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白莲花-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到天黑,就开始了开灶煮饭,很快,与平日不同的饭菜端了上来。八宝的糯米饭,还有什锦腰果丁。是团子平日未见过的新式的菜。
团子爬上了板凳,等着娘过来。
江老板给他勺好了晶莹剔透的八宝糯米饭,饭粒有着玉米、香菇丁,还有隐隐的肉沫。团子闻着饭菜香,忍住一口气要把饭菜全部吞下的念头。
娘终于过来,因为天黑,气温凉了下来,他给团子披上了一层小棉袄,在叶泾的笑的示意下,团子动起了筷子。
江老板知道他不吃荤食,特意做了这顿饭,只想让他尝一尝这荤肉,填补下他这羸弱的身骨。
叶泾看到了江老板给他盛的饭菜里,还有着肉沫,他想挑出来,给团子,江老板道,“不喜欢吃?还是,不能吃?”
叶泾知道是他的一番心意,忍下了那荤肉的腥膻,“我尝尝,”
然后就往自己嘴里送了一口夹杂着肉沫的糯米饭。
江老板看着他咀嚼了两下,很快地便咽了下去。问他道,“味道如何?”虽然知道他不会喜欢。
叶泾点头,“好,”
然后就感觉胃里的不适。
江老板给他勺了一碗干净的白米粥,“你喝了这个吧,我放了芍药,百合,红豆,”寒热交替,既不会寒身体,也不会上火。
叶泾接过,然后一小勺一小勺地喝着热粥。
江老板的眼中,他真的无比的消瘦,比起五年前,还要瘦得不成了模样。突然,一只手摸在了他的手腕中。叶泾一滞,抬眼。
江老板望着他,眼如深踪流水,“我给你找个名医吧,叶泾。”
叶泾被他突如其来的话,怔住了下,半晌后,他慌忙地摇头,“不必了,”然后找起了话道,“太费银两了。”
“费银两?”江老板倏忽地凝声道,“为什么不跟姓池的?”他不知道这五年来叶泾是怎么过来的,他究竟有没有跟那姓池的,他也都不知道。
叶泾避开了他的话题,不说话。
团子本来是扒着饭,看到这一幕,停下了筷子,看着他娘亲。也不吃饭了。
江老板盯了一眼团子,“吃你的饭。”
团子被喝了,不情不愿,甚至红了眼圈。不知道是被江老板斥责,还是因为他娘亲的闷闷不乐。
叶泾连忙轻抚团子的后背,哄他道,“乖,吃饭。”
团子眼泪扒拉地掉落下来。
叶泾用衣袖给他拭擦着眼泪,沉了下声音,“团子你不听娘的话,”
江老板不知怎地,火就上来了,扯起了叶泾,就拖着他回屋里去,团子在后面跳下了板凳,连忙也想跟着他娘,却被门关上,隔在了屋后。
团子急切地拍着门,“娘,放我进去,……”
一门相隔。
门里。
江老板将他拖到了门内的地上,叶泾不知道是被嗑到了,倒在了地上,江老板揪起了他的衣襟,迫他抬起那张雪白而柔弱的面容望着自己。
“这么多年你还一直带着它是吧,一直念念不忘的也只有姓池的那家伙吧?”
叶泾看到了江老板手上多出来的一个木雕。
木雕犹如弹丸大小,是一只花纹极繁复的兔子,凹进去的阴刻里填了灰尘,可见年月的磨损。
叶泾没想到这个东西会出现在江浸的手中,慌忙地想去拿。
江老板知道他会上抢,手轻轻一避,躲开他的上扑。
“也是不是只有他,才让你甘之如饴,刻骨铭心?”目光变成了霜,结在了夜里迅速低温下来、凝固的空气中。
叶泾被质问着,他一声不哼,忽地那人将他衣服掀开。
他慌声地低呼,急忙地用手去推开,“不要,江浸,不……”
※※※※※※※※※※※※※※※※※※※※
补充一下:国庆期间工作非常忙,之前在某章作者有话说了工作可能顾不上更新,后来我删掉这一作话,没想到国庆非常忙累,而这几天终于闲暇下来找机会补更新。写这系列也是因为作者写不出来正文,想写点别的。如果读者不喜欢这种故事,这系列几章写完,就不会再多写这种了。
第73章
门外。
团子在门口听见他娘的哭声; 忍不住地拍动着门板; 又哭又急道:“放开我娘; 放开我娘……呜……”
手指扣在了门缝,想以五岁孩童的身躯能把这道上了锁的门撬开。
对着门板又扣又挖的; 生生地将手指头磨成了火辣的疼。
“娘,娘,……开门; 放我娘出来……”拍着门板; 都要把嗓子撕破了。
门内。
那个人强硬地抵他在了门板边上,将他衣物半褪,找到的位置,让他一阵哭声不断。“不,不要; ……”
“你找我是干什么?找我接盘你们母子吗?”
