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口才课-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难生出幽默感的。
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自己的幽默感:1.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经验,2.敏锐的洞察力和想像力,3.优雅的风度和乐观的情绪,4.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幽默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幽默可使人思想乐观、心情愉快、消除疲劳;幽默还可以缓解沟通中的紧张气氛,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
幽默是智慧的产物,能反映一个人情商的高低。纵观古今中外著名的幽默大师,他们往往又都是语言大师。幽默并不是矫揉造作,而是自然之情的流露。有人曾深有感触地说:“我本来无心讲笑话,可笑话自然地就从嘴里说出来了。”
第59天 随机应变,巧用幽默来解围
核心提示
幽默是一种奇妙的语言,它能够巧妙地化解很多尴尬,把人们带入愉悦的氛围之中。
理论指导
有一个叫莫非的诗人,受邀来到北京某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举办学术讲座。他准备朗诵一段自己的作品,但诗稿却放在一个学员的课桌上,他便走下讲台去拿。由于教室是阶梯式的,当他上台阶时,一不小心摔倒在台阶上,很多学员不禁笑出了声。
莫非稳住身子,站起来面向学员,手指台阶说:“你们看,上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亦如此。”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他笑了笑,说:“一次不成功不要紧,再努力就是了!”说着,装着十分用力的样子走上讲台,继续自己的讲座。
那么,当你遭遇窘境时,该怎样利用幽默给自己解围呢?
1.运用“趣味思维”方式
这里所说的“趣味思维”是一种反常的“错位思维”,也就是不按正常的思路想问题,而是“岔”到有趣的方面去捕捉事件中的喜剧因素。
比如,美国著名演说家罗伯特是个光头,有人嘲笑他出门老忘戴上帽子,罗伯特却说:“你们是不知道光头的好处,我可是第一个知道下雨的人。”罗伯特不但没有避讳自己的“秃顶”,反而赞美了光头,这就是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喜剧因素”。他的思维“错位”令他想的与别人不一样,于是幽默便产生了。
2.在瞬息构思上下功夫
运用幽默解围是一种“快语艺术”,它需要的是灵光一闪的智慧。你一定要做到想得快、说得快,触景即发,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比如,一位将军问一名士兵:“贝多芬是哪国人?”士兵回答:“是英国人吧。”这位将军煞有介事地说:“哦,原来马克思有时也是会搬家的。”士兵对如此常识性问题都回答错误,令将军不悦,但是将军用他幽默的语言,对士兵进行了善意的批评,化解了尴尬。
第60天 诙谐的语言能带给人欢乐
核心提示
说话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运用巧妙的语言,化腐朽为神奇,虽然轻描淡写,却让人捧腹大笑,产生幽默的效果。
理论指导
有人曾说过:“一颗快乐的心,更胜于怀着一只药囊,可以治疗心中的百病。”
幽默、逗趣的语言,可以使你的敌人哑口无言,可以化解尴尬的局面,可以舒缓压力,还可以赢得别人的掌声。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能过分严肃,你的精神如果时刻保持紧绷状态,彼此相处就会缺少乐趣。
说话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运用巧妙的语言,化腐朽为神奇,虽然轻描淡写,却让人捧腹大笑,产生幽默的效果。
某公司经理在接待一位来访者时,来访者问经理:“您是一位很有魄力的领导吗?”经理回答:“那当然,我在公司里是头,在家里也是头。”对方又问:“那您太太呢?”这时,经理幽默地答道:“她是‘脖子’,‘头’想往哪转,都得听‘脖子’的。”双方都开怀地笑了,彼此间的陌生感立刻消失。
如今,由于工作和生活上的需要,你必须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因此说一些幽默的话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怎样说话才算幽默呢?
1.自我解嘲。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采取完全不在意的态度,幽默的语言自然就脱口而出了。比如,“我昨天在老板面前真是出尽洋相,不但迟到了,而且还打翻了水、说错话。”犯错后,适时地自我解嘲,可以取得别人的同情。
2.夸张的态度。有时,夸张的语言也会博人一笑。比如,“从早上开始到现在,我已经给你打了100多个电话了!”、“你让我站在这里等了半天,你看,我至少瘦了5斤!”
