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沃森职业信条 >

第10章

沃森职业信条-第10章

小说: 沃森职业信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姆·沃尔顿,这个名字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在50年的时间里,他把一间小杂货店打造成了商业帝国。在山姆·沃尔顿身上,我们发现了坚持信念带来的无穷力量。每一位走进沃尔玛零售帝国的员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牢记并贯彻执行《员工手册》所列出的各项原则制度,并在工作之中坚信这些行为准则会令自己受益终生。
在本书的开篇,我既强调过“行为准则”并不是一个约束,它是一个目标,在时刻提醒我们,我们为什么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同时,它也是一个追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个人良好的职业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心态,为人生带来成功的机会。
在工作中,坚守个人的行为准则,对其充满信心,并奉行不渝地坚持到底,这是一名优秀员工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忠诚——最有力的工作保障
缺乏忠诚度,频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损害是企业,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对员工的伤害更深,无论是个人资源的积累,还是所养成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习惯,都使员工价值有所降低。
如果说,智慧和勤奋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还有一种东西更为珍贵,那就是忠诚。 对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工作忠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忠诚自己的事业,就是以不同的方式为一种事业做出贡献。忠诚体现在工作主动、责任心强、细致周到地体察老板和上司的意图。忠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不以此作为寻求回报的筹码。
许多老板在用人时,既要考察其能力,更看重个人品质,而品质最关键的就是忠诚度。一个忠诚的人十分难得,一个既忠诚又有能力的人更是难求。忠诚的人无论能力大小,老板都会给予重用,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有条条大路向他们敞开。相反,能力再强,如果缺乏忠诚,也往往被人拒之门外。毕竟在人生事业中,需要用智慧来做出决策的大事很少,需要用行动来落实的小事甚多。少数人需要智慧加勤奋,而多数人却要靠忠诚和勤奋。
当今社会忠诚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了。许多公司花费了大量资源对员工进行培训,然而 当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往往一走了之,有些甚至不辞而别。那些留在公司的员工 则整天抱怨公司和老板无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将所有责任全部归咎于老板。但是,我们 却发现,在管理机制良好的公司,跳槽现象也频繁发生,员工同样也不安分。因此,不得不 使我们将视线转移到员工本身的心态上来。结果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跳槽并非公司和老板 的责任,更多在于员工对于自身目标以及现状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实力 ,以及对那些向他们频频挥手的公司抱有过高的期望。
当这种风气蔓延到整个商业领域时,许多具有一定忠诚度的员工也受到传染而投入跳槽 大军中,使整个职业环境继续恶化。
缺乏忠诚度,频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损害是企业,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对员工的伤害更 深,无论是个人资源的积累,还是所养成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习惯,都使员工价值有所 降低。这些人对自己的内心需求没有认真地反思,对自己奋斗的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自然 无法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著名银行家克拉斯年轻时也不断在变动工作,但是他始终抱有一种理想想管理一家 大银行。他曾经做过交易所的职员、木料公司的统计员、簿记员、收帐员、折扣计算员、簿 记主任、出纳员、收银员等,试了一样又一样,最后才接近自己的目标。
他说:〃一个人可以有几条不同路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地。如果能在一个机构里学到自己 所需的一切学识和经验当然很好,但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经常变化自己的工作环境。面对这种 情况,我认为他必须懂得自己想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我换工作仅仅是为了每周多赚几块钱,恐怕我的将来早为现在而牺牲了……我之 所以换工作,完全是因为现在的公司和老板无法再给我带来更多的教益了。〃
一个频繁转换工作的人,在经历了多次跳槽后,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习惯:工作中遇到困难想跳槽;人际关系紧张也想跳槽;看见好工作(无非是多挣几个钱)想跳槽;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就是想跳槽,总觉得下一个工作才是最好的,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用转移阵地来解决。这种感觉使人常常产生跳槽的冲动,甚至完全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
久而久之,自己不再勇于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克服困难了,而是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下回避、退缩。这些理由无非是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啦,老板不重视啦,命运不济啦,怀 才不遇啦,别人不理解啦等,幻想着跳一个新的单位后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一位成功学家说:〃如果你是忠诚的,你就会成功。〃忠诚是一种美德,一个对公司忠 诚的人,实际上不是纯粹忠于一个企业,而是忠于人类的幸福。
健全的品格使你不会为自己的声誉担忧。正如托马斯·杰斐逊所说:成功之人就是敢做 敢当的人。如果你由衷相信自己的品格,确定自己是个诚实可信、和善、谨慎的人,内心就 会产生出非凡的勇气,而无惧他人对你的看法。
 忠诚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忠实于自己的公司;忠实于自己的老板,与同事们同舟共济、共赴艰难,将获得一种集体的力量,人生就会变得更加饱满,事业就会变得更有成就感,工作就会成为一种人生享受。相反,那些表里不一、言而无信之人,整天陷入尔虞我诈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玩弄各种权术和阴谋,即使一时得以提升,取得一点成就,但终究不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和令人愉悦的事业,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自己。
对于企业来说,忠诚能带来效益,增强凝聚力,提升竞争力,降低管理成本;对于员工来说,忠诚能带来安全感。因为忠诚,我们不必时刻绷紧神经;因为忠诚,我们对未来会更有信心。
尽职尽责——最宝贵的工作财富
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是人类共同拥有和崇尚的一种精神财富。不要相信什么“君权神授”之类的假说,你要做的只是对你的工作,对你所在的组织负责。
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对工作怀有一种使命感与责任感。
德国是奔驰、宝马的故乡。面对奔驰、宝马,你一定会感受到德国工业品那种特殊的技术美感——从高贵的外观到性能优异的发动机,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其中深深地体现出德国人对完美产品的无限追求。德国货是如此的高品质,以至于在国际上成为“精良”的代名词。
在历史上,日耳曼民族以近乎呆板的严谨、认真闻名于世,对于德国的工业产品而言,正是日耳曼民族独步天下的严谨与认真造就了德国产品卓著的口碑。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造就了德国人的严谨与认真。要是不知道这一点,我们就永远无法学到日耳曼人打造精良产品的诀窍。