那人咬了一圈银牙; 还是强作不下,哭声恸动; “不,”
“为什么还留着他的东西?舍不得扔吗?”那个兔子木雕; 是姓池的东西。这一点; 江老板记得很深刻。
叶泾摇头; 后面的粗鲁; 都要他眼前一阵昏黑。
脸色都扭曲成了苍白; 他哭声不止; 门外的团子拍门声和哭叫更让他心碎成了一地。“不是; 不是他……”
很粗鲁地对他。
“不,不……”
“我拿什么对你才好?叶泾,”江老板在他耳中咬牙道。
门外的人哭累,歇坐了下来,趴着门,呜呜地像个受伤的幼兽呜咽着。
门内。
那个人犹如断线的风筝,伏低了去,半日没了动弹,江老板捞起了他,只见他一张纸白得无比的脸。双唇紧抿着。
江老板立马去撬开他咬住的银牙。
张口,便是一股血浆,洒落在了脖颈,江浸伸手去摸,是凉的血。
慌忙地将他抱在了怀中,“叶泾,叶泾。”
……
叶泾昏迷了一日,醒来已是了黄昏,门帘外的棠棣花开了,余余袅香,舒卷起来的细长花瓣,枯黄地掉落在了地上。
榻上的人,比黄花还瘦。
叶泾醒来的时候,团子还未放学。
屋内外缭绕着一阵浓的草药的熬制的气味,非常熟悉,叶泾躺在了榻上,想着前日夜里的事情,却发现,枕边放着一个东西。
拿在手里,发现居然是那个兔子木雕。
那个人依旧是把木雕还给了他。叶泾看着木雕,半日没有说出话。
熬来的药,放凉了,放在他旁边,叶泾拿起来,喝了一口,看着院外在制伞的那个人的背影。
门外细雨点点。
那人身上单薄,甚至蓑衣都不披一件。
叶泾想下榻,却碰到了圆凳,屋内响起了一阵声响,江老板进来,看到他把药喝了,于是过去,将他手里的帕巾拿过来。
拭在了那个人被药汁打湿的手腕上,以及衣裳上。
江浸垂着情绪,也是一声不发。
叶泾更是没有言语,半日,江老板开口,问他道,“大夫也不知道你是得了什么病,你说吧,寻医访药,我都替你找来。”
团子放学归来,看到了天边的纸鸢,犹如一个挣着线,迎着风的鸟儿,但是又一扯一脱的,还是摆脱不了控制。
团子盯了一会儿纸鸢,于是背着背囊回家。
到了家里,发现江氏伞铺依旧是关着的,这两日未开门迎过客。全程在院内熬夜、制伞,不知道是自责,还是别的缘故。
十几日后。
天气晴朗的时候,叶泾会把新缝制上的浸了黄油的伞面铺出院子里晒。
把每一根新削好的竹骨冲刷过四十道水,他弯下腰,又直起腰,再折下腰,还挺起腰来。汗水渐渐湿了他的侧脸,眼前被汗水模糊住了。
他扬手一抹,连手里都甩出了汗。
烈日的暴晒,长久的劳作,叶泾倚在了一道墙院边,才稳住了身形。
“你这般努力也没用,他心早寒了,还有团子的一席之位吗?”
“等你死了后,团子就变成迎来了后娘的拖油瓶,爹嫌后母不爱的可怜虫。”
心底突然响起了这种声音,叶泾一惊,发现无人对他说话,而是大脑的自己以另一种声音在跟他自己说话道。
叶泾回道:“闭嘴。”
“哈哈,还不让说了。你当初怎么对江浸的,你想他会以德报怨回你吗?笑话。”
“不要妄想了,你的下场就像是……”
叶泾怒吼道,“你给我滚回去。”
江老板看见了院子中那个人在自言自语道,突然有些急躁了起来,走过去,那个人扶住了一片晾晒的竹骨。
突然捏住了竹骨,手心淌下了红色来。
江老板去捏开他的手,发现他手掌用力得紧,怎么攥都攥不开,于是去看他的脸,只见叶泾面如死灰,满头密汗。
“叶泾,叶泾?”