3.寻找笑料。在日常对话中,随机应变地开句玩笑,不失为应对突发状况的好办法。比如,上级对下级说:“你怎么可以在上班时间吃东西呢?”下级回答:“吃东西这段时间您不必付我工钱。”
第61天 幽默是化解敌意的良药
核心提示
当你在使用幽默纠正对方错误的时候,要有谅解他人的胸怀,并且不能有攻击对方的心理,否则你的幽默感就无法发挥出来。
理论指导
一旦面临敌意或冲突的境地,不要忘记使用幽默的语言。因为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把你从怨恨心理、危急关头或一触即发的愤怒中解救出来,而且它还能让你以一种轻松自如的方式来表达想法,避免弄僵人际关系。
著名作家冯骥才到美国访问时,一个华裔家庭来拜访他,双方相谈甚欢。突然,冯骥才看见客人的孩子穿着鞋子跳到了自己洁白的床单上,这实在是一件特别让人不高兴的事,但是孩子的父母并未发现这一点。此时,如果冯骥才表示出任何不满的言词或表情,那么很有可能造成尴尬的局面。最终,是幽默帮助了冯骥才。他风趣地对孩子的父母亲说:“请把你们的孩子带到地球上来。”宾主双方会心一笑,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故事里,冯骥才采取了大词小用的方法将“地板”称为“地球”。地板是相对于天花板、墙壁、床、桌椅来说的,而地球则是相对于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来说的。冯骥才运用“地球”这个概念,将孩子的鞋子与洁白的床单之间的矛盾淡化了,看似夸张的比喻,却避免了双方的尴尬。
当你在使用幽默纠正对方错误的时候,要有谅解他人的胸怀,并且不能有攻击对方的心理,否则你的幽默感就无法发挥出来。
有户人家,水管漏水非常厉害,院子里积了很多水。维修工答应立即就来,可是等了很久才见到他的身影。他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住户回答:“还好吧。在等你的时候,我的孩子都学会游泳了。”
虽然住户说得过于夸张了,但是幽默的话语淡化了对维修工迟迟不来的不满,使维修工的内心充满愧意。如果住户没有一颗宽容维修工的心,而是选择直接斥责,那么双方一定会发生激烈的争执,水管也得不到妥善维修。
第62天 把握好言语幽默的分寸
核心提示
开玩笑可以,但不能伤人。
理论指导
幽默的人一般都心怀善意,但不经意的幽默也有伤人的可能,你必须好好把握其中的分寸。万一说了过分的话,一定要诚心诚意地道歉,不能就此放任不管。
相反,当自己被别人开了过分的玩笑时,一定不要太在意,你应一笑了之、放宽心胸。
当然,也有极少数人利用幽默的方式讲些刻薄的话,既伤人又伤己。他们专门去打击别人的自尊心,毫不在乎地讲出令对方“耿耿于怀”的话。比如,有关对方的命运、成长的环境,或者对方双亲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等。
社会上本来就有很多不幸的人,出生之后,便背负了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苦难,其中有很多并非是他们心甘情愿的。因此,他们是值得同情的。凡是有怜悯之心的人,都不应该以他们的痛苦为话题,当着他们的面说伤人的话。事实上,这也是与人交往时,必须注意的一种礼节。
大致说来,与人开玩笑时,你要遵循如下规则。
1.注意格调。开玩笑应该有利于身心健康,增进团结,摒弃低级趣味。
2.留心场合。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正规场合一般不宜开玩笑;对于不十分熟悉的人,也不宜开玩笑。
3.讲究方式。这要因人而异,对于性格开朗、喜欢说笑的人,开个玩笑也无妨;而对于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人,一般不要开过分地玩笑。
4.掌握分寸。俗话说,凡事有度,适度则益,过度则损。
5.避人忌讳。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或是因为风俗习惯,或是因为生理缺陷,所以,你在开玩笑时一定要小心避之。
第63天 幽默必须言之有物
核心提示
言之有物的幽默,往往更能打动人心。
理论指导
孙中山曾在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讲解民族主义。礼堂非常小,听众很多,天气闷热,很多人都无精打采,无心听讲座。
这时,孙中山讲了一个故事:“我在香港读书时,看见许多苦力聚在一起聊天,并且开怀大笑。我很好奇,便走上前去询问。其中一个苦力说:‘我们当中的一个人,买了一张彩票,并把它藏在挑东西的竹杠里。等到开奖,竟真的中了头奖,他欢喜万分,认为兑奖之后可以买洋房、做生意,这一生再也不用这根挑东西的杠子过活了,于是就把竹杠狠狠地扔到大海里。不幸的是,一同扔掉的还有那张彩票。因为钱没有到手先丢了竹杠,结果是空欢喜一场’。”
故事讲完,台下笑声一片,没有人再打瞌睡了。
接着,孙中山回到本题:“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民族主义就是这根竹杠,千万不能丢啊!”
