兴自己火箭般升官速度,当任秀成告诉余显他得授帮带时,余显还心里想着管带从四品或正四品管带是清朝海军的一种职务,即船长或者舰长,艇长巡防营与陆军警察队统辖一营的长官亦称管带,余显得授帮带,再怎么也该有个正五品吧。可惜当他作为副手向主官大名鼎鼎的北洋三杰之龙――王士珍是个直人报到时才告诉他这帮带是暂代虚衔而且还别想去掉代字,甚至这个代帮带的名头也不会上报朝庭吏部,连饷银都这个代帮带的名头只是用来镇压那些骄兵的!

    人生最悲哀的事莫过于如此一起大落,更悲哀的是连营长公费银4800两(炮兵营长是5400两),一般省份的州县官和四品京官都难企及,作为名义上的帮带,余某某连一分营里小金库的钱的拿不到手。

    说白了余闲云作为一个顶着五品帮带帽子却只是一个正兵。但是他还是得好好教学,毕竟他还想在北洋混!余显在工程营里逛了逛,摸清楚了工兵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新建陆军工程营,管带官一员王世珍,帮带官一员余闲云(伪),委员一员,管理桥梁司队官一员,木工四队,铁工一队,水工二队。管理地垒司队官一员,筑工四队,石工一队,筐工二队,土工二队。管理电雷司队官一员,雷兵三队,管理修械司队官一员,修炮铁工一队,修枪铁匠二队,修械木工一队。管理测绘司队官一员,测绘一队,印化兵一队。管理电报司队官一员,工匠一队。其中辖桥梁(111人)、地垒(193人)、电雷(60人)、修械(66人)、测绘(43人)、电报(20人)六队,营部28人,合计521名。余显在里门问清楚了,桥梁司队的木工,水工,铁工;地垒司队的筑工,石工,筐工,土工;电雷司队的雷兵;修械司队的修炮铁工,修枪铁匠,修械木工;以及电报司队的工匠一队都是不识字的!整个工程营各队司队官除了电雷司队官和电报司队官识字外,以及统带王士珍,帮带余显(游戏统一为简体字)本人,以及据说去了山东的委员,就没识字的了。

    这可能和老袁招兵标准有关:清朝旧军队入伍士兵,没有一定条件限制,纪律松弛,不能满足部队需求。袁世凯编练新军以后,制定了严格的招募条件:年限20岁到25岁;力大限平举100公斤以上;身高官裁尺四尺8寸以上;步限每一时20里以外;报明三代家口、住址、箕斗数目;曾吸食鸦片者不收;素不安分,犯有事案者不收;五官不全、体质软弱及有目疲暗疾者不收。上面的招兵条件唯独没有识字一条。

    整个工兵营以前的培训主要是以之前延请的德国教官手把手教授。余显觉得应该先让工程营识字。

    于是余显走到王世珍的办公室,心里回想着王世珍的资料:王士珍字聘卿,直隶正定县人,他的出身最为特殊。他家境贫穷,先为人放牛,随后投入朝阳镇总兵杨瑞生的旗下为马弁。杨瑞生是湖南湘潭人,以洪宪祸首闻名的杨度便是他的侄儿。王士珍虽姓王却不叫士珍。有一年聂士成编练武卫新军,曾向杨瑞生调用军事人才,杨瑞生开了一张名单,保荐一批干部,其中一名是守备王士珍,不料王被保后因病告退,回籍养病。恰好这位王马弁为人能干,立志向上,杨总兵因保单已送出,缺了王士珍便叫王马弁冒充王士珍,顶名前往武卫新军报到。他到武卫新军后不久,又由武卫新军选送到武备学堂受教三年,曾经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战后随聂士成驻军芦台。他一直冒用王士珍之名,而真的王士珍却晚年潦倒,落到在杨瑞生家中做烧饭司务。王士珍在北洋系统里并不掌握实际的兵权,不像段祺瑞和冯国璋早年带兵,后来出任一省督军,再后来分别作为皖系和直系的代表出任中华民国的总理和总统。

    王士珍在北洋三杰之中的绰号是龙,这是因为他行事作风神龙见首不见尾,而他本人是一个类似张良的黄老之学的个性,对个人的权力并不十分看重。尽管如此,他本人因为在北洋系统中的资历和声望,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冯国璋都曾请他出面担任总理组织内阁或担任陆军总长等重要职务,就连张勋复辟是也曾经裹挟着他以壮声势。

    对王士珍汇报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之后,余显惴惴不安的看着这个历史上大名鼎但历史鲜少提及的王士珍,余显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工人对小站官场真心懵懂,被任秀成摆了一道的余显每一步都很小心。

    王士珍似乎带着点失望的说了一句:“小余啊,小小工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