那人摇晃着自己,叶泾摇了摇头,突然看到了一张脸,出现在自己面前,叫唤着自己的名字。
叶泾晃了晃脸,忽然眼前重影了起来,江浸一会儿对自己苦苦哀求,一会儿冷眼旁观自己的落魄,一会儿对自己是又压又推的,再一会儿是拽过自己,将自己抵在了墙角上。
神情凶狠,甚至逼出了自己的畏怯。
叶泾渐渐冷静下来。
江老板看他神色缓下了一些,“你还认得这儿是哪里吗?”
叶泾失神,片刻后,“我方才出现幻听了,”
江老板将他失神落魄,“你回去歇息会儿。”
叶泾点点头,江老板看着他,脸色都变了,叶泾看着江老板的神情不对,下意识地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嘴角和下颚,是稠粘的血液。
……
江老板给团子买了不少的玩具,纸扎的草蜢,街上画功最好的纸鸢,一盒盒的弹丸,还有新的衣裳。
团子回来后,虽说看着玩具和新衣裳高兴,但是看着他娘的允许后,才将玩具拿起来玩。
他有这年纪孩子的活泼爱玩,也有这个孩子念书不上心的毛病。私塾先生安排了的练字,一张纸都没练成,就在院子里逗起了墙角根的壁虎。
江老板就会承下这私塾先生的任务,每日盯着团子把功课做了,课文背了才允他去玩。
团子把所有功课做会背全了,一般天都黑下来,哪儿都不能去了。
江老板将他写自己的名字,“你可知道江悒的悒怎么写吗?”
团子大手一挥,写下了“团子”二字。
江老板铁青了脸,“先生和同窗都唤你团子?”
团子声音弱下来,“其他小孩唤我团子,唯独先生叫我大名。”
“把你名字抄五十遍了,抄完拿给我看。”
铁面人把任务布下了,团子委委屈屈地站在了桌前,一个一个字地抄着这个“悒”字。写到了他手都软了,也只抄了二十余遍。
但是他又不敢不抄,比起娘,他更怕这个铁面人。
团子新学了诗,先生要求他们把诗背下来。团子在江老板面前,半日读不下来一句,磕磕巴巴,对着课本,也只念了一半。
江老板把下两句念了出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团子听着,也不知道对与否,看着课本。
江老板教育他道,“字都认不全,还有心思玩?”
团子委实委屈,他比别的人,都晚上了两年私塾,跟不上,平日功课又多,吃不消。
“跟我念一遍,长恨春归……”
团子不做声。
江老板问他,“又发什么脾气了?”比起叶泾,这团子的性格更像他旧时的脾气。贪玩,好奇。不听劝,小顽劣。
但是比起他以前的顽劣,有时,团子更像他母亲那样的忧悒。
像是挥之不去的。
与生俱来。
不知是日后宿命的捉弄,还是这种后天的培养形成。
第74章 番外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私塾里; 先生一句; 席上的学生也跟着念上一句,拖着未脱稚气的尾音。
先生再摇头晃脑一句; 座上的学生念道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倏忽地; 停到一个位置边上; 手卷住的书本就敲到了一个失神的学生头上,那学生才跌跌撞撞地收回了视线,在一片哄堂笑声中回过头来。
先生看着那学生方才看的方向,只见有两个人,显然那名学生的注意是在紧跟着一个年迈的木匠后的小木工身上。
那两名木匠行色匆匆; 等老先生看去; 已经走得只剩下了半个身影。遥遥看去,像是一抹隐隐的飞鸿。
五年前的江浸; 也在那课堂上。
朗朗书声中,亦有不少学生偏头去看那个新来的小木匠; 只见那名小木匠神情敛合; 总是低眉顺眼的; 秾丽不自知的模样。
先生刚骂完一句; “心思都飞哪个姑娘怀里了?”就到了下堂的时刻; 课堂“哄”地一下; 学生们拎起背囊就纷纷跑出了学堂。
老先生无奈地直叹气; “色令智昏,色令智昏!”
江浸懒散地收拾著书本,一同窗拍上他肩,难得好奇,“怎么,你不跟他们一块追出去看那小木匠?”
江浸不屑,垂着眼神,一下一摆地把自己课本整齐地装好,“你们好好看去吧,我待会儿还要去莲香楼带我娘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