孙中山所讲的这个幽默故事,不仅让昏昏欲睡的人清醒了,也使大家在笑声中明了辨是非,认识了真理,可以说演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幽默的语言要真实、形象生动,这样能引人联想,让人回味无穷。
第64天 望文生义,幽默风趣
核心提示
望文生义是一种巧妙的幽默技巧。
理论指导
望文生义幽默法,即假装只按照字面含义理解,使事情与所指意义产生截然相反的幽默效果。
使用望文生义幽默法时,一要“望文”,即刻板地就字释义;二是“生义”,要使“望文”所生之‘义’变异与“文”通常的意义大相径庭。
一位领导主持会议,大声宣布:“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研究全厂改革大计,所以禁止说普通话。”
与会者感到十分茫然:普通话是国家大力推广的便于人们沟通的语言,为什么要禁止呢?不说普通话,莫非要说方言或外语不成。
面对众人迷惑不解的目光,这位领导缓缓解释道:“所谓普通话,就是指那些普通、平庸、没有独到见解、缺乏实际内容的套话和空话。这种话难道不应禁止吗?所以,我提议在今天的会上,大家一定要说切实有用的话”
听到这里,众人才恍然大悟,全场大笑,鼓掌赞同。
这位领导巧用望文生义法,开场白极富幽默感,既点出了会议的宗旨,又活跃了会场气氛。
第65天 理不歪,笑不来
核心提示
歪解幽默法并不神秘,也不深奥,如果是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你就可以在日常交际中使用。
理论指导
俗话说,理不歪,笑不来。歪解幽默法,是指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随心所欲地对一个问题进行解释,它将两个毫不沾边的东西放在一起,产生一种不合情理、出人意料的效果,在这种因果关系的错位和情感与逻辑的矛盾之中产生幽默。
在一次饭局上,三位母亲自豪地谈论起她们的孩子,第一位说:“我之所以相信我的儿子能成为一名工程师,是因为不管我给他什么玩具,他都把它们拆得七零八散。”第二位说:“我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因为他现在总爱和别人吵架。”第三位说:“我的儿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医生,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现在体弱多病。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嘛’。”
读到这儿,相必任何人都会忍俊不禁,因为这三位母亲的话实在太不合逻辑了。
如果第一位说儿子能当上工程师是因为喜欢用积木搭桥盖房子;第二位说儿子能当律师是因为喜欢法官的制服;第三位说儿子能当医生是因为他常玩给布娃娃打针的游戏,那就没有多少幽默可言了。因为这种解释是从生活的常理中来的,人们听来毫不觉得意外,也就并不觉得可笑了。
而故事中的三位母亲却都跳出了这些常理的框框,给这些问题找到了一个似是而非、驴唇不对马嘴的解释,结果和原因之间显得那样不相称,由于两者之间造成了巨大反差,于是产生了幽默感。这就是歪解幽默法的奥妙所在。
歪解幽默法常用于自嘲。在一次宴席上有人问鲁迅:“先生,您的鼻子为何如此塌?”鲁迅笑答:“碰壁碰的。”在鲁迅的回答中,既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自己生活坎坷经历的嘲讽,由此产生了无法言喻的幽默感。
歪解幽默法作为一种说话技巧,并不神秘,也不深奥,如果是出于表达情感