更多免费TXT书请到
//3dian14。aa。topzj。/交流
我想说的是,把工作当成使命,产品一定会好。“德国制造”之所以精良,是因为德国人不是因为受金钱的刺激,而是用宗教的虔诚来看待自己的职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
这一态度,可以说是造就伟大的日尔曼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之一。考察一下“天职”这个词在文明语言中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以信仰天主教为主的诸民族的语言中,还是在古代民族的语言中,都没有任何表示与我们所知的“职业”(一种终生的任务)概念相似的词,而在所有信奉基督教新教的主要民族中,这个词却一直沿用至今。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任何一家想以竞争取胜的公司都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敬业。没有敬业的员工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当成“天职”,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其中糅合了一种具有道德意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当今社会得以发扬光大,使敬业精神成为一种最基本的做人之道,它也是成就个人事业的重要条件。
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是人类共同拥有和崇尚的一种精神财富。不要相信什么“君权神授”之类的假说,你要做的只是对你的工作,对你所在的组织负责。
然而,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无论到什么地方,我们总是能发现许多投机取巧、逃避责任和寻找借口的人,他们不仅缺乏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而且对敬业精神缺乏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理解。他们的理解大多偏执,狭隘。
他们不能理解的是,敬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但最终的受益者却是自己。
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不敬业〃成为一种习惯时,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给你的老板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却可以毁掉你的一生。
一个视职业为生命的人也许并不能获得上司的赏识,但至少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那些投机取巧之人即使利用某种手段爬到一个高位,也往往会被人视为人格低下,无形中给自己的成功之路设置了障碍。不劳而获也许非常有诱惑力,但你将很快就会付出代价,他们会失去最宝贵的资产——名誉。
我认识一个颇有才华的年轻人,但是他工作散漫,缺乏敬业精神。一次报社急着要发稿,他却不急不慢,影响了整个报纸的出报时间。这种人永远不会得到尊重和提升,人们宁愿尊敬那些能力中等但尽职尽责的人。
不论你的工资多么低,不论你的老板多么不器重你,只要你能忠于职守,毫不吝惜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热情,渐渐地你会为自己的工作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以主人和胜利者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工作自然而然就变成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往往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也是一个无法体会快乐真谛的人。要知道,当你将工作推给他人时,实际上也是将自己的快乐和信心转移给了他人。
有人问一位成功学家:“你觉得大学教育对于年轻人的将来是必要的吗?”这位成功学家的回答发人深省。
“单单对经商而言不是必需的,商业更需要的是一颗责任心。事实上,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大学教育就意味着丧失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很多人进了大学就开始了他一生中最惬意最快活的时光,而当他走出校园时,正值生命的黄金时期,但此时此刻他们往往还很难将自己的身心集中到工作上,结果眼睁睁地看着成功机会从身边溜走,真是可惜啊。”
一旦你领悟了全力以赴地工作能消除工作的辛劳这一秘诀,你就掌握了获得成功的真理。即使你的职业是平庸的,如果你处处以尽职尽责的态度去工作,也能增添个人的荣耀。
第5章:学会自我管理
selfmanagement
一个不能改变自己思维模式的人将永远不能改变现实;因此也永远不会取得任何进步。
——萨达特
学会自我管理
我们知道,IBM公司对员工的关心体贴以及其终身培训制度一直为业界所称道,还知道从小沃森时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但是,可能有人不知道IBM的员工不仅能坚定不移地信守和奉行公司的价值理念、遵守既定的准则,同时还具有突出的创新精神。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员工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管理。
加强自我约束能力
对于自我管理的问题,诙谐作家杰克森·布朗曾经有过一个有趣的比喻:“缺少了自我管理的才华,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后,还是原地打转。”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几分才华,而且工作量实在不少,却又看不见太多成果,那么你很可能缺少自我约束的能力。
曾经有一位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美国上将,有一次他参加一个朋友孩子的洗礼,孩子的母亲请他说几句话,以作为孩子漫长人生征途中的准则。将军把自己历经征战苦难,以至最后荣获美国史上崇高地位的教条,归纳成—句极简短的话:“教他懂得如何自制!”
从这样一位伟大的军人口中发出“自制”这一训言,真是出人意料!那个做了母亲的女子听了这话,不知将有什么感触。甚至再进一步,也有人会怀疑,这忠